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1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2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3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4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5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6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7页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一等奖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导入新课,收其兵,建立二府三司制,同平章事,枢密院,三司使,中书门下,参知政事,制钱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故事再现和读图,掌握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3.学会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看待宋初政治制度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2.通过读课本、史料,了解赵匡胤集权“安”天下的具体措施;知道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涿郡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960年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谋士和诸将拿出预备好的黄龙袍披到赵匡胤身上,叩头便拜,口称“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当了皇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时间:公元960年
    (4)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爱卿,如今我大宋已经建国,但北有契丹、北汉,南有诸国,朕想平定四海,该如何进兵?
    陛下,臣认为应该先打南方。原因有三:首先,南方都是小国,易平定;再者,南方的经济发展比较好,打下了南方就有比较好的经济支持;最后,北汉正好可以作为阻挡契丹屏障。不如等我们收拾了南方各国,再来打北汉、扫契丹。
    北宋的局部统一过程:先南后北
    意义: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五代十国)局面。
    普曰:“……唐季以来……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出自《续资治通鉴》
    收其精兵稍夺其权制其钱粮
    3、强化中央集权措施:
    (1)军事上:①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③调换将领,军队定期换防。
    相关史事: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的来历。
    “令天下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籍其名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收归地方财赋至中央
    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更戍法)
    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军事 机构)
    1.派文臣做知州2.州县长官,三年一换3.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
    1.取消节度使的截留特权2.设转运使,监控地方财政
    罢节度使兵权 ,收地方精兵
    影响: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中国通史》
    ①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②提高进士地位,进士授官从优,升迁迅速。
    1.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表现:①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②宋太宗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③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④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宋太祖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去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危害大。”
    想一想:宋太祖的话表明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
    北宋重用文官,压制武将; 文官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武将受文官监督和管束。
    读书——科考——做官——重文轻武
    积极:①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②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③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科技发达、文教昌盛、人才辈出)。
    消极:①重文轻武,导致军队战斗力削弱;②政治机构重叠,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并增加了朝政负担。
    1、背景:(1)国家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2)内部土地兼并、农民起义
    (3)边疆辽、西夏威胁
    (1)时间:1069年
    (2)人物:宋神宗、王安石
    (4)内容:经济、军事、教育
    (3)目的: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①积极: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现象。
    ②消极: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最后以失败告终。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面对北宋社会危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于庆历三年(1043年)提出改革措施,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等,得到宋仁宗支持。范仲淹主持的这场改革,史称“庆历新政”。新政因反对派阻挠只施行了短短几个月,但北宋统治局面已经为之焕然一新,开了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定都开封
    重文轻武:压抑武将,文臣统兵,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军事:“杯酒释兵权”,统调分离,更戍法
    地方:文官任知州,知州三 年一换,设通判
    财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王安石变法:宋神宗,涉及经济军事教育,最终失败
    1.五代时期,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北宋引以为戒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定都东京B.设置刺史C.重文轻武D.削弱相权2.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 )A.分散知州的权力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C.超越知州的权力D.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

    相关课件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图文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宋的政治,第6课,学习目标,先导阅读整体感知,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王安石变法,藩镇割据武将专权,五代十国,问题探究,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评优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评价目标,收其兵,制钱谷,轻武将,重科举纳人才,积极消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精品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6课北宋的政治,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建立者,东京开封,建立事件,赵匡胤,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时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