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一)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110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一)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110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一)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110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一)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一)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填写好个人资料。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題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
1.“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核酸检测在此次抗击疫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核酸是DNA和RNA的总称。胞嘧啶()是DNA初步水解的产物之一。下列关于胞嘧啶的说法错误的是
2.石墨烯是由石墨剥离而成的单原子层石墨,它是目前发现最薄、强度最大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图示法是用曲线或图形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能直观地反映出数据变化的趋势,如递增性或递减性,是否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等。下列示意图有错误的是
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6.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7.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8.下表是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10.下列物质名称与其主要成分不相匹配的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60分。
11.“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CO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下图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CO2流程图(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大量 C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_________加剧。
(2)氢氧化钠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
(3)操作 a 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作用________。
(4)沉淀池中的反应①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6)图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H2O、CaO 和________(填化学式)。
12.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图1装置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1)写出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什么?
(3)将B装置与压强传感器相连,测定用B装置制取气体过程中试管内压强变化的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请描述a点对应的操作及b段表示的固体与液体是否接触(描述中需要指明固体和液体的名称)。
13.下列是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图一中将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观察到位于___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炭化变黑严重。
(2)图二中将短玻璃管一端伸入烛芯附近,在另一端用火柴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图三中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能否点燃?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图四中,将一个__________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14.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有关氯化钠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2)为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呈碱性】
①以上操作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___个。
②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写出CaCl2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操作③所得溶液中含有NaOH。_______(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3)①请写出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的物质_______。
②写出实验室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2.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15.小亮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取出一小袋干燥剂,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他取少量样品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为了使操作一反应地更加彻底,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
(2)小亮测定了溶液B的酸碱度,你认为结果可能是pH____7(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卷二)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有关空气、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相对原子质量,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浓氨水用途广泛,具有腐蚀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二轮复习教学测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20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