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二物理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2019人教A版 必修第三册)
- 第十章 章末测试 静电场中的能量 试卷 0 次下载
- 1 电源和电流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件PPT 课件 1 次下载
- 5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2 导体的电阻备课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2 导体的电阻备课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过原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导体的UI图像(图11.2-1)图11.2-1①同一导体的UI图像是一条 的直线。②图像的斜率反映了导体 的大小。
(5)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①探究电路,如图11.2-2所示。图11.2-2②探究原理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串联连接在电路中,电流大小相同,各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阻之比都 。③探究思路:在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三个因素中,b、c、d跟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比较b、c、d与a的电阻关系。④探究结果: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的材料也有关。
3.想一想在“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的定量关系”实验中,有没有测量导体的电阻?如何确定电阻关系的?提示:没有测量导体的电阻,由于四段导体是串联的,每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因此测量导体电阻之比就转化为相应的电压之比。
2.判断(1)导体的长度越大,电阻一定也越大。 ( )(2)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和温度共同决定。 ( )(3)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3.想一想由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分析为什么几个电阻串联,总电阻增大,几个电阻并联总电阻减小?提示:几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几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问题驱动]现有两个导体A和B,利用如图11.2-3所示的电路分别测量A和B的电压和电流,测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1)在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电压U、用横轴表示电流I,分别将A和B的数据在如图11.2-4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UI图线。图11.2-4提示:UI图线如图所示。
(2)对导体A(或导体B)来说,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U与I的比值怎样?提示:对导体A(或导体B),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A(或导体B)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个定值,但导体A和B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相等。(3)对导体A、B,在电压U相同时,谁的电流小?谁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提示:电压相同时,B的电流小,说明B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2.白炽灯的灯丝是由钨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灯丝和未接入电路时的灯丝是同一个导体,故两种情况下电阻相同B.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大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C.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小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解析:白炽灯的灯丝为金属,所以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常工作时温度高于不工作时的温度,所以工作时的电阻大于不工作时的电阻,B对。答案:B
[迁移·发散]上例中,若将变化后的A、B两个导线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则它两端的电压之比为多少?提示:两电阻串联时,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故电压之比为16∶1。
4.(2021·湖北十堰期末)两根材料相同的粗细均匀导线甲和乙,其横截面积之比为1∶3,阻值之比为3∶2,则导线甲、乙的长度之比为 ( )A.1∶3 B.1∶2C.2∶3 D.3∶1
[问题驱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法,可以用列表法,还可以用图像法。分析图11.2-7中甲、乙两电学元件的I-U图像,我们可以得出两元件的电流和电压有怎样的关系?图11.2-7提示:甲为非线性关系;乙为线性关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重难释解】1.I-U图线以电流为纵轴、电压为横轴画出导体上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11.2-8甲、乙所示。图11.2-8
【素养训练】5.(2021·郑州调研检测)(多选)如图11.2-10是某一种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11.2-10A.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B.图线的斜率代表元件电阻C.图线斜率的倒数代表元件的电阻D.随电压的增大它的电阻逐渐变大
解析:I-U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是线性元件,所以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A正确;在IU图线中,图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代表电阻的倒数,图线的斜率不代表元件电阻,随电压的增大,图像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来越小,则电阻逐渐增大,B、C错误,D正确。答案:AD
6.(多选)如图11.2-11所示是电阻R的U-I图像,图中α=45°,由此得出 ( )图11.2-11A.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B.电阻R=0.5 ΩC.电阻R=2.0 ΩD.在R两端加上6.0 V的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12 mA
一、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1.在“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的定量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有关;猜想二:导体电阻跟导体粗细有关;猜想三: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有关。同学们想利用如图11.2-12所示的电路和表中的导体特征验证上述猜想。图11.2-12
(1)请将猜想一的实验设计思路补充完整。选取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的导体,分别将其接入如图11.2-12电路中,通过比较电路中________的大小,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2)验证猜想三时,若需对比三个实验数据,则应从上表中选取导体________(填写导体代号)来进行实验。
解析:(1)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则需使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应选用的三种导体是B、D、E,分别将其接入题图电路中。通过比较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2)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则需使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应选用的三种导体是C、F、G,分别将其接入题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比较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答案:(1)材料 横截面积 长度 电流 (2)C、F、G
2.“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的定量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11.2-13所示,a、b、c、d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丝,现有几根康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图11.2-13
(1)电路图中四条金属丝应分别选上表中的________(用编号表示);(2)在相互交流时,有位同学提出用如图11.2-14所示的电路,只要将图11.214中P端分别和触点1、2、3、4相接,读出电流,利用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关系,也能探究出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你认为上述方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1.2-14解析:(1)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选电阻丝时要注意尽量选择有相同参数(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从题述材料可以看出,B、C、E横截面积相同,B、C、D材料相同,C、D、E长度相同;故应选BCDE。(2)接不同的电阻时,电流不同,故电阻分得的电压不同,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前提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答案:(1)BCDE(2)不正确,因为P端分别和触点1、2、3、4相接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一定相同,只有电压不变时,利用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关系,才能探究出导体的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二、注重学以致用和思维建模3.鸟儿落在110 V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电线,但鸟儿仍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 )A.鸟有耐高压的天性B.鸟儿是干燥的,所以鸟体不导电C.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D.鸟体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解析:当小鸟两脚站在一根线上时,两脚之间的导线的距离非常小,故两脚之间的导线的电阻非常小,故小鸟两端的电压很小,接近于零,故不会对小鸟造成危害,故C正确。答案:C
4.(2021·许昌检测)有一种 “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如图11.2-15所示为一钻孔,其形状为圆柱体,半径为10 cm,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 Ω·m,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100 V,I=100 mA,则该钻孔的深度为 ( ) 图11.2-15A.50 m B.100 mC.1 000 m D.2 000 m
“课时跟踪检测”见“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评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电解质溶液,微思考,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控制变量,R∝l,材料不同,电阻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教学演示课件ppt,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学习目标,活动方案,答案A,答案D,答案C,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标准电阻,超导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三册2 导体的电阻教案配套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学习目标,思维导图,答案D,答案BD,答案A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