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真题合集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也蕴含着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清波杂志》卷十二:“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势若瀑布……古传一人至水滨,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这里的胆水是指CuSO4溶液
B.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是焰色反应
C.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的“红泥”是因其含有氧化铁
D. 《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记载:“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朱砂,古代常用的一种红色颜料,其主要成分是HgS
2. 下列事实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 SO2、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 S与铁、铜反应均生成低价态硫化物
C. NH4HCO3晶体、固体碘受热均能变成气体
D. ClO−与S2−、H+均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3. 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若再分别通入以下四种气体:①Cl2、②H2S、③NH3、④NO2则均有沉淀生成.其中产生的沉淀的化学成分相同的是( )
A. ③和④ B. ①和② C. ①③④ D. ①和④
4. 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下面几种物质中含有硅单质的是( )
A. 玛瑙 B. 光导纤维
C. 太阳能电池板 D. 水晶
5. 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蓝天保卫站,我是行动者”,旨在引导社会各界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建美丽中国。下列现象与污染源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酸雨——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
B. 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
C. 臭氧空洞——氟氯烃(如氟利昂)
D. 温室效应——SO2
6.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 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 探究NO和N2O可能化合生成NO2
C. 探究NO2可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
D. 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还是HClO的漂白作用
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②可用铁、铝制容器盛装浓硝酸和浓硫酸
③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可做喷泉实验
④所有的氮氧化物均易溶于水
⑤铵盐受热分解一定都会产生氨气
⑥可用淀粉−KI试纸鉴别红棕色的Br2蒸气和NO2气体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⑥
8.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S与H2、O2、Fe反应过程中S表现氧化性
B. 硫、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分别为SO3、CO2
C. 1molSO2通入足量的水中,H2SO3、HSO3−、SO3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D. SO2与O2充分反应的混合物中含有SO2、O2和SO3
9. 某同学设计的微型实验装置验证SO2的性质,通过分析实验,下列结论表达正确的是( )
A. a棉球褪色,验证SO2具有氧化性
B. b棉球褪色,验证SO2 具有还原性
C. c棉球蓝色退去,验证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D. 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烧碱溶液吸收尾气
10.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 )
A. 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B. 溶有NH3的酚酞溶液
C. 溶有SO2的酚酞溶液 D. 溶有Cl2的品红溶液
11. 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收集气体的是( )
A. 以MnO2、浓盐酸为原料,制备Cl2
B. 以Na2SO3固体、质量分数为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备SO2
C. 以浓氨水、生石灰为原料,制备NH3
D. 以Cu、稀硝酸为原料,制备NO
12. 下列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验证生成SO2
B. 用排空气法收集NO
C. 制取并检验氨气
D. 用水吸收氨气
13. 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固体Ⅰ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 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 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 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14. 如图是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品红溶液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
选项
物质
A
B
C
D
X
H2S
SO2
CO2
Cl2
Y
浓硫酸
NaHCO3饱和溶液
Na2SO3
溶液
NaHSO3
溶液
A. A B. B C. C D. D
1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
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
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D
浓HNO3加热
有红棕色气体
HNO3有强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16. 一定条件下,含氮元素的物质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循环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1)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
(2)图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______(填字母,下同);转化过程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___。
(3)若“反应h”是在NO2与H2O的作用下实现,则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
(4)若“反应i”是在酸性条件下由NO3−与Zn的作用实现,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17. 已知SO2+I2+2H2O=H2SO4+2HI,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工业原料气(含SO2、N2、O2)中的SO2的含量.
(1)若原料气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装置组装连接的顺序是:原料气→______(填a、b、c、d、e).
(2)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当装置Ⅱ中出现______现象时,立即停止通气.
(3)若碘溶液的浓度为0.05mol/L、体积为20mL,收集到的N2与O2的体积为297,6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18. 非金属单质A经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在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B气体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______而污染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C______.
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9. 2010年5月15 日,CCTV对“南澳一号”沉船的考古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现场直播,从沉船中发现了大量宋代精美瓷器,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青花瓷胎体的原料--高岭土[Al2Si2O5(OH)x],可掺进瓷石制胎,青花瓷釉料的成分主要是钾长石(KAl2Si3O8),在1300℃左右一次烧成的釉可形成精美的青花瓷。
(1)下列说法正确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高岭+分子式x=2
B.钾长石能完全溶解在盐酸中形成澄清的溶液
C.烧制青花瓷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D.青花瓷、玻璃、水泥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2)在“南澳一号”考古直播过程中,需用高纯度的SiO2制造的光纤,图是用海边的石英砂(含氯化钠、氧化铝等杂质)制备二氧化硅产品的工艺流程:
①洗涤石英砂的目的是______。
②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③在以上流程中,要将洗净的石英砂研磨成粉末,目的是______。
④工业上常用纯净石英砂与C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制造粗硅,粗硅中含有SiC,其中Si 和Si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制造粗硅时的反应为:2SiO2+5C=Si+SiC+4CO↑
B.在以上流程中,将盐酸改为NaOH溶液,也可达到目的
C.纯净SiO2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胆水用来冶炼铜,则胆水是指CuSO4溶液,故A正确;
B.诗句中的“烟花”指的是春天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景象,和焰色反应没有关系,故B错误;
C.氧化铁为红色粉末,则“红泥”是因其含有氧化铁而呈红色,故C正确;
D.朱砂是含Hg元素的红色物质,为古代常用的一种红色颜料,主要成分为HgS,故D正确;
故选:B。
A.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
B.“烟花”指的是春天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景象,不是烟花爆竹之类的物质;
C.氧化铁为红色粉末;
D.朱砂是含Hg元素的红色物质。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组成、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文史资料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B
【解析】解:A.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而是有色物质漂白,二者漂白原理不同,二氧化硫的漂白不稳定,加热可恢复到原来的颜色,故A错误;
B.S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由于S的氧化性不是很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金属低价态硫化物,故B正确;
C.固体碘受热是升华,NH4HCO3晶体不稳定受热分解,属于化学变化,不是升华,故C错误;
D.ClO−与S2−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是因为ClO−有强氧化性而S2−有较强的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lO−与H+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是因为ClO−与H+发生反应,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ClO,故D错误;
故选:B。
A.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而是有色物质漂白;
B.S的氧化性不是很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金属低价态硫化物;
C.依据碳酸氢铵不稳定性解答;
D.ClO−与S2−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是因为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与H+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是因为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ClO。
根据反应实质判断反应原理。S的氧化性不是很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金属低价态硫化物,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金属高价态化合物,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D
【解析】解: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因盐酸酸性大于亚硫酸的酸性,二者不反应,
①Cl2、④NO2均有沉淀生成,是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②H2S有沉淀,是因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
③NH3有沉淀生成,是因二氧化硫与氨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亚硫酸钡沉淀,
故选:D。
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因盐酸酸性大于亚硫酸的酸性,二者不反应,若通入气体生成沉淀,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或增大二氧化硫的溶解度生成亚硫酸盐,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确定沉淀的成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考查,注意酸性的比较,题目难度中等.
4.【答案】C
【解析】解:A.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错误;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
C.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故C正确;
D.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D错误。
故选:C。
玛瑙、光导纤维以及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
本题考查硅及二氧化硅的用途,题目较为简单,注意积累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用途.
5.【答案】D
【解析】解:A.因雨水中溶解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形成酸雨,使雨水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观庙高级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云南省丽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6ml电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高一(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1ml/LNaOH溶液, 属于人工固氮作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