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3物质运输的途径 教案
目 标 确 立 依 据 | 学科核心素养 | 生命观念 理性思维 科学探究 社会责任 |
| ||||||||||||
课 标 分 析 | 课标 摘录 | 概述血液循环。概述血液循环是成果性目标,叙述方式是行为动词(行为表现)+核心概念(关键词),其中血液循环是概念性知识,包括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循环的意义,血压和脉搏等内容;概述是行为动词,是理解维度,指能够在教师提供的血液循环图上指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能解释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意义;能够说出血压和脉搏的定义并能解读数值。 |
| ||||||||||||
课 标 分 解 | 学生学什么 第一板块通过阅读血液循环图,找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然后根据血液的颜色判断血液的成分,尝试分析血液成分变化的原因,这部分是重点知识;第二板块介绍了血压和脉搏,其中血压部分简单介绍了血压的测量和血压的范围。 |
| |||||||||||||
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1.通过观察血液循环图,能在教师提供的血液循环图上指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并说出各循环流经的心脏及血管的名称。 2.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交流,解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意义。 3.通过自主复习课本以及小组讨论说出血压和脉搏的含义、测量,认同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树立健康生活的观点。 |
| ||||||||||||||
学生怎么学 血液循环的途径是难点,虽然是复习课,也要通过读图或者视频资料,更加形象地展示血液循环的途径,然后给学生一个新的血液循环图,让学生用笔指出循环路线,同时说出相对应的心脏和血管名称,检测学生的记忆过程,而对于血液成分的变化,要结合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和氧气进行讲解。 |
| ||||||||||||||
教 材 分 析 | 《物质运输的途径》是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和物质运输的器官(心脏和血管)之后来学习的,前两节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是前两节课的延伸,也本章的重点。教材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通过阅读血液循环图,找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然后根据血液的颜色判断血液的成分,尝试分析血液成分变化的原因,这部分是重点知识;第二板块介绍了血压和脉搏,其中血压部分简单介绍了血压的测量和血压的范围,没有介绍高血压的危害及预防,这部分最好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归纳高血压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教材还通过探究实验,探究了影响脉搏的因素。针对上述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可以看出,血液循环的途径是难点,虽然是复习课,也要通过读图或者视频资料,更加形象地展示血液循环的途径,然后给学生一个新的血液循环图,让学生用笔指出循环路线,同时说出相对应的心脏和血管名称,检测学生的记忆过程,而对于血液成分的变化,要结合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和氧气进行讲解。 |
| |||||||||||||
学 情 分 析
| 八年级学生已学过这一部分,对于血液循环有简单了解,但对于血液流动的路线是什么,在流动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都忘了,另外学生没有接触压强的概念,对于血压的定义也不清楚。在复习本节课前,我对学生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果,探明的学情如下: (1)对血压、高血压和血液循环有大致了解,但说不清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成分的变化,难以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对血液成分变化的原因不理解。(2)感觉知识杂乱理不出头绪,希望教师理出一个学习线索,帮助他们将知识有效地串联起来,希望老师能找一个视频帮助他们解读抽象的血液循环的过程。(3)学生对血液循环比较感兴趣,愿意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学习困难,希望有更多的途径深入理解血液循环的知识。 |
| |||||||||||||
学习 目标 | 1.通过观察血液循环图,能在教师提供的血液循环图上指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并说出各循环流经的心脏及血管的名称。 2.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交流,解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意义。 3.通过自主复习课本以及小组讨论说出血压和脉搏的含义、测量,认同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树立健康生活的观点。 |
| |||||||||||||
评估 任务 |
|
| |||||||||||||
教 学 过 程 |
| ||||||||||||||
教学环节 | 教 学 活 动 | 评估要点 |
| ||||||||||||
| ①导入:前面我们复习了血液循环的器官,知道了心脏、血管、血液等知识,那么血液是如何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中流动的呢?这节课我们复习血液循环的途径。 一、读图:描画血液循环路线 1.研读课本54-55页内容,重点观察课本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根据图示中的标注的箭头找出血液循环的路线; 2.在教师提供的血液循环图上,用铅笔描出肺循环和流经下肢的体循环的路线; 3.补充完整流经头和上肢、小肠、肾、肝脏等器官的血液循环路线,并在左图上画出 要求: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合作,根据任务,一人用笔指出血液循环路线,同时说出流经的器官,另一人纠正,然后互换。 二、交流反馈: 1.流经下肢的体循环路线包括:左心室 主动脉 下肢动脉 下肢毛细血管网 下肢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 2.肺循环路线包括: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3.血液流经头部的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 主动脉 头部动脉 头部毛细血管网 头部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血液循环的意义: 一、观看课本循环图,在教师提供的血液循环图上,说出肺泡处毛细血管和全身各器官毛细血管血液成分的变化并解释其原因。用红笔代替动脉血,蓝笔代替静脉血,在血液循环图上标出血液成分的变化。先独立完成,然后给同桌讲解在肺部和全身各器官毛细血管处血液成分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样变化的结果是什么。 二、交流反馈:1.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肺泡内氧气浓度高于血液中氧气浓度,肺泡中氧气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因此血液中氧气浓度升高,同样,二氧化碳的浓度会降低,这时,血液会由含氧浓度低的静脉血变成含氧浓度高的动脉血。 2.当血液流经全身各器官处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不断进行氧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中的氧气会扩散到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这样血液会由含氧多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3.血液循环的意义在于不断为组织细胞带去有机物和氧气,同时把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去。 血压、脉搏: 1.复习课本55-56页 复习任务:什么是血压?其测量部位在何处? 什么是收缩压?什么是舒张压?正常人的血压值是多少? 血压如何表示?单位又是什么? 什么是高血压?什么是低血压? 2.教师使用血压计示范、讲解 3.结对互说 4.复习:什么是脉搏?怎么测量脉搏 5.展示不同运动状态下测得的脉搏,学生总结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6.要保持健康的体魄应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
|
| ||||||||||||
题型 建模 | 周六,小明同学回家海吃海喝,结果闹肚子,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到医院去看医生,医生经过检查后,初步判定为肠胃炎,还给小明进行了静脉注射,很快症状得到缓解。思考回答: 1.如果你是医生,你判定小明是肠胃炎的依据是什么?还需进行怎样的检查才能确诊? 2.假如医生在小明手的背部进行静脉注射,请问药物到达胃部的途径是怎样的? |
| |||||||||||||
题组 设计
| 1.医生通过询问和诊断判定的,因为小明回家吃的太多,表现出上吐下泻的症状,要确诊最好化验粪便和血液。 2.药物流经的途径包括:手背部静脉-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胃肠动脉-胃肠毛细血管。 |
| |||||||||||||
知识 体系
| 一:心脏的结构 二:体循环路线: 肺循环路线: 三:血压: 脉搏: |
| |||||||||||||
感悟 反思 |
|
| |||||||||||||
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安全用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安全用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出示目标 ,学习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与生俱来的免疫力,后天获得免疫力,计划免疫,总结,练习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演示人的血液循环途径,课堂小结,学以致用,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