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图文课件ppt
展开科学家丁肇中在演讲中,针对传统教育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强调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感受了他演讲时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让演讲更富有说服力的。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第2段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中对“格物致知”目的的介绍,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第13段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将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例子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成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中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有什么作用?
先以“不是……而是……”的句式,鲜明地提出了“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的观点。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调换。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需要靠“眼光”寻找正确的目标;然后靠“勇气”开展实验;实验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就需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这三个词语存在先后逻辑关系,因此不能调换。
3.第11段中“大都”“往往”“常常”这几个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指在一般情况下,不包括特殊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谨性。“大都”指存在普遍现象;“往往”“常常”突出了中国学生在研究工作中的能力低,从反面论证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4.“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中“唯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唯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探索,别无他路,强调了实践和探索的重要意义。
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我们一般写议论文时,不太可能举自己的经验为证,但这里的情况不太一样。一来这并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而是一篇演讲,演讲注重沟通、交流,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二来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作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讲有什么现实意义?
作者是科学家,而且深受中西方教育,深知二者差异,所以他谈教育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者作为接受过中西方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缺点有久远的文化背景,而且形成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所以他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格物致知”的观点,并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从而号召中国的新一代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❶层层推进,思路清晰。
本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
❷多种论证方法有机结合。
(1)引用论证。如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2)举例论证。如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后因头痛而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3)对比论证。如本文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B.“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解析:选择疑问句无论有几个分句,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中间的停顿用逗号。C句是选择疑问句,所以前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而且研究学术也是不可少的。D.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
解析:B项两面对一面,可改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C项递进关系错位,应将“不但”与“而且”后的内容互调。D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中国文化”后加上“的一部分”。
本文是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征文活动颁奖大会上发表演讲时的演讲词,由怀念父亲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阐明了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 演讲围绕“格物致知”的含义展开论述,列举王阳明“格”竹子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等事例,进行印证,使论证更加充分。演讲场合庄重,内容客观理性,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十分严谨。尤其是作者现身说法,既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又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
课后观看丁肇中在四川大学的演讲视频《寻找宇宙的起源》,感受他的演讲特点。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培养实验精神贡献人类社会
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除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
丁肇中是享誉海内外的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2011年10月中旬,丁肇中参加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在媒体见面会上,记者轮番提问,大家原本以为学识渊博的丁肇中会对答如流,但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一问三不知,展现了诚实、纯真的一面。有记者向他提问:“中国大学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怎么做?”他回答道:“像我这种人,能力是有限的……拿物理学奖,只限于对物理学有贡献,绝不代表对任何事都有贡献,对任何事都有能力,你问的这个问题,我完全不知道,我没有资格回答!”此后记者提出的五六个问题,丁肇中都老实回答“不知道”。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谦逊风格,令在场的人都无限感慨,钦佩万分。
其实早在几年前,丁肇中在国内大学作报告时,面对学生提出的“人类在太空中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等一些问题,他都老老实实地表示“不知道”。看到学生们纷纷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他微笑着解释:“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能去主观判断,而最尖端的科学很难靠判断来确定是怎么回事。”他的回答,立刻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生活中,我们见惯了太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所谓“百事通”,他们似乎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他们正是因为“知道”得太多,从而沾沾自喜,故步自封。而把“不知道”常常挂在嘴边的丁肇中,正是凭借“不知道”激发的强烈求知欲,成为美国密歇根大学百年历史上从学士到博士完成学业用时最短的学生,并最终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提出观点,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二课时课件PPTpptx、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二课时同步练习docx、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二课时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统编八语下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二课时pptx、《本草纲目》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