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5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 一、单选题1.(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括号中物质)不正确的是A.食盐和纯碱(食醋) B.盐酸和石灰水(石蕊溶液)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氯化铵和硫酸铵(熟石灰)2.(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水电解时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3.(2021·河南·统考中考真题)重塑人水关系,就是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C.硬水过滤后可转化为软水D.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4.(2021·河南·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5.(2021·河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A.电解一定质量的水B.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C.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D.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6.(2020·河南·统考中考真题)水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C.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D.水气化时体积增大是因水分子变大7.(2018·河南·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8.(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漏斗 B.烧杯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9.(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对物质的用途或实验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铜丝可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B.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C.洗洁精能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D.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是因为受热时水分子变大10.(2021·河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30℃时,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D.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11.(2020·河南·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C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C时,60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gD.将t1°C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12.(2019·河南·中考真题)向某氯化钡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氯化钡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53.5% B.42.1% C.56.9% D.58%13.(2019·河南·中考真题)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14.(2019·河南·中考真题)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5.(2018·河南·中考真题)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1.D【详解】A、纯碱为碳酸钠的俗称,能与食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鉴别,该选项正确;B、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石灰水为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可鉴别,该选项正确;C、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多浮渣的为硬水,可鉴别,该选项正确;D、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氯化铵、硫酸铵均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则无法鉴别,该选项不正确。故选D。2.A【详解】A、冰是固态的水,水与冰块混合物只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B、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除去所有杂质)等,不符合题意;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不符合题意;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即,故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不符合题意。故选A。3.B【详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错误;B.地球上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该选项正确;C.硬水煮沸或者蒸馏后可转化为软水,过滤只能将难溶性杂质除去,该选项错误;D.水灭火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不能降低着火点,该选项错误;故选B。4.D【详解】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缺乏,故选项错误;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也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5.D【详解】A、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此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此选项错误;C、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的水不断减少,且该反应放热,溶液温度不断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一直减小,温度恢复到常温,氢氧化钙又会略有溶解,但最终溶液质量减小,此选项错误;D、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此过程没有沉淀生成,待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此时沉淀的质量开始增加,待氯化钙完全反应,此时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此选项正确。故选D。6.C【详解】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说法错误;B、酸碱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但有水生成的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含有氢元素的物质的燃烧反应,也会有水生成,说法错误;C、可以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硬水中泡沫少、浮渣多,说法正确;D、水气化时体积增大是因水分子间的间隙变大,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说法错误;故选:C。7.B【详解】A、冰是水的固体状态,属于同种物质,是纯净物,错误;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确;C、硬水软化的方法有:蒸馏或煮沸,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液体的物质,并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错误;D、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错误。故选B。8.A【详解】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不需要用漏斗,故选A。9.D【详解】A、因为铜具有导电性,故铜丝可用作导线,故A说法正确;B、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故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故B说法正确;C、洗洁精能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油滴分散成小液滴随水冲走,故C说法正确;D、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是由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不变,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D。10.B【详解】A、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若不指明温度就不能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此选项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可知,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此选项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30g,故将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D、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KNO3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降温过程有晶体析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此选项错误。故选B。11.B【详解】A、溶解度的数值与温度有关,不指明温度,无法对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进行比较,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依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60g×=(60g+x)×20%,x=40g,不符合题意;D、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在升温到t2℃时,甲、乙溶解度增加,甲、乙变为不饱和溶液,二者溶质质量分数未发生改变,仍相等,不符合题意。故选B。12.B【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等于所加的硫酸溶液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硫酸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求出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详解】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等于所加的硫酸溶液的质量,设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纯硫酸的质量为y 所加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选B。【点睛】13.C【分析】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详解】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故A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故B正确;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不正确;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故D正确。故选C。【点睛】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4.D【详解】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故A不正确;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程中固体质量始终不变,故B不正确;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减少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减小,故C不正确;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D正确。故选D。15.A【详解】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而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④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金属),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金属),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