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选择性必修上册 Ⅰ 课文2、3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选择性必修上册 Ⅰ 课文2、3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梳理,典句翻译,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积累 奠基高考一、诵读全文,用“/”给未加标点的段落断句,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大学之道(第1段)大学①( )之道②( ),在明③( )明德④( ),在亲民⑤( ),在止于至善⑥( )。知止而后有定⑦( ),定而后能静⑧( ),静而后能安⑨,( ),安而后能虑⑩( ),虑而后能得⑪(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2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①(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②( )致知在格物③( )物格而后知至④(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⑤( )皆以修身为本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①( )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②( )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③( )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④( )人乍⑤( )见孺子⑥( )将入于井,皆有怵惕⑦( )恻隐⑧( )之心;非所以内交⑨( )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⑩( )于乡党⑪( )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⑫( )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⑬( )之心,非人也;无辞让⑭( )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⑮( )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⑯( )其有四体⑰( )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⑱( )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⑲( ),泉之始达⑳( )。苟( )能充之,足以保( )四海(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 )父母。”答案 (1)断句略。(2)(《大学之道》)(第1段)①大学:穷理,正心,修身,治人 ②道:根本原则 ③明:动词,彰明 ④明德:美好的德行 ⑤亲民:亲近爱抚民众 ⑥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⑦有定:志向坚定不移 ⑧静:心不妄动 ⑨安:性情安和 ⑩虑:思虑精详 ⑪得:处事合宜(第2段)①齐:使……整齐有序 ②致其知:获得知识 ③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④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⑤壹是:一概,一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②斯:于是,就 ③所以:……的原因 ④今:假如,如果 ⑤乍:忽然 ⑥孺子:儿童,小孩 ⑦怵惕:惊骇,恐惧 ⑧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 ⑨内交:结交。内,同“纳” ⑩要誉:博取名誉 ⑪乡党:同乡 ⑫然:这样 ⑬羞恶: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 ⑭辞让:谦逊推让 ⑮端:萌芽,发端 ⑯犹:如同,好像 ⑰四体:四肢 ⑱贼:伤害 ⑲然:同“燃” ⑳达:流通,指泉水涌出 苟:如果 保:安定 四海:天下 事:侍奉二、基础梳理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②若火之始然 答案 ①同“纳”,结交 ②同“燃”,燃烧2.古今异义词例句古义今义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偷东西的人 答案 伤害3.一词多义词语例句意义或用法(1)齐①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滕王阁序》) ③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2)忍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②吾不忍其觳觫(《齐桓晋文之事》) ③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与妻书》) 答案 (1)①动词,使……整齐有序 ②副词,一同,一齐 ③形容词,相同 ④动词,把……看作相等(2)①形容词,狠心,残忍 ②形容词,忍心 ③坚韧,此处为使动用法,使……变得坚韧 ④动词,忍受,忍耐 4.词类活用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①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③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答案 ①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②使动用法,使……显明,使……彰明 ③使动用法,使……真诚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②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③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④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答案 ①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②判断句 标志词:非……也 ③判断句 标志词:也 ④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判断句 标志词:非……也) ⑤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判断句 标志词:非……也)6.文化常识(1)《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________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礼记》又名《________》《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________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答案 (1)曾子 中庸 论语 孟子(2)小戴礼记 戴圣三、典句翻译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大学的根本原则在于使美好的品德变得彰明,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得分点:道、明、明德、亲民、止、至善,句意通顺)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不移,则能够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则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能够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能够处事合宜。(得分点:止、定、静、安、虑、得,句意通顺)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古代那些要在天下使美德彰明的人,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得分点:明、明德、齐、状语后置,句意通顺)4.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用怜爱别人的心情施行怜爱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得分点:以、不忍人、行、运之掌上,句意通顺)5.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如果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得分点:今、乍、孺子、怵惕、恻隐,句意通顺)6.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侍奉父母都成问题。(得分点:扩而充之、然、达、苟、保、事,句意通顺)四、名句默写1.《大学之道》中,阐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间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之道》中写出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这一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2.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拓展训练 走进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①,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②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③逆其师,燕辟④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⑤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⑥之;不善学者,师勤功而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节选自《礼记·学记》,有删改)注 ①孙:同“逊”,顺。顺应,合乎规律。②扞格:坚固不易攻破。③燕朋:不正派的朋友。燕,玩,戏。④燕辟:谈不正经的话。辟,邪僻。⑤尸:祭主,扮作死者受祭的活人。⑥庸:归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 喻:晓喻,启发诱导B.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C.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节:树D.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说:同“悦”,喜悦答案 C解析 节:树的枝丫交接处。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B.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C.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D.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答案 B解析 “是故”是表因果的连词,前面一般都要断开,排除A、D两项;“当其为师,则弗臣也”与“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句式一致,排除A、C两项。故选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记》阐述了教育的目的、作用和任务,施教的原则和方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B.作者认为首先要尊师,然后才能重道,因为道是由老师传授的。而要尊师,首先应从国君做起。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C.本文在论述中采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用琢磨璞玉,使之成为贵重的玉器,比喻人若不经过学习,就会一无所知。D.本文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认为教师应懂得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答案 C解析 C项理解错误,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用琢磨璞玉,使之成为贵重的玉器,比喻人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成为君子。而“人不学,不知道”则是说明人不学习的后果。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2)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解析 (1)琢:雕琢。知道:明白道理。(2)嘉肴:味美可口的菜肴。旨:滋味美。至道:高深完善的道理。善:好处。5.善教者有诸多好的教学方法,请概括出几种值得借鉴的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预见学生的错误,防患于未然;把握教育契机,适时而教;循序施教;组织学生互相切磋;善于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善于答问。参考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会产生抗拒而难以克服;错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不按教学内容的一定顺序传授知识,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导致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君子不但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又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当好教师了。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压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是件愉快的事;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积极思维。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有人是失于贪多务得,有人是失于学习过于偏狭,有的人失于见异思迁不求甚解,有的人失于学习上不能持久,浅尝辄止。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凡是学习的关键,严师是难能可贵的。教师严格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所以君王不以臣子相待的臣子有两种人:一是正在祭祀中作为神的替身的人,不以臣子相待;二是教师,不以臣子相待。根据礼制,(这二种人)虽被天子召见,可以免去朝见君王的礼节,这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的缘故。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会提问的人,像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善于回答提问的人,就像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留有提问者充分回味和消化的时间;不善于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是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补写出下面文化常识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6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活动一基础知识梳理,通假字,同“智”智慧,同“纳”结交,同“燃”燃烧,古今异义词,两个词这样以后,多义实词,性情安和,古代的一种文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选择性必修上册 Ⅰ 课文2、3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奠基高考,答案断句略,根本原则,动词彰明,美好的德行,亲近爱抚民众,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志向坚定不移,心不妄动,性情安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