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从军行示范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作者,忠心报国的壮志雄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想一想,你眼中的边塞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大漠 烽烟 长城 黄沙 战争
你能背几首学过的边塞诗吗?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凉州词 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塞 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听音频,明确字音和节奏!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题目中加上“歌”“引”“吟”“歌行”等的诗大多属于乐府诗。
乐府诗:汉乐府,指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乐府收集整理的诗歌叫做乐府诗。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王昌龄(?—约756年)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天宝间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在《王昌龄集》。
青海:指青海湖长云:云连绵不断,铺天盖地雪山:指祁连山,常年积雪穿:磨破破:攻克、打败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说一说这首古诗字面上的意思。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一带烽烟滚滚,阴云密布,皑皑雪山都显得黯然无光。站在孤城上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如此冷清和寂寞的地方,自然愁绪满腹,相思满怀,戍边将士们又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呢?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将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飞扬的黄沙把身上的铠甲都磨穿了。但只要没打败边塞的敌人,就绝不返乡。
祁连山雪光闪耀,异常壮丽,为什么暗了下来?
漫天的黄沙,连绵不断的阴云,四起的硝烟,让雪山变暗了。
“暗”描写了当时阴云密布,天色很暗,体现了戍边将士低落、孤独的心情,以及对故土和家乡亲人的思念。
“孤”,这样一座孤城,萧索、荒凉。在万丈高山的衬托下,显得孤单和渺小。将士们久住孤城,举目无亲,孤苦伶仃,思家怀乡。
第一、二句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通过青海湖、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等景物,勾勒出边塞将士战斗、生活的环境;同时,开阔、萧索的景色描写,也从侧面边塞将士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
不是,是指战斗次数多。
将士的铠甲都被黄沙磨破了,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时战争频繁激烈,征战时间漫长。
“百战”是指一百次战斗吗?
从这豪壮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将士们怎样的心?
不把敌人消灭誓不还的决心,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磨破的是金甲,磨不破的是什么呢?
青海 长云 雪山 孤城 遥望
黄沙 百战 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从军行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从军行,学习古诗的方法,青海湖,祁连山,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教学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从军行》唐·王昌龄,不破楼兰终不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释题“从军行”,作者简介,朗读《从军行》,写作背景,品词析句,再读《从军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