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九下课件PPT整套
- 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教学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9.2溶解度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9.3溶液的浓度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第九单元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教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实验9-1,食盐在水中溶解,一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实验9-2,几乎不溶,溶解溶液呈紫红色,实验现象,实验9-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水又苦又咸,是因为海水中溶解了许多物质。海水是一种混合物
思考:为什么蔗糖会“消失”在水中?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运动扩散,在水中以
分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的中间。
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在水中以离子(Na+、Cl-)形式存在于水分子的中间。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如密度、浓度、颜色等)。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T、P)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液中析出。
③混合物: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
一定是溶液。
(判断是否为溶液的依据)
注意: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注意:①m溶液= m溶质+ m溶剂,但是V溶液≠V溶质+V溶剂。②溶质质量是指溶解的物质质量,未溶解的那部分质量不属于溶
液的溶质。③一种溶液只有一种溶剂,但可以有多种溶质(如海水);溶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④能与水反应的物质其生成物是溶质。如CaO、CO2等
溶解,溶液呈棕色
①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剂;②______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______;③______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性______;
将装有2mL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往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约2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然后振荡并静置几分钟,观察现象。
4.确定溶质、溶剂方法:
①两种液体相互溶解,量少的为溶质,量多的为溶剂; 只要有水,水就是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
般是指水溶液。②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相互溶解形成溶液,一般固体
或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③根据溶液的名称确定:一般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如:碘酒、石灰水。
注意: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①农业上配营养液、农药;②实验室、科研上配制试剂;③医疗上配药剂。
补充: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①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②外因:温度、压强。(大部分物质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强;气体压强越大,溶解能力越强)
二.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现象
测定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温度计、蒸馏水、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
1.常见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①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溶液温度升高。如
浓H2SO4、NaOH等,CaO与H2O反应放出大量热。②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不变。如NaCl、KCl等。③有些物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溶液温度下降。如:NH4NO3、NH4Cl等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吸收热量>放出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NH4NO3吸收热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完美版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蔗糖的溶解,氯化钠的溶解,4思考,混合物,均一的,稳定的,溶液的定义,溶液的特征,不能溶解,溶液的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溶液的形成精品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初中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秀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蔗糖的溶解,氯化钠的溶解,4思考,混合物,均一的,稳定的,溶液的定义,溶液的特征,不能溶解,溶液的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