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二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解析版)第1页
    第二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解析版)第2页
    第二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学案及答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一、选1.大量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行而来的。根据现代生物进行理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A.自然选择                       B.生物的繁殖能力C.生殖隔离                          D.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A【详解】结合分析可知,根据现代生物进行理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2.下列哪一项属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内容(    A.过度繁殖         B.获得性遗传     C.适者生存     D.生存斗争【答案】B【详解】ACD、过度繁殖、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都是达尔文的学说内容,ACD不符合题意;B、拉马克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获得性遗传和用进废退,B符合题意。3.以下属于适应的相对性实例的是(    A.枯叶蝶在停息时,它的翅很像一片枯叶B.竹节虫俯身于竹枝上,其身体颜色和形态与竹枝相似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叶刺,光合作用减弱D.冬季来临前,雷鸟将羽毛换成白色的【答案】C【详解】A、枯叶蝶在停息时,它的翅很像一片枯叶,有利于枯叶蝶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属于适应的普遍性,A错误;B、竹节虫俯身于竹枝上,其身体颜色和形态与竹枝相似,有利于竹节虫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属于适应的普遍性,B错误;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叶刺,可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散失,但又会导致光合作用减弱 ,体现了适应的相对性,C正确;D、冬季来临前,雷鸟将羽毛换成白色的,有利于雷鸟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属于适应的普遍性,D错误。4.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时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杀虫剂对苍蝇进行了选择B.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繁殖能力C.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免疫力D.杀虫剂使苍蝇产生了抗药性变异【答案】A【详解】随着杀虫剂的使用,苍蝇群体中原本有抗药基因的个体存活,不具有抗性基因的个体大部分死亡,导致具有抗药基因的个体占比逐渐增加,因此种群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因此苍蝇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A正确;杀虫剂对苍蝇的繁殖能力、免疫力的影响并不清楚、需要继续实验研究,BC错误;苍蝇的抗药性本来就存在,并不是杀虫剂诱导产生、杀虫剂起到选择作用,D错误。5.近年来,一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呈增强的现象.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抗生素质量与前几年相比有所下降B.细菌接触了抗生素后,逐渐产生了抗药性C.细菌为适应这种药物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细菌中原来就存在适应抗生素的个体,在抗生素的作用下,这些个体继续生存并繁延【答案】D【详解】抗生素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抗药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可见,细菌原就有一些适应抗生素的个体继续生存并繁延,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D正确。6.生活在南美安第斯山脉的剑喙蜂鸟有超长的鸟喙,该种鸟喙专门从西番莲11.4 cm长的花冠中吸食花蜜,而西番莲则将剑喙蜂鸟作为专用传粉使者。这种适应性的形成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西番莲大量繁殖C.定向突变                     D.蜂鸟频繁使用鸟喙【答案】A【详解】剑喙蜂鸟超长的鸟喙和西番莲11.4cm长的花冠是共同进化的结果,这种特点对双方都有利,由于变异是定向的,故下一代鸟的喙的长度不一定,而长喙性状的形成要通过自然选择逐代积累,根据现代进化理论分析,现存的生物之间的适应关系是共同进化的结果,故剑喙蜂鸟和西番莲的进化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A正确;BCD错误。7.关于生物的进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食蚁兽的舌头细长,是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符合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理论C.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具有绝对性D.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是抗生素对细菌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答案】C【详解】A、许多证据都可证明生物有共同祖先,化石证据是研究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据证,A正确;B、食蚁兽的舌头变得细长,是由于食蚁兽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这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观点,B正确;C、经过自然选择之后,适应的体被淘汰掉,适应的体被保留下来,所以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C错误;D、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是抗生素对细菌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将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留下,不具有耐药性的细菌被淘汰,D正确。8.据最新报道,某患者感染了网红细菌——MRSA,该细菌对26种抗生素都毫无反应,患者经医院抢救21天,最终才脱离危险。关于MRSA叙述正确的是(    A网红细菌、蓝细菌等真菌,均为原核生物B网红细菌是滥用抗生素造成的细菌的抗药性变异C网红细菌与动物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细菌有细胞壁D网红细菌能否被台盼蓝染色可判断细菌的存活情况【答案】D【详解】A网红细菌和蓝细菌都属于细菌,均为原核生物,A错误;B、抗生素对变异进行选择,变异是定向的,B错误;C网红细菌是原核生物,和动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错误;D台盼蓝是大分子染色剂,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后,台盼蓝才能将细胞染色,D正确。9.小明感染了某种强力致病细菌。该细菌可以合成、分泌多种毒蛋白,多种抗生素对该细菌都没有治疗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致病菌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B.该致病菌分泌毒蛋白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C.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该致病菌发生适应性进化D.该致病菌分泌的多种毒蛋白没有生物学活性,因为缺少加工场所【答案】C【详解】A、致病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染色质,A错误;B、致病菌是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错误;C、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该致病菌发生适应性进化,C正确;D、原核细胞分泌的蛋白质也有生物学活性,其加工场所在细胞溶胶中,D错误。10.非洲干旱环境下生长的金合欢,是具有长达10厘米尖刺的高大树种,尖刺减少水分散失的同时又可抵御动物的啃食。长颈鹿有长达45厘米的舌头,柔软细长的舌头加上长长的脖子可以轻松吃到被尖刺覆盖的金合欢嫩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金合欢的尖刺和长颈鹿的长舌头都是生物适应性的表现B.生物适应性的形成离不开遗传、变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非洲干旱环境使金合欢出现适应性性状并遗传给后代D.当环境发生改变后,长颈鹿的适应性有可能变得不适应【答案】C【详解】A、金合欢的尖刺减少水分散失适应非洲干旱环境,同时尖齿的存在也可以抵御动物的啃食,能够让自己生存下来,长颈鹿的长舌头可以轻松吃到金合欢嫩叶也是为了生存,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A正确;B、适应是环境与生物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结果,适应的形成离不开可遗传的有利变异与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B正确;C、尖刺对于金合欢是一种表现型,该表现型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非洲干旱环境起到选择作用,拥有尖刺的金合欢能适应非洲干旱环境,C错误;D、当环境发生改变后,如果不再是干旱环境,金合欢的尖刺变短甚至退化,长颈鹿有长达45厘米的舌头和长长的脖子有可能变得不适应,D正确。11.抗菌药物在人类和动物中的过量和不正确使用,导致越来越多病原体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某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出现的根本原因B.细菌的耐药率与抗生素使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C.从2017~2020年某种细菌的基因库一直在变化D.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可以避免细菌耐药性的出现【答案】C【详解】A、细菌的耐药性在抗生素使用之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于抗生素使用才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出现,A错误;B、据图分析可知,随着使用抗生素人均使用量增多和使用时间的延长,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升高,说明细菌的耐药率与抗生素使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B错误;C、种群的基因库是指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从2017~2020年抗生素的耐药率增高,说明某种细菌的基因库一直在变化,C正确;D、耐药菌的产生是变异(基因突变)的结果,并不会因为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就可以避免出现,D错误。12.抗生素耐药性(AMR)已成为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全球迫切需要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或细菌感染都可能引起肺炎,若为病毒引起的感染常用抗生素治疗B.随着抗生素的用量增加和新型抗生素研发,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抗生素耐药性(AMR)实质是细菌耐药性定向变异的结果D.合理使用抗生素,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性鉴定的相关实验【答案】D【详解】A、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药物,对病毒感染无效,A错误;B、人工选择的生物类型通常是对人类有利的,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增强对人类不利,不属于人工选择的结果,B错误;C、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抗生素耐药性(AMR)实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D、合理使用抗生素,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性鉴定的相关实验 ,以避免超级细菌的出现,D正确。二、非选择13.达尔文在环球航行中,于1835年登上远离南美大陆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这片岛屿是在距今几百万年前由海底火山爆发形成的,岛上有几百种特有物种,其中一些特有物种引起了达尔文的关注,因此他在岛上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考察。(1)有人认为,岛屿上奇花异草荟萃,珍禽怪兽云集,说明该群岛上的环境条件很适合各种各样的生物生存。这样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用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应如何解释?_______(2)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对芸薹属甘蓝种植物进行人工选育,选育出了花椰菜卷心菜和羽衣甘蓝等品种(下图),各个品种之间的外观形态营养价值有明显差异。上述不同甘蓝品种植物的选育过程,能否作为支持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证据?为什么?_______【答案】(1)不正确。现存在该群岛上的生物是长期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其他生物可能在选择过程中被淘汰了,所以无法判断其他动植物是否也适应岛屿上的环境。(2)不能。这些品种的选育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不能体现自然选择的过程。【详解】(1)岛上有几百种特有物种,这些物种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其他物种可能在选择过程中被淘汰,无法判断其他动植物是否也适应岛屿上的环境。2)不同甘蓝品种植物的选育过程,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不能体现自然选择的过程。14.环丙沙星、利福平、红霉素等抗菌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增殖,其抗菌机制如下表。抗菌药物抗菌机制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红霉素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1)环丙沙星通过抑制细菌DNA分子解旋过程而导致其无法进行复制,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____________酶的作用。利福平和红霉素都作用于基因表达的过程,其中利福平阻断了____________过程,红霉素阻断了____________过程。(2)细菌的耐药基因最终来源通常是____________,而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种群起到了____________作用。(3)近些年来,细菌耐药率明显升高,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不耐药细菌____________的机会减少,而耐药细菌则相反,从而导致耐药基因在细菌种群基因库中的____________逐年上升。(4)日常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解旋     转录     翻译         (2)     基因突变     选择(3)     生存和繁殖     频率        (4)许多人把抗生素当成了治疗感冒咳嗽的万灵丹;有些人认为抗生素能消炎,为早日痊愈不恰当同时大剂量使用多种抗生素等【分析】红霉素能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进而抑制翻译过程,导致细菌不能合成蛋白质,不能正常的进行生命活动;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的复制,进而抑制细菌的增殖;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抑制转录过程,不能合成mRNA,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1DNA解旋酶能打开DNA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其解旋,环丙沙星通过抑制细菌DNA分子解旋过程而导致其无法进行复制,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解旋酶的作用。据题意可知,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抑制转录过程,不能合成mRNA,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红霉素能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进而抑制翻译过程,导致细菌不能合成蛋白质,不能正常的进行生命活动。(2)细菌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但没有染色体,因此抗药性变异的来源不是基因重组和染色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经过抗生素的长期自然选择,出现了抗药性较强的菌株,且逐渐增强。(3)细菌耐药率明显升高的原因是: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随着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不耐药细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减少,而耐药细菌则相反,从而导致耐药基因在细菌种群基因库中的频率逐渐上升。(4)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菌,在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普遍,比如许多人把抗生素当成了治疗感冒咳嗽的万灵丹;有些人认为抗生素能消炎,为早日痊愈不恰当同时大剂量使用多种抗生素。

    相关学案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学,问题思考,成果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学习,巩固练习,基础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学案设计,共15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