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二物理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2019人教A版 必修第三册)
- 9.2 库仑定律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9.3 电场 电场强度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九章 单元素养评价 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10.4.1 第1课时 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微型专题 电场力的性质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物理1 电荷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1 电荷课时训练,共7页。
题组一 电荷量与元电荷
1.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者质子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整数倍
C.元电荷的电荷量大小是1 C
D.只有电子和质子的带电荷量等于元电荷
2.关于电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的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B.物体的带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
C.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0×10-19 C
D.一个物体带1.6×10-9 C的正电荷,这可能是它失去了1010个电子的缘故
题组二 三种起电方式的理解
3.(多选)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
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
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
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
4.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泰勒斯就发现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也写下了“顿牟掇芥”.下列关于摩擦起电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与丝绸摩擦过后,玻璃棒带的是负电
B.摩擦起电的过程就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C.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是因为毛皮上的电子移动到橡胶棒上
D.摩擦起电可以使物体带上任意大小的电荷量
5.如图所示,在感应起电中,带负电小球P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MN时,M处将(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以上答案均有可能
6.(多选)用一绝缘柄将一带正电玻璃棒a接触另一不带电金属棒b,使之接触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此接触起电过程中,玻璃棒a上的正电荷向金属棒b上转移
B.在此接触起电过程中,金属棒b上的电子向玻璃棒a上转移
C.在此接触起电过程中,它们的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D.在此接触起电过程中,电荷并不一定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7.
如图所示,不带电导体B在靠近带正电的导体A后,P端及Q端分别感应出负电荷和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负电
B.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正电
C.若用导线将Q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不带电
D.若用导线将P端接地,然后断开,再取走A,则导体B将带正电
题组三 电荷守恒定律
8.(多选)原来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所带电荷量为+1.6×10-15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个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物体一定带有电荷量为8×10-16 C的负电荷
B.乙物体可能带有电荷量为2.4×10-15 C的负电荷
C.丙物体一定带有电荷量为8×10-16 C的正电荷
D.丙物体一定带有电荷量为8×10-16 C的负电荷
9.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小球M、N,先让它们各自带电+5q和+7q,接触后再分开,则最终M、N的带电量分别是( )
A.+6q,+6q B.+7q,+5q
C.+12q,+12q D.+q,+q
10.
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的带正电荷的导体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导体分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A、Q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A>QB
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
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三册1 电荷精品精练,文件包含91电荷分层练习原卷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docx、91电荷分层练习解析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1 电荷精品一课一练,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91电荷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91电荷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优秀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