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一轮专项复习—质量和密度(含解析) 试卷练习

    【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一轮专项复习—质量和密度(含解析)第1页
    【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一轮专项复习—质量和密度(含解析)第2页
    【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一轮专项复习—质量和密度(含解析)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一轮专项复习—质量和密度(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一轮专项复习—质量和密度(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kg,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一轮专项复习
    —质量和密度
    1.“盎司”属于英制计量单位,可以作为质量单位,也可以作为容积单位。作为质量单位时,如图一个普通苹果大约10盎司,请你估计1盎司与以下哪个质量最为接近(  )

    A.300mg B.3g C.30g D.0.3kg
    2.“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是一些估测的物理量,其中合理的是 (  )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 cm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m
    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g D.一个鸡蛋质量大约是50 g
    3.祝融号火星车运用了比铝还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满足了火星车轻量化的要求。“比铝还轻”反映了这种材料(  )
    A.密度小 B.导电性强 C.导热性好 D.弹性大
    4.太空授课时,王亚平用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做演示,冰墩墩从地面被带到太空,它的质量(  )
    A. 比在地面时大 B. 和在地面时相同
    C. 比在地面时小 D. 变为零
    5.如图所示,天平已调平,将4个相同的甲球和5个相同的乙球按图示摆放至天平左右两盘时,天平仍平衡,已知甲球和乙球的体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甲球与1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1:1
    B.3个甲球与4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1:1
    C.甲球与乙球的密度之比为3:4
    D.甲球与乙球的密度之比为3:2
    6.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 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D.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7.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 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 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 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8.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密度。制作如下实验计划: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③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④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9.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开始测量,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甲图所示,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 B. 烧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为
    C. 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 D. 盐水的密度为
    10.小丽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一枚金牌,她想测出该金牌的密度。她先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1,然后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金牌的密度为(  )
    A. B. C. D.
    11.请在下列数据后面补上合适的单位:初中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0.7    ,一个富平柿饼的质量约为60    。 
    12.小文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并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天平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他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边调。

    13.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根长为4m、横截面积为2.5mm2的金属丝的质量。天平在使用前应将游码移到标尺的   处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时,天平平衡,则金属丝的质量为   g,金属丝的材料密度为   g/cm3。

    14.使用坐标图像分析物理量与相关因素关系可以清晰快速地了解物理量的内涵。如图所示,甲图是密度﹣体积图像,乙图是密度﹣质量图像,丙图是质量﹣体积图像,分析图甲和图乙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密度与   和   无关;分析丙图可判断物质a与物质b的密度大小关系:ρa   ρb。

    15.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实施学生营养餐进校园,如图是某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的牛奶,若牛奶的密度为1.02×103kg/m3,则该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牛奶喝掉一半,剩余牛奶的密度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边长是______,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______(选填“铅”、“铁”或“铝”)组成。(已知,,)

    17.图甲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0刻度处,若发现秤杆右端上翘,则调零螺丝应向   (选填“左”或“右”)旋动才能使秤杆平衡;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kg;若把该物体带到太空,它的质量将   (选境“变大”、“变小”或“不变”)。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

    18.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   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密度ρ=   g/cm3。
    (3)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   (偏大/偏小)。
    19.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量筒放在   台面上。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内的液体的总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6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20.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步骤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卵石的质量是31.8g,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2)如图甲,把鹅卵石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___g。
    (3)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cm3。
    (4)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约为______g/c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按照这样的方法测出来的密度值______(偏大/准确/偏小)。
    (6)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质量的测量结果______(偏大/准确/偏小)。
    21.小薇同学在测量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
    (1)在实验时,小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薇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   g。
    (3)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凹面底部   (选填“相平”或“不平”),测得矿石的体积是   cm3。
    (4)小薇所测的矿石的密度是   g/cm3(保留一位小数)。
    (5)实验后,小薇发现使用的砝码生锈了(砝码变重),由此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小明想在小烧杯中注入20g的某种液体,其实验步骤如下:
    a.从量筒中取液体注入烧杯中,并用胶头滴管配合使天平平衡;
    b.天平左盘放上小烧杯,测出小烧杯的质量(图乙所示);
    c.调节天平平衡;
    d.在天平右盘放上20g砝码。
    (1)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2)烧杯的质量为   g。
    (3)若在称量液体质量的过程中出现图甲情况,小明应   。
    (4)若量筒中液体体积原为42cm3,称量结束后如图丙所示,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23.小明和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过程如下: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将这块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过程中,加入最小砝码后,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将最小砝码取出,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此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
    (3)把这块矿石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后,量筒内水面如图丁所示,正确读数视线是   (选填“a”、“b”或“c”);
    (4)这块矿石的密度是   g/cm3。
    (5)如图戊所示,是小军同学设计的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操作步骤按照示意图中的①②③顺序进行),这样测出矿石的密度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24.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利用ρ=   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如图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g;
    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g/cm3。
    (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   (选填“加盐”或“加水”)。

    25.下面是小科用托盘天平、烧杯测量食用油质量的实验过程: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向   旋动平衡螺母。图1是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   。
    (2)改正错误后,如图2中甲所示,他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向天平托盘中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是   。
    (3)把烧杯中适量的食用油倒入容器中。
    (4)在测剩余食用油和烧杯的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2中乙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中丙所示位置,则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天平再次恢复平衡时如图2中丁所示;则倒入容器中的食用油质量为   。
    26.如图所示,这是小强同学设计的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他的操作示意图:

    A.测出空杯子的质量为m1(如图A);
    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2(如图B);
    C.将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如图C);
    D.计算出牛奶密度ρ。
    (1)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m=   g;
    (2)请你帮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kg/m3;
    (3)其实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不可能倒尽,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4)细心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发现,只要调整一下操作顺序就可以避免这一瑕疵,说说你调整后的操作顺序   (请重新排列ABCD的顺序)。按这个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可以更准确的测出牛奶的密度。因为,实验中所要研究的是   这部分液体。
    A.烧杯中的牛奶 B.残留在烧杯中的剩余牛奶 C.倒入到量筒中的牛奶。
    (5)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
    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7.小杉爸爸有一枚印章,小丽想知道印章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印章的质量,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印章的质量是   g;
    (3)向量筒中装适量水,读出体积为20cm3,放入印章时,不慎掉入量筒的水中,液面静止后如图乙所示则印章的体积是   cm3;
    (4)通过计算,得出印章的密度是   kg/m3;
    (5)测量印章体积的操作过程中如果有水溅出,将引起密度测量值   (填“偏大”或“偏小”);
    (6)假设小杉在完成实验后发现有一个砝码底部粘有污垢,(其他操作正常)则测得小石块的密度比小石块真实密度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陪奶奶去超市买的一桶食用油,奶奶说这桶里的油有10斤。已知食用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1L=1dm3。请通过计算判断奶奶说的话是否正确;(1千克等于2斤);


    答案
    1.“盎司”属于英制计量单位,可以作为质量单位,也可以作为容积单位。作为质量单位时,如图一个普通苹果大约10盎司,请你估计1盎司与以下哪个质量最为接近(  )

    A.300mg B.3g C.30g D.0.3kg
    【正确答案】C。
    2.“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是一些估测的物理量,其中合理的是 (  )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 cm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m
    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g D.一个鸡蛋质量大约是50 g
    【正确答案】D 
    3.祝融号火星车运用了比铝还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满足了火星车轻量化的要求。“比铝还轻”反映了这种材料(  )
    A.密度小 B.导电性强 C.导热性好 D.弹性大
    【正确答案】A。
    4.太空授课时,王亚平用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做演示,冰墩墩从地面被带到太空,它的质量(  )
    A. 比在地面时大 B. 和在地面时相同
    C. 比在地面时小 D. 变为零
    【正确答案】B
    5.如图所示,天平已调平,将4个相同的甲球和5个相同的乙球按图示摆放至天平左右两盘时,天平仍平衡,已知甲球和乙球的体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甲球与1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1:1
    B.3个甲球与4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1:1
    C.甲球与乙球的密度之比为3:4
    D.甲球与乙球的密度之比为3:2
    【正确答案】D。
    6.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 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D.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正确答案】C
    7.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 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 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 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正确答案】D
    8.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密度。制作如下实验计划: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③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④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正确答案】A。
    9.李华同学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开始测量,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甲图所示,接着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乙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 B. 烧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为
    C. 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 D. 盐水的密度为
    【正确答案】C
    10.小丽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一枚金牌,她想测出该金牌的密度。她先用天平测出金牌的质量m1,然后将金牌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流入质量为m2的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金牌的密度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B
    11.请在下列数据后面补上合适的单位:初中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0.7    ,一个富平柿饼的质量约为60    。 
    【正确答案】cm g
    12.小文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并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天平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他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边调。

    【正确答案】左
    13.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根长为4m、横截面积为2.5mm2的金属丝的质量。天平在使用前应将游码移到标尺的   处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时,天平平衡,则金属丝的质量为   g,金属丝的材料密度为   g/cm3。

    【正确答案】零刻度线;89;8.9。
    14.使用坐标图像分析物理量与相关因素关系可以清晰快速地了解物理量的内涵。如图所示,甲图是密度﹣体积图像,乙图是密度﹣质量图像,丙图是质量﹣体积图像,分析图甲和图乙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密度与   和   无关;分析丙图可判断物质a与物质b的密度大小关系:ρa   ρb。

    【正确答案】体积;质量;>。
    15.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实施学生营养餐进校园,如图是某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的牛奶,若牛奶的密度为1.02×103kg/m3,则该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牛奶喝掉一半,剩余牛奶的密度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 ①. 0.204 ②. 不变
    16.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用刻度尺测边长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边长是______,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______(选填“铅”、“铁”或“铝”)组成。(已知,,)

    【正确答案】 ①. 2.00 ②. 铝
    17.图甲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0刻度处,若发现秤杆右端上翘,则调零螺丝应向   (选填“左”或“右”)旋动才能使秤杆平衡;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kg;若把该物体带到太空,它的质量将   (选境“变大”、“变小”或“不变”)。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

    【正确答案】右;3.2;不变;2.5。
    18.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   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密度ρ=   g/cm3。
    (3)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   (偏大/偏小)。
    【正确答案】(1)27;(2)2.7;(3)偏小。
    19.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量筒放在   台面上。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内的液体的总质量为   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6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正确答案】(1)水平;161;(2)50;(3)1.1×103。
    20.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步骤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卵石的质量是31.8g,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2)如图甲,把鹅卵石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___g。
    (3)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cm3。
    (4)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约为______g/c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按照这样的方法测出来的密度值______(偏大/准确/偏小)。
    (6)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质量的测量结果______(偏大/准确/偏小)。
    【正确答案】(2) 161.6 (3)52 (4)2.6 (5)准确 (6)准确
    21.小薇同学在测量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
    (1)在实验时,小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薇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   g。
    (3)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凹面底部   (选填“相平”或“不平”),测得矿石的体积是   cm3。
    (4)小薇所测的矿石的密度是   g/cm3(保留一位小数)。
    (5)实验后,小薇发现使用的砝码生锈了(砝码变重),由此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1)游码;右;(2)43.4;(3)相平;18;(4)2.4;(5)偏小。
    22.小明想在小烧杯中注入20g的某种液体,其实验步骤如下:
    a.从量筒中取液体注入烧杯中,并用胶头滴管配合使天平平衡;
    b.天平左盘放上小烧杯,测出小烧杯的质量(图乙所示);
    c.调节天平平衡;
    d.在天平右盘放上20g砝码。
    (1)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2)烧杯的质量为   g。
    (3)若在称量液体质量的过程中出现图甲情况,小明应   。
    (4)若量筒中液体体积原为42cm3,称量结束后如图丙所示,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正确答案】(1)cbda;(2)61.4;(3)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滴加液体;(4)0.91×103。
    23.小明和小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过程如下: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将这块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过程中,加入最小砝码后,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将最小砝码取出,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此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
    (3)把这块矿石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后,量筒内水面如图丁所示,正确读数视线是   (选填“a”、“b”或“c”);
    (4)这块矿石的密度是   g/cm3。
    (5)如图戊所示,是小军同学设计的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操作步骤按照示意图中的①②③顺序进行),这样测出矿石的密度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正确答案】(2)调节游码;(3)b;(4)3.05;(5)偏大。
    24.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利用ρ=   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如图乙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g;
    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g/cm3。
    (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   (选填“加盐”或“加水”)。

    【正确答案】
    (1);(2)偏大;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3)左;59.8;1.12;(4)加盐。
    25.下面是小科用托盘天平、烧杯测量食用油质量的实验过程: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此时应向   旋动平衡螺母。图1是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   。
    (2)改正错误后,如图2中甲所示,他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向天平托盘中添加砝码的合理顺序是   。
    (3)把烧杯中适量的食用油倒入容器中。
    (4)在测剩余食用油和烧杯的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指针指在如图2中乙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中丙所示位置,则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天平再次恢复平衡时如图2中丁所示;则倒入容器中的食用油质量为   。
    【正确答案】(1)右;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2)先大后小;(4)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115.8g。
    26.如图所示,这是小强同学设计的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他的操作示意图:

    A.测出空杯子的质量为m1(如图A);
    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2(如图B);
    C.将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如图C);
    D.计算出牛奶密度ρ。
    (1)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m=   g;
    (2)请你帮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kg/m3;
    (3)其实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不可能倒尽,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4)细心而聪明的你一定已经发现,只要调整一下操作顺序就可以避免这一瑕疵,说说你调整后的操作顺序   (请重新排列ABCD的顺序)。按这个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可以更准确的测出牛奶的密度。因为,实验中所要研究的是   这部分液体。
    A.烧杯中的牛奶 B.残留在烧杯中的剩余牛奶 C.倒入到量筒中的牛奶。
    (5)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
    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正确答案】(1)75;(2)1.25×103;(3)偏大;(4)BCAD;C;(5)m2−m0m1−m0•ρ水。
    27.小杉爸爸有一枚印章,小丽想知道印章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印章的质量,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印章的质量是   g;
    (3)向量筒中装适量水,读出体积为20cm3,放入印章时,不慎掉入量筒的水中,液面静止后如图乙所示则印章的体积是   cm3;
    (4)通过计算,得出印章的密度是   kg/m3;
    (5)测量印章体积的操作过程中如果有水溅出,将引起密度测量值   (填“偏大”或“偏小”);
    (6)假设小杉在完成实验后发现有一个砝码底部粘有污垢,(其他操作正常)则测得小石块的密度比小石块真实密度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正确答案】(1)游码;(2)43.6;(3)20;(4)2.18×103;(5)偏大;(6)偏小。
    2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陪奶奶去超市买的一桶食用油,奶奶说这桶里的油有10斤。已知食用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1L=1dm3。请通过计算判断奶奶说的话是否正确;(1千克等于2斤);

    【正确答案】解:由图可知,食用油的体积为
    V=5L=5dm3=5×10-3m3
    食用油的质量为
    m=ρV=0.92×103kg/m3×5×10-3m3=4.6kg
    4.6kg=4.6千克=9.2斤
    由于9.2斤

    相关试卷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一 机械能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一 机械能课时作业,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一轮专项复习—质量与密度(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一轮专项复习—质量与密度(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册6.2 压强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6.2 压强随堂练习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