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郴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3分)以下的估测数据,其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 B.使人感到舒适的室温约为37℃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km/s2.(3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C.行人戴上耳罩,是从“声源处减弱”控制噪声 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3.(3分)小明一家人在家里收看电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C.看电视时,小明佩戴的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D.小明爷爷佩戴的老花眼镜是凸透镜4.(3分)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A.3.81cm B.3.68cm C.3.80cm D.3.8cm5.(3分)小明和家人在北湖公园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A.岸上的亭子 B.湖边的树 C.飞过的小鸟 D.小明划的船6.(3分)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日食”现象 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C.筷子在水中“弯折” D.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7.(3分)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的频率为512Hz,与乙音叉相比( )A.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B.发声时振动的频率一定更高 C.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8.(3分)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吸热过程 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固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熔化吸热过程9.(3分)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像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3分)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作出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11.(3分)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 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 D.第15 min时,物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12.(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装置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13.(3分)已知物体、光屏相对于凸透镜的距离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屏上有物体清晰的像,则该像的特点是( )A.缩小、倒立 B.等大、倒立 C.放大、倒立 D.放大、正立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2分。)14.(4分)公园某处水深为2m,一路灯距水面6m,则该路灯的“倒影”距水面 m;若湖水再上涨1m,则该路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 m。15.(4分)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3、50cm3、12cm3。在A、B、C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 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 。16.(4分)100m赛跑时,某同学前40m做加速运动,后60m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6m/s m/s,他在前40m的平均速度是 m/s。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17题6分,18题12分,19题10分,共28分。)17.(3分)如图所示,是由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由水里射入空气中18.(3分)如图所示,SC、SD为点燃的蜡烛发出的两条光线,光线SC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F为凸透镜的焦点,光线SD斜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①光线SC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②光线SD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19.(12分)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通过调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如图甲所示 cm。(3)如果将图中的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处(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应把光屏向 (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制作了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蜡烛像的将 。A.剩下下半部分B.剩下上半部分C.依然完整,像的亮度变暗D.依然完整,像的亮度不变(5)如图乙所示,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看到烛焰放大的像,此时人眼 (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20.(10分)在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1)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进行调节,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2)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将该石块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石块浸没后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石块的密度是 kg/m3。(3)若先测石块的体积,再测石块的质量,这样测得石块的密度会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20题10分,21题11分,共21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计分。)21.(10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00km,小明11:30开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各服务区共停留了30min,在即将到达某隧道口时所看到的交通标志牌。求:(1)小明开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他开车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最短时间。22.(11分)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厚度不计)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2m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m,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ρ酒精=0.8×103kg/m3,ρ铝=2.7×103kg/m3)求:(1)A容器中水的质量多少kg;(2)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多少m3;(3)将一个实心铝块浸没在水中,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求实心铝块的质量多少kg。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郴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3分)以下的估测数据,其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 B.使人感到舒适的室温约为37℃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km/s【解答】解: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2.6dm;B、使人感到舒适的室温约为23℃;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D、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选:C。2.(3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C.行人戴上耳罩,是从“声源处减弱”控制噪声 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大喇叭发出的声音不是次声波;C、行人戴上耳罩,故C错误;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A。3.(3分)小明一家人在家里收看电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C.看电视时,小明佩戴的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D.小明爷爷佩戴的老花眼镜是凸透镜【解答】解:A.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故A错误;B.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C.小明佩戴的近视眼镜是凹透镜;D.老花眼镜实质是凸透镜;故选:D。4.(3分)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A.3.81cm B.3.68cm C.3.80cm D.3.8cm【解答】解:A、工件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B、工件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C、工件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3mm,故C正确;D、工件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数据没有估读;故选:C。5.(3分)小明和家人在北湖公园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A.岸上的亭子 B.湖边的树 C.飞过的小鸟 D.小明划的船【解答】解:以岸上的亭子、湖边的树,小明相对于岸上的亭子、飞过的小鸟的位置都不断发生变化;以小明划的船为参照物,所以是静止的,D正确。故选:D。6.(3分)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日食”现象 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C.筷子在水中“弯折” D.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解答】解:A.“日食”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故B符合题意;C.筷子在水中弯折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折射的结果;D.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选:B。7.(3分)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的频率为512Hz,与乙音叉相比( )A.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B.发声时振动的频率一定更高 C.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解答】解:AB、甲音叉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因为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频率越小,甲音叉振动的频率小于乙音叉,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频率一定更低,故A正确;CD,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乙音叉发生的振幅关系,故CD错误。故选:A。8.(3分)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吸热过程 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固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熔化吸热过程【解答】解:A、B、干冰是一种非常容易升华的物质,会从周围空气吸收大量的热、B正确;C、干冰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使周围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固态的小冰晶;D、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由固态熔化成水。故D正确。故选:C。9.(3分)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像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答】解:①图像中线段与时间轴平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②此图像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也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此图像表示汽车速度保持不变,一直在匀速直线运动;④此图像的意思是汽车加速行驶。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②③,故C正确。故选:C。10.(3分)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作出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解答】解:首先知道人在岸边看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而B,表示的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其次是,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符合要求的是D选项。故选:D。11.(3分)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 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 D.第15 min时,物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解答】解:AB、由图象可知,晶体熔化过程持续15min min时,故AB错误;C、由图知,该物质的熔点为80℃,若继续吸热,故C错误。故选:D。12.(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装置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A、该实验装置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B、甲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故选:B。13.(3分)已知物体、光屏相对于凸透镜的距离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屏上有物体清晰的像,则该像的特点是( )A.缩小、倒立 B.等大、倒立 C.放大、倒立 D.放大、正立【解答】解: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2分。)14.(4分)公园某处水深为2m,一路灯距水面6m,则该路灯的“倒影”距水面 6 m;若湖水再上涨1m,则该路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 10 m。【解答】解:因为路灯距水面6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湖水再上涨1m,则路灯距水面的距离为4m﹣1m=5m。则该路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2m+5m=10m。故答案为:6;10。15.(4分)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3、50cm3、12cm3。在A、B、C三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 C 球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 8g/cm3(或8×103kg/m3) 。【解答】解:金属球A的密度:ρA===8g/cm5,金属球B的密度:ρB===8g/cm2,金属球C的密度:ρC===5g/cm2。因为ρC<ρA=ρB,所以金属球C是空心的,这种材料的密度为8g/cm3。故答案为 C,2g/cm3。16.(4分)100m赛跑时,某同学前40m做加速运动,后60m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6m/s 6 m/s,他在前40m的平均速度是 8 m/s。【解答】解:(1)由题知他后60m做匀速运动,而终点的速度为6m/s,他跑到中点时的速度也是6m/s;(2)他后60m的速度v=2m/s,后60m所用的时间:t===10s,前40m所用的时间:t前=t总﹣t后=15s﹣10s=5s,他在前40m的平均速度:v前===8m/s。故答案为:6;3。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17题6分,18题12分,19题10分,共28分。)17.(3分)如图所示,是由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由水里射入空气中【解答】解:先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18.(3分)如图所示,SC、SD为点燃的蜡烛发出的两条光线,光线SC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F为凸透镜的焦点,光线SD斜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①光线SC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②光线SD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解答】解: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由此画出SC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②由图知,D为入射点,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SD的反射光线19.(12分)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2)通过调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如图甲所示 10.0 cm。(3)如果将图中的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处(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应把光屏向 右 (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制作了 投影仪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蜡烛像的将 C 。A.剩下下半部分B.剩下上半部分C.依然完整,像的亮度变暗D.依然完整,像的亮度不变(5)如图乙所示,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看到烛焰放大的像,此时人眼 能 (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解答】解:(1)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成的像要用光屏来承接、光屏,以保证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2)通过调整,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像,都等于2f,则f=10.0cm;(3)把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应把光屏向右适当调节、放大的实像;(4)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仍可以透过透镜下半部分成像,像变暗,像的亮度变暗;(5)将烛焰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但在光屏上不能成像。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10.6;投影仪;(5)能。20.(10分)在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1)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进行调节,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填“左”或“右”)调节。(2)用天平测量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29.2 g。将该石块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石块浸没后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 (选填“a”、“b”或“c”),石块的密度是 2.92×103 kg/m3。(3)若先测石块的体积,再测石块的质量,这样测得石块的密度会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解答】解:(1)测量前,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2)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所以游码的示数是5g;图丙中,量筒读数时,故b正确;图丙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40mLV=V2﹣V1=40mL﹣30mL=10mL=10cm5,石块的密度是:ρ===6.92g/m3=2.92×104kg/m3;(3)若先测石块的体积,石块从量筒中取出会带着水,根据ρ=,测量的密度值偏大。故答案为:(1)左;(2)29.2;b6;(3)偏大。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20题10分,21题11分,共21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计分。)21.(10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00km,小明11:30开车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各服务区共停留了30min,在即将到达某隧道口时所看到的交通标志牌。求:(1)小明开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他开车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最短时间。【解答】解:(1)甲、乙两地的距离s=500km,16:30到达乙地,则开车的速度为:v===100km/h;(2)由交通标志牌可知,该路段最大限速v′=80km/h,由v=可知开车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最短时间为:t′==。答:(1)小明开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100km/h;(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他开车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最短时间是0.045h。22.(11分)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厚度不计)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2m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m,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ρ酒精=0.8×103kg/m3,ρ铝=2.7×103kg/m3)求:(1)A容器中水的质量多少kg;(2)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多少m3;(3)将一个实心铝块浸没在水中,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求实心铝块的质量多少kg。【解答】解:(1)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Sh水=2×10﹣2m5×0.2m=7×10﹣3m3,由ρ=可得A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3.0×103kg/m8×4×10﹣3m8=4kg;(2)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m酒=m水=4kg,则酒精的体积:V酒精===5×10﹣3m7;(3)铝块的体积为:V铝=V酒精﹣V水=5×10﹣3m4﹣4×10﹣3m6=1×10﹣3m2,铝块的质量:m铝=ρ铝V铝=2.7×105kg/m3×1×10﹣8m3=2.2kg。答:(1)A容器中水的质量为4kg;(2)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为5×10﹣7m3;(3)铝块的质量为2.7k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学业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与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鲁塘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氧气瓶里的氧气,下列家庭用电的做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