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岩石和土壤 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展开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附思维导图 第三单元 《岩石和土壤》 第一课《岩石和土壤的故事》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岩石和土壤是各式各样的,在颜色、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龄约为45.6亿年,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我们如何去观察、描述一种未知的岩石?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观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画等方法观察,可以从颜色、软硬、光滑、光泽、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等等方面对岩石进行描述。2.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硬度大小排序:花岗岩、砂岩、大理岩。 第三课《岩石的组成》1.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有些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有些仅由一种矿物组成。2.花岗岩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岩石,通常由粉红色颗粒长石,半透明的颗粒石英,黑色颗粒云母组成。 3.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来观察矿物的颜色、形状、光泽、透明度、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4.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雄黄——中药,还可以作颜料、玻璃等 方铅矿——提炼金属“铅”“银”硫黄——制造染料、农药、火柴、橡胶 金——贵重金属、做首饰和收藏投资 石墨——最软矿物,制作铅笔芯、润滑剂 石膏——点豆腐,使蛋白质凝聚、工业建筑材料、制作模型雕像 第四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1.制作出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第1步,准备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第2步,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第3步,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第4步,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第5步,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子的方格内,标签要对应放好。概括制作标本规范的步骤:采集——编号——图鉴——添加标签——存放——展示。2.为标本添加标签,在标签上要写好哪些信息?(1)岩石编号、名称(2)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3)岩石的颜色、大小等特征 第五课《岩石、沙和土壤》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外力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比较沙和黏土的方法:眼睛:看一看 鼻子:闻一闻 用手: 摸一摸 团一团 涂一涂3.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岩石:颗粒大、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无法涂痕、无气味。沙:颗粒小、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涂痕不均匀、无气味。黏土:颗粒细小、感觉细腻、容易团成小球、涂痕均匀、有气味。4.砂砾、沙、粉砂、黏土的颗粒从大到小排序: 砂砾、沙、粉砂、黏土 砂砾的颗粒最大,黏土的颗粒最小。 第六课《观察土壤》1.土壤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于土壤中生长的植物2.动植物残体和排泄物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变成一种黑色物质,我们统称为腐殖质,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土壤颜色越深。3.土壤中的颗粒从大到小依次可分为:沙砾、沙、粉沙、黏土。 第七课《比较不同的土壤》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 特点适合种植的植物沙质土渗水性强、透气性最好,但是保水性、保肥性最差花生、薯类、芝麻、大豆、果树、中药材等黏质土保水性、保肥性好,但是渗水性和透气性差稻米、荷花、芦苇等壤土水性、保肥性、渗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好宜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质地。 第八课《岩石、土壤和我们》1.岩石、矿物和土壤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我们必须要保护这些自然资源2.岩石和矿物的作用(1)一些矿物可供我们制作食物食用——石膏。(2)岩石可以建造雕塑等艺术品。(3)岩石可以铺设道路。(4)岩石可以建造房屋和桥梁。(5)煤是重要的能源矿产。(6)计算机里的许多芯片是由硅制成的,硅来自石英和其他矿物3.岩石、矿物和土壤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