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2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题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卷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P-31 S-32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本题有13道小题,1~11每题1分;12、13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要求的选项。1. 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 氮气可用于生产氮肥 B. 石墨可用作电池的电极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 金刚石可用作切割玻璃2. 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调味用的食醋 B. 取暖用的煤炭C. “千足金”饰品中的金 D. 炒菜用的铁锅3.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硫在空气中不燃烧B. 打磨好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生成黑色固体C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氢氧化铜沉淀D. 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逐渐变黑,试管口凝结成小水滴4. 关于如图所示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图1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B. 在图2中,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C. 在图1中,与玻璃管b相连的是电源的正极D. 在图2中,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5. 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 银 B. 氦气 C. 氯化钠 D. 甲烷6. 下列物质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 三氧化硫——SO3 B. 氯化铁——FeCl2C. 硝酸——NO3 D. 碳酸钠——NaCO37.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 储氢合金 B. 氧化铜 C. 硬铝 D. 不锈钢8. 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A. 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B. 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C. 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D. 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9. 能用过滤方法将下列各组中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是A 食盐和蒸馏水 B. 铁粉和铝粉C. 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D. 浓氨水和酚酞试液10.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碘属于金属元素 B.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gC. 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钠元素相似 D. 碘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11.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12. 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新冠病毒的有效手段。生产核酸检测试剂的原料之一是脱氧三磷酸核苷(gān),其化学式为【C10H14N5Na2O12P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是氧化物 B. 该物质中氢元素含量最高C. 该物质是由6种原子构成的 D. 该物质中碳、氮元素质量比是12:713. 将相同质量的铝、镁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铝、镁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A. 1:1 B. 4:3 C. 3:4 D. 无法确定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14. 化学帮助我们研究物质的制法,生产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一)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装置有一不足之处,请指出或改正________。(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C作为发生装置,该装置优点是_________,锌粒应该放在______。(二)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铁治炼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4)装置A硬质玻璃管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5)实验中需要进行尾气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三)我国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这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下图是某大型化工厂提纯含铜废料的生产流程图:(6)步骤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7)古代“湿法冶金”的原理与图中步骤__________(填“I”“II”或“III”)的反应原理相同。(8)在步骤中,我们得到一种“不溶物A”,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从中提纯铜单质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15. 空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1)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A. 工厂排放废气 B.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C. 机动车辆排放尾气 D. 建筑工地产生大量沙尘(2)地球上的动植物多数离不开空气中的氧气,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此过程属于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后人仿照拉瓦锡的实验原理,用右图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打开止水夹之前,集气瓶中逐渐增多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根据现象推出氮气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___。(4)工业炼铁过程中,从高炉下方通入热空气,其主要作用是支持燃烧,提供热量。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种作用的原理________。(5)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沈阳市确保2030年前高质量实现碳达峰。这里的“碳”指的是碳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16.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习化学能服务于生活。请用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检验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出现__________现象是硬水,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2)I.净化水的操作有①过滤②蒸馏③静置④沉淀等多种,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_______(填序号)。II.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III.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3)小文在学习“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内容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的主要灭火原理是:实验1:________。实验2:________。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使用其灭火时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___。(4)蚊香最早被用于预防蚊虫叮咬。蚊香点燃后,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蚊香的味道,这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__________。(5)寒冷的冬季,在家吃一顿热平平的火锅,真的非常治愈。如果选用燃烧木炭的铜火锅,此时我们要注意开窗通风,原因是__________。17. 对比实验是化学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吸入的气体呼出的气体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图1(1)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小明用饮料管向一支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亮认为呼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气体,你认为小亮的说法合理吗?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2)林林同学为了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I.你认为林林的实验不能探究到物质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II.对比观察①和②实验现象,能得出物质燃烧需要_________。III.此实验中使用铜片,体现了金属铜具有_________性。IV.白磷是一种着火点低(约40℃),在空气中易自燃的物质。由此实验你可以推测一下白磷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3)梦梦同学为了探究铁锈蚀的条件,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I.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③中,铁钉与水面接触处明显锈蚀,这说明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__等物质作用的结果。II.在试管②中注满了迅速冷却的沸水,从微观角度来看,这是因为沸水中所溶解的_________减少。III.试管①中加入少量干燥剂,若干燥剂不与铁反应且未失效,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该试管中铁钉锈蚀,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18.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的一门学科。砂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蔗糖。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探究方案一】(1)取少量蔗糖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完全烧焦,得到的黑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这说明蔗糖中含有_________。【探究方案二】为进一步探究蔗糖的组成,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2)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3)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小刚继续利用如上图所示装置,另外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实验过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点燃酒精灯。①硬纸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___________写出上述实验中任意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拓展与交流】(4)方案二中,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5)已知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42,其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11:88,则蔗糖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6)化学变化是反应物的__________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因此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______种类不变。
答案解析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在本试卷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P-31 S-32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本题有13道小题,1~11每题1分;12、13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要求的选项。【1题答案】【正确答案】A【2题答案】【正确答案】C【3题答案】【正确答案】D【4题答案】【正确答案】A【5题答案】【正确答案】C【6题答案】【正确答案】A【7题答案】【正确答案】B【8题答案】【正确答案】D【9题答案】【正确答案】C【10题答案】【正确答案】D【11题答案】【正确答案】C【12题答案】【正确答案】D【13题答案】【正确答案】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14题答案】【正确答案】(1) ①. 长颈漏斗 ②. 集气瓶 (2) ①. A ②.
③. 试管口应该放一小团棉花 (3) ①.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 多孔塑料板上 (4) ①. 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 ②. (5)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 (6) (7)III (8)【15题答案】【正确答案】(1)B (2)物理 (3) ①. P2O5 ②. 难溶于水 (4) (5)元素【16题答案】【正确答案】(1) ①. 泡沫少、浮渣多 ②. 加热煮沸 (2) ①. ② ②. 吸附 ③. +6 (3) ①.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②. 隔绝氧气 ③.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4)不断运动 (5)木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如果不注意通风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产生头昏等现象,严重者会出现窒息甚至丢失性命【17题答案】【正确答案】(1) ①. 不合理 ②.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 ①. 燃烧需要可燃物 ②. 温度达到着火点 ③. 导热 ④. 保存在水中 (3) ①. 氧气和水 ②. 氧气 ③. 装置漏气【18题答案】【正确答案】(1)碳元素 (2)小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3) ①. 小烧杯中放入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 (4)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5)C12H22O11 (6) ①. 原子 ②. 元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驻马店九年级上册期末化学专项提升模拟试卷(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铁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7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专项提升模拟试题(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