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第1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第2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与探究一、选择题1(2022·京模拟)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或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植体的消毒和接种均需在无菌环境中操作B利用离心法在滤纸条上分离出四种光合色素C通过调节冷光源的距离研究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D给眼科门诊病人随机发放问卷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解析 为避免杂菌污染外植体的消毒和接种均需在无菌环境中操作A项正确;根据不同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利用纸层析法在滤纸条上分离出四种光合色素B项错误;研究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为温度,需设置不同的温度,而冷光源几乎不产生热量,因此通过调节冷光源的距离不能设置出不同温度,C项错误;眼科门诊病人患近视的概率较高属于特殊人群不能作为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D项错误。答案 A2(2022·南充模拟)下列有关课本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选择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B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都进行了前后自身对照C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中使用浸泡法时要求溶液浓度较高D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从甲乙两小桶各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了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解析 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的影响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不能用过氧化氢作反应物A项错误;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都进行了前后自身pH的对照B项正确;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中,使用沾蘸法时要求溶液浓度较高,使用浸泡法时要求溶液浓度较低,C项错误;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从甲乙两小桶各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了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D项错误。答案 B3(2022·长春模拟)在研究生命活动过程时可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轨迹。科学家解决下列问题时没有应用该方法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探究噬菌体的DNA能不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B验证子代DNA的一条链是重新合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C科学家探索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经过哪些细胞结构D鲍森·詹森探索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能否向下传递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追踪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和DNA的去向证实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项不符合题意;科学家用15N标记亲代DNA的两条链证实了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项不符合题意;科学家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发现了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经过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C项不符合题意;鲍森·詹森没有确定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是什么物质也未使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影响的轨迹D项符合题意。答案 D4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采用了对不同细胞用红色荧光染料和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表面蛋白质的方法B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探究酶的最适温度都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C低温诱导多倍体的实验中洋葱根尖一般不会出现含有3个和6个染色体组的细胞D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的观察指标都是检测同位素放射性解析 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采用了对不同细胞用红色荧光染料和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表面蛋白质的方法融合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分布均匀可得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论A项正确;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探究酶的最适温度都没有明确的对照组采用不同的组别之间相互对照得出实验结论属于对比实B项正确;洋葱属于二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加倍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低温诱导多倍体形成时细胞内可能加倍为4个染色体组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则后期可暂时形成8个染色体组一般不会出现含有3个和6个染色体组的细胞C项正确;DNA半保留复制实验采用15N标记DNA15N没有放射性因此不能检测放射性D项错误。答案 D5.(2022·湖南)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8细胞周期约12小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拍摄照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为分裂后期细胞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Bb为分裂中期细胞含染色体16DNA分子32C根据图中中期细胞数的比例可计算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时长D根尖培养过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分裂间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解析 图示细胞为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图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现象A项错误;b细胞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且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8(16)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但核DNA分子加倍b细胞含染色体16DNA分子32B项正确;各时期细胞数目所占比例与其在分裂周期所占时间呈正相关故已知细胞周期时间根据各时期细胞数目所占比例可计算各时期的时间但应统计多个视野中的比例图中只有一个视野无法准确推算C项错误;间期进行DNA分子复制若根尖培养过程中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停滞在间期,故分裂间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D项错误。答案 B6如图表示艾弗里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探究转化因子的实验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组培养基上出现两种菌落主要是S型细菌形成的菌落B乙组培养基上的菌落和甲组的相同说明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C丙组培养基上只有R型细菌说明脱氧核苷酸不具有转化功能D实验利用减法原理逐一去掉不同成分以确定细胞提取物的转化活性解析 甲组培养基中只有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甲组培养基上主要是R型细菌形成的菌落A项错误;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若乙组培养基中和甲组情况相同即有光滑和粗糙两种菌落说明其中转化因子仍然存在由此可推测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项正确;由于DNA酶可将DNA水解为小分子脱氧核苷酸丙组未发生转化即只有R型细菌说明脱氧核苷酸不具有转化功能C项正确;本实验通过加蛋白酶和DNA酶水解相应的物质DNA、蛋白质分开利用了减法原理确定细胞提取物的转化活性D项正确。答案 A7(2022·重庆模拟)已知小鼠的腹肌是由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年轻小鼠的腹肌重量高于年老小鼠。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可制成并体结合小鼠两只小鼠可共享血液循环(1)手术4周后取出小鼠B的腹肌比较卫星细胞的数目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选择两只免疫排斥小或无的小鼠进行异种共生实验B推测年老B鼠血液中的物质可调控年轻A鼠卫星细胞分裂C实验需检测小鼠A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D推测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解析 共享血液循环必须保证两者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故为避免免疫排斥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应选择两只免疫排斥小或无的小鼠进行异种共生实验A项正确;年轻A和年老B制成的并体结合小鼠的小鼠B的腹肌中卫星细胞数量大于年老A和年老B制成的并体结合小鼠的小鼠B的腹肌中卫星细胞数量推测年轻A鼠血液中的物质可调控年老B鼠卫星细胞分裂B项错误;因本实验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制成并体结合小鼠两只小鼠可共享血液循环故只有检测A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才能继续进行实验C项正确;激素是通过血液传送的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D项正确。答案 B8(2022·武汉模拟)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甲组:成熟胡萝卜片+KH2PO4溶液+蒸馏水乙组:成熟胡萝卜片+KH2PO4溶液+HgCl2溶液丙组:幼嫩胡萝卜片+KH2PO4溶液+蒸馏水丁组:幼嫩胡萝卜片+KH2PO4溶液+HgCl2溶液其中HgCl2是一种ATP水解抑制剂实验结果:实验前后溶液中磷酸盐浓度差(mg/L)为甲>>>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该实验结果需在实验前后测定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B甲、乙两组实验结果表明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能量C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是温度、pH、溶液的量、胡萝卜片的成熟度等D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较少解析 本实验观察的指标为实验前后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差所以实验前后需测定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A项正确;甲、乙对照自变量即HgCl2的有无HgCl2是一种ATP水解抑制剂加入后乙吸收量小于甲所以能说明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项正确;胡萝卜片的成熟度不是无关变量而是自变量C项错误;由题干知甲实验前后浓度差大于丙所以与甲组,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原因可能是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较少,D项正确。答案 C9 (2022·日照模拟)为探究长期摄入高碘及硒对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选取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进行不同的处理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中饲养4个月后测定血清中T4(甲状腺激素的一种活性存在状态)的含量处理方法及结果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正常组高碘组高碘加硒组T4/(nmol/L)99.8760.5691.15A.由表中数据可初步判定高碘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B由表中数据可初步判定补硒能够缓解高碘的抑制作用C为确保实验的严谨性还需要增加单独补硒的一组实验D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高碘组甲状腺的重量小于其他两组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高碘组小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组说明高碘会导致小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即高碘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A项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高碘加硒组小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组但高于高碘组说明补硒能缓解高碘所致小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减少即能缓解高碘的抑制作用B项正确;本实验共设置三组正常组为对照组高碘组和高碘加硒组为实验组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为确保实验的严谨性还需要增加单独补硒的实验组C项正确;由表中数据可知高碘组小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组,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多于正常组,而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除了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外,还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会导致高碘组甲状腺重量大于其他两组D项错误。答案 D10(多选)(2022·山东)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的还原型辅酶脱去氢并释放电子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O2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移至内外膜间隙中,随后HATP合酶返回线粒体基质并促使ATP合成然后与接受了电子的O2结合生成水。为研究短时低温对该阶段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分组情况及结果如图所示。已知DNP可使H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ATP合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4 时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受阻B25 时相比4 时有氧呼吸产热多C25 时相比4 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多DDNP导致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降低生成的ATP减少解析 25 相比4 时黄瓜幼苗耗氧量增加根据题意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O2说明电子传递未受阻A项错误;与25 相比4 处理时ATP合成量较少耗氧量较多说明4 时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较多的用于产热消耗的葡萄糖量多BC两项正确;DNP使H不经ATP合酶返回基质中会使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降低导致ATP合成减少D项正确。答案 BCD二、非选择题11(2022·辽宁模拟)大量的铅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出现多动、狂躁不安等现象。已知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机理如图。(1)图中后膜上的受体与GABA结合后后膜上是否有电位变化?________(2)进入人体内环境的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结合图示分析铅令人出现狂躁不安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3)疼痛时体内的GABA分泌增多GABA只作用于相应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发现铅能够影响代谢使血液中的8-氨基酮戊酸(ALA)增多。为验证铅能使血液中的ALA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人用加铅食物饲喂实验鼠对照组饲喂不加铅的等量同种食物。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鼠的行动表现。结果显示,加铅组较对照组明显表现为狂躁不安。该实验不足以验证结论,请完善实验操作及预期结果。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GABA受体是一种Cl通道后膜上的受体与GABA结合后导致Cl通道开放使Cl流入神经细胞内后膜膜内负电位加大。(2)由题干及图示信息推测铅令人狂躁不安的原因可能是铅与氨基丁酸竞争性地与突触后膜上的氨基丁酸受体结合,抑制了氨基丁酸的作用,使突触后膜容易兴奋,从而使人狂躁不安;铅破坏氨基丁酸的受体,使氨基丁酸无法与受体结合,抑制了氨基丁酸的作用,从而使人狂躁不安;铅抑制氨基丁酸的释放或铅减少氨基丁酸的产生,都会使氨基丁酸含量减少,氨基丁酸的作用降低,进而导致人狂躁不安。(3)GABA只作用于相应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只有相应细胞中的GABA受体基因选择性表达。(4)实验目的是验证铅能使血液中的ALA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实验中做了两组处理一组对照组饲喂正常食物一组饲喂加铅食物结果显示加铅组较对照组明显表现为狂躁不安,此实验只能证明铅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无法证明铅是通过使ALA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具体实验操作及预期结果见答案。答案 (1)(2)铅抑制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铅破坏氨基丁酸的受体;铅抑制氨基丁酸的释放;铅减少氨基丁酸的产生等(3)只有相应细胞中的GABA受体基因选择性表达(4)补充检测两组小鼠血液中ALA的含量然后向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ALA再观察鼠的行动表现 加铅组小鼠血液中ALA的含量较高;向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ALA小鼠也表现为狂躁不安12(2022·武汉模拟)蝗灾对农牧业和经济构成严重威胁。蝗虫从低密度的散居型向高密度的群居型的转变是蝗灾爆发的重要生物学基础群聚信息素是蝗虫聚集的最关键因素。我国科学家对可能是群聚信息素的几种气味化合物进行了相关研究。(1)是否为群聚信息素首先要判断该气味化合物对蝗虫有无吸引性。蝗虫从初始位点进入矩形活动空间后会自由选择在该空间内的活动范围。持续输送的空气会将挥发出来的气味化合物带进矩形活动空间的右侧,而装置左侧只有持续输送进来的空气。据图1结果推测BA4VA这两种气味化合物中可能是群聚信息素的物质是________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科研工作者用相同方法对上述可能为群聚信息素的物质(以下称其为X)做了进一步实验结果如图22结果________(支持不支持)物质X是群聚信息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群居型蝗虫可以释放物质X而散居型蝗虫聚集至大于一定数量后才会释放物质X。请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探究散居型蝗虫释放物质X所需要的最小聚集数量(已知该数量小于或等于6)材料:散居型蝗虫若干只、可饲养蝗虫并能测定物质X的小笼子若干。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了人工合成物质X诱捕蝗虫以外根据物质X的作用请再提出一种防治蝗虫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据图1可知4VA组中的蝗虫在4VA侧的活动更多且停留时间更长表明4VA对蝗虫有吸引性BA组中的蝗虫在左右两侧的活动分布和停留时间差别不大表明BA对蝗虫无吸引性BA4VA这两种气味化合物中可能是群聚信息素的物质是4VA(2)分析题图2结果表明物质X(4VA)对不同发育期的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都有吸引力故图2结果支持物质X是群聚信息素。(3)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散居型蝗虫释放物质X所需要的最小聚集数,且已知该数量小于或等于6故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数量因变量是是否释放物质X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思路见答案。(4)生物间的信息识别需要借助信息分子故根据物质X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阻止蝗虫聚集或将物质X的受体突变体蝗虫释放到野外建立不能群聚的蝗虫种群可防治蝗虫。答案 (1)4VA 4VA组中的蝗虫在4VA侧的活动更多且停留时间更长表明4VA对蝗虫有吸引性BA组中的蝗虫在左右两侧的活动分布和停留时间差别不大表明BA对蝗虫无吸引性(2)支持 图2结果表明物质X对不同发育期的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都有吸引力(3)将散居型蝗虫分为66组的蝗虫数量依次为1只、2只、3只、4只、5只、6分别饲养在小笼子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各组蝗虫是否释放物质X并重复多次实验(4)根据物质X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阻止蝗虫聚集;将物质X的受体突变体蝗虫释放到野外建立不能群聚的蝗虫种群(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共20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作业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 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与探究 作业含答案,共1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