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化学】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第一轮模拟卷(二模)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第一轮模拟卷(二模),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人教版2022-2023学年专项提升第一轮模拟卷(二模)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填写好个人资料。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題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一、单选题1.河南名吃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鱼肉B.大葱C.小麦粉D.红薯粉条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稀释浓硫酸C.滴加液体D.过滤3.2022年5月10日,中国科学家因发现千金藤素(C37H38N5O6)能抑制冠状病毒复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千金藤素属于有机物B.千金藤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C.千金藤素分子中C、N原子个数比为37:5D.千金藤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4.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C.使用干冰人工降雨D.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等多种产品5.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都要用到催化剂B.高锰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即可放出C.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的都是分解反应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得氧气的质量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有关6.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胡椒粉C.冰块D.食盐7.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B检验NaOH与HCl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取样,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C除去NaOH溶液中的杂质Na2CO3滴加适量Ba(OH)2溶液,过滤D将100g98%的浓硫酸稀释成40%的稀硫酸将100g98%的浓硫酸缓慢倒入装有245ml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 A.AB.BC.CD.D8.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生成物是混合物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C60是一种化合物D.所有碳单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10.2021 年 9 月 17 日,神舟 12 号载人飞船成 功返回地面,圆满完成任务,举国上下为之 欢呼。氧气和水是保障航天员生命的重要物 质,如图为核心舱环控保障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蒸发水汽的过程, 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B.图中的饮用水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C.氧再生系统的原理是电解水,此过程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1D.该系统产生的氢气是可燃气体,燃烧前需验纯,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较纯11.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能达到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中的H2通过灼热CuOB鉴别MnO2粉末和木炭粉分别加水搅拌C检验CO2中混有HCl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将铁片和银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A.AB.BC.CD.D12.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可使气体( )A.通过氢氧化钙溶液B.通过燃着的酒精灯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通过紫色石蕊溶液 二、推断题13.认识化学物质与变化是化学学科素养的基本要求。已知A~X是常见的8种化学物质,其中A是白色固体,含该物质的矿石可用于建筑装饰装修、工业制二氧化碳、工业制生石灰等:G、C、Z、X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G、C组成元素相同;M、E组成元素相同;N是黑色固体粉末;F含有三种元素且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它们有如下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请回答:
(1)物质C的用途有:__________;(任写一种,合理即可)
(2)写出反应②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反应条件:_________。
(5)写出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三、流程题14.双氧水脱硫处理烟气(含SO2),并用铝灰(主要成分Al、Al2O3)制备硫酸铝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注:除尘器的作用是除去悬浮在气体中的粉尘。
(1)脱硫塔中,双氧水(H2O2溶液,H2O2中O为-1价)脱硫过程发生的反应主要有:
Ⅰ.SO2+H2O=H2SO3Ⅱ.H2O2+H2SO3=H2SO4+H2O
①反应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反应Ⅰ和反应Ⅱ中,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_。
(2)反应器中,生成氢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上述流程中,烟气经过脱硫塔和________设备处理,减少了其对环境的污染。
(4)从环保角度来看,尾气需流经氢氧化钠溶液来除去其中的残余SO2气体,S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15.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I________,II_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编号)。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不纯的原因:_____。(一条即可)
(3)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五、综合应用题16.金属的发现与使用历史体现了人们对其性质的认识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1)2022年9月,在郑州商城遗址首次发现商代文物黄金面罩,其制作工艺先进,薄如蜂翼,利用了黄金良好的_____________性。
(2)《周礼·考工记》中有关于将铜、锡以不同比例熔合制成功能各异的青铜器的记载。将铜片和锡片分别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金属活动性锡大于铜。西汉《准南万毕术》时曾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向胆矾加入铁可以得到金属铜,这是古代的湿法炼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炒钢法”的生产工艺可用下图表示。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该过程中把铁矿石和煤捣碎的目的是什么?_____
②地壳中铁元素以铁的氧化物形式存在铁矿石中,相同质量的FeO、Fe2O3、Fe3O4中,铁元素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炒钢”是将熔化的生铁导入方塘(敞口放置)中并不断翻炒,以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____
④为防止铁制品锈蚀,人们会在铁制品表面刷“银粉漆”(主要成分为铝粉)。请解释铝耐腐蚀的原因。____
(4)2022年11月,科学家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首次发现亚微米级磁铁矿,若在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23.2gFe3O4,可制得纯铁的质量是多少? 六、科学探究题17.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
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
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猜想三:有K2SO4和KOH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Fe2O3粉末、BaCl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_______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②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4)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
(5)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一中的Fe2O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_______。
A.Mg B.CuO C.KCl D.Na2CO3
(6)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_。 七、计算题18.取一定量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气体全部扩散),测得实验过程中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原理: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请计算:
(1)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g。
(2)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模拟练习卷一,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模拟练习卷三,共8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项提升模拟练习卷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