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0 了解区域-中东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 (专项测试)(原卷版+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0100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0 了解区域-中东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 (专项测试)(原卷版+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0100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0 了解区域-中东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 (专项测试)(原卷版+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0100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0 了解区域-中东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 (专项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0 了解区域-中东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 (专项测试)(原卷版+解析版),共35页。
专题10 了解区域-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地地区 (测试) 原卷版
(时间90分钟,共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是撤哈拉以南的非洲四个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统计图。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四国的经济特征都是( )
A.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 B.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C.工业十分发达 D.农业十分发达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见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中国和南非有着同志加兄弟的特殊友谊,两国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大国,中南两国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南非所在的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种人的故乡 B.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C.矿产资源丰富,但生物资源极为贫乏 D.南非的矿产资源缺乏
3.下图能反映的是南非所在的地区多数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 B.许多国家的经济类型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D.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读“非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绿化带大致沿热带沙漠气候与( )的交界带延伸。
A.热带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5.撒哈拉沙漠南缘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 )
①阻挡北部的沙漠南移②提供充足的木材③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④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关于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乞力马扎罗山为非洲最高峰 B.刚果盆地为非洲最大的盆地
C.埃塞俄比亚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D.有“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之称
布基纳法索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也是周边非洲国家主要的外来劳工输出国。在经济上,以农牧立国,占了全国近八成的劳动力。该国资源匮乏,且地处沙漠边缘,可耕地面积较少。读“布基纳法索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对布基纳法索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非洲西部 B.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
C.位于北半球、地跨东西两个半球 D.属于内陆国家
8.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根本因素是( )
A.粮食供应不足 B.人口增长过快 C.经济落后 D.气候干旱
9.关于非洲北部主要人种、语言、和宗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B.黑色人种英语基督教
C.黑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D.黄色人种犹太语犹太教
坦桑尼亚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粮食等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出现图中问题的坦桑尼亚所在的地区是( )
A.欧洲西部 B.中东地区 C.东南亚 D.撒哈拉以南非洲
11.图中甲、乙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过度开垦土地、环境污染严重 B.过度开垦土地、水土流失加剧
C.改进生产技术、环境污染严重 D.改进生产技术、水土流失加剧
12.近年来中国与坦桑尼亚所在的非洲贸易增长迅速,我国主要从非洲进口( )
A.小麦、大豆等农产品 B.服装、家电等轻工业产品
C.石油、铜等工业原料 D.机械、船舶等重工业产品
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3.图中字母A所在大洋的名称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4.图中字母B所在大洲的名称是( )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15.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且降水多 B.北极地区矿产、淡水、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C.北极熊受气候变暖影响生存受到威胁 D.中国在北极建有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2020年1月24日,中国除夕夜,而中国南极中山站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仍在坚守南极。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中山站位于南极点( )
A.北方 B.东北方向 C.南方 D.西南方向
17.南极地区( )
A.6—9月是南极的暖季 B.有“白色荒漠”之称
C.濒临四个大洋 D.离南极最近的是大洋洲
18.关于中山站的优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内陆科考站提供补给 B.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科考站
C.位于南极内陆地区 D.无极昼极夜现象
2021年5月15日火星车“祝融号”在火星着陆成功,并传回多张照片。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伟大成就。读南极地区当日光照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祝融号”在火星成功当日,南极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部分区域进入极昼 B.全部极夜
C.昼短夜长,部分区域进入极夜 D.全部是极昼
20.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 )
A.180°,66.5°S B.90°E,23.5°S
C.0°,23.5°N D.0°,66.5°N
21.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伟大的成就,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
B.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做出突出贡献
C.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发展了农业和工业
下列甲、乙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高空俯视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下列对甲、乙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代表南极上空的俯视图
B.乙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
C.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90°
D.乙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180°
23.某建筑师想要造一间四周窗户朝北的房子,应建在甲、乙两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读“南极部分科考站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4.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A.酷寒、狂风 B.飓风、暴雨 C.暴雨、雷电 D.台风、寒潮
25.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远择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
A.为雨季,风力较小 B.为旱季,降水较少
C.为暖季,白昼时间长 D.为凉季,冰雪大量消融
评卷人
得分
二、解答题(5小题,共50分)
26.(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____以南,处于____纬度地区。
(2)地形地势:地形以____为主,最著名的盆地____盆地,有被称为地球伤痕的____大裂谷,有世界最长的河流____河,有非洲最高山____山。
(3)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本区,非洲是世界上跨____带面积最大的洲。本区的气候以____气候为主,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明显分为____两季。在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常受到____灾的威胁。
(4)人种: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____”之称。
27.(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猴面包树是非洲大地的一宝,树干高约20米左右。粗大的树干中储存着大量水分,耐旱力较强,湿热条件下生长较差,它的果实帮助非洲居民度过饥荒时期。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山顶终年满布冰雪,但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预测可能在2040年完全融化。
材料三: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和A、B两地气候统计图。
(1)描述非洲的海陆位置:____。
(2)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热带,赤道穿过其中部,气候类型大致呈____分布。
(3)A地位于____(地形区),属于____气候,人口____(稠密/稀疏)。
(4)AB两地中更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是____地,该地气候特点是____。
(5)非洲最高峰____山位于赤道附近,却山顶终年积雪,该山峰冰川或将消失的主要原因是____。
(6)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出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出口的大多是工业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 B.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较高
C.进口产品价格低于出口产品的价格 D.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28.(7分)读非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绝大部分位于______(地理纬线)之间,有“热带大陆”之称。但非洲的最高峰A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以“赤道雪峰”闻名世界,主要原因是______。
(2)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被称为“______的故乡”。
(3)河流B是______,是世界第一长河。
(4)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以出口______产品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这种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促进其经济发展,中国以大国形象的责任担当,为其提供资金、技术与建设援助,这种合作现象被称为“______”。
(5)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______。
A.大量垦殖荒地,增加土地面积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保护森林草场,严禁乱砍滥牧
29.(10分)主题聚焦南极
材料一南极大陆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其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于1985年、1989年、2009年、2014年在南极地区分别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也会于2022年建成。
材料二下方左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右图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南极地区中心是以____(陆地/海洋)为主,罗斯海新站选址在难言岛位于____洋沿岸。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五个科考站,其中纬度位置最低的是____站。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____洲,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
(2)读图甲、乙两地气候的共同特征为全年气温____、降水____;其中位于北极地区的是____地(甲/乙),
(3)我国南极考察队在下列哪一时间区南极考察最合适( )
A.春节前后 B.五一前后 C.暑假前后 D.国庆前后
(4)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上地下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列举南极地区的重要资源:____(写出一种即可)
(5)近些年,到南极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游客登陆南极大陆前会被要求给所有登陆时携带或穿着的物品进行真空除茵,消毒并清洁鞋底,登陆后与企鹅必须保持距离,不可主动靠近其5米的范围。严禁踏足在青苔覆盖的土地上。还要将垃圾随身携带并带走。以上对游客在南极登陆采取的措施,其意义在于____。
30.(11分)读南极和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在两极地区已建立的科考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站。
(2)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三面被海洋包围;而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三面被大洲包围。(填“海洋”或“陆地”)
(3)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________(高、低),太阳光照少。所以均具有________的气温特征。
(4)两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矿产资源有________等(任举一例),最丰富的是________资源,地球上68%的该资源都以冰川形式存在于两极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再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穹,此时,南极地区昼夜长度情况是________,而我国此时白昼比黑夜________(长、短)。
专题10 了解区域-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地地区 (测试) 解析版
(时间90分钟,共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是撤哈拉以南的非洲四个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统计图。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四国的经济特征都是( )
A.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 B.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C.工业十分发达 D.农业十分发达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赞比亚以出口铜矿为主,博茨瓦纳以出口金刚石为主,尼日利亚以出口原油为主,刚果以出口原油、木材为主,商品较为单一,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B正确,A错误;由出口初级农矿产品占到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一半以上,可以推断工农业都比较落后,CD错误。故选B。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见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中国和南非有着同志加兄弟的特殊友谊,两国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大国,中南两国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南非所在的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种人的故乡 B.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C.矿产资源丰富,但生物资源极为贫乏 D.南非的矿产资源缺乏
3.下图能反映的是南非所在的地区多数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 B.许多国家的经济类型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D.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答案】2.A 3.B
【解析】2.读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人种黑种人,所以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故A对;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故B错;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也丰富,故C错;南非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黄金、金刚石生产量均占世界首位,故D错。故选A。
3.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技术落后,制造业不发达,A错;许多国家的经济类型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B对;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C错;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技术落后,所以粮食产量不高,D错。故选B。
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读“非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绿化带大致沿热带沙漠气候与( )的交界带延伸。
A.热带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5.撒哈拉沙漠南缘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 )
①阻挡北部的沙漠南移②提供充足的木材③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④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关于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乞力马扎罗山为非洲最高峰 B.刚果盆地为非洲最大的盆地
C.埃塞俄比亚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D.有“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之称
【答案】4.A 5.D 6.C
【解析】4.读图可知,图中绿化带以北为热带沙漠气候,以南为热带草原气候,该绿化带大致沿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交界地带延伸。故选A。
5.读图可知,撒哈拉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撒哈拉南缘绿化带规划的目的是为了阻挡北部的沙漠南移、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故选D。
6.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故A正确;刚果盆地是非洲最大的盆地,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故B正确;埃塞俄比亚高原被称为“非洲屋脊”,故C错误;非洲有“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之称,故 D正确。故选C。
布基纳法索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也是周边非洲国家主要的外来劳工输出国。在经济上,以农牧立国,占了全国近八成的劳动力。该国资源匮乏,且地处沙漠边缘,可耕地面积较少。读“布基纳法索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对布基纳法索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非洲西部 B.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
C.位于北半球、地跨东西两个半球 D.属于内陆国家
8.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根本因素是( )
A.粮食供应不足 B.人口增长过快 C.经济落后 D.气候干旱
9.关于非洲北部主要人种、语言、和宗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B.黑色人种英语基督教
C.黑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D.黄色人种犹太语犹太教
【答案】7.C 8.B 9.A
【解析】7.读图,布基纳法索位于非洲西部,A描述正确;纬度在0°-20°N之间,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B描述正确;位于20°W以东,赤道以北,故位于北半球、东半球,C描述错误;四周不临海,是个内陆国家,D描述正确。综上所述,选C。
8.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该问题是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根本因素,B正确;粮食供应不足、经济落后的根源还是人口增长过快,排除AC;气候干旱是草原退化的一个因素,但根源还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生态环境问题才不断恶化,排除D。故选B。
9.非洲北部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主要是阿拉伯人,主要讲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A正确;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主要流行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等国,犹太人遍布全世界,主要分布在美国和以色列,故犹太语犹太教主要分布在犹太人多的地区,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排除BCD。故选A。
坦桑尼亚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粮食等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出现图中问题的坦桑尼亚所在的地区是( )
A.欧洲西部 B.中东地区 C.东南亚 D.撒哈拉以南非洲
11.图中甲、乙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过度开垦土地、环境污染严重 B.过度开垦土地、水土流失加剧
C.改进生产技术、环境污染严重 D.改进生产技术、水土流失加剧
12.近年来中国与坦桑尼亚所在的非洲贸易增长迅速,我国主要从非洲进口( )
A.小麦、大豆等农产品 B.服装、家电等轻工业产品
C.石油、铜等工业原料 D.机械、船舶等重工业产品
【答案】10.D 11.B 12.C
【解析】10.出现图中问题的坦桑尼亚所在地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粮食短缺,为了增加粮食扩大耕地导致环境问题严重,所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D正确;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缓慢,排除A;与中东地区无关,排除B;东南亚粮食不短缺,排除C;故选D。
1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使粮食短缺,人们会过度开垦土地,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故甲为过度开垦土地,乙为水土流失加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铜、金刚石、黄金、铁、石油等。随着我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往来,从该地区进口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多,C正确;非洲从我国多进口粮食及小麦、大豆等农产品、服装、家电、机械、船舶等,排除ABD;故选C。
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3.图中字母A所在大洋的名称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4.图中字母B所在大洲的名称是( )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15.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且降水多 B.北极地区矿产、淡水、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C.北极熊受气候变暖影响生存受到威胁 D.中国在北极建有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答案】13.A 14.B 15.A
【解析】13.读图可知,东经170°穿过 A 所在的大洋,所以可以判断 A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A正确,排除BCD。故选 A 。
14.读图分析可知, B 大洲北临北冰洋,东临 A 太平洋,东北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相望,根据大洲分布及相对位置判定,图中 B 应是亚洲, B正确。故选B。
15.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A说法错误;北极地区的矿产、淡水、动物资源十分丰富,B说法正确;全球变暖影响到北极熊的生存,C说法正确;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的首个科考站,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020年1月24日,中国除夕夜,而中国南极中山站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仍在坚守南极。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中山站位于南极点( )
A.北方 B.东北方向 C.南方 D.西南方向
17.南极地区( )
A.6—9月是南极的暖季 B.有“白色荒漠”之称
C.濒临四个大洋 D.离南极最近的是大洋洲
18.关于中山站的优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内陆科考站提供补给 B.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科考站
C.位于南极内陆地区 D.无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16.A 17.B 18.A
【解析】16.站在南极点上,任何方向都是北方.得出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北方。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故A错误;南极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被称为“白色沙漠”,故B正确;南极地区濒临三个大洋,故C错误;离南极最近的是南美洲,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18.中山站是常年科考站,可以为内陆科考站提供补给,故A正确;纬度最低的科考站是长城站,故B错误;中山站位于南极外围,故C错误;中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
2021年5月15日火星车“祝融号”在火星着陆成功,并传回多张照片。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伟大成就。读南极地区当日光照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祝融号”在火星成功当日,南极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部分区域进入极昼 B.全部极夜
C.昼短夜长,部分区域进入极夜 D.全部是极昼
20.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 )
A.180°,66.5°S B.90°E,23.5°S
C.0°,23.5°N D.0°,66.5°N
21.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伟大的成就,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
B.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做出突出贡献
C.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发展了农业和工业
【答案】19.C 20.A 21.D
【解析】19.读图分析,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极昼和极夜是南北极及其附近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称为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称为极夜。“祝融号”在火星成功当日,南极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部分区域进入极夜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读图分析,该图为南极地区当日光照图,图示区域处于南半球,CD错误。①点位于66.5°S,66.5°S称为南极圈,①点位于180°经线上,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称为180°经线,A正确,B错误,故选A。
21.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伟大的成就,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做出突出贡献,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提升了人民对建设强大祖国的自信心,ABC正确。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伟大的成就,航空航天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不属于农业的范畴,D错误,故选D。
下列甲、乙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高空俯视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下列对甲、乙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代表南极上空的俯视图
B.乙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
C.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90°
D.乙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180°
23.某建筑师想要造一间四周窗户朝北的房子,应建在甲、乙两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22.C 23.A
【解析】22.读图可得,甲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故A错误;乙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图代表南极上空的俯视图,故B错误;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90°,故C正确;纬度最大值是90°,经度的最大值才是180°,故D错误,故排除ABD选项,故选C。
23.A是南极点,站在A点四周都是北方,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往前的任何方向都是北方,故排除BCD选项,故选A。
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读“南极部分科考站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4.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
A.酷寒、狂风 B.飓风、暴雨 C.暴雨、雷电 D.台风、寒潮
25.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远择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
A.为雨季,风力较小 B.为旱季,降水较少
C.为暖季,白昼时间长 D.为凉季,冰雪大量消融
【答案】24.A 25. C
【解析】24.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被称为“冰雪高原”;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被称为“世界风库”;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被称为“白色沙漠”。需要克服的困难是酷寒、狂风。不需要担心暴雨、台风、雷电等恶劣天气,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选择在2月份,其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是暖季,且白昼时间长,适合科学考察站的建设,C符合题意,ABD错。故选C。
评卷人
得分
二、解答题(5小题,共50分)
26.(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____以南,处于____纬度地区。
(2)地形地势:地形以____为主,最著名的盆地____盆地,有被称为地球伤痕的____大裂谷,有世界最长的河流____河,有非洲最高山____山。
(3)赤道和南北回归线都穿过本区,非洲是世界上跨____带面积最大的洲。本区的气候以____气候为主,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明显分为____两季。在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常受到____灾的威胁。
(4)人种: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____”之称。
【答案】(1) 撒哈拉沙漠 低
(2) 高原 刚果河 东非 尼罗 乞力马扎罗
(3) 热 热带草原 干湿 旱
(4)黑非洲
【解析】略
27.(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猴面包树是非洲大地的一宝,树干高约20米左右。粗大的树干中储存着大量水分,耐旱力较强,湿热条件下生长较差,它的果实帮助非洲居民度过饥荒时期。
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山顶终年满布冰雪,但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预测可能在2040年完全融化。
材料三: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和A、B两地气候统计图。
(1)描述非洲的海陆位置:____。
(2)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热带,赤道穿过其中部,气候类型大致呈____分布。
(3)A地位于____(地形区),属于____气候,人口____(稠密/稀疏)。
(4)AB两地中更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是____地,该地气候特点是____。
(5)非洲最高峰____山位于赤道附近,却山顶终年积雪,该山峰冰川或将消失的主要原因是____。
(6)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进出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出口的大多是工业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 B.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较高
C.进口产品价格低于出口产品的价格 D.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答案】(1)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
(2)南北对称
(3) 刚果盆地 热带雨林 稀疏
(4) B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5) 乞力马扎罗山 全球气候变暖
(6)A
【解析】(1)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临地中海,东北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是世界面积第二大洲。
(2)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热带,气候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是因为赤道穿过其中部,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南部被南回归线穿过。
(3)A地位于刚果盆地,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4)A、B两地中更适合猴面包树生长的是B地,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该地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5)非洲最高峰山位于赤道附近,却山顶终年积雪,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海拔高气温低,海拔超过5000多米。
(6)如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出口产品示意图。读图可得,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出口的大多是工业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进口的主要是价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8.(7分)读非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绝大部分位于______(地理纬线)之间,有“热带大陆”之称。但非洲的最高峰A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以“赤道雪峰”闻名世界,主要原因是______。
(2)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被称为“______的故乡”。
(3)河流B是______,是世界第一长河。
(4)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以出口______产品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这种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促进其经济发展,中国以大国形象的责任担当,为其提供资金、技术与建设援助,这种合作现象被称为“______”。
(5)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______。
A.大量垦殖荒地,增加土地面积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保护森林草场,严禁乱砍滥牧
【答案】(1) 南北回归线 地势高(海拔高),气温低
(2)黑种人
(3)尼罗河
(4) 初级农矿 南南合作
(5)B
【解析】(1)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主要位于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的最高峰A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以“赤道雪峰”闻名世界,主要原因是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因为地形地势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之一,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所以虽然它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海拔高,山顶却气温很低,终年白雪皑皑,冰峰林立,被积雪覆盖,成为“赤道雪峰”。
(2)非洲主要的人种是黑色人种,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黑色人种聚居地,被称为“黑非洲”。
(3)河流B是尼罗河,是非洲最长的河流,全长6670米,向北最终流入地中海,它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4)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主要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等初级农矿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以单一的出口商品经济为主,出口的产品都是廉价出口、但是进口的商品却是高价进口,并且出口商品受国际市场影响大,导致这种外贸结构特点对国家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中国与非洲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现阶段,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非洲人民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根据题意。故选B。
29.(10分)主题聚焦南极
材料一南极大陆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其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于1985年、1989年、2009年、2014年在南极地区分别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也会于2022年建成。
材料二下方左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右图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南极地区中心是以____(陆地/海洋)为主,罗斯海新站选址在难言岛位于____洋沿岸。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五个科考站,其中纬度位置最低的是____站。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____洲,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
(2)读图甲、乙两地气候的共同特征为全年气温____、降水____;其中位于北极地区的是____地(甲/乙),
(3)我国南极考察队在下列哪一时间区南极考察最合适( )
A.春节前后 B.五一前后 C.暑假前后 D.国庆前后
(4)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上地下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列举南极地区的重要资源:____(写出一种即可)
(5)近些年,到南极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游客登陆南极大陆前会被要求给所有登陆时携带或穿着的物品进行真空除茵,消毒并清洁鞋底,登陆后与企鹅必须保持距离,不可主动靠近其5米的范围。严禁踏足在青苔覆盖的土地上。还要将垃圾随身携带并带走。以上对游客在南极登陆采取的措施,其意义在于____。
【答案】(1) 陆地 太平洋 长城 南美洲
(2) 寒冷 稀少 乙地
(3)A
(4)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淡水资源、气候资源(风能)等
(5)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
【解析】(1)南极地区中心是以陆地为主,罗斯海新站选址在难言岛位于太平洋沿岸。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五个科考站,其中纬度位置最低的是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
(2)读图甲、乙两地气候的共同特征为全年气温寒冷、降水稀少属于极地气候;其中位于北极地区的是乙地,因为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3)我国南极考察队在春节前后去南极考察最合适,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
(4)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上地下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等。
(5)题干中描述对游客在南极登陆采取的措施,其意义在于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
30.(11分)读南极和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在两极地区已建立的科考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站。
(2)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三面被海洋包围;而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三面被大洲包围。(填“海洋”或“陆地”)
(3)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________(高、低),太阳光照少。所以均具有________的气温特征。
(4)两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矿产资源有________等(任举一例),最丰富的是________资源,地球上68%的该资源都以冰川形式存在于两极地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再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穹,此时,南极地区昼夜长度情况是________,而我国此时白昼比黑夜________(长、短)。
【答案】(1)长城
(2) 陆地 海洋
(3) 高 寒冷
(4) 煤 淡水 企鹅 北极熊
(5) 昼长夜短 短
【解析】(1)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由图可知,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的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由图可知,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三面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三面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
(3)由图可知,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地区,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太阳光照少。所以均具有寒冷的气温特征。
(4)两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据已查明的资源分布来看,南极地区的煤、铁和石油的储量为世界第一。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两极地区最丰富的的资源是淡水资源,地球上68%的该资源都以冰川形式存在于两极地区。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5)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南北半球一年中昼夜长短发生变化,当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当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2008年1月12日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昼长夜短。我国位于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即白昼比黑夜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0 了解区域-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地地区(讲义)(原卷版+解析版),共56页。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9 了解区域-中东地区、欧洲西部(专项测试)(原卷版+解析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区域主要人种是,该区域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图中A附近的海峡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9 了解区域-中东地区、欧洲西部 (讲义)(原卷版+解析版),共5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