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6计算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158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6计算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158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6计算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158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6计算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6计算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6计算题 一、计算题(共0分)1.(2018·山东青岛·中考真题)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 12.5 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 100 g 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 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为_____(填写离子符号)。(2)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结果精确至 0.1 g)。 (3)A 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2.(2021·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追梦”学习小组为测定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装置中盛放锌粒的网兜不与稀硫酸反应)。请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和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1)实验中设计干燥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2)锌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g。(3)计算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步骤)3.(2020·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6月8日是第12个“世界海洋日”,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某课题小组模拟工业海水提镁的流程,在实验室制取生产镁的原料——氯化镁,设计方案如下: 【信息】(1)海水和苦卤中都含有NaCl、Na2SO4、MgCl2、CaCl2、KCl等。 (2)苦卤是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溶液。 (3)如下表是某品牌不同碱的价格。 试剂NaOHCa(OH)2Ba(OH)2KOH价格(元/吨)240085053005500 请分析与计算。(1)海水和苦卤都可以作为制取氯化镁的原料,甲同学提出选择苦卤更好,小组同学一致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______。(2)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试剂X最好选择表格中的______。 (3)该方案制取氯化镁时,要经历步骤I和步骤II两步转化,其主要目的是____。 (4)小组同学按上述方案进行了实验,并制得19.0g干燥纯净的氯化镁固体。若步骤Ⅱ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镁恰好完全反应,且步骤III中氯化镁没有损失,求步骤II中消耗稀盐酸的质量___。(写出计算步骤)4.(2019·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某化学拓展课堂的主题是:探秘氯化钠样品。主题Ⅰ 探究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已知所提供的氯化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甲同学的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下:根据以上实验信息,甲同学得出结论:此氯化钠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硫酸钠。【实验分析】(1)步骤①中加入适量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_。(2)乙同学认为步骤③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说明原因_________。主题Ⅱ 测定氯化钠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确定了氯化钠样品中杂质的成分后,甲同学对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称取20.0g 氯化钠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 2.33g。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 0.1%)5.(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研究显示: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近一半存留在大气层,其它被陆地和海洋吸收。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导致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表层海水平均pH从8.1下降到7.9。人类给海洋的二氧化碳越多,海水pH越小,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会相对减弱,这样的循环会导致海洋生物链发生变化。垃圾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垃圾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还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海洋酸化;同时垃圾焚烧需要购买辅助燃料,成本较高。我国烟气处理协同P2G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1)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下列有关海洋酸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A.海洋酸化是指表层海水呈酸性B.海洋酸化会导致气候变暖加剧C.海洋酸化不会影响海洋生物及其生态系统D.海洋酸化会改变海水中某些离子的浓度(3)流程中“净化装置”的作用是______,“其它气体”的主要成分有O2和______(填化学式)等气体。(4)使用P2G技术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5)“甲烷化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其中X是______(填化学式)。(6)若用P2G技术处理550kg二氧化碳,使其完全反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甲烷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1)Na+、H+;(2)10.6g;(3)6.5%【详解】根据B点时盐酸过量分析解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由图可知,当滴入稀盐酸至B点时,加入的稀盐酸过量。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NaCl、HCl,故存在的阳离子为Na+、H+;(2)由图可知,当滴入稀盐酸至A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完全反应。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106 73 117 44x 100g×7.3% y z x=10.6gy=11.7gz=4.4g(3)当滴入稀盐酸至A点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2.5g+11.7g-10.6g=13.6g;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12.5g+100g-4.4g=208.1g;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6.5%。答:(2)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3)A 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5%。2.(1)防止装置中水被带出导致实验误差(2)0.8(3)解:设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答: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 【解析】(1)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可能会带出装置中的水导致实验误差,实验中设计干燥装置的目的是防止装置中水被带出导致实验误差。(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装置减少质量就是生成氢气质量402-401.2=0.8g。(3)见答案。3. 海水中Mg2+的浓度很小,生产成本非常高,而苦卤中Mg2+的浓度高,生产成本低,同时还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Ca(OH)2 得到纯净的氯化镁溶液 146.0g【详解】(1)海水和苦卤中都含有MgCl2,都可以作为制取氯化镁的原料,甲同学提出选择苦卤更好,小组同学一致同意他的观点,这是因为海水中Mg2+的浓度很小,如果直接取海水加入碱使Mg2+转化成氢氧化镁沉淀,将消耗大量碱,生产成本非常高,生产效率非常低,而苦卤是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溶液,由于水分的大量蒸发,苦卤中Mg2+的浓度大大提高,使苦卤中的Mg2+转化成氢氧化镁沉淀所需要的碱将大大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故填理由是:海水中Mg2+的浓度很小,生产成本非常高,而苦卤中Mg2+的浓度高,生产成本低,同时还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2)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必须选择既符合生产要求,又总价低的试剂。假设生产同样多的氢氧化镁比如58吨,根据四种碱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的关系:2NaOH~Mg(OH)2,Ca(OH)2~Mg(OH)2,Ba(OH)2~Mg(OH)2,2KOH~Mg(OH)2,计算可知,需要:氢氧化钠80吨,总价192000元;氢氧化钙74吨,总价62900元;氢氧化钡171吨,总价906300元;氢氧化钾112吨,总价616000元,因此试剂X最好选择表格中的Ca(OH)2。 (3)该方案制取氯化镁时,要经历步骤I和步骤II两步转化,步骤I是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将苦卤中的Mg2+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此时其他离子不能生成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镁固体;步骤II向氢氧化镁中加入适量10%的稀盐酸,氢氧化镁与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镁。通过步骤I和步骤II两步转化,除去了苦卤中原来跟Mg2+混杂在一起的其他离子,得到纯净的氯化镁溶液。因此经历步骤I和步骤II两步转化的主要目的是:得到纯净的氯化镁溶液。 (4)解:设步骤II中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x 解得x=146.0g答:步骤II中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146.0g。4. 判断杂质中是否含有氯化镁 不同意 加入稀盐酸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 92.9%【分析】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氯化镁,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氯化钙,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钠。【详解】(1)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故步骤①中加入适量NaOH 溶液的目的是判断杂质中是否含有氯化镁。(2)乙同学认为步骤③中不需要加入足量稀盐酸,不同意他的观点,原因是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稀盐酸要排除碳酸钠的干扰。称取20.0g 氯化钠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2.33g,则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为2.33g,设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为x 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点睛】5.(1)(2)C(3) 除去烟尘和有害气体 N2(4)二氧化碳被利用转化为甲烷,被重复利用,节约资源(合理即可)(5)H2O(6)设生成甲烷的质量为x。 答:生成甲烷的质量的质量为200kg。 【解析】(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使海洋酸化,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导致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表层海水平均pH从8.1下降到7.9,则海洋酸化是指表层海水呈酸性,故A正确;B、海水pH越小,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会相对减弱,则海洋酸化会导致气候变暖加剧,故B正确;C、人类给海洋的二氧化碳越多,海水pH越小,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会相对减弱,这样的循环会导致海洋生物链发生变化,则海洋酸化会影响海洋生物及其生态系统,故C不正确;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水的量减少,则海洋酸化会改变海水中某些离子的浓度,故D正确;故选C。(3)垃圾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则流程中“净化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烟尘和有害气体,通入的空气中含有氮气,则“其它气体”的主要成分有O2和N2等气体。(4)由图可知,P2G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甲烷作为辅助燃料,被利用,则使用P2G技术的优点是二氧化碳被利用转化为甲烷,被重复利用,节约资源(合理即可)。(5)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还有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X的化学式为H2O。(6)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计算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4推断题、流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实验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