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057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057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0057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阜阳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糖都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
B.核酸和多糖都属于生物大分子
C.蛋白质和脂质是所有细胞共有的化合物
D.磷脂和胆固醇均属于组成动物细胞膜的脂质
【答案】A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单糖不一定都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若单糖中的果糖是植物特有的单糖,单糖中的半乳糖是动物特有的单糖,A错误;
B、核酸和多糖都属于生物大分子,B正确;
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故蛋白质和脂质是所有细胞共有的化合物,C正确;
D、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它和胆固醇均属于组成动物细胞膜的脂质,D正确。
故选A。
2.下列对概念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概念图
1
核酸
脂质
有机物
糖类
2
DNA
固醇
蛋白质
多糖
3
RNA
激素
胰岛素
蔗糖
A.A B.B C.C D.D
【答案】C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单糖、二糖和多糖)和脂质(脂肪、固醇和磷脂),脂质包括磷脂、脂肪和固醇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核酸只包括DNA和RNA,即1只包括2和3,A错误;
B、固醇属于脂质,固醇类中部分为性激素等激素类,并非全部属于激素,B错误;
C、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蛋白质属于有机物,C正确;
D、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蔗糖属于二糖,不是多糖,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3.据细胞学说的内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无细胞结构,因此病毒不属于生物
B.高等动物的功能单位是细胞
C.高等植物的结构单位是细胞
D.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A
【分析】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但病毒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在活细胞中繁殖产生子代,因此病毒也属于生物,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细胞是高等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B正确;
C、由细胞学说内容可知,高等植物结构的单位是细胞,C正确;
D、由细胞学说内容可知,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正确。
故选A。
【点睛】
4.下列有关拟核与细胞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拟核与细胞核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核膜
B.拟核包含一个环状DNA分子
C.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D.DNA只与细胞的遗传有关
【答案】D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大多数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DN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一个环状DNA分子。
拟核是遗传物质DNA储存复制的场所。
【详解】A、由分析可知,拟核与细胞核的主要区别是拟核无核膜,A正确;
B、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一个环状DNA分子,存在于拟核中,B正确;
C、真核细胞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C正确;
D、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同时也控制着细胞的代谢,D错误。
故选D。
【点睛】
5.生物体内的含水量可以变化,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如图所示曲线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其中自由水是主要的存在形式,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细胞代谢活动强弱有关,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低,细胞代谢不旺盛,但抗逆性增强。
【详解】A、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即自由水与结合水,代谢加快,自由水的含量增加,结合水的含量降低, A正确;
B、幼年时期谢旺盛,所以自由水含量高,老年时期代谢谢减弱,自由水含量降低,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降低,B正确;
C、小麦开花后细胞内水分逐渐减少,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加,C正确;
D、随温度降低,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降低,结合水含量升高,因此植物体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升高,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与代谢的关系。
6.下图甲是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图乙是DNA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由a到b的过程中,必须脱去一个水分子
B.蛋白质e分子经过肽链多次盘曲、折叠
C.图乙中的A可表示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图乙中DNA分子含有4种①、1种②和1种③
【答案】C
【解析】1、甲图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a是氨基酸,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场所是核糖体,有些蛋白质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形成具有有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2、乙图是DNA分子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的片段,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五碳糖组成,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糖核苷酸链,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置切割磷酸二酯键。
【详解】A、a到b的过程是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脱去了1分子水,A正确;
B、多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e,B正确;
C、图乙中的A中没有磷酸,不能构成DNA的基本单位,C错误;
D、图乙中DNA分子含有4种①(A、T、G、C)、1种②(脱氧核糖)和1种③(磷酸基团),D正确。
故选C。
【点睛】
7.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铁,血红蛋白合成受阻
B.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K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K会影响光合作用
D.Zn在人体中含量较少,与生命活动关系不大
【答案】A
【解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A、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缺铁时血红蛋白合成受阻,会患缺铁性贫血,A正确;
B、细胞中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B错误;
C、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影响光合作用,C错误;
D、Zn在人体中属于微量元素,但Zn是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D错误。
故选A。
【点睛】
8.如图表示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两者共有的化学组成,则下列属于阴影部分的一项是
A.脱氧核糖、鸟嘌呤、磷酸 B.尿嘧啶、鸟嘌呤、磷酸
C.胞嘧啶、腺嘌呤、磷酸 D.核糖、脱氧核糖、磷酸
【答案】C
【详解】DNA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这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都含有脱氧核糖和磷酸;RNA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这4种核糖核苷酸都含有核糖和磷酸。阴影部分表示DNA和RNA的共同点:磷酸、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C正确。
故选C。
9.经测定某化合物只含元素C、H、O、N、P,则该化合物最可能不是( )
A.DNA B.核糖核苷酸 C.抗体 D.磷脂
【答案】C
【分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磷脂、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详解】A、D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A不符合题意;
B、核糖核苷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B不符合题意;
C、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S,C符合题意;
D、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有4个氨基酸的R基分别为-CH2-COOH、-CH2-CH2-OH、-CH2-CO-NH2、-CH2-SH,当它们缩合后,该四肽分子中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分别是( )
A.4、4、4 B.2、2、3 C.5、5、4 D.3、3、3
【答案】B
【详解】依题意可知:4个氨基酸分子共含有5个羧基和5个氨基,其中有1个R基中含有羧基、另有1个R基中含有氨基。这4个氨基酸分子在脱水缩合形成四肽的过程中,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共有3个羧基和3个氨基参与了肽键的形成,所以该四肽分子中,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均为2个,含有的肽键数目为3个。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
11.在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
A.西瓜含有较多的还原糖,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组织材料
【答案】A
【分析】实验的选材: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选材的标准需选用还原糖含量较高且为白色或近于无色的生物组织(或器官)因为颜色反应明显,易于观察。
(2)不能选用甘蔗、甜菜或马铃薯鉴定还原糖,原因是甘蔗和甜菜所含糖为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马铃薯所含糖为淀粉,都不宜作为实验材料。
(3)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择花生种子,不宜选用芝麻或核桃等种子,因为芝麻太小,核桃具坚硬的壳,都不容易切片。
(4)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大豆,且浸泡1~2 d,适于研磨,动物材料常用鸡蛋清。
【详解】A、西瓜中富含还原糖,但其自身的颜色会对实验结果的砖红色有干扰,所以不适于用做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花生种子中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鉴定脂肪的理想材料,B正确;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且颜色浅,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C正确。
D、检测蛋白质应选含蛋白质较丰富、且颜色浅的材料,鸡蛋清含蛋白质多,且颜色浅,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D正确。
故选A。
【点睛】
12.细胞能够消灭自身内部物质,方式是将其包裹进一个膜结构中,从而形成小型囊体并被运输至细胞内特定的结构中将其水解,该特定结构是指( )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溶酶体 D.线粒体
【答案】C
【分析】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详解】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细胞能够消灭自身内部物质,方式是将其包裹进一个膜结构中,从而形成小型囊体并被运输至溶酶体,然后利用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特定的物质消化。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一些基本的共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B.都有膜包被的功能专一的细胞器
C.都以线粒体作为细胞供能的场所
D.都在DNA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
【答案】D
【详解】原核细胞中无细胞核,且只有一种不具膜的细胞器――核糖体,A、B、C错误;所有细胞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D正确。
14.在电子显微镜下,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核糖体和细胞膜 B.线粒体和内质网
C.核糖体和拟核 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答案】A
【详解】大肠杆菌为为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组成,原核细胞有细胞膜、核糖体、拟核,但没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组成,真核细胞有细胞膜、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但没有拟核。综上所述,在电子显微镜下,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核糖体和细胞膜,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5.曾在我国某省出现的中东呼吸道综合征(MERS)病例,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无细胞结构
C.有无细胞壁 D.有无遗传物质
【答案】B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虽然具有细胞结构,但结构简单,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病毒和大肠杆菌都不含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有细胞结构,因此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B正确;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细胞壁,大肠杆菌有细胞壁,但不是最明显的区别,C错误;
D、病毒和大肠杆菌都含有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16.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是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结构之一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答案】C
【分析】细胞膜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与其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有关。
【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具有细胞膜,A错误;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种类和数量与生物膜功能密切相关,细胞膜与细胞器膜、核膜功能不同,所含蛋白质种类也不同,B错误;
C、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它将细胞的内外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C正确;
D、膜中的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D错误。
故选C。
17.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都需要染色
B.基质中都含有色素
C.外膜与内膜的蛋白质含量都相同
D.都含有DNA
【答案】D
【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
1、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2、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详解】A、叶绿体由于叶绿素的存在而呈现绿色,所以观察细胞中叶绿体时,不用染色,A错误;
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线粒体基质中也不含色素,B错误;
C、线粒体内膜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C错误;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D正确。
故选D。
18.关于图示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器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B.该细胞器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C.该细胞器属于生物膜系统
D.该细胞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答案】B
【分析】
【详解】A、由图可知,该结构为中心体,低等植物也含有,A错误;
B、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B正确;
C、中心体没有膜结构,C错误;
D、中心体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故选B。
19.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多个不同的小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生物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类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
B.不同种类的生物膜有些是独立存在的有些是相互连通的
C.细胞内的囊泡只能来自于内质网或高尔基体
D.核膜具有两层膜结构,但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答案】B
【分析】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
【详解】A、不同种类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故它们化学成分是相同的,A错误;
B、不同种类的生物膜有些是独立存在的有些是相互联通的,如:细胞膜、内质网膜和核外膜是相互连通的,B正确;
C、细胞膜可以通过胞吞作用将物质运入细胞,也可以产生囊泡,C错误;
D、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核膜具有两层膜结构,也原于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B。
20.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原核生物,支原体肺炎的致病机制是支原体吸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引起局部组织损伤。下列有关支原体与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有DNA但不一定形成染色质
B.两者都含有线粒体等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C.两者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相同
D.两者都具有由两个中心粒构成的一对中心体
【答案】A
【分析】支原体是原核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详解】A、支原体为原核生物,含有DNA,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呼吸道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中也含有DNA,但没有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A正确;
B、支原体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等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错误;
C、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功能可能会不同,所以两者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不同,C错误;
D、支原体是原核细胞,没有中心体,D错误。
故选A。
21.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
B.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C.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
D.核膜上也具有核糖体
【答案】B
【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无核膜,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核细胞有核膜,细胞质中有多种细胞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常见的原核生物菌、放线菌、支原体、蓝藻和衣原体。
【详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其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A正确;
B、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并非都是蛋白质,并非都由核糖体合成,B错误;
C、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构成,没有膜结构,C正确;
D、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有的附着在核膜上,D正确。
故选B。
22.如图是溶酶体发生过程及其“消化”功能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a和c都具有一层膜结构
B.b中的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
C.图示说明溶酶体能够消化损伤的细胞器
D.囊泡的融合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D
【分析】分析图获知,a是高尔基体,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是包裹线粒体的小泡。溶酶体发生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详解】A、据图可知a,c分别表示高尔基体和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内质网都具有一层膜结构,A正确;
B、b表示溶酶体,其中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正确;
C、据图可知,溶酶体将损伤的细胞器分解了,C正确;
D、囊泡的融合利用了膜的流动性,并未体现出选择透过性,D错误。
故选D。
23.如图中a、b、c为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
B.三种细胞中共同的细胞器有两种
C.细胞b和细胞c不具有细胞壁
D.细胞a、b、c均具有生物膜系统
【答案】A
【分析】a是植物细胞,b是动物细胞,c是细菌。三种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一种,即核糖体;植物细胞和细菌具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
【详解】A、a是植物细胞,b是动物细胞,c是细菌。三种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A正确;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三种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一种,即核糖体,B错误;
C、植物细胞和细菌具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C错误;
D、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构成,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A。
24.下面四幅图均表示三个相邻细胞的水分渗透关系,若它们的细胞液浓度大小是a>b>c,那么,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A
【分析】
【详解】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即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跨膜运输的,已知细胞液浓度依次为a>b>c,所以,水分子的渗透方向是:由c到b,由c到a,由b到a,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25.观察在0.3g·mL/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是活的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答案】B
【分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条件:(1)必须是活细胞;(2)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必须有浓度差;(3)成熟的植物,即有细胞壁和大的液泡,且液泡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
【详解】A、洋葱表皮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是全透性的,A错误;
B、当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则说明该细胞具有活性,只有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因为内外溶液差而产生质壁分离,B正确;
C、由题干可知,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细胞失水,此时,若细胞还处于分离过程,则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若此时平衡,则蔗糖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C错误;
D、因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浓度,导致中央液泡失水,细胞会因失水而导致原生质层收缩,D错误。
故选B。
26.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
C.细胞膜的流动性 D.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
【答案】A
【分析】甘油进出细胞的方式是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其动力是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
【详解】A、组织液中甘油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其速度取决于浓度差,即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A正确;
BCD、组织液中甘油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BCD错误。
故选A。
27.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滴加清水后,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发生质壁分离时,没有水分子通过细胞膜
C.植物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要大
D.植物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与质壁分离程度有关
【答案】D
【分析】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质壁分离的前后可以对照,质壁分离过程和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也可以形成对照,符合科学探究实验的对照原则,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增加,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因而观察不到的质壁分离现象,也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A、若植物细胞因为质壁分离时间过长而死亡,滴加清水不能使其发生质壁分离复原,A错误;
B、发生质壁分离时,有水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B错误;
C、植物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小,C错误;
D、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大,细胞失水越多,细胞液的浓度越大,吸水能力越强,故植物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与质壁分离程度有关,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内容,并根据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8.如图为适当浓度高渗溶液中的红细胞照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渗溶液会导致红细胞大量失水而皱缩
B.应把红细胞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其形态
C.红细胞皱缩过程中只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D.将皱缩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可能会涨破
【答案】C
【分析】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详解】A、高渗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细胞因失水而皱缩,A正确;
B、生理盐水的浓度和细胞液的浓度相同,将红细胞放在生理盐水中,细胞可以保持正常形态,便于观察,B正确;
C、红细胞皱缩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其他物质进出细胞的情况,而不仅仅只是水分子,C错误;
D、将皱缩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由于没有细胞壁的限制作用,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D正确。
故选C。
29.已知膀胱膜是一种半透膜,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某生物小组将猪膀胱膜制成球状小囊,并用30%的蔗糖溶液将猪膀胱膜小囊注满,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5%的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小囊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猪膀胱是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而水分子能通过。根据渗透原理,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中,通过半透膜进入到高浓度溶液中,据此分析。
【详解】据分析可知,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中,通过半透膜进入到高浓度溶液中。根据题意,该生物小组将猪膀胱膜制成球状小囊,用30%的蔗糖溶液将小囊注满,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5%的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则水分子由15%的蔗糖溶液流向30%的蔗糖溶液,小囊中的重量不停增加,直到膀胱两侧溶液浓度相当,故小囊内蔗糖的浓度逐渐降低,直到膜两侧浓度达到相同,C正确。
故选C。
30.如图为渗透作用装置,其中缚于玻璃管下端的半透膜袋内部装有50mL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下列措施会使玻璃管内的液面升得更高的是( )
A.将玻璃管换成内径更大的玻璃管
B.降低半透膜袋内蔗糖溶液的浓度
C.向半透膜袋内添加适量的蔗糖溶液
D.达到平衡后从烧杯中取出适量清水
【答案】C
【分析】渗透装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的转移现象;据图分析,漏斗内是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而烧杯内为清水,由于两侧存在浓度差,装置发生渗透作用,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
【详解】A、由于半透膜两侧浓度差不变,进入玻璃管内的水的总体积不变,故将玻璃管换成内径更大的玻璃管,会使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的高度有所降低,A不符合题意;
B、降低半透膜袋内蔗糖溶液的浓度,半透膜袋内外浓度差会减小,玻璃管内的液面升高速率会降低,最终的液面也会低于降低前,B不符合题意;
C、增加半透膜袋内蔗糖溶液的量,会使进入玻璃管内的水分增多,玻璃管内的液面会升得更高,C符合题意;
D、达到平衡后,从烧杯中取出适量清水,烧杯中液面下降,两液面高度差增大,高度差造成的压力变大,为维持渗透压的平衡,玻璃管内液面会下降使高度差造成的压力等于渗透压,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综合题
31.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上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有___(填标号)。乙细胞中的④所在的区域称为___。
(2)湖泊水体被污染、富营养化等,湖中的甲会大量繁殖使湖泊发生___现象,因为该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该生物是___(填“自养”或“异养”)生物。
(3)生物兴趣小组欲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___。
(4)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___。
(5)图中四种生物共有元素一定有___。
(6)下图中a、b、c、d、e代表几类化合物,m代表一种细胞器,n代表一类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的a是由___和___两种小分子形成的。
②真核细胞中的c主要存在于___,其以___为骨架。生物体内的d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其功能可表述为___。
③e除了图中的作用,还可以___。若n为新冠病毒,其遗传物质是___(写“几条什么链”),其中特有的碱基的名称是___。
【答案】(1) 甲、乙 拟核
(2) 水华 自养
(3)甲与丁
(4)反光镜
(5)C、H、O、N、P
(6) 甘油 脂肪酸 细胞质 碳链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 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尿嘧啶
【分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2、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
3、据图可知,甲是蓝细菌,乙是细菌,丙是衣藻,丁是草履虫。
【详解】(1)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图中甲是蓝细菌,乙是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遗传物质④主要存在于拟核。
(2)若此湖水体被污染、富营养化等,湖中的蓝细菌甲会使湖泊发生水华现象;蓝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等光合色素,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
(3)甲、乙一端有螺纹,为物镜,且甲较长,放大倍数较大;丙、丁无螺纹,为目镜,且丙较长,放大倍数较小,因此,要保放大倍数最大,可选用的镜头组合是甲与丁。
(4)本题是光线分布不均所致,只能调节反光镜使光线分布均匀。
(5)图中甲和乙都是原核生物,丙和丁都是真核生物,都是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因此图中四种生物共有元素一定有C、H、O、N、P。
(6)①图中a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表示脂肪,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两种小分子形成的。
②c的元素组成是C、H、O、N、P,且可参与构成核糖体,故表示RNA,真核细胞的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RNA属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d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一句话来概括其功能可表述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③e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表示胆固醇,除此之外,脂质还可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若n为新冠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RNA具有一条链,故可表述为一条核糖核苷酸链;与DNA相比,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
32.某兴趣小组观察试样A、B、C的细胞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a~d具有下列特征:a、b、c均由双层膜构成,且都含有DNA,其中,a的膜上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d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该小组将试样A、B、C的细胞结构整理归纳如下表所示(“+”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结构
a
b
C
d
试样A
—
—
—
—
试样B
十
十
十
十
试样C
十
十
—
十
(1)试样A、B、C分别为菠菜叶、大肠杆菌和鼠肝的一种,A、B、C分别是___、___、___。
(2)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的细胞器是___(填字母)。能与细胞膜发生直接转换的结构是___(填字母)。
(3)试样B的结构中含遗传物质最多的是___(填字母),该结构的功能可概括为______。
(4)细胞器、蛋白质在真核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若细胞内堆积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损伤的细胞器,就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研究发现,细胞通过下图所示的机制进行相应调控。回答下列问题:
①泛素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其合成场所为___,据图可知泛素的功能是___。
②图中的吞噬泡是一种囊泡,囊泡的结构不固定,不能称之为细胞器,但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动物细胞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有___(写出2种)等。
③吞噬泡和溶酶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④细胞通过图示过程对细胞内部结构和成分进行调控,其意义是______(答出2点)。
【答案】(1) 大肠杆菌 菠菜叶 鼠肝
(2) c d
(3) a 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 核糖体 标记损伤的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使其与自噬受体结合,最终形成吞噬泡 内质网、细胞膜或高尔基体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清除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
【分析】据题意可知,a表示细胞核,b表示线粒体,c表示叶绿体,d表示内质网,A表示大肠杆菌细胞,B表示菠菜细胞,C表示鼠肝细胞。
【详解】(1)根据题中已知条件,a、b、c都是由两层膜构成的,而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三种。其中a的膜上有小孔,符合核膜上有核孔的特征,如a为细胞核。叶绿体只有在植物细胞中才有,而线粒体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从表格中可知,试样A无细胞器可确定为原核细胞,即大肠杆菌细胞,试样B中b、c都有,而试样C只有b而没有c,说明c为叶绿体,试样C为无叶绿体的动物细胞——鼠肝细胞,而试样B则为同时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植物细胞——菠菜细胞。
(2)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c表示叶绿体。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因此能与细胞膜发生直接转换的结构是内质网,d表示内质网。
(3)试样B同时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为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a表示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4)①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泛素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据图可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会被泛素标记,被标记的蛋白质和线粒体会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吞噬泡,因此泛素的功能是标记损伤的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使其与自噬受体结合,最终形成吞噬泡。
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据此可知,动物细胞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细胞膜或高尔基体。
③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会被泛素标记,被标记的蛋白质和线粒体会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吞噬泡,最后融入溶酶体中,吞噬泡与溶酶体二者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④细胞通过图示过程对细胞内部结构和成分所进行的调控,其意义是清除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高铁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临泉一中(高铁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