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第2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第2课时导学案,共11页。
课程目标
1.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
2.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图说考点
eq \x(空间构型判断)—eq \x(杂化轨道理论)——eq \x(杂化方式判断)
基 础 知 识
[新知预习]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1.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形成
在形成CH4分子时,碳原子的一个______轨道和三个______轨道发生混杂,形成四个能量相同、方向不同的______杂化轨道。四个______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H原子的1s轨道重叠成键形成CH4分子,所以四个C—Hσ键是等同的。可表示为
2.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
[即时性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杂化轨道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的数目相同,但能量不同。( )
(2)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与分子内的键角不一定相同。( )
(3)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立体构型都是正四面体形。( )
(4)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
(5)根据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一般可以确定其杂化方式以及VSEPR模型。( )
2.下列分子的键角为109°28′的是( )
A.CCl4 B.NH3
C.H2O D.P4
3.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可以用sp杂化方式解释的是( )
A.HCl B.BeCl2
C.BCl3 D.CCl4
4.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B.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C.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
技 能 素 养
提升点 杂化轨道理论及其应用
[例] 完成下表中的空白
eq \x(状元随笔) 价层电子对数与杂化轨道数相等
[提升] (多选)下列各组微粒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相同的是( )
A.H2S与OF2 B.NCl3与BCl3
C.PCl3与H2O2 D.COCl2与SOF2
[关键能力]
杂化轨道理论及其应用
1.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1)形成分子时,通常存在激发、杂化和轨道重叠等过程。但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发生,孤立的原子是不可能发生杂化的。
(2)原子在成键时,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重新组合成杂化轨道。
(3)一般说来,中心原子有几个轨道参与杂化,就会形成几个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就能形成几个共价键,形成对应的分子构型。但如果分子中存在孤对电子,分子构型会发生变化,如H2O、NH3等。
(4)sp1杂化和sp2杂化的两种形式中,原子还有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而杂化轨道只能用于形成σ键,或者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
2.杂化轨道类型
(1)sp3杂化: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一个ns轨道与三个np轨道进行混合重新组四个新的原子轨道,即sp3杂化轨道。如CH4分子中sp3杂化轨道形成示意图:
(2)sp2杂化: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一个ns轨道与两个np轨道进行杂化组合成三个新的sp2杂化轨道。如C2H4分子中sp2杂化轨道形成示意图:
(3) sp1杂化: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一个ns轨道与一个np轨道进行杂化组合成两个新的sp1杂化轨道。如C2H2分子中sp1杂化轨道形成示意图:
3.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1)NH3分子的空间构型
在形成NH3分子时,氮原子的2s和2p原子轨道发生了sp3杂化,形成四个sp3杂化轨道,但NH3分子中只有三个轨道中的未成对电子分别与H原子的1s电子形成σ键,另一个轨道中有一对孤对电子,不能再与H原子形成σ键,但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有较强的排斥作用,使三个N—H键键角变小(键角为107.3°),所以氨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2) BF3分子的空间构型
B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1,在形成BF3分子时,B原子的一个2s电子激发到一个空的2p轨道中,使B原子的电子排布变为1s22s12peq \\al(1,x)2peq \\al(1,y)。B原子的2s和两个2p轨道发生了sp2杂化,组合成三个sp2杂化轨道,B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F原子的一个2p轨道重叠形成三个sp2p σ键。由于三个sp2杂化轨道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夹角是120°,所以BF3分子具有平面三角形结构。
(3)BeCl2分子的空间构型
Be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在形成BeCl2分子时,Be原子的一个2s电子激发到一个空的2p轨道中,经过杂化形成两个sp1杂化轨道,与Cl原子中的3p轨道重叠形成两个sp1pσ键。由于杂化轨道的夹角是180°,所以形成的BeCl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形。
eq \x(状元随笔) s-p杂化轨道和简单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
形成性自评
1.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参与杂化
B.轨道数目杂化前后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C.杂化轨道能量集中,有利于牢固成键
D.CH4分子中两个sp3杂化轨道的夹角为109°28′
2.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
A.C2H2与C2H4 B.CO2与SO2
C.CH4与NH3 D.BeCl2与BF3
3.下列对乙烯分子中化学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能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D.C、C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能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4.在BrCH===CHBr分子中,C—Br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 )
A.sp-p B.sp2-s
C.sp2-p D.sp3-p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四面体形
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而形成的
C.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D.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等的新轨道
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和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均正确的是( )
A.C2H2:sp2、直线形 B.SOeq \\al(2-,4):sp3、三角锥形
C.H3O+:sp3、V形 D.BF3:sp2、平面三角形
7.在SO2分子中,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S原子采用sp2杂化,那么SO2的键角( )
A.等于120° B.大于120°
C.小于120° D.等于180°
8.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填写下表。
eq \x(温馨提示:请完成课时作业7)
第2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
基础知识
新知预习
一、1.2s 2p sp3 sp3
2.1 1 1 1 2 3 2 3 4 180° 120° 109°28′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形
即时性自测
1.(1)√ (2)√ (3)× (4)× (5)√
2.解析:A、B、C三项中心原子均以sp3杂化,但B、C两项中含有孤电子对(NH3:1对;H2O:2对),故A项键角为109°28′。D项无杂化轨道,P—P键之间的键角为60°。
答案:A
3.解析:HCl为双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中不存在杂化过程;CCl4分子的立体构型呈正四面体形,碳原子以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氯原子的各1个3p轨道重叠形成4个σ键;BeCl2是直线形分子,铍原子以2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2个氯原子的各1个3p轨道重叠形成2个σ键;BCl3为平面三角形结构,硼原子以3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3个氯原子的各1个3p轨道重叠形成3个σ键。
答案:B
4.解析:sp杂化轨道的夹角为180°,sp2杂化轨道的夹角为120°,sp3杂化轨道的夹角为109°28′。
答案:A
技能素养
例 答案:
提升 解析:H2S与OF2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发生sp3杂化,A正确;NCl3与BCl3分子中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分别为sp3、sp2杂化,B错误;PCl3与H2O2中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均为sp3杂化,C正确;COCl2与SOF2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分别为sp2、sp3杂化,D错误。
答案:AC
形成性自评
1.解析: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其能量不能相差太大,如1s轨道与2s、2p轨道能量相差太大,不能形成杂化轨道,即同一原子中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参与杂化,故A正确;轨道数目杂化前后一定相等,故B错误;杂化轨道的电子云一头大一头小,成键时利用大的一头,可使电子云重叠程度更大,形成牢固的化学键,故C正确;CH4分子中每两个sp3杂化轨道的夹角都为109°28′,故D正确。
答案:B
2.解析:C2H2分子中的C采用sp1杂化,C2H4分子中的C采用sp2杂化,故A不正确;CO2分子中的C采用sp1杂化,SO2分子中的S采用sp2杂化,故B不正确;CH4分子中的C采用sp3杂化,NH3分子中的N也采用sp3杂化,故C正确;BeCl2分子中的Be采用sp1杂化,BF3分子中的B采用sp2杂化,故D不正确。
答案:C
3.解析:乙烯分子中存在4个C—H键和1个C===C键,C原子上无孤电子对,σ键电子对数为3,则C原子采取sp2杂化,C、H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C、C之间有一个是sp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另一个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答案:A
4.解析:BrCH===CHBr 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都是采取sp2杂化,溴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5,4p轨道上有一个单电子,与碳原子的一个sp2杂化轨道成键,故C—Br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sp2-p,C项正确。
答案:C
5.解析: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VSEPR模型是四面体形,但其立体构型不一定是四面体形,如水和氨气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取sp3杂化,但H2O是V形分子,NH3是三角锥形分子,A项错误;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形成4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碳原子采取sp3杂化,这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σ键,B项错误;乙炔分子中每个C原子形成2个σ键和2个π键,价层电子对数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故C原子均为sp杂化,C项错误;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通过杂化可形成一组能量相等的新轨道,D项正确。
答案:D
6.解析: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每个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C原子均采取sp杂化,C2H2为直线形结构,A项错误;SOeq \\al(2-,4)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4+eq \f(1,2)×(6+2-4×2)=4,所含孤电子对数为0,杂化轨道数为4,S原子采取sp3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B项错误;H3O+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eq \f(1,2)×(6-1-3×1)=4,所以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因该离子中含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项错误;BF3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0=3,杂化轨道数为3,所以B原子采取sp2杂化,所含孤电子对数为0,所以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D项正确。
答案:D
7.解析:SO2分子的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从理论上看其键角应为120°,但由于SO2分子中的S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对其他的两个化学键存在排斥作用,因此SO2分子中的键角应小于120°。
答案:C
8.答案:
杂化类型
sp
sp2
sp3
参与杂化的原
子轨道及数目
ns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np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杂化轨道数目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杂化轨道
间的夹角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杂化轨道示意图
立体构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实例
BeCl2、CO2
BCl3、BF3
CF4、SiCl4
粒子
中心原子
价层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杂
化轨道类型
VSEPR模型
空间结构
Neq \\al(-,3)
COS
SF2
AlF3
NHeq \\al(-,2)
SOCl2
IOeq \\al(-,3)
分子或离子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立体构型
COeq \\al(2-,3)
SiF4
BHeq \\al(-,4)
CHeq \\al(+,3)
AsBr3
H2F+
BeF2
SCl2
粒子
中心原子价
层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杂
化轨道类型
VSEPR模型
空间构型
Neq \\al(-,3)
2
sp
直线形
直线形
COS
2
sp
直线形
直线形
SF2
4
sp3
四面体
V形
AlF3
3
sp2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NHeq \\al(-,2)
4
sp3
四面体
V形
SOCl2
3
sp2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IOeq \\al(-,3)
4
sp3
四面体
三角锥形
分子或离子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立体构型
COeq \\al(2-,3)
sp2杂化
平面三角形
SiF4
sp3杂化
正四面体
BHeq \\al(-,4)
sp3杂化
正四面体
CHeq \\al(+,3)
sp2杂化
平面三角形
AsBr3
sp3杂化
三角锥形
H2F+
sp3杂化
V形
BeF2
sp杂化
直线形
SCl2
sp3杂化
V形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化学up】高考化学全国版+ 结构与性质 02 考点三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及应用(学生版)+讲义,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概念辨析,跟踪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6章 第33讲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及应用(含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4讲 杂化轨道理论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学案(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