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北师大版 (2019)第四节 发酵工程的过程与原理课堂检测
展开【基础】第四节发酵工程的过程与原理-1课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
1.制备各种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倒平板的具体描述正确的是
①待培养基冷却至 4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②将灭过菌的培养皿盖放在桌面上,左手拔出棉塞
③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④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打开皿盖
⑤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
⑥等待平板冷却 5~10s,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A.①③④⑤ B.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③⑤
2.下列有关抗生素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患轻微感冒后立即服用抗生素,以防引起炎症
B.每次用抗生素要用最新抗生素,有利于病情治愈
C.每次用抗生素要用广谱抗生素,有利于杀死更多细菌
D.每次用抗生素要用最对症的,且服用时间合适
3.表为某微生物的培养基组成成份,其中纤维素粉为微生物的营养提供了
纤维素粉5g |
NaNo3 1g |
KCL 0.5g Na2HPO4?7H2O 1.2g KH2PO4 0.9g MgSO4?7H2O 0.5g 酵母膏0.5g |
水解酵素0.5g |
A.碳源 B.氮源 C.生长因子 D.无机盐
4.细菌抗药性的提高是由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
A.隔离 B.变异
C.选择 D.适应
5.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中,制备样品处理液不需要的溶液是
A. 蒸馏水 B. 氢氧化钠 C. 亚硝酸盐 D. 氢氧化铝
6.下列关于稀释涂布平板法相关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涂布器末端浸在盛有体积分数70%酒精的烧杯中消毒
B.涂布前取不超过0.1mL的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
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燃尽即可进行涂布
D.用涂布器将菌液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7.对不同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正确的是
A.细菌培养时将 pH 调至酸性
B.霉菌培养时将 pH 调至中性或微酸性
C.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环境条件
D.培养乳酸杆菌时在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维生素
8.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 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C. 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D. 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9.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小勇带领的研究小组为 了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 SP1 菌,设计了两组培养基,配方如下表,I 号和 II 号培 养基都属于
培养基 | 蛋白胨 | 牛肉膏 | 氯苯 | 氯化钠 | 硝酸铵 | 无机盐(无碳) | 蒸馏水 |
I 号 | 10g | 5g | 5mg | 5g | -- | -- | 1L |
II 号 | -- | -- | 50mg | 5g | 3g | 适量 | 1L |
A.通用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气体培养基
10.关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避免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
B.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
C.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常使用灼烧灭菌法
D.试管.烧杯.培养基等可以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11.科研人员将两种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A和B在基本培养基中培养,处理及结果如下:单独培养A无菌落;单独培养B无菌落;AB混合培养有菌落;AB之间用微孔滤板(细菌不能通过,DNA可以通过)隔离无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本培养基提供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
B.培养基.实验者双手等都需要灭菌处理
C.混合培养可能发生了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D.基因的转移需要两种菌株细胞直接接触
12.四环素的作用机制是( )
A.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B.抑制果胶的合成
C.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脂肪的合成
13.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对人类有害的
B.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可以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
C.所有微生物均属于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
D.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14.关于配制培养基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制作固体培养基必须加入琼脂 B.培养基溶化后,要先调节pH再灭菌
C.氮源主要是为微生物提供能量 D.牛肉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氮元素
15.下表是有关 4 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和代谢类型的概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根瘤菌.谷氨酸棒状杆菌 B.硝化细菌.酵母菌
C.酵母菌.谷氨酸棒状杆菌 D.硝化细菌.根瘤菌
16.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
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C.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D.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17.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C.倒置平板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
D.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
18.下列有关土壤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的称取和土壤溶液的稀释都应该在火焰旁操作
B.用于培养的培养基均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
C.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某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将呈“J”型增长
D.平板划线法一般划五个区域,要先将菌液稀释成5个不同浓度梯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解析】
①等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防止杂菌污染,①错误;
②不能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桌面上,因为桌面上可能有杂菌,②错误;
③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高温可防止杂菌污染,③正确;
④倒平板时皿盖只需要倾斜出一定角度,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④错误;
⑤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皿盖,并通过酒精灯火焰,⑤正确;
⑥等待平板冷却5~10分钟,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⑥错误。
因此,只有③⑤两项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A.患轻微感冒后一般不用服用抗生素,A错误;
B.每次用抗生素要用最新抗生素,会增加细菌的抗药性,B错误;
C.每次用抗生素要用广谱抗生素,杀细菌效果不强,C错误;
D.每次用抗生素要用最对症的,且服用时间合适,D正确。故选D。
3.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主要措施是消毒和灭菌,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4.【答案】:C
【解析】药物的作用是对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抗药变异进行选择,选择的结果是抗药性强的个体越来越多。
5.【答案】C
【解析】制备样品处理液是为了检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由于样品处理液呈酸性,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AB正确;亚硝酸盐是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产生的,不需要加入,C错误;加氢氧化铝是为了吸附脱色,使滴定中进行颜色对比时不受溶液本身颜色影响,D正确。
6.【答案】C
【解析】
分析:
稀释涂布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详解:
A.进行涂布平板操作前,要对涂布器进行灭菌,一般做法是先将涂布器浸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然后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A正确;
B.涂布平板时,取不超过0.1mL的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B正确;
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带燃尽后冷却8-10s,C错误;
D.涂布时,涂布器不动,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D正确。
故选C。
7.【答案】C
【解析】
A.细菌培养时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A错误;
B.霉菌培养时将pH调至酸性,B错误;
C.氧气会抑制厌氧微生物生长,故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环境条件,C正确;
D.乳酸杆菌时在培养基中需要添加维生素,D错误。
故选C。
8.【答案】C
【解析】A. 培养基先灭菌后才分装到培养皿中,A错误;
B. 由于是分离有机废水中的微生物,故培养的条件不应放置在光照下,接种后应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B错误;
C. 转换划线角度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冷却后再进行划线,C正确;
D. 培养过程中要每隔24小时观察一次,D错误。
9.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两种
(1).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10.【答案】A
【解析】
A. 为避免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A错误;
B. 琼脂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它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B正确;
C. 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法,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常使用灼烧灭菌法,C正确;
D. 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试管.烧杯等也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D正确。
11.【答案】B
【解析】
A.只含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培养基常被称为基本培养基,可见基本培养基提供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A正确;
B.实际操作者的双手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用酒精擦拭双手,无法进行彻底的灭菌,B错误;
C.培养A无菌落,单独培养B无菌落,AB混合培养有菌落,说明菌株A和菌株B发生了基因重组,产生了互补的生长因子,C正确;
D.AB之间用微孔滤板(细菌不能通过,DNA可以通过)隔离无菌落,说明混合培养会发生基因的转移和重组,但需要两种菌株细胞直接接触,D正确;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作用于病原菌的核糖体,有效地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而呈现抑菌或杀菌作用。
13.【答案】B
【解析】
A.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酵母菌,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如黄曲霉能引起肝癌,A错误;
B.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可以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B正确;
C.病毒是一类不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病毒不属于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C错误;
D.细菌和放线菌均属于原核生物,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B。
14.【答案】B
【解析】
A.作固体培养基时必须加入凝固剂,琼脂是常用的凝固剂,但不是唯一的凝固剂,A错误;
B.培养基溶化后,在灭菌之前要先调节pH,这样做既能使培养基pH均匀,又能避免培养基被污染(和灭菌后调节pH相比),B正确;
C.氮源主要是作为微生物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C错误;
D.牛肉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D错误。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
A.根瘤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的能源是分解糖类等有机物,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A错误;
B.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能源是氨氧化释放的能量,氮源为氨,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碳源为糖类,氮源为氨或硝酸根离子,B正确;
C.谷氨酸棒状杆菌的能源是分解糖类等有机物,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C错误;
D.根瘤菌的能源是分解糖类等有机物,D错误。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
分析: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详解:
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以使微生物分散开,A正确;
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选择菌落数在30~300个的培养基进行计数,B正确;
C.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以避免杂菌污染,C正确;
D.若菌液浓度较大,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可能出现多个菌落相连的现象,D错误。
故选D。
17.【答案】D
【解析】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无菌操作,防止外来杂菌入侵;A正确.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B正确.
C.倒置平板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防止污染培养基;C正确.
D.划线分离菌落在培养基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划线的最后区域可以得到的单菌落;D错误.
18.【答案】A
【解析】
A.土壤的称取和土壤溶液的稀释都应该在火焰旁操作,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
B.不是所有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比如自养微生物不需要碳源.固氮微生物不需要氮源,B错误;
C.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某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将呈“S”型增长,不是“J”型增长,C错误;
D.稀释涂布平板法需要将菌液稀释,但是平板划线法一般不需要将菌液稀释,D错误。
故选A。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四节 发酵工程的过程与原理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四节 发酵工程的过程与原理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农田土壤表层自生固氮菌较多,培养基,下列是某种培养基的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四节 发酵工程的过程与原理练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四节 发酵工程的过程与原理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纤维素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餐厨废水含有丰富的糖类,下列是对四种微生物的能源,培养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四节 发酵工程的过程与原理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四节 发酵工程的过程与原理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沼气发酵是指人畜粪便,下表是培养某种细菌的培养基,关于培养基的配制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