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酶和ATP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酶和ATP学案,共23页。
建网络 理考点
查易错 清盲点
1.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既可用碘液也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2)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3)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4)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都是37 ℃。(×)
(5)唾液淀粉酶随唾液流入胃后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
(6)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后都能保持活性。(×)
2.下列关于ATP的说法,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2)有氧条件下,植物根尖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3)一个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且都很容易形成和水解。(×)
(4)物质出入细胞时,凡是需要载体协助的就需要消耗ATP,不需要载体协助的就不消耗ATP。(×)
(5)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是因为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扫边角 补漏点
1.教材必修1 P80“文字信息”:酶是通过给化学反应提供能量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吗?
【答案】 不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2.教材必修1 P84“探究”设计实验1:探究pH或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选择哪一种酶作为实验材料?请说明原因。
【答案】 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而不用过氧化氢酶,原因是温度(高温)本身会影响过氧化氢自然分解的速度。建议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而不用淀粉酶,原因是盐酸可催化淀粉的水解。
3.教材必修1 P85“正文内容”:过酸、过碱、温度过高与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有何不同?酶制剂应在何种条件下保存?
【答案】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0 ℃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依旧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仍可以升高。因此,酶制剂适于在低温(0~4 ℃)下保存。
4.教材必修1 P87“科学·技术·社会”:溶菌酶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有哪些?
【答案】 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在临床上将溶菌酶与抗生素复合使用,能增强抗生素的疗效。
5.教材必修1 P89“正文内容”: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和水解有怎样的联系?
【答案】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也就是说,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因此,可以形象地把ATP比喻成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
6.教材必修1 P90“练习”拓展题: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能量“通货”的,这是否也说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这对你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有什么启示?
【答案】 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等生物的细胞内都具有能量“通货”——ATP,这可以从侧面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也反映了种类繁多的生物有着共同的起源。
考点1 酶及其相关曲线分析
eq \a\vs4\al(主干知识·整合)
1.理清酶的“一来源、一作用、二本质和三特性”
2.解读与酶有关的三类曲线
(1)酶的作用原理曲线
①由图可知,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②若将酶变为无机催化剂,则b在纵轴上向上移动。用加热的方法不能降低活化能,但会提供活化能。
(2)酶的特性曲线
①图1中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高效性。
②图2中两曲线比较,表明酶具有专一性。
(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曲线
①分析图1和图2:温度和pH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②分析图3: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P点以后的限制因素则是酶浓度。
③分析图4: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④分析图5: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不改变酶作用的最适pH。
[易错提醒] 与酶的作用有关的2个易错点
(1)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酶只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所能催化的是本来就能发生的反应,提高了反应速率,缩短了到达平衡点的时间,而平衡点的大小只能由底物的量来决定。
(2)酶促反应速率≠酶活性
温度和pH是通过影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而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面积而影响反应速率。
eq \a\vs4\al(高考真题·探究)
1.(2022·湖南卷)洗涤剂中的碱性蛋白酶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而改变构象,部分解折叠后可被正常碱性蛋白酶特异性识别并降解(自溶)失活。此外,加热也能使碱性蛋白酶失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碱性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溶失活
B.加热导致碱性蛋白酶构象改变是不可逆的
C.添加酶稳定剂可提高加碱性蛋白酶洗涤剂的去污效果
D.添加碱性蛋白酶可降低洗涤剂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解析】 由题“部分解折叠后可被正常碱性蛋白酶特异性识别并降解(自溶)失活”可知,碱性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自溶失活,A正确;由图可知,加热导致碱性蛋白酶由天然状态变为部分解折叠,部分解折叠的碱性蛋白降温后可恢复到天然状态,因此加热导致碱性蛋白酶构象改变是可逆的,B错误;碱性蛋白酶受到其他成分的影响而改变构象,而且加热也能使碱性蛋白酶失活,会降低碱性蛋白酶的洗涤剂去污效果,所以添加酶稳定剂可提高加碱性蛋白酶洗涤剂的去污效果,C正确;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的数量,减少洗涤剂使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正确。
【答案】 B
2.(2020·北京卷)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 ℃条件下,向5 mL 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 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 )
A.悬液中酶的浓度 B.H2O2溶液的浓度
C.反应体系的温度 D.反应体系的pH
【解析】 提高酶的浓度能够提高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生成氧气的总量,A错误;提高H2O2溶液的浓度,就是提高底物浓度,产物的量增加,B正确;适度的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产物的量,C错误;改变反应体系的p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产物的量,D错误。
【答案】 B
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人发烧时不想吃东西,原因是体温升高导致消化酶活性降低,食物在消化道中消化缓慢。
(2)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内就会失活,原因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8,而胃液的pH为0.9~1.5。
(3)胰岛素等蛋白质类或多肽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原因是口服会导致该类激素被蛋白酶和肽酶分解成氨基酸而失效。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不会被消化酶分解,既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eq \a\vs4\al(考点集训·过关)
1.(2022·湖北华中师大附中模拟)幽门螺旋杆菌(Hp)能产生脲酶催化尿素分解形成氨和二氧化碳,因此若要检测某人胃内是否存在Hp,常用14C呼吸实验检测,受检者口服特殊的尿素(14CO(NH2)2)胶囊,根据受检者是否能产生14CO2及含量判断有无Hp感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脲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能够被蛋白酶水解失活
B.温度、pH会影响脲酶的活性,而尿素浓度的改变不影响脲酶活性
C.一定时间内产生14CO2的量与脲酶含量有关,与口服尿素剂量无关
D.外出聚餐可能会增加Hp的传播途径
【解析】 脲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被蛋白酶水解失活,A正确;温度、pH会改变蛋白质的结构,从而影响脲酶的活性,而尿素浓度的改变不影响脲酶活性,B正确;一定时间内产生14CO2的量与脲酶含量有关,与口服尿素剂量也有关,尿素浓度不影响酶活性,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C错误;外出就餐频率越高,接触到Hp的概率就越高,这增加了Hp的传播途径,D正确。
【答案】 C
2.(2022·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如图表示某种酶(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本质为RNA的酶,其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B.当温度为t2时,该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最高
C.t1和t3时酶活性一样,此时酶的空间结构也一样
D.当反应物浓度提高时,t2温度时所对应的反应速率可能增加
【解析】 凡是酶,其活性均受温度的影响,A错误;当温度为t2时,酶活性最高,降低反应活化能最大,该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最低,B错误;t1和t3时酶活性一样,但t3时酶空间结构已被破坏,C错误;反应速率受反应底物浓度的影响,当反应物浓度提高时,t2温度时所对应的反应速率可能增加,D正确。
【答案】 D
3.(2022·云南师大附中阶段练习)生长在不同环境的盐地碱蓬地上部分呈现不同颜色,细胞内甜菜素含量越多植株颜色越深。酪氨酸酶是甜菜素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可催化L-多巴氧化生成多巴醌。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酪氨酸酶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甜菜素是一种色素,它分布在盐地碱蓬细胞的液泡中,液泡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的量表示酪氨酸酶氧化活性。根据图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分析得到酪氨酸酶的最适pH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中的Cu2+的浓度对酪氨酸酶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分析图乙可知具体影响是:低浓度的Cu2+可以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图甲可知:随pH升高,酪氨酸酶活性逐渐升高,当pH约为6时,酶的活性最高;据图乙可知,随着Cu2+浓度增加酪氨酸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0.01 mml·L-1时活性最高。(1)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功能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2)分析题意可知,酪氨酸酶是甜菜素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可催化L-多巴氧化生成多巴醌,酶的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来表示,故可用单位时间内多巴醌生成(或L-多巴消耗)的量表示酪氨酸酶氧化活性;由于pH在4~6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酪氨酸酶活性一直上升,未出现酶活性的峰值,故根据图甲不能分析得到酪氨酸酶的最适pH值。(3)结合分析可知,低浓度的Cu2+可以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而太高浓度的Cu2+会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最适Cu2+浓度在0.01 mml·L-1左右。
【答案】 (1)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2)多巴醌生成(或L-多巴消耗) 不能 pH在4~6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酪氨酸酶活性一直上升,未出现酶活性的峰值
(3)太高浓度的Cu2+会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最适Cu2+浓度在0.01 mml·L-1左右
考点2 有关酶的实验分析
eq \a\vs4\al(主干知识·整合)
1.实验材料和检测指标
2.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的实验设计程序
[易错提醒] 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的两点提醒
(1)材料不能用H2O2溶液,高温下H2O2分解速率加快。
(2)若材料选取淀粉和淀粉酶,则不宜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因为斐林试剂需加热,而温度是自变量。
3.四步法分析酶的实验题
第一步,分析实验目的,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检测指标)。
第二步,明确实验原理,理清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
第三步,分析实验步骤,判断是否遵循实验的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及科学性原则。
第四步,如果是选择题,要依据实验原理、实验原则、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做出判断;如果是非选择题则应注意联系教材知识综合分析,以确定所填答案。
eq \a\vs4\al(高考真题·探究)
1.(2022·全国乙卷)某种酶P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催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酶不同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列5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酶P必须在高浓度Mg2+条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
B.蛋白质组分的催化活性随Mg2+浓度升高而升高
C.在高浓度Mg2+条件下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D.在高浓度Mg2+条件下蛋白质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解析】 第①组中,酶P在低浓度Mg2+条件,有产物生成,说明酶P在该条件下具有催化活性,A错误;第③组和第⑤组对照,无关变量是底物和蛋白质组分,自变量是Mg2+浓度,无论是高浓度Mg2+条件下还是低浓度Mg2+条件下,两组均没有产物生成,说明蛋白质组分无催化活性,B、D错误;第②组和第④组对照,无关变量是底物和RNA组分,自变量是Mg2+浓度,第④组在高浓度Mg2+条件下有产物生成,第②组在低浓度Mg2+条件下,没有产物生成,说明在高浓度Mg2+条件下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C正确。
【答案】 C
2.(2022·广东卷)某同学对蛋白酶TSS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
A.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
B.结合①②组的相关变量分析,自变量为温度
C.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70 ℃,最适pH为9
D.尚需补充实验才能确定该酶是否能水解其他反应物
【解析】 分析②③组可知,没有添加CaCl2,降解率为0,说明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A正确;分析①②变量可知,pH均为9,都添加了CaCl2,温度分别为90 ℃、70 ℃,故自变量为温度,B正确;②组酶的活性最高,此时pH为9,温度为70 ℃,但由于分组较少,不能说明最适温度为70 ℃,最适pH为9,C错误;该实验的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要确定该酶能否水解其他反应物还需补充实验,D正确。
【答案】 C
eq \a\vs4\al(考点集训·过关)
1.(2022·湖南长沙一中一模)其他条件适宜,探究pH对小麦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pH为7
B.由图可推断该淀粉酶在pH=3时比pH=9时活性低
C.强酸不会使淀粉酶变性失活
D.在一个反应体系内,将pH连续从13降至7,淀粉的剩余量变化会逐渐增快
【解析】 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淀粉酶的最适pH为7左右,A错误;酸能促进淀粉水解,故pH=3时与pH=9尽管淀粉剩余量相同,但pH=3是酸和酶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强酸能使淀粉酶变性失活,C错误;在一个反应体系内,pH=13,酶已经失活,淀粉剩余量不再变化,D错误。
【答案】 B
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杂色云芝菌(一种真菌)盛产漆酶(能分解纤维素等)。科研人员将杂色云芝菌的菌丝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不同的时间,提取酶并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漆酶在活细胞中产生,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B.杂色云芝菌合成的漆酶需要经高尔基体才能转运到细胞外
C.不同培养时间提取的漆酶最适pH都为3左右
D.不同培养时间提取的漆酶空间结构可能不同
【解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因此漆酶在活细胞中产生;由题可知,漆酶能分解纤维素,因此漆酶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正确;因为该酶在胞外发挥作用,即漆酶属于分泌蛋白,因此杂色云芝菌合成的漆酶需要经高尔基体才能转运到细胞外,B正确;根据此图无法确定不同培养时间提取的漆酶的最适pH,C错误;由图可知,在同一pH下,不同培养时间提取的漆酶的酶活性不同,故推测不同培养时间提取的漆酶空间结构可能不同,D正确。
【答案】 C
3.(2022·海南一模)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研究表明,该过程与生姜蛋白酶的作用密切相关。为探究制作姜撞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在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加入相应温度的等量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该实验中,生姜蛋白酶的活性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10 ℃和90 ℃时15 min内均未观察到凝固迹象,其原因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该实验结果能否确定制作姜撞奶的最适温度?若能,请写出最适温度;若不能,请写出进一步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姜蛋白酶在食品工业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酶制剂适宜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温度和pH条件)条件下保存。
【解析】 (1)该实验中生姜蛋白酶的活性可用牛奶完全凝固所需时间表示。(2)10 ℃时,15 min内未观察到凝固迹象,原因是温度较低导致酶的活性很低,但此时酶的空间结构稳定,适当升温后酶的活性可以升高。90 ℃时,15 min内未观察到凝固迹象,原因是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酶永久失活。(3)50 ℃和70 ℃时酶的活性均较高,由该实验结果不能确定制作姜撞奶的最适温度。要想确定最适温度,应在50 ℃和70 ℃之间设置较小的温度梯度继续进行实验,观察混合物完全凝固所需的时间。(4)酶制剂应在低温、最适pH条件下保存。
【答案】 (1)牛奶完全凝固所需时间
(2)不相同 10℃ 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而90 ℃时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酶永久失活
(3)不能,应在50 ℃和70 ℃之间设置较小的温度梯度继续进行实验,观察混合物完全凝固所需的时间
(4)低温、最适pH
考点3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eq \a\vs4\al(主干知识·整合)
1.ATP结构的组成与特点
(1)1分子ATP=1分子腺苷+3分子磷酸基团。
(2)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与合成。
(3)ATPeq \(―――――――→,\s\up15(脱去1个磷酸基团))ADPeq \(―――――――――→,\s\up15(脱去1个磷酸基团))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2.区别几种化合物中“A”的含义
ATP与DNA、RNA、核苷酸的结构中都有“A”,但在不同物质中表示的含义不同,如图所示:
3.ATP的合成与水解
[易错提醒]
关于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易错点
(1)ATP和ADP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和ADP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2)ATP的合成和ATP的水解所需的酶、能量来源与去路、反应场所都不尽相同,但物质可重复利用。
(3)ATP合成往往与放能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产生大量的ATP;ATP水解往往与吸能反应相联系,吸能反应消耗大量的ATP。
eq \a\vs4\al(高考真题·探究)
1.(2022·浙江1月选考)下列关于腺苷三磷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1个脱氧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分子中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
C.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不断地合成和水解
D.是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解析】 1分子的ATP是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团组成,A错误;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磷酸基团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B错误;ATP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在合成酶的作用下ADP和磷酸吸收能量合成ATP,C错误;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故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的纽带就是ATP,D正确。
【答案】 D
2.(2019·天津卷)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
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
D.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解析】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是在消化道中进行的,不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A项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项正确;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产生[H]和氧气,不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C项错误;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乳酸,此过程既不产生ATP,也不消耗ATP,D项错误。
【答案】 B
eq \a\vs4\al(考点集训·过关)
1.(2022·陕西宝鸡中学一模)ATP是细胞中能量的通货,下面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细胞中含量很少
B.物质通过载体蛋白协助运输时,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C.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也都能利用ATP
D.蓝藻和细菌等原核细胞内,也能发生ATP的合成与分解
【解析】 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形成,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细胞中含量很少,A正确;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能量,B错误;线粒体中的呼吸作用和叶绿体中光合作用都能合成ATP,同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蛋白质的合成或DNA的复制过程都是需要ATP供能的,C正确;蓝藻和细菌等原核细胞也是以ATP作为直接的能源物质,也存在ATP的合成与分解,D正确。
【答案】 B
2.(2022·江苏扬州三模)ATP合成酶参与生物体的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作用机理是在跨膜质子(H+)电化学梯度驱动下合成AT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酶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叶绿体的内外膜和原核细胞的质膜上
B.ATP合成酶跨膜部位呈疏水性,有利于与膜结合部位的稳定
C.H+跨膜驱动ATP合成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协助
D.ATP的合成在细胞中时刻进行并与ATP的水解处于动态平衡
【解析】 该酶的作用机理是参与生物体的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质子(H+)动力势能的推动下合成ATP,线粒体的外膜和叶绿体的内外膜上不会合成ATP,因此线粒体的外膜和叶绿体的内外膜上都没有该酶,A错误;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性的,ATP合成酶跨膜部位呈疏水性,这样才能与脂双层牢固结合,B正确;在跨膜质子(H+)动力势能的推动下合成ATP,故H+跨膜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这样才可以产生动力势能,因此H+跨膜驱动ATP合成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该过程需要转运蛋白协助,C正确;ATP的合成在细胞中时刻进行并与ATP的水解处于动态平衡,实现能量的供应,D正确。
【答案】 A
3.(2022·上海静安二模)下图表示ATP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中,既能发生过程①,也能发生过程②
B.根尖生长点细胞只能发生过程②,不能发生过程①
C.能量a可能来自光能,但能量b不可能转化为光能
D.剧烈运动时,没有能量a的来源,只有能量b的利用
【解析】 光合作用中,既能发生过程①,也能发生过程②,其中①在类囊体上发生,②在叶绿体基质中发生,A正确;根尖生长点细胞既能发生过程②,也能发生过程①,其中①以呼吸作用方式发生,②以耗能方式发生,如主动运输,B错误;能量b可以转化为光能,如在萤火虫中,C错误;剧烈运动时,能量a由呼吸作用提供,D错误。
【答案】 A
1.人体内ATP的含量很少,但在剧烈运动时,每分钟约有0.5 kg的ATP转化为ADP,以供运动之需,但人体内ATP总含量并没有太大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TP与ADP时刻不停地发生快速相互转化,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2.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和专一性
3.设计实验时不建议用H2O2溶液为底物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温度会影响H2O2的分解速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4.在pH为7的条件下,取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分别保温在0 ℃、30 ℃、60 ℃、90 ℃的恒温水浴锅中,再滴加2滴肝脏研磨液,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能。高温下过氧化氢会大量分解
5.在温度为37 ℃的条件下,取等量肝脏研磨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再滴加盐酸或氢氧化钠使各试管pH分别为3、5、7、9,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能,因为调节pH之前过氧化氢已在酶的催化下分解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检测指标
(试剂)
备注
高效性
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
O2产生的快慢与多少
与无机催化剂对比
专一性
淀粉、蔗糖与淀粉酶
斐林试剂
不能用碘液检测结果
温度对酶
活性的影响
淀粉和淀粉酶
碘液
不能用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结果
pH对酶
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
O2产生的快慢与多少
不能用淀粉和淀粉酶
实验组
①
②
③
④
⑤
底物
+
+
+
+
+
RNA组分
+
+
-
+
-
蛋白质组分
+
-
+
-
+
低浓度Mg2+
+
+
+
-
-
高浓度Mg2+
-
-
-
+
+
产物
+
-
-
+
-
组别
pH
CaCl2
温度(℃)
降解率(%)
①
9
+
90
38
②
9
+
70
88
③
9
-
70
0
④
7
+
70
58
⑤
5
+
40
30
温度(℃)
10
30
50
70
90
结果
15 min时仍未有凝固迹象
14 min时完全凝固
1 min时完全凝固
1 min时完全凝固
15 min时仍未有凝固迹象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酶和ATP学案含答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p14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酶和ATP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网络构建,基础自评,真题解读,命题猜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酶和ATP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