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生活中常见化合物,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淮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一、单选题1.(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比较铝和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B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将固体混合物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C鉴别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D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取少量样品,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A.A B.B C.C D.D2.(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则使紫色石蕊变蓝的都是碱溶液B.石墨和金刚石都含有碳元素,则石墨和金刚石性质完全相同C.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气味,则灼烧羊毛也有烧焦羽毛气味D.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则汽油除油污的原理也是乳化3.(2021·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操作A鉴别硬水与软水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比较产生的泡沫多少B稀释浓硫酸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C测定稀盐酸的pH将pH试纸插入溶液中,与比色卡对照读数D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搅拌,过滤 A.A B.B C.C D.D4.(2020·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目的主要操作A辨别“羊毛制品”真假取样,灼烧,闻气味B检验土豆中淀粉的存在取样,滴加少量碘酒C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取5g蔗糖,溶于100g水D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过量的碳酸钙,搅拌,过滤 A.A B.B C.C D.D5.(2020·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闻气体气味B.熄灭酒精灯C.稀释浓硫酸D.给液体加热6.(2019·江苏淮安·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目的主要操作A制取少量熟石灰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B除去氮气中少量氧气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木炭C比较铜、银金属活动性取样,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D区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后在火焰上灼烧 A.A B.B C.C D.D7.(2019·江苏淮安·中考真题)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A.K2SO4 B.KH2PO4 C.NH4HCO3 D.Ca(H2PO4)28.(2019·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或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A.食醋 B.淀粉 C.白糖 D.豆油9.(2018·江苏淮安·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混合气体中B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钠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C比较相同条件下肥皂水和稀氨水的碱性强弱分别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A【详解】A. 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因铝、锌都比铜活泼,都能置换出铜,无法比较铝、锌的活动性,错误;B. 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除去杂质不引入新杂质,正确;C. 取少量样品,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氯化钾不反应,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正确;D.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变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反应,所以可用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产生沉淀的方法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正确。故选:A。2.C【详解】A、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故A错误;B、石墨和金刚石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错误;C、羊毛中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所以灼烧羊毛也有烧焦羽毛气味,故C正确;D、汽油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故D错误;故应选C。3.A【详解】A、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浮渣较多的是硬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稀释浓硫酸,应该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散热,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得到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4.C【详解】A、生活中遇到的“假羊毛”大多是合成纤维,因为真羊毛燃烧时会发出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燃烧时不会发出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辨别“羊毛制品”真假,采用取样,灼烧,闻气味的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A正确;B、淀粉遇碘单质会变蓝,而碘酒中含有碘单质,因此检验土豆中淀粉的存在,采用取样,滴加少量碘酒,观察是否变蓝的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B正确;C、取5g蔗糖,溶于100g水,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能配制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选项C不正确;D、因为碳酸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且剩余的碳酸钙难溶于水,所以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采用加过量的碳酸钙,搅拌,过滤的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D正确。故选C。5.A【详解】A、闻药品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B、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6.D【分析】A、根据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判断。 D、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能与水反应,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灼热的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铜、银与稀硫酸均不反应,不能比较铜、银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后在火焰上灼烧,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氯化钙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7.B【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详解】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B、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C、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故选B。8.A【分析】根据酸电离出氢离子导致溶液呈酸性分析。【详解】A.食醋 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溶液显酸性,故正确; B.淀粉不溶于水,其为中性,故错误; C.白糖溶于水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溶液显中性,故错误; D.豆油不溶于水,其为中性,故错误; 故选A。9.C【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的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不能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混有氧气,故错误;B、碳酸钠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该方法除去了碳酸钠,而没有除去氯化钠,故错误;C、pH试纸可以测定肥皂水和稀氨水的碱性强弱,具体方法是分别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正确;D、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为红色,遇酸性和中性物质均不变色,故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故错误。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生活中常见化合物,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生活中常见化合物,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生活中常见化合物(酸和碱),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