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作业含答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代谢作业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代谢作业含答案,共19页。
2023届 二轮复习细胞代谢 作业
[基础测试]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是主动转运吸水的结果
B.甘油通过细胞膜运输时膜上的载体蛋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C.细胞所需的离子都是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细胞
D.草履虫从周边环境中摄取食物不需要借助载体蛋白的转运
答案 D
解析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是渗透吸水的结果,A错误;甘油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膜,故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形成电位时钾离子的外流和钠离子的内流,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C错误;草履虫从周边环境中摄取食物,是通过胞吞作用,故不需要借助载体蛋白的转运,D正确。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在DNA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产生脱氧核苷酸
B.细胞在衰老过程中,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
C.基因的表达需要酶,酶都是经过基因转录和翻译产生的
D.一个细胞的生命各阶段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改变
答案 A
解析 DNA酶是水解DNA的酶,DNA在DNA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产生脱氧核苷酸,A正确;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绝大多数酶的活性都降低,与细胞衰老有关的酶的活性增强,B错误;基因的表达需要酶,少数酶为RNA,只需要基因转录,不需要翻译,C错误;一个细胞的分化、成熟、衰老和凋亡的各个生命阶段,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改变,D错误。
3.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B.酶的高效性体现在同无机催化剂比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C.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
D.人的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酶,但可以合成ATP
答案 C
解析 酶合成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ATP合成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A正确;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酶具有高效性,B正确;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不能合成酶,但是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合成ATP,相关的酶在红细胞成熟前已经合成,D正确。
4.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呼吸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和2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1和2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2和3都能产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答案 D
解析 据图分析1、2、3分别代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A错误;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和还原氢,D正确;1、2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故所含酶的种类不同,B错误;2中产生少量ATP,3中可产生大量ATP,C错误。
5.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答案 B
解析 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光反应停止,氧气的产生停止,A正确;ATP和还原氢的产生停止,所以ATP/ADP比值和NADPH/NADP+比值均下降,C、D正确;黑暗条件下,光合作用停止,CO2的固定停止,B错误。
6.将下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光照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
C.光照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
答案 B
解析 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只有呼吸作用,二氧化碳从细胞内向细胞外扩散,①增大,细胞表现为从环境吸收氧气,④减小,A正确;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二氧化碳从细胞内向细胞外扩散,①增大,胞内O2被消耗,③减小,B错误;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细胞既不吸收氧气也不释放二氧化碳,②、③保持不变,C正确;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氧气从细胞扩散到细胞外,④增大,胞内CO2被消耗,②减小,D正确。
7.研究人员对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
B.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
C.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
D.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
答案 C
解析 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比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晚,A正确;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B正确;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有关,阴天中午时光照最强,净光合速率最高,而晴天中午因温度过高气孔关闭,净光合速率下降,低于中午前后的时段,C错误;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在阴天的净光合速率比晴天高,故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D正确。
8. 如图为测定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锥形瓶内装有水草和适宜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一段时间适宜强度的光照后,U形管左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和锥形瓶中液体的pH变化分别是( )
A.升高、升高 B.升高、降低
C.降低、升高 D.降低、降低
答案 C
解析 在一定温度、适宜浓度的Na2CO3/NaHCO3和适宜光照条件下,锥形瓶中的水草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水草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产生的O2几乎不溶于水,故随着反应的进行,O2越来越多,其压强增大造成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瓶内的NaHCO3溶液可分解为光合作用提供CO2,导致锥形瓶内液体的pH升高。
二、非选择题
9.科学家在研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如下实验: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内注入微量的同位素24Na+,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检测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的24Na+。实验方法和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 | 实验方法 | 观察到的现象 | ||
1 | 向枪乌贼的神经细胞内注入微量的同位素24Na+ | — | — |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
2 | 同上 | 加入甲 药物 | — |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有出现24Na+ |
3 | 同上 | 加入甲 药物 | 加入 ATP |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出现24Na+ |
4 | 同上 | 加入乙 药物 | — |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有出现24Na+ |
5 | 同上 | 加入乙 药物 | 加入 ATP | 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有出现24Na+ |
(1)由实验1现象可知,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24Na+来源于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2、3及其现象可知,24Na+穿过神经细胞膜需要____________,据此可判断24Na+通过神经细胞膜运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
(3)由实验2和3可知甲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4和5,除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有出现24Na+,其他生理活动未受到影响,可知乙药物的作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神经细胞内
(2)消耗能量 主动运输
(3)抑制神经细胞ATP的合成
(4)抑制神经细胞的Na+载体转运功能
解析 (2)由实验2、3及其现象可知,实验2、3的自变量是是否加入了ATP,由此说明24Na+穿过神经细胞膜需要消耗能量,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4)实验4和5中加入乙药物后,除神经细胞周围溶液中没有出现24Na+,细胞其他生命活动没有受到影响,说明乙药物不影响ATP合成,乙药物最可能是抑制了Na+载体的作用。
10.蜂蜜中富含维生素、氨基酸与蛋白质、果糖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蜂蜜中淀粉酶活性是衡量蜂蜜品质的重要指标。蜂蜜加工过程中,酶活性常常发生变化。科学家以新鲜椴树蜂蜜为实验材料,经过不同加工条件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检测蜂蜜中的淀粉酶活性(淀粉酶活性以淀粉酶值表示,即1 g蜂蜜中的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催化1%淀粉溶液的毫升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加工温度 淀粉酶值 加工时间 | 30 ℃ | 40 ℃ | 50 ℃ | 60 ℃ | 70 ℃ |
1 h | 10.9 | 10.9 | 10.9 | 8.3 | 8.3 |
2 h | 10.9 | 10.9 | 10.9 | 8.3 | 6.5 |
3 h | 10.9 | 8.3 | 6.5 | 5.0 | 5.0 |
(1)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可否使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蜂蜜中淀粉酶存在?为什么?
(2)由该实验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3)在测定淀粉酶值时,是将一定体积的、加工后的蜂蜜与淀粉溶液及其他试剂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根据淀粉的水解情况判定淀粉酶值。有人质疑“实验中淀粉的水解可能是由于淀粉溶液本身不稳定而自发水解,不一定与蜂蜜中的淀粉酶有关。”针对此质疑,在测定淀粉酶值时,如何设计对照组实验?
(4)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蜂蜜产品淀粉酶值应在8以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加工蜂蜜的一条合理的具体建议。
答案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对蜂蜜中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蜂蜜中淀粉酶存在,因为蜂蜜中还会有其他蛋白质存在。
(2)淀粉酶活性在加工温度较高和加工时间较长条件下会下降。
(3)用等量的经高温处理的蜂蜜与淀粉溶液及其他试剂混合作对照,再用相同的方法测定淀粉酶值
(4)30 ℃、40 ℃条件下加工不超过3小时;50 ℃、60 ℃条件下加工不超过2小时;70 ℃条件下加工不超过1小时
11.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体中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________的释放量。
(2)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________,消耗的C5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再生。
(3)由图可知,P1的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推断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栽培以后,P2植株干重显著大于对照,但籽实的产量并不高,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 氧气
(2)三碳化合物 三碳化合物
(3)(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H]和ATP (叶绿体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参与光合作用的酶(和相关蛋白)
(4)P2光合作用能力强,但是向籽实运输的光合作用产物少
解析 (1)叶龄属于影响光合速率的内在因素,温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等属于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由图1可知自变量是温度、幼苗品种,叶龄、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可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O2释放量来代表净光合速率。
(2)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然后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的作用下,生成五碳化合物、有机物。
(3)图中P1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可以产生更多的[H]和ATP用于暗反应,同时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更多的参与光合作用的酶,所以其光合作用能力最强。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甲学生实验一:取甲乙两份来自同一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材料,它们的细胞大小、成熟度、生理状态等相同,将它们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实验一图所示。乙学生实验二:采用实验二图1所示装置(初始液面如图1,烧杯内的液体是水),用甲、乙、丙、丁四种膜作材料,进行渗透实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实验二图2),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一乙溶液的浓度比甲溶液的大
B.实验一2分钟时,甲、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均高于初始值
C.实验二用乙材料时,最终漏斗中液体浓度与烧杯中液体浓度一定相同
D.实验二用丙材料时,蔗糖分子在曲线丙上升到出现拐点时才开始进行跨膜运输
答案 B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在2分钟之前,处于甲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直径减小的速度更快,因此甲溶液浓度大,A错误;2分钟时,处于甲、乙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直径减小,细胞液浓度与初始值相比增大,B正确;实验二用乙材料时,漏斗中的液体没有变化,说明膜材料是不透性的,漏斗内浓度高于烧杯,C错误;实验二用丙材料时,漏斗内液面先上升后下降,即先吸水后失水,说明蔗糖分子在曲线丙上升到出现拐点之前就开始进行跨膜运输,D错误。
2.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的嗜热菌中提取了高温淀粉酶,有关高温淀粉酶的实验研究如图所示。(相对酶活性是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残余酶活性是指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然后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酶活性。)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是80 ℃
C.曲线②各数据点的数据是在80 ℃时测得的
D.低于最适温度下保温不影响残余酶的活性
答案 C
解析 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在酶未失活的不同的温度下,都可以测定酶的活性,A错误;由曲线①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80 ℃,但在曲线②中,温度超出70 ℃保存足够长的时间后,在最适宜温度下的酶活性会急剧下降,所以80 ℃不是该酶的最佳使用温度,B错误;曲线②残余酶活性是指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然后在最适温度下测得酶活性曲线,而由曲线①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80 ℃,C正确;由图②残余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然后在最适温度下测得酶活性不同,D错误。
3.龙须菜是生活在近岸海域的大型经济藻类,既能给海洋生态系统提供光合产物,又能为人类提供食品原料。某小组研究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龙须菜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大气CO2浓度约为0.03%,实验过程中温度等其他条件适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CO2浓度为0.03%的组是对照组
B.增加CO2浓度能提高龙须菜的生长速率
C.高光照强度下光反应速率快从而使龙须菜生长较快
D.选择龙须菜养殖场所时需考虑海水的透光率等因素
答案 B
解析 大气CO2浓度约为0.03%,实验中CO2浓度为0.03%的组即为对照组,A正确;在高光强和低光强下,增加CO2浓度均不能提高龙须菜的生长速率,B错误;高光照强度下光反应速率远高于低光照强度,从而使龙须菜生长较快,C正确;不同的光照强度对生长速率的影响不同,所以选择龙须菜养殖场所时需考虑海水的透光率等因素,D正确。
玻璃瓶 | 氧含量 |
甲 | 4 mg |
乙 | 5.2 mg |
丙 | 3.3 mg |
4.将编号为甲、乙、丙的三个相同透光玻璃瓶放入池塘水深0.5 m处,装入等量含有浮游植物的池塘水。甲瓶立即测定并记录水中氧含量,乙、丙瓶均密封,丙瓶装入不透光袋中,与乙瓶一同放回水深0.5 m处,24 h后测定并记录水中氧含量,得到表中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24 h后乙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开始时
B.丙瓶浮游植物的线粒体中没有ATP产生
C.乙瓶浮游植物24 h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量为1.9 mg
D.乙瓶与甲瓶的氧含量差值为浮游植物呼吸消耗量
答案 C
解析 据表分析可知,乙瓶的含氧量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24 h后乙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开始时,A错误;丙瓶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浮游植物的线粒体中有ATP产生,B错误;乙瓶浮游植物24 h净光合强度为5.2-4=1.2(mg),呼吸强度为4-3.3=0.7(mg),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量为1.2+0.7=1.9(mg),C正确;乙瓶与甲瓶的氧含量差值为浮游植物净光合量,D错误。
5.研究发现,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存在H+浓度差。H+顺浓度梯度经ATP合成酶转移至线粒体基质的同时,驱动ATP的合成(如下图)。
根据图示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TP合成酶中存在跨膜的H+通道
B.H+可直接穿过内膜磷脂双分子层
C.此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D.线粒体的内、外膜功能存在差异
答案 B
解析 H+顺浓度梯度经ATP合成酶转移至线粒体基质,说明ATP合成酶中存在跨膜的H+通道,A正确;H+不能直接穿过内膜磷脂双分子层,需通过H+通道才能通过,B错误;此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属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正确;线粒体的内、外膜中含有的蛋白质不同,其功能存在差异,D正确。
6.某研究小组使用小鼠跑步机实验法研究小鼠不同运动强度下机体氧气消耗量和血液中乳酸相对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运动状态下,小鼠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少量的ATP,其余能量以热能散失
C.运动强度为15米/分钟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mol)大约是有氧呼吸的3倍
D.研究可知提倡慢跑可以避免肌肉组织乳酸积累引起下丘脑形成酸胀感
答案 C
解析 小鼠肌肉细胞在进行无氧呼吸时的产物是乳酸,所以在运动状态下,小鼠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部位只有线粒体,A错误;小鼠细胞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乳酸中,释放出的能量部分用于合成ATP,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错误;分析图可知,运动强度为15米/分钟时,消耗的氧气量和产生的乳酸含量基本相等,1 mol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2 mol乳酸,而1 mol葡萄糖彻底分解消耗6 mol氧气,所以此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大约是有氧呼吸的3倍,C正确;慢跑只能减少肌肉组织中乳酸的积累,不能避免酸胀感的形成且酸胀感的形成在大脑皮层,不在下丘脑,D错误。
7.下列对图示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B.乙图用菠菜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③呈蓝绿色,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C.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酵母菌繁殖
D.丁图NaOH扩散进入含酚酞的琼脂块,紫红色块所占比值反映NaOH扩散速率
答案 A
解析 若甲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A正确;乙图用菠菜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③是叶绿素a,呈蓝绿色,它的含量最多,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胡萝卜素,B错误;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主要目的是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装置中的氧气,保证无氧条件,再接通澄清石灰水,保证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CO2只由无氧呼吸产生,C错误;丁图表示NaOH扩散进入含酚酞的琼脂块,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运输效率,不同实验组中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是相同的,D错误。
8.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稻田定期排水的目的是防止水稻根系进行无氧呼吸造成“烧苗”现象
B.利用淀粉和醋酸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生产食醋
C.白天升温、夜间降温的适当增大昼夜温差的方法有利于植株有机物积累
D.种植的农作物施用有机肥可为其适当补充CO2和无机盐从而增加产量
答案 A
解析 稻田定期排水的目的是防止水稻根系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植物根系起毒害作用,“烧苗”是农作物土壤或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的现象,A错误;利用淀粉和醋酸杆菌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生产食醋,B正确;夜晚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采用白天升温、夜间降温的适当增大昼夜温差的方法有利于植株有机物积累,C正确;有机肥被微生物分解可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可为植物适当补充CO2和无机盐从而增加产量,D正确。
二、非选择题
9.汽车尾气能使植物体内酶活力下降,酶活力降低的程度可作为衡量植株耐受性的重要指标。为探究不同植物叶片对汽车尾气的耐受能力,研究人员将两年生的香樟和杜鹃分别置于密闭气室中,用相同浓度的汽车尾气处理16 h,取叶片研磨后获得叶片研磨液。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每组实验测定4次,每次向锥形瓶中加入2 mL叶片研磨液后均测定5 min内的气体收集量,结果如下表(单位:mL)。请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植物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平均 | |
香樟 | 对照组 | 2.1 | 2.0 | 2.2 | 2.1 | 2.1 |
实验组 | 1.6 | 1.45 | 1.5 | 1.35 | 1.48 | |
杜鹃 | 对照组 | 3.0 | 2.8 | 2.9 | 2.9 | 2.9 |
实验组 | 1.8 | 1.9 | 2.0 | 1.9 | 1.9 |
(1)本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方式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香樟或杜鹃置于____________的密闭气室中放置16小时。
(2)本实验用气体产生量衡量酶活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香樟和杜鹃的叶片研磨液时加入缓冲液,其目的是避免研磨过程中________的变化对H2O2酶产生影响。恒温水浴设定为32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统计气体收集量时,对每种实验材料均进行4次,并计算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表明:对汽车尾气污染耐受力较强的植物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含汽车尾气
(2)酶活力越高,催化H2O2分解的速率越快,气体产生量越多
(3)pH 32 ℃是过氧化氢酶催化的适宜温度
(4)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5)香樟 相同浓度的汽车尾气处理后,香樟过氧化氢酶活力下降的相对幅度更小
解析 (1)实验组的处理方式是:将两年生的香樟和杜鹃分别置于密闭气室中,用相同浓度的汽车尾气处理16 h;对照组的处理方式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香樟或杜鹃在不含汽车尾气的密闭气室中放置16 h。
(4)每次实验均统计相同时间内气体收集量,目的是避免时间差异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每种实验材料均进行4次实验的目的是:重复实验计算平均值,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5)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相同浓度的汽车尾气处理后,香樟5 min内的气体收集量变化幅度较小,说明香樟过氧化氢酶活力下降的相对幅度[(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更小,故对汽车尾气污染耐受力较强的植物是香樟。
10.光呼吸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O2/CO2浓度比值异常情况下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图表示光合作用(①②)和光呼吸(③④)的部分过程。请回答问题:
(1)据图可知,光合作用与光呼吸都利用了________,但光合作用可通过发生在______________中的暗反应实现该物质的再生,而光呼吸则将该物质进行了氧化分解。
(2)研究发现,催化过程①和③的是同一种酶,CO2和O2会竞争与此酶结合。因此,当细胞中O2/CO2浓度比值升高时,过程①会受到________,故在大棚种植蔬菜时可通过采取____________(填“延长光照时间”或“增施有机肥”)的措施,减弱光呼吸。
(3)在干旱天气和过强光照时,因叶片气孔大量关闭,________供应减少,光呼吸可以消耗光反应阶段累积的______________,而其产物又可作为过程①②的原料,因此有观点认为光呼吸对细胞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4)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光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5 叶绿体基质
(2)抑制 增施有机肥
(3)CO2 O2、ATP和[H]
(4)两者都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作业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代谢作业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代谢作业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