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末质量检测语文模拟试题

    2023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末质量检测语文模拟试题第1页
    2023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末质量检测语文模拟试题第2页
    2023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末质量检测语文模拟试题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末质量检测语文模拟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末质量检测语文模拟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随着我国科技考古的快速发展,建立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也就成为当前深化基础研究的重要举措。国家文物局在2019年末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试点,开展了动物遗存标本库建设项目。此外,科技考古各研究部门也在努力建设自身的数据库。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正在建设磨制石器微痕数据库、憾同位素参考值数据库等,从而推进科技考古的国际化、科学化、大众化和数字化。随着中国科技考古研究机构的逐步增多、研究队伍的进一步扩大、研究领城地大力拓展、研究方法的日益完善、研究成果的不断获得,中国科技考古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可,支持科技考古,依靠科技考古,发展科技考古,强化科技考古,已经逐步成为整个考古学界的共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过程始终左右着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过程,世界考古学的发展对中国科技考古的发展也起到了相当大的引领作用。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明显地推进了科技考古的进步。未来,科技手段还将在考古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考古在考古领域中的作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我们有极为丰富的、非常珍者的考古资料,10000年以来没有间断的文化发展史留下的各类资料极具特色。国家对于科技考古一直保持较高的投入。可以说,外部条件也好,内部条件也好,都给包括科技考古在内的考古研究人员发挥自己的作用搭建了极好的平台。而且,我们的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秉承科学精神,踏踏实实地开展研究。由于资料的珍贵和重要,研究人员的刻苦努力,不少研究成果都是出手不凡,科研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中国考古学已经进入黄金时代,今后的科技考古必将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摘编自余靖园《科技考古的新未来》,《小康》2021年3期)材料二考古学研究的物质遗存确实都与"人"有关,包括人的起源、进化及人的种群分化;人所创造的文化及其关系演变;人的婚姻、家庭、社会关系;考古学文化与族的共同体;人的经济、政治活动;人的精神世界的成长;前国家时代与国家时代人的角色和行为之变化;人与"文明"的本质及其悖论;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及人地关系等。近年,人的遗传、人的疾病与健康、人的食物与营养、人的技术与创造等问题也成为考古学家的着力方向。也可以认为,考古学的"由物及人"研究是考古学最有魅力也是最有学术价值的领域。历史时期考古由于能够得到历史文献及碑刻、墓志等资料的支持,"物"与"人"的一般关系相对容易得到揭示。而史前时代考古要研究物质遗存与人的关系则显得相对困难一些,我们阅读相关论著时,也有这样的深刻印象。考古学是一门实证科学,讲求拿材料说话。一种"考古学文化"或某种带系统化特征的考古学遗存究竟是否与特定的族群或人群有关,从实际而言,是没有疑问的,因为这种文化的存在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它一定是由特定的人群所曾经创造或所拥有的,至于这个人群是谁,是单纯的族群还是多个族群,则可以进行慎重的讨论研究。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某一考古学文化与某一族群直接相关也是毋庸置疑的,如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当然是由良渚族群所共同创造的文化,我们总不会怀疑考古学家发现的"良渚文化"是别的族群的遗存。研究考古学文化与族的关系,李伯谦先生认为它就是考古学上"由物及人、透物见人"的问题,目的是"揭示创造和使用该考古学文化的人们共同体或族(或族系)的真实情况,从而尽可能地恢复其历史原貌"。人类进入多民族国家阶段之后,考古学文化与族的关系比史前时代要复杂得多,许宏先生提到,中国的夏王朝是第一个广域性国家,在夏王朝统治区域内可能有多个族群共同生活,从考古学上说,会存在多个考古学文化,这其中涉及考古学上的"二里头文化"是否为夏文化及其族属问题。考古学作为唯一地从人的物质世界及从人的诞生直到工业社会百万年尺度研究人之历史的科学,其"由物及人"的研究最终涉及的还是包括人的特质问题、人在地球上的作为问题、人与人及人的社会性问题、人与其所创造的文化及国家文明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能否协调共生的问题、人的未来走向问题等一系列人的问题。这些考古学问题既是对考古学家才智的挑战,也表明考古学一定能够为人的这些根本性问题的研究作出独特贡献。(摘编自《"由物及人"是考古学家的最美梦想》,《大众考古》2020年6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科技考古催生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立,建设自身数据库成为科技考古研究部门的重要举措。B.由于秉承科学精神,考古人员借助科技考古,踏实开展研究,使得中国考古学已然进入了黄金时代。C.考古学研究的物质遗存与"人"的诸多活动密切关联,研究"由物及人",最能彰显考古学学术价值。D.考古学研究涉及从人的物质世界和从人的诞生直到工业社会间的历史,呈现内容丰富和时间漫长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国科技考古的发展过程一直与世界考古学、自然科学相关学科以及中国考古的发展紧密关联,缺一不可。B.一万年来中国文化发展史从未间断,考古资料极为丰富,中国考古具有非常优越的内部条件,考古研究人员可以大显身手。C.研究物质遗存与人的关系时,史前时代考古则比历史时期考古相对难以得到揭示,因为考古学讲求拿材料说话。D."由物及人、透物见人"体现出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文化与族的关系的问题,能尽可能地恢复其历史原貌。3.下列各项中,不可以证明考古学研究能"由物及人"的一项是(   )(3分)A.20世纪60-年代初,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晚期遗址中,发现了大型的宫殿建筑基址。B.2020年,安徽长丰埠里宋代家族墓地被发掘,等级高、规模大,出土器物保存完整。C.河南荥阳市高村乡官庄遗址出土大量陶范与陶器,由此可推定相关遗存的绝对年代。D.泉州城考古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2月11日召开,助力申遗,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重点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利剑 (陈振林)
        秋夜,七十五岁的老将军挥起了手中的利剑。
        利剑闪过一道寒光,剑刃像掀起一阵狂风,就要随着主人的命令和心情驰骋。
        三十八年前,也是这样的一个秋夜,也是没有月亮的晚上,也是挥着这把利剑,将军一个人,冲出了重重包围。那晚,将军正和兄长等着入宫参拜君王的父亲回家。夜已经深了,父亲还没有回来,却差人送回一封信。父亲在信中说:“王急召,兄弟二人速至。”信上插了一根鸡毛,兄弟二人知道这是特别紧急的意思。兄长建议即刻入宫,临出发时,一向听从兄长言语的将军却停下了脚步,轻声对兄长说:“莫不是出事了?父亲似有暗示……”
        兄长不听。兄弟二人分道扬镳。
        正值盛年的将军冲出重围,仓皇逃离,跌跌撞撞,夜行在崎岖小道上。黎明时,他听到消息:父兄二人在王宫内被杀。他隐隐感觉,有追兵一路尾随,随时可能追上来。
    他没有忘记带上那把利剑,那是他八岁时父亲放在他手上的。那真是一把宝剑,剑鞘全身呈古铜色,上边雕着一条龙。龙的爪子张开着,是在天飞舞的样子。可他没有工夫看这飞舞着的龙了,只能拼命逃离。虽然被通缉,但逃离的路还算顺畅。要过江了,正愁没有船只时,即刻就从芦苇荡里钻出来一个渔夫。肚子正饿的时候,一名少女送来了饭食。最难的是通过那道关口,那里驻守着重兵。他急啊,居然一夜之间白了头。模样变了,关口也就过了。
        一路奔走,手中的利剑一直在告诉他,一定要为父兄报仇。进入这个陌生的国,他不遗余力地帮助陌生之国的王,让这个陌生的国变得强大。第十六个年头,将军带着陌生之国的兵士,握着那把飞舞着龙的利剑,踏上了父兄被杀的土地。他,终于报仇了。他成为父子兄弟情深的楷模,成为这块土地上的英雄。
        他的利剑,帮助着陌生之国的王,伸向一个又一个国的国土。可他没有想到,他的
    利剑,终有一天会伸向自己的脖颈。那一天,陌生之国的王更陌生了,他给七十五岁的将军送来了一把剑。老将军知道,这是要将自己赐死的王令。可是,明明自己手中有一把利剑啊。
        老将军连夜将儿子送到邻国的友人身边,只匆匆叮嘱几句,就返回家中。老将军叫来亲信,吩咐道:“我死之后,请将我的头颅挂在城门上,我要亲眼看到敌国被攻破城门的场面……”
        秋夜,七十五岁的老将军举起手中的利剑。利剑,终究挥向了自己。几年后,有人看到一名威猛的年轻将军在战场上自由驰骋,模样像极了多年前自杀的老将军。他的手中,紧握着一把雕刻着飞龙的利剑。人们知道,年轻将军复仇的时刻到来了,他一定能够为自己的父亲报仇。
         几年过去了,年轻的将军一心苦练自己的骑射本领。
         又是几年过去了,年轻将军一心训练着军队里的兵士。
         有一天,一位长者走近年轻的将军,问:“你是……他的儿子吗?”
        “我是。”年轻的将军回答。
        “你知道你父亲是怎样死去的吗?”长者问。
        “知道。”年轻人答。
        “他的利剑还在你手上呢。”长者捋了下长须说道。
        “在我手上。”年轻的将军握了握手中的剑说,“当年,父亲还给了我另一把利剑。”
        “哦?什么利剑?”长者来了兴趣。
        年轻的将军凑近长者,轻轻地说了四个字——“不要报仇”。
    文本二:
                               醉与痴 (黎武静)
    ——(文章利剑卷首语)
        这世上多的是醉与痴的人。刘伶醉于酒,黛玉痴于花;徐霞客醉于山水,顾恺之痴于丹青……
        专注地沉浸在对某样事物的爱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醉和痴暗示着专注与持久,以及单纯而明净的心灵背景。这会让人将人生变成一串串接连不断的赏心乐事,让快乐加倍。
        前人曾有高论,“人无癖不可與交,以其无深情也”。一个人人都有小癖好的世界,是多么值得一往情深。
        有人爱记账,有人爱整理;有人喜欢饭后散步,有人喜欢晚来钩花;有人热爱用毛笔抄写古文,有人热爱踏着单车绕城一周。大家都以热爱的姿态善待生活,在醉与痴中寻找自我。
        有人爱上网,有人爱上山;有人喜欢周末游湖玩耍,有人喜欢假日闭门在家;有人执着于购物而恋恋不舍,有人对着偶像剧泪眼婆娑难以自拔。芸芸众生,各有千秋,大千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小美好,在等待我们发掘和热爱。有缘的人与物,总能在生命的某个转弯处相遇。
        那些小小的癖好,就是我们热爱生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太过理智的取舍像没有悬念的剧集,只有这些小小的难舍情怀,透露着一个人内心的柔软。
        醉与痴,都是有情。保持平淡生活里一份小小的痴迷与留恋,就像保有一个让人快乐的秘密。
        红尘多情,如醉如痴。
                                               (两篇文本摘自《读者》)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利剑闪过一道寒光,剑刃像掀起一阵狂风,就要随着主人的命令和心情驰骋”写出了主人公心请的复杂性,奠定了本文悲凉的情感基调。
    B.本文他急啊,居然一夜之间白了头。模样变了,关口也就过了。侧面突出了他的伤心与急切,也表现出关口审核严谨。
    C.一把利剑承载着三代人使命,一把利剑串联起三代人的情感,突出了文章中心与利剑的重要意义。
    D.本文利剑刺向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百征沙场,势力强大,皇帝为保全自己,决心杀死他。
    7.下列对文本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利剑”为线索,串联起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情节起伏,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B.本文“秋夜,七十五岁的老将军挥起了手中的利剑”与“秋夜,七十五岁的老将军举起 手中的利  
    剑。利剑,终究挥向了自己”前后呼应,起突出与强调作用,使文章感情更悲凉。
    C.本文运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三十八年前发生的事情与他挥舞利剑的原因,又写了儿子后事。使文章主题更加丰富多元化。
    D.本文语言描写不多,可语言描写处处精准到位,一步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示文章中心,又使读者读来声临其境。 
    8.文本二卷首语为什么能被称为文本一的卷首语,请简要分析。(4分)
    9.文本一中为什么他让儿子不要复仇,而“利剑”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结合简要文本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威加天下。有十二焉:一曰连刑,谓同罪保伍也;二曰地禁,谓禁止行道,以网外奸也;三曰全军,谓甲首相附,三五相同,以结其联也;四曰开塞,谓分地以限,各死其职而坚守也;五曰分限,谓左右相禁,前后相待,垣车为固,以逆以止也;六曰号别,谓前列务进,以别其后者,不得争先登不次也;七曰五章,谓彰明行列,始卒不乱也;八曰全曲,谓曲折相从,皆有分部也;九曰金鼓,谓兴有功,致有德也;十曰陈车,谓接连前矛,马冒其目也;十一曰死士,谓众军之中有材力者,乘于战车,前后纵横,出奇制敌也;十二曰力卒,谓经旗全曲,不麾不动也。此十二者教成,犯令不舍。兵弱能强之,主卑能尊之,令弊能起之,民流能亲之,人众能治之,地大能守之。国车不出于阃,组甲不出于橐,而威服天下矣。
        兵有五致:为将忘家,逾垠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急胜为下。百人被刃,陷行乱陈;千人被刃,擒敌杀将;万人被刃,横行天下。
        武王问太公望曰:“吾欲少间而极用人之要。”望对曰:“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者死。”
        伐国必因其变。示之财以观其穷,示之弊以观其病,上乖者下离,若此之类,是伐之因也。
        凡兴师,必审内外之权,以计其去。兵有备阙,粮食有余不足,校所出入之路,然后兴师伐乱,必能入之。
        地大而城小者,必先收其地;城大而地窄者,必先攻其城;地广而人寡者,则绝其阨;地狭而人众者,则筑大堙以临之。无丧其利,无夺其时,宽其政,夷其业,救其弊,则足施天下。
        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自伍而两,自两而师,不一其令。率俾民心不定,徒尚骄侈,谋患辨讼,吏究其事,累且败也。日暮路远,还有挫气;师老将贪,争掠易败。
        凡将轻、垒卑、众动,可攻也。将重、垒高、众惧,可围也。凡围,必开其小利,使渐夷弱,则节吝有不食者矣。众夜击者,惊也;众避事者,离也;待人之救,期战而蹙,皆心失而伤气也。伤气败军,曲谋败国。
                                                    (选文摘自《兵教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者死。
    B.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者死。
    C.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死。
    D.赏如山/罚如溪/太上无过/其次补过/使人无得/私语诸罚/而请不罚者死/诸赏而请/不赏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逾垠,逾垠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越境,亦作“踰垠”,犹越境。 
    B.备阙,指足备于缺少,又指备其所缺以补之也。 
    C.大堙,指土地,古代攻城时,积土为山,然后登堙以观敌情。
    D.夷弱,意思是削弱,本词中夷是创伤的意思,弱是弱小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中人君有十二种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即可有此效果:人口众多而庞杂的也可以治理好,土地广大的可以守得住,不必出兵打仗,也能威服天下。
    B.本文中对军队有五条要求:受命为将要忘掉家庭,出国作战要忘掉父母,临阵杀敌要忘掉自己,只有抱必死的决心,才可以求得生存,急于求胜,是不好的。
    C.本文中凡是敌人将帅轻浮、营垒低矮、军心动摇的,就可以进攻它。将帅稳重、营垒高大、军心恐惧的,可以围困它。
    D.本文中兴兵作战,不一定研究敌我形势的变化,只要计划军队行动。敌我战备程度,粮食多少,比较双方进出道路远近险易,然后出兵进攻,很大程度上可以顺利攻入敌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闻人君有必胜之道,故能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则威加天下。
    (2)地大而城小者,必先收其地;城大而地窄者,必先攻其城。
    14.结合选文,请你简要谈一谈本文中治国作战的启示。(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忆齐安郡杜牧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注】齐安郡即黄州。杜牧曾任黄州刺史,后迁任池州刺史,本诗写于离任黄州后。格卑指诗文格调卑下。力学努力学习。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睡足"一词描摹了作者在黄州的生活状态既轻松悠闲,又孤独寂寞。B.颔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黄州秋天风寒雨湿的特点,"欺""送"二字精练生动。C.作者在黄州虽然抑郁不得志,但文思泉涌,如汩汩流水,可见写了很多诗文。D."忆"字统领全诗,作者直接回忆了在黄州的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的心情。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善用衬托和夸张地手法来营造雄奇磅礴的气势,《蜀道难》中用鸟兽来衬托蜀道高峻难行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2)杜甫晚年漂泊异乡,身体多病且孤苦无依,《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描述了他这种境况。(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小与大的对比来表现个人的渺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
        技能提升行动,重点是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____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支持技能人才创业创新;技能强企行动,重点是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大规模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等级认定;技能激励行动,重点是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力度,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健全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大力_____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技能合作行动,重点是做好世界技能大赛等国际赛事的参赛和办赛工作,加强技能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国际互认。”该负责人介绍道。 为_____技能中国行动落实,《方案》明确要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_____组织领导和实施力度。同时,明确了2021—2022年推进技能中国行动的10项重点工作任务。《方案》还提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根据各地实际,通过与省级人民政府签署部省(区、市)共建协议等方式,推动各地打造技能省市。据了解,目前已有河北、山西、吉林、安徽、河南、湖北、云南、西藏、新疆等9个省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签署了技能领域的部省共建协议,共同推进技能社会、技能强省、技工大省等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这为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技能保障。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实施  弘扬 推进  加强 B.实施  发扬 推动  加强
    C.开展  弘扬 推动  增强 D.开展  发扬 推进  增强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为全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技能保障。
    B.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这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技能支持。
    C.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这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技能人才支持。
    D.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小题。
        为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执法检查报告建议,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发挥中医药院校培养人才主阵地作用,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要特别注重临床实践,突出中医临床能力培养,加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基础诊疗能力训练,早临床、早跟师,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完善师带徒制度,规范师承教育的资质、形式、考核等要件,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各地方要全面落实中医药法关于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的规定,明确省、市、县各级政府承担中医药管理职能的机构。__________________,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落实对公立中医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责任。__________________,健全符合中医治疗特点的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进一步完善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医保政策。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执法检查报告还建议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中医药发展保障力度
    B.执法检查报告还建议提高中医药管理水平,扩大对中医药的影响
    C.执法检查报告还建议提高中医药管理水平,加大中医药发展保障力度
    D.执法检查报告还建议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扩大对中医药的影响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凌晨,环卫工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开始了工作,用扫帚为街道"卸妆",迎接一天的车水马龙;旭日初升,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已经到岗,纵然雪落满头、寒风如刀,他们仍然坚守岗位,履行防疫职责,以身体铸就铜墙铁壁,阻断病毒传播。午后,电力工作者攀上"高塔",凌空起舞,打冰除雪消除隐患,捍卫电力通畅;入夜,交警们冒着沙尘,维护交通秩序,为辛劳了一天的人们保驾护航,指引方向……还记得那张刷爆朋友圈的大连海洋大学师生志愿者在大雪中运送防疫物资的照片吗?多像此刻的无数劳动者,顶风冒雪,心手相连。这正印证了新年贺词中给人以无穷力量的那句嘱托——"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学校高三年级拟举办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 B   2. A    3. D  4.举例论证。如举“良渚文化”的例子,论证“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某一考古学文化与某一族群直接相关也是毋庸置疑的”。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材料多处引述专家语句论证观点,如用许宏的表述论证“考古学文化与族的关系比史前时代要复杂得多”。(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相同点:两则材料都着力于考古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同点:材料一论述科技手段在考古领域发挥的作用,侧重考古学方法;材料二论述考古学“由物及人”的具体缘由和表现,侧重考古学内涵内容。(回答出相同点,2分;回答出不同点,4分。意思对即可) C 
    7.D
    8.文本一讲述的是三代人之间从死亡到复仇再到廓然开朗的事件,主人公“我”一生都在复仇,在最后终于明白了所谓痴迷“复仇”也逃不过死亡之命。
    而文本二讲述的醉与痴则是因为迷恋痴恋所以去做,红尘多情,如醉如痴。正如文本一主人公写照,一生痴迷复仇倒不明白真正的内涵,但他最后在死亡前明白真谛。因此文本二卷首语为什么能被称为文本一的卷首语。
    9.原因:他明白即使儿子变得强大为他复仇,在最后也会因此而丧命。 他也不想要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一生痴迷复仇,而从改变下一代人命运。含义:利剑是三代人的传承,承载着报国与家族的使命,但也因此强大而被赐剑而亡象征着无奈与统治者昏庸。利剑也是复仇的象征,一把利剑一生复仇一代再亡,但也从中警示着我们不要被复仇而冲昏头脑,不要复仇也许明天会更好,命运从此改变。
    10.B
    11.C
    12.D
    13.(1)我听说人君掌握了必胜的方法,就能兼并广大的土地,实行统一的制度,从而威震天下
       (2)土地广阔而人口少的,就要控制它的枢纽要害,城市狭小而人口稠密的,就构筑土山攻城。
    14.实行统一的制度,对军队要求提高,善用人;必须详细研究敌我形势的变化,以计划军队的行动;有明智的攻击选择,如选择将军轻浮、军心动摇、国家不稳的。
     参考译文:
        我听说人君掌握了必胜的方法,就能兼并广大的土地,实行统一的制度,从而威震天下。其方法有十二条:一是“连刑”,即一个犯罪,全伍连坐;二是“地禁”,即是管制交通,以防止奸细;三是“全车”,就是说战车上的甲士和随车步卒都要在车长统一指挥下,协调一致地行动;四是“开塞”,即划分防区,各自尽忠职责以行坚守;五是“分限”,即营阵左右相互警卫,前后相互照顾,环列战车,形成坚固营垒,用以抗拒敌人和保障宿营安全;六是“号别”,即前列部队进战时,与后列界限分明,后列不得抢先突进,以免次序紊乱;七是“五章”,即用五种颜色的标记以区别行列;保持部队始终不乱;八是“全曲”,即各部队在行动中互相连系,保持自己在战斗队形中的关系位置;九是“金鼓”,即激励将士杀敌主功,为国牺牲;十是“阵车”,即驻止时用战车前后连结成阵,遮蔽马的双目以免惊驰;寸一是“死士”,即从各军中选拔有才而能勇敢的人,乘着战车,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地出奇制胜;十二是“力卒”,即选用才力超群的人掌管军旗,指挥部队,没有命令不得擅自行动。按照以上十二条进行教育后,有效逼犯教令的决不宽容。这样,军队战斗力弱的可以增强,君主威望不高的可以提高,法令废弛的可以整顿,人民流散的可以归附,人口众多而庞杂的也可以治理好,土地广大的可以守得住,不必出兵打仗,也能威服天下。
        对军队有五条要求:受命为将要忘掉家庭,出国作战要忘掉父母,临阵杀敌要忘掉自己,只有抱必死的决心,才可以求得生存,急于求胜,是不好的。百人死战,就可以摧破敌阵。千人死战,就可以擒敌杀将。万人死战,犹可以横行天下。
        周武王问太公望说:“我想用点时间来研究一下用人的要领。”
        太公望说:“奖励好人好事,要象高山那样的坚定不秽,惩罚坏人坏事,要象溪水那样的通行无阻。执行赏罚最重要的是不发生差错,其次是有了差错及时纠正,这就不合使人背后议论了。凡是有罪当罚而请求不罚的处死,有功当贫而请求木常的处死。讨伐别的国家,必须利用它国内的变乱。观察它的财政情况,看它是否穷困,观察它国内的弊端,看它有何危机,看它上层是否专横暴戾,下层是否离心离德,有了这些情况就是有了可以讨我伐的因素。”
        兴兵作战,必须详细研究敌我形势的变化,以计划军队的行动。敌我战备的程度,粮食的多少,比较双方进出道路的远近险易,然后出兵进攻,必能顺利攻入敌境。敌人地大而城小,必先占领广阔的土地。城大而地窄,必先攻占它的城市。土地广阔而人口少的,就要控制它的枢纽要害,城市狭小而人口稠密的,就构筑土山攻城。对敌国不要损害其民众的利益,不要耽误民众的耕种,废除苛刻的法令,安定人民的生活,拯救民众的疾苦,这就是施恩于天下了。
         现今各国互相攻伐,往往仗恃强大,攻击施行德政的国家。军队从“伍”到“两”,从“两”到“师”,命令不统一,军心不安定。崇尚骄奢,惹事生非,官吏忙于处理这些事情,徒劳精力,招致战败。成功无望,还师罢军,挫伤士气,久战疲惫,将帅贪功,士卒劫掠,这就很容易被战败了。
    凡是敌人将帅轻浮、营垒低矮、军心动摇的,就可以进攻它。将帅稳重、营垒高大、军心恐惧的,可以围困它。围困敌人,必须给它展示一线希望,使它斗志逐渐削弱,时间一久,即使敌人节约粮食,也会陷于饥饿了。敌方士兵夜间自相攻击,是军队惊恐不安的表现。士兵不听指挥,是上下离心离德的表现。等待别国救援,会战前局促不安的,是信心丧失,士气沮丧的表现。士气沮丧,军队就会失败;谋略错误,国家就会败亡。
    15. B 解析:“以‘凤尾’形容露出地面的满山‘竹笋’”错,凤尾,凤尾竹,亦泛指竹子。写漫山遍野的翠竹,迎风摇曳,枝叶繁茂,整整齐齐。此句没有运用比喻。
    16.答案:(1)对官场生活的厌倦;(2)对自然山水的热爱;(3)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7.【答案及评分标准】(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每空1分,答错或有错字、漏字、多字不得分)18.A
    19.D
    20.构成:四句构成排比,以技能为主题,揭示技能的作用与意义;(2分)
    表达效果:深刻地揭示了技能地重要意义与建设技能中国的重要性、必要性;(2分)增强文章气势与表达效果,朗读更有节奏感。(1分)
    21.A
    22.完善管理体系;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医保政策机制 23.【材料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内容分成两层。第一层,列举平凡的劳动者从凌晨到入夜在各自的岗位上辛苦地工作,为社会默默奉献。这些劳动者很平凡,但却是这个时代伟大的英雄。第二层,引述新年贺词中的一句话,“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以此表达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写作时,要符合“演讲稿”的要求。立意上,我们既可以从普通劳动者的角度思考,也可以从对劳动者评价的角度思考,抓住“平凡”“奉献”“担当”“伟大”“英雄”等关键词,明确自己的观点,阐述对材料的看法。写作时,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的要求。【立意提示】立足平凡工作,坚守自己的岗位。社会离不开普通劳动者的奉献。平凡的劳动者敢于担当,他们就是英雄。 


     
     

    相关试卷

    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