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门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荆门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 一、单选题1.(2018·湖北荆门·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的单质B.“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D.O2-、Na+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同2.(2020·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硬水通过石英砂过滤及活性炭吸附后可得到软水B.制造船体使用的新材料玻璃钢属于铁合金C.我国近期第二轮试采成功的“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D.使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可延长某些食品的保质期3.(2022·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分类和推理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以下有关的推理中正确的是A.酸在水中能电离出H+,故含氢元素的物质是酸B.生成气体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故在溶液中能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离子都带电荷,故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4.(2021·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B.C. D.5.(2021·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有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的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A的溶解度比B的大B.t2℃时,A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t1℃,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高温度至t2℃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恰好相等D.t2℃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低温度至t1℃时,析出的固体质量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6.(2020·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t3℃时,在100g水中加入2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B.t2℃时甲、乙溶解度相同C.甲、乙饱和溶液由t3℃降至t1℃,甲质量分数下降,乙质量分数升高D.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7.(2020·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A.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B.含盐酸的废水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是因为盐酸会与铁反应造成铸铁管腐蚀C.使用洗发露洗发后头发特别柔顺是因为头发上的油脂发生乳化现象D.幼儿患佝偻病和老年人骨质疏松都是因为碘元素的摄入过低8.(2019·湖北荆门·中考真题)甲、乙两种物质是NaCl和KNO3,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到t3℃的方法B.t2℃时,质量相等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配制t1 ℃20%的甲溶液:称取20克NaCl溶解在80克热水中,再降温至t1℃D.乙中少量的甲杂质,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热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9.(2019·湖北荆门·中考真题)甲元素一价阳离子有10电子,乙元素与氢元素组成三核10电子的分子。则关于甲、乙、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的说法正确的是A.W是由分子构成的B.10%W溶液与30%W溶液等体积混合,得20%W溶液C.W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上可用来去除油污D.用托盘天平称取15.2克W,称量只需要一个5克、一个10克的砝码和游码10.(2018·湖北荆门·中考真题)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中含有杂质乙,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甲B.将A点降温到t1℃甲、乙、丙均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质量分数最大D.将甲中A点变成B点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11.(2022·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是常用消毒剂,酒精溶液浓度越大,消杀效果越好B.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以保护空气C.在食盐中适当添加葡萄糖酸锌来防治甲状腺肿大D.在汽油中添加适量乙醇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12.(2021·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关于物质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95%的酒精浓度高杀菌消毒效果好 B.浓硫酸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和氢气C.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复合肥料 D.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参考答案:1.B【详解】A.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性质也不相同的单质,错误;B. “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正确;C. 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错误;D. O2-、Na+质子数分别是8、11,核外电子数都是10,错误。故选B。2.C【详解】A、硬水通过石英砂过滤及活性炭吸附后只能将固体不溶物和异味色素等除去,不能得到软水,故A不正确;B、制造船体使用的新材料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故B不正确;C、可燃冰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弃物,则我国近期第二轮试采成功的“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故C正确;D、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有毒,不能使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延长某些食品的保质期,故D不正确。故选C。3.D【详解】A、酸在水中能电离出H+,含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H2O中含有H,H2O不属于酸,故选项说法错误;B、生成气体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在溶液中能生成气体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双氧水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水与氧气,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离子都带电荷,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不属于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D【详解】A、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酸铜,能继续溶解,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继续溶解,但原不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故选项图象错误。B、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但不会变为0,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逐渐增大,故选项图象错误。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至完全反应,继续加入铁粉,剩余固体的质量会逐渐增大,故选项图象错误。D、硫酸铜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沉淀质量逐渐增大,至硫酸铜完全反应,故选项图象正确。故选:D。5.C【详解】A、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A的溶解度不一定比B的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t2℃时,A的溶解度为2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错误。C、t1℃,A、B溶解度相等,且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高温度至t2℃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恰好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D、未明确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不能比较析出的固体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6.C【详解】A、 t3℃时,甲的溶解度为25g,即t3℃时,在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5g甲,在100g水中加入2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选项正确;B、t2℃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选项正确;C、甲、乙饱和溶液由t3℃降至t1℃,甲溶液会析出晶体,溶质减少,溶剂质量不变,质量分数下降;乙的溶解度增大,溶质不析出,溶质、溶剂的质量都不变,质量分数不变,选项错误;D、由图中信息可知,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选项正确。故选C。7.D【详解】A、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氢氧化铝与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消耗过量的胃酸,选项正确;B、铁是活泼金属,能与酸类物质反应生成亚硫酸盐和氢气,含盐酸的废水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是因为盐酸会与铁反应造成铸铁管腐蚀,选项正确;C、使用洗发露洗发后头发特别柔顺是因为头发上的油脂发生乳化现象,在洗发露中表面活性的作用下,油脂以细小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到水中,而被清洗掉,选项正确;D、幼儿患佝偻病和老年人骨质疏松都是因为钙元素的摄入过低,碘元素摄入量过低,幼儿导致呆小症,成年人导致甲状腺肿大,选项错误。故选D。8.C【详解】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到t3℃的方法,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质量相等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配制t1℃20%的甲溶液:称取20克NaCl溶解在80克热水中,再降温至t1℃是错误的,叙述错误;故符合题意;D、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乙中少量的甲杂质,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热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C【分析】甲元素一价阳离子有10电子,则甲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11,则甲为钠元素;乙元素与氢元素组成三核10电子的分子,该分子为水分子,乙为氧元素,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甲、乙、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为氢氧化钠,氢氧化纳是由离子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10%W溶液与30%W溶液等体积混合,它们的密度不同,得到的W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为20%,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W是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上能用来去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通常会添加氢氧化钠,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用托盘天平称取15.2克W,由于氢氧化钠需要放在烧杯中称量,,因此称量时不只需要一个5克、一个10克的砝码和游码,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明确甲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三核10电子的分子为水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B【详解】A. 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用降温结晶法,所以甲中含有杂质乙,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甲,正确;B. 将A点降温到t1℃时,甲、乙的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丙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C. 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丙>甲=乙,所以饱和溶液中,丙质量分数最大,正确;D. A点是不饱和溶液,B点是饱和溶液,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故选B。点睛:在溶解度曲线上,溶剂的质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即可。11.B【详解】A.酒精是常用消毒剂,在生活和临床上,杀菌、消毒用75%的酒精,75%酒精消毒效果较好,浓度为95%的酒精,有很强的吸水性,能迅速使细菌细胞脱水凝固,这样就形成了一层保护膜,防止酒精进入菌体,使菌体不能直接接触酒精,因此很难达到杀菌效果,所以酒精溶液浓度越大,消杀效果不好,故A错误;B.使用清洁能源,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可以保护空气,故B正确;C.甲状腺肿大与碘缺乏有关,防治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适当添加碘酸钾,故C错误;D.在汽油中添加适量乙醇的目的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还可促进农业的生产,乙醇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不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错误。故选:B。12.A【详解】A、酒精浓度过高,效果太强,可能导致只是让细菌细胞最外面的蛋白质变性,而形成一层保护膜,使酒精不能完全进入细菌细胞内,达不到杀菌的目的,说法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与二氧化碳、氢气反应,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和氢气,说法正确;C、磷酸二氢钾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可用作复合肥料,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可用作保护气,说法正确。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金属),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溶液、金属),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