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0150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1章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0150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二物理同步课件 同步练习(2019人教A版 必修第三册)
- 第11章 2导体的电阻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1章 3实验 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1章 5实验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十一章 单元达标检测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十一章 进阶突破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第11章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第11章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共5页。
第十一章 4A组·基础达标1.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分别采用了内接法和外接法,测得的某电阻Rx的阻值分别为R1和R2,则所测阻值与真实值Rx之间的关系为( )A.R1>Rx>R2 B.R1<Rx<R2C.R1>R2>Rx D.R1<R2<Rx【答案】A【解析】内接法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R1>Rx;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R2<Rx,所以R1>Rx>R2.2.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电压恒定的12 V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或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 V,如果把此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4 V B.等于4 VC.大于4 V,小于8 V D.等于或大于8 V【答案】A【解析】由于电压表的内阻不是无穷大,其分流作用不能忽略,接上电压表后导致并联部分总电阻减小,分压值也减小,故R1两端的实际电压大于8 V,R2两端实际电压小于4 V,A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R1=2 Ω,R2=10 Ω,R3=10 Ω,A、B两端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上,则( )A.S断开时,R1与R2的电压之比为1∶5B.S闭合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2∶1C.S闭合时,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5D.S断开与闭合两种情况下,电阻R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答案】AB【解析】设A、B间电压为U,S断开时,R1和R2串联,两端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即为1∶5,R1两端的电压为,故A正确;S闭合时,R3与R2并联的阻值为5 Ω,R1与R并的电压之比为2∶5,R1两端的电压为,故C、D错误;S闭合时,通过R2与R3的电流相等,等于通过R1的电流的一半,故B正确.4.电流表的内阻是R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是Ig=500 μA,现欲把这个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 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C.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 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答案】C【解析】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需串联一个电阻R,改装后U=Ig(Rg+R),解得R=-Rg= Ω=1 800 Ω,即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C正确.5.(多选)一电流表的量程为100 μA,内阻为100 Ω.现串联一个9 900 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原电流表的表盘未改动).如果用改装后的电压表测量某一电路,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则( )A.该电压表的量程是0.1 V B.该电压表的量程是1 VC.此时的电压是0.08 V D.此时的电压是0.8 V【答案】BD【解析】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有U=IgR+IgRg=Ig(R+Rg)=10-4×(100+9 900) V=1 V,此时指针所表示的电压为0.8 V,B、D正确.6.(2021年南通名校模拟)一块电压表是由电流表G和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使用过程中发现改装电压表的示数总比标准电压表准确值稍小一些,采取下列哪种措施可以改进(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答案】C【解析】电压表读数偏小,说明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偏小,所以只需减小电压表的内阻即可,根据串并联的特点可知,应换用比R小的电阻或在R上并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即可.7.(2021年南通名校月考)一个表头的内阻为200 Ω,满偏电流为2 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则需要( )A.串联6.7 Ω的电阻 B.串联0.67 Ω的电阻C.并联6.7 Ω的电阻 D.并联0.67 Ω的电阻【答案】D【解析】把电流表改装成0.6 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分流电阻,并联电阻阻值为R== Ω≈0.67 Ω,故D正确,A、B、C错误.8.(2021年嘉兴名校期末)一个表头的内阻Rg为30 Ω,满偏电流Ig为1 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3 V的电压表,可以( )A.串联一个阻值为3 000 Ω的电阻B.串联一个阻值为2 970 Ω的电阻C.并联一个阻值为0.05 Ω的电阻D.并联一个阻值为0.01 Ω的电阻【答案】B【解析】把电流表改装成0~3 V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分压电阻,根据串联电路规律可知,串联电阻阻值为R=-Rg= Ω-30 Ω=2 970 Ω,故B正确,A、C、D错误.9.(2021年银川名校模拟)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1、A2,若把A1、A2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开关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B.图甲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C.图乙中的A1、A2的示数和偏角都不同D.图乙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答案】B【解析】图甲中的A1、A2并联,表头的电压相等,电流相等,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量程不同的电流表读数不同,A错误,B正确;图乙中的A1、A2串联,A1、A2的示数相同.由于量程不同,内阻不同,电表两端的电压不同,流过表头的电流不同,指针偏转的角度不同,C、D错误.10.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满偏电流为Ig=1 mA,内阻Rg=100 Ω,用它改装为有5 V和50 V两种量程的电压表,求R1、R2的阻值各为多大?【答案】4.9 kΩ 49.9 kΩ【解析】当公共端与5 V端接入被测电路时,量程为U1=5 V,当公共端与50 V端接入被测电路时,量程为U2=50 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可知R1=-Rg= Ω=4 900 Ω=4.9 kΩ,R2=-Rg= Ω=49 900 Ω=49.9 kΩ.B组·能力提升11.如图所示是一个电路的一部分,其中R1=5 Ω,R2=1 Ω,R3=3 Ω,I1=0.2 A,I2=0.1 A,那么电流表测得电流为( )A.0.2 A,方向向右 B.0.15 A,方向向左C.0.2 A,方向向左 D.0.3 A,方向向右【答案】C【解析】由图示电流方向可计算出R1和R2两端电压降U1=1.0 V,U2=0.1 V,电势左高右低,比较U1、U2可判断R3两端电势下高上低,U3=0.9 V,通过R3的电流I3==0.3 A,电流方向由下向上.由图可知,R3上的电流是由I2和IA共同提供的,故IA=0.2 A,方向向左.12.如图E=10 V,R1=4 Ω,R2=6 Ω,C=30 μF,电池内阻可忽略.(1)闭合开关S,求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2)然后将开关S断开,求断开后流过R1的总电荷量.【答案】(1)1 A (2)1.2×10-4 C【解析】(1)闭合开关S,稳定后通过R1的电流为I==1 A,电容器上电压为IR2,储存的电荷量为Q1=CIR2=1.8×10-4 C.(2)开关S断开后,待稳定后,电容器上电压为E,储存的电荷量为Q2=CE=3×10-4 C,流过R1的总电荷量为ΔQ=Q2-Q1=1.2×10-4 C.1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原理图.当使用O、A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3 V;当使用O、B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15 V.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500 Ω,满偏电流Ig=100 μA.求分压电阻R1和R2的阻值.【答案】2.95×104 Ω 1.2×105 Ω【解析】在改装的电压表中,各量程达到满偏电压时,经过“表头”的电流均为满偏电流.接O、A时Ig=,即R1=-Rg= Ω=2.95×104 Ω.接O、B时Ig=,即R2=-Rg-R1= Ω=1.2×105 Ω.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