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川省雅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

    四川省雅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第1页
    四川省雅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第2页
    四川省雅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雅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雅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雅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 一、单选题1.(2022·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 B.氮气可作保护气C.二氧化碳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氧气可作燃料2.(2021·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氮气3.(2020·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的是(  )ANO2 BCO2CSO2 D.可吸入颗粒物4.(2019·四川雅安·中考真题)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5.(2019·四川雅安·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酒精作燃料 B.铁锅作炊具C.二氧化碳灭火 D.氮气作保护气6.(2022·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BMnO2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C.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D.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7.(2021·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得出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该气体一定为H2B把盛有燃着硫的燃烧匙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生成。硫能与氧气发生反应。C把木炭与氧化铜放在试管中混合均匀,加热。试管内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CO2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该无色气体为O2 AA BB CC DD8.(2021·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防毒面具滤毒罐里装有活性炭B.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实验室用锌跟浓盐酸反应制H2DO2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9.(2020·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四氧化三铁 B.火星四射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黑色固体10.(2022·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学科观念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变化与守恒: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2H2O,可推知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元素B.模型与推理: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aOH是碱,可知NaOH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宏观与微观:H2OH2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D.探究与创新:将燃着的镁条伸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瓶壁出现黑色物质,可推知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支持燃烧11.(2022·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全球的冰雪盛会,下列举措不符合绿色冬奥的是A.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生活垃圾要分类,有利于回收再利用C.为方便运动员用餐,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D.使用不破坏臭氧层的二氧化碳作制冷剂制冰12.(2021·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操作方法ACO2CO点燃混合气体。B铜粉(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CO2(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DNaClCaCO3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13.(2021·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CO2CO密度均大于空气C.用途: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气体肥料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雾霾14.(2021·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青少年要增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不能食用B.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C.用天然气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D.霉变食品煮熟后可食用15.(2019·四川雅安·中考真题)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水分子的体积减小DCOCO2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16.(2018·四川雅安·中考真题)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原子大小不同C原子种类不同D原子数目不同
    参考答案:1D【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光,可制成电光源,正确;B、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C、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D、氧气不能燃烧,不能作燃料,错误。故选D2B【详解】二氧化硫能导致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B3B【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ANO2是空气污染物;BCO2不是空气污染物;CSO2是空气污染物;D、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故选B4A【详解】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正确;B、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D、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故选A5B【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详解】A、酒精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铁锅作炊具是利用铁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6B【详解】A、实验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免装置漏气浪费药品,所以选项正确;BMnO2是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所以选项错误;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选项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的验证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满,所以选项正确。故选B7D【详解】A、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有水生成,说明该气体中含氢元素,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还可能是甲烷等,不符合题意;B、把盛有燃着硫的燃烧匙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C、把木炭与氧化铜放在试管中混合均匀,加热,木炭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试管内黑色固体变红色,说明生成了铜,不能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木炭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符合题意。故选D8C【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毒物质,故防毒面具滤毒罐里装有活性炭,不符合题意;B、通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C、实验室用锌跟稀硫酸制取氢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符合题意;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详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A10A【详解】A、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酚酞溶液遇碱变红,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aOH是碱, NaOH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和过氧化氢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将燃着的镁条伸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镁在二氧化碳中点燃生成碳和氧化镁,瓶壁出现黑色物质,可推知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1B【详解】A、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符合绿色冬奥,故A正确;    B、生活垃圾要分类,有利于回收再利用,可以资源循环利用,符合绿色冬奥,故B正确;C、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加森林树木的砍伐量,浪费资源,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冬奥,故C不正确;    D、使用不破坏臭氧层的二氧化碳作制冷剂制冰,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符合绿色冬奥,故D正确。故选B12C【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铜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氧气不反应,可用于干燥氧气,符合题意;D、氯化钠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是碳酸钙,不符合题意。故选C13A【详解】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此选项正确;B、性质:CO2的密度大于空气,CO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稍小,此选项错误;C、用途:CO2不支持燃烧,可用于人工降雨,CO2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可用于气体肥料,CO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此选项错误;D、危害:CO2会导致温室效应,S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此选项错误。故选A14A【详解】A、甲醛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故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不能食用,符合题意;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C、用天然气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容易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不符合题意;D、霉变食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煮熟后也不可食用,不符合题意。故选A15C【详解】A、由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水分子的体积没有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16A【详解】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但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A 

    相关试卷

    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

    这是一份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巴中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

    这是一份四川省巴中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金属):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身边化学物质(空气、氧气、碳、金属),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