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试卷
展开(时间:45分钟 分值:40分)
一、语言运用(3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都说春天来了。可是,春天在哪里呢?
上海早已成了“孤岛”[注],但这座“孤岛”上没有青山,没有绿水,是一座灰色的、黑色的岛。公园里,倒也有山,那是假山、石头堆成的;也有水,那是假水,人工开凿的池塘,小得可怜。水里也有船,那是小孩的玩具,纸的,洋铁皮的。
铁路两侧,青青的野草倒是长得很盛,那是被春风吹醒的。沿铁路架了铁丝网,像一只巨大的蜈蚣,一条带刺的长蛇,匍匐在那里。铁丝是新换的,青光闪闪。 [《优@#化%方案》教^辅*]
铁丝网围住了“孤岛”,锁住了“孤岛”上的人。
我无端地感到一阵战栗,好似被这铁丝网捆住了手脚,全身动弹不得。
“看,快看那边!”弟弟妹妹们喊起来,“那边铁丝网上!” [《^优化方@案~%*》教辅]
铁路西侧的铁丝网上,挂着一只破风筝。
那是一只最普通的风筝,既不是燕子喜鹊,也不是老鹰蜈蚣,而是最常见最便宜的瓦片风筝。不知什么时候吹落到铁丝网上来的,已经被铁丝网刮破了,只剩下一个骨架,半张破碎的纸,红红绿绿,看不清那上面画的是什么。
“风筝,一只风筝!”弟弟妹妹们继续喊着。 [202~%2#版新教材教^辅&]
在我们住的拥挤不堪的弄堂里,是看不到风筝,也没法放风筝的。
“风筝,快看风筝!”
是的,这只风筝,应该在湛蓝的长空翱翔,在青青草地和绿绿竹林上空飘荡,在洒满阳光的小山坡上旋舞高升。伴随它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欢笑,应该是漫山遍地的鲜花,应该是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应该是对阳春美景的享受。
风筝,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梦。然而,现在它只能挂在铁丝网上。线断了,它从高空悠悠荡荡地跌落下来,而且那么巧,竟落在无情的铁丝网上。它的主人——放风筝的孩子,早已失望、闷闷不乐地走了,回家去了。 [《优化方~案》教辅@*#&]
【注】 人们习惯将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被日军占领的上海称为“孤岛”。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例句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铁丝网围住了“孤岛”。 [《优化*@方案》^&~教辅]
A.禁不住“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了。
B.他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解析:选D。A项表引用,B项表强调,C项表反语讽刺,D项和例句相同,都是表特殊含义。 [2%02#2版新教~材^*教辅]
2.象征,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请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两个象征形象(象征体)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进行简要阐释。(4分)
答:
答案:“风筝”象征着对春天的向往,象征着自由、快乐、美好的生活。“铁丝网”象征围困上海这座“孤岛”的黑暗势力,或拘禁春天、束缚自由的一股阻碍力量。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是的,这只风筝,应该在天空中翱翔,在草地和竹林上空飘荡,在小山坡上旋舞高升”,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0@22#版新~教材教辅]
答: [20%#2^2版新教&材@教辅]
[202#@2版新~教材教^%辅]
答案:原文描写具体、生动,富有画面美感。“湛蓝”“青青”“绿绿”“洒满阳光”等词语,以明丽的色彩突出了环境的美好和放风筝人心情的愉悦,强化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望。改句看似简洁,但失去了原句丰富的意味。
4.某图书馆服务中心为读者提供书籍数字化服务,可以帮读者把纸质图书扫描并制成电子书。请你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份,根据以下图示,向前来咨询的读者说明整个服务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语言得体、简明、连贯,不超过85个字。(5分)
答:
答案:首先您要提供需扫描的纸质图书,然后把具体要求告诉我们。接下来我们会扫描图书并制作成电子书。如果检查电子书的质量没有问题,结清费用,您就可以把图书和电子书带走了。
5.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 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 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答:
答案:古籍、修复、人才、不足
6.阅读下面的图表,按要求完成题目。(6分)
不同年龄段读者首选阅读方式和内容的对比(%)
阅读方式 | 60后 | 70后 | 80后 | 90后 |
纸质读物 | 50.94 | 29.55 | 28.11 | 27.27 |
电子读物 | 49.06 | 70.45 | 71.89 | 72.73 |
休闲娱乐 | 42.28 | 47.54 | 54.37 | 63.17 |
文化经典 | 57.72 | 52.46 | 45.63 | 36.83 |
(1)以上表格内容反映出的现象是: [《优化方案#*》%^教~辅]
(不出现具体数据)(3分) [《&优化%^方~#案》教辅]
(2)针对以上现象,请从一个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
答:
解析:(1)按从90后到60后的顺序看,年龄越大选择纸质读物、文化经典类读物的比例越高,选择电子读物、休闲娱乐类读物的比例越低。(2)合理化建议可以从如何提高80后、90后阅读文化经典比例的角度思考,也可以从如何让60后更多地接受电子读物的角度思考等。
答案:(1)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纸质阅读方式和选择文化经典类读物的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而选择电子阅读方式和休闲娱乐类读物的比例则逐步下降。
(2)(示例)可将文化经典做成电子读物,迎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经典阅读量。
7.在班上,一些同学不是沉迷于游戏就是刷手机追剧,班主任为此感到担忧,计划出一期黑板报,以“阅读引领成长,书香浸润人生”为主题。宣传委员设计了一个“好书推荐”栏目,面向全班征稿。请你从《论语》《边城》《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词,介绍作品特点,激发同学阅读兴趣。(5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书写推荐词的能力。本题要求为某本书写推荐词,考生可以从三本书中选取一本,先介绍自己所推荐书的名称,然后从内容、主旨、情感、人物形象等方面介绍该书的特点,可适当引用。介绍时还要注意字数要求,比如本题要求“100字左右”。
答案:①《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和教育原则,通过简单的对话和行动成功刻画了孔子及其众弟子个性鲜明的形象。其中很多名句朗朗上口,给人哲思,流传至今。要了解汉文化,不能不读《论语》。
②《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它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表现人性的美好。少女翠翠乖巧淳朴,是美的化身,她的爱情故事却是一首凄美的歌,让人读后留下无限的叹惋。 [20%22^版新教材教@*辅~]
③《老人与海》是一部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是一部非常具有现实寓意的文学经典。作者海明威通过塑造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讴歌了人类的永恒价值。小说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任选一部即可)
二、阅读提升(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①关于读书的目的,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作艺术。一个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优^化方案》教@&#%辅]
②依黄山谷氏的说法,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
③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
④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
⑤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我在大学时代被学校强迫去读《西行记》和《亨利埃士蒙》,可是我在十余岁的时候虽能欣赏《西行记》的好处,《亨利埃士蒙》的真滋味却完全体会不到,后来渐渐回想起来,才疑心该书中的风味一定比我当时所能欣赏的还要丰富得多。由是可知读书有两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分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宋儒程伊川先生谈到孔子的《论语》时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⑥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关于这种发现作家的事情,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著名的例证。有许多学者似乎生活于不同的时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们思想的方法和他们的情感却那么相似,使人在一本书里读到他们的文字时,好像看见自己的肖像一样。以中国人的语法说来,我们说这些相似的心灵是同一灵魂的化身,例如有人说苏东坡是庄子或陶渊明转世,袁中郎是苏东坡转世。
(摘自林语堂《读书的艺术》,有删改)
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优化~方案&^》教*辅%]
A.作者开篇以黄山谷所说的话为引子,提出了一个关于读书艺术的话题。
B.第⑤段引用宋儒程伊川谈《论语》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论语》对不同的人有不同作用。
C.第⑥段的“以中国人的语法说来”,其中“语法”在文中有特定的意思,是指语言习惯。
D.本文语言平实,如同朋友闲谈一般,但旁征博引,见解深刻独到,思路明晰。 [《优~化&#方案*》@教辅]
解析:选B。B项,引用宋儒程伊川谈《论语》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证明阅读中的收获大小与读者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有关。
9.作者把抱着“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的目的的读书称之为“艺术”,意在强调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
答案:这里说的读书艺术是在强调一种好的读书方法或者说是一种好的读书心态。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①照应文章题目;②表明作者的观点;③引出对急功近利读书法的批评。
10.怎样理解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3分)
答: [20*@%&22版新教材教^辅]
答案:这里强调的是读者的见识和经验对于阅读的影响。读者的见识和经验越丰富,阅读的收获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