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项突破模拟试卷((无答案)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3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项突破模拟试卷((无答案)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3届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项突破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填写好个人资料。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題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1.关注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高层住宅着火,乘坐电梯逃生C.在密闭的屋子里烧炭取暖D.燃气灶塑料软管有裂痕时才更换2.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选项需区别的物质选择的试剂或方法A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B水和酒精闻气味C硬水与软水肥皂水D高锰酸钾和氯酸钾观察 A.AB.BC.CD.D3.相等质量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分别与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质量(用各物质化学式表示)的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不正确的是A.NaCl= KCl= CaCl2B.CaCl2=NaCl>KClC.CaCl2>NaCl=KClD.CaCl2>NaCl>KCl4.下列物质名称与其主要成分不相匹配的是A.大理石――SiO2B.赤铁矿――Fe2O3C.铝土矿――Al2O3D.辉铜矿――Cu2S5.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逻辑推理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之前需要验纯,则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B.活泼金属能与稀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则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6.下列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粒子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B.粒子②化学性质稳定C.粒子①属于金属元素D.粒子④是阴离子7.“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核酸检测在此次抗击疫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核酸是DNA和RNA的总称。胞嘧啶()是DNA初步水解的产物之一。下列关于胞嘧啶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B.属于有机化合物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由13个原子构成8.石墨烯是由石墨剥离而成的单原子层石墨,它是目前发现最薄、强度最大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碳单质B.石墨烯能还原氧化铁C.石墨烯不能燃烧D.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9.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胡椒粉C.冰块D.食盐10.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可以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下列可回收的垃圾中,其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旧纸壳箱B.玻璃瓶C.铝制易拉罐D.塑料瓶11.认识物质的组成,并从微观角度来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从宏观角度看,甲烷由_____组成;从微观角度看,甲烷由_______(填微粒名称)构成。
(2)从分子角度看,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是________。
(3)小明同学在课外活动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在纸花上滴加酚酞溶液,再用一个玻璃杯将该纸花和装有浓氨水的敞口玻璃瓶罩住,观察。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从微观角度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②实验中,倒置的玻璃杯上方主要存在什么种类的微观粒子呢?请在图中补充完整_____(粒子数目不作要求)。
(4)下图表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CO的微观过程。
①请在A、B中画出相应的微观粒子图______。
②保持CO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12.北京冬奥会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绿色环保”。作为我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后的首个世界级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承诺碳排放将全部中和。这其中,从清洁能源到环保材料,化学高科技所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
(1)“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将气态二氧化碳通过加温加压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再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降温降压达到-20℃至-15℃,再蒸发吸热完成制冷和制冰的过程。这一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和“唐花飞雪”三套颁奖服,不仅外观典雅大方,而且衣服内胆里特意添加了一片片黑色的材料——这就是针对本届冬奥会研发的第二代石墨烯发热材料,可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石墨烯属于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比赛服装中的科技含量更高:例如速滑竞赛服中,会在大腿的部位选择一种比普通纤维弹性强数十倍的橡胶材料,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体力消耗。该橡胶材料属于______。
(4)冬奥火炬中的奥秘。氢气的火焰原本在日光下是看不见的,“飞扬”火炬攻关团队研发了一种可以调节氢气火焰颜色的配方,让它在日光下具有可见的火焰颜色。请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简答题13.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体放出,试管A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试管B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两者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
四、实验题1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选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如果用装置 E 收集氧气,应在______时,才能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选填“C”“D”或“E”)。利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还能制取另外一种常见气体,利用此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若用装置 F 收集氢气,则气体从______(选填“a”或“b”)端进入;有同学认为只要经过一定的改进,氧气也能从该端进入收集,则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1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两个实验:
(1)写出 B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 A、B 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 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 分进行探究:
【作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丙同学猜想:NaCl、CaCl2
丁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NaCl、CaCl2 溶液均呈中性。
【交流讨论】
甲同学认为___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丙、丁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丙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猜想正确丁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稀盐酸_____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
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认为_____(填“丙”或“丁”)同学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16.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品剂,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x,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42。
(1)蔗糖化学式中x的值是 。
(2)要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项突破模拟练习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下列食品富含蛋白质的是,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变化过程,会吸收热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人教版2022-2023学年第一轮复习专项突破模拟卷(一),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20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关注健康,预防疾病,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人教版2022-2023学年第一轮复习专项突破模拟卷(三),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