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设计
展开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世界上几种重要的古代文明的特点。本课第一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不便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第二部分相对较简单,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同时在一部分应注意思考为什么文明之间具有差异。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利用唯物史观讲解文明起源,理解文明起源问题,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素养。
【时空观念】将各个古代文明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去认知,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各个古代文明的发展;能够利用已有的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史料实证】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能够掌握获取史料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历史解释】阅读“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分析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家国情怀】人类早期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世界上几种古代文明的特点。
难点:理解文明起源和文明之间的差异。
课前准备:
通过查阅资料先行了解西亚与埃及的历史和相关内容。
西亚:
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农业始终是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基础,在生产的过程中,开启了私有制的发展、阶级分化和国家的形成,成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和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为了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发明了60进位制。河水经常泛滥,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的传说。
为了解决该地区河水泛滥时易涝,其他时间易旱的问题,就需要修建许多水利灌溉设施。大规模集体协作劳动加强了各地居民间的联系,提高了生产组织化程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形成。
两河流域不像尼罗河流域那样封闭,为了争夺两河地区的肥沃土地,此地多有战争,王国更替频繁。这种频繁更替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也在客观上刺激了国家职能的健全和发展,同时导致了民族融合的发展,推动了两河地区文化上的繁荣。
埃及:
东北非的埃及同样干旱,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始终是埃及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基础,根据尼罗河水涨落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古埃及人可以安全地栖息,无须遭受蛮族入侵所带来的恐惧与苦难,促进古代埃及的人民的经济发展。
尼罗河作为快速交通的要道,连接埃及全境,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并形成法老的专制统治。
尼罗河的特产纸莎草成为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尼罗河流域带来了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因此古代埃及建立起了辉煌的埃及文明.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大家现在快速阅读教材并结合标题,之后告诉老师本课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生: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类文明的产生”,第二部分讲述的是“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设计意图:阅读教材,树立学生对于本课的整体框架。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类社会的演进,引出古代文明产生的情况。从原始社会的三次分工和国家产生的关系。教师给学生5分钟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构建思维导图。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进行点评,给学生一个及时的反馈。
之后教师讲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阶级产生。阶级矛盾的对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文字出现,人类文明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通过图示展示古代的主要文明,引导学生思考:文明古国分布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征。通过材料分析理解古代西亚和埃及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
1.古代文明出现河流中下游的原因?
(1)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2)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3)水源充足,离河流近
(4)动物植物丰富
(5)天然食物丰富,适合人类的居住
2.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征:
(1)都处在大河流域附近(大河文明)
(2)土地肥沃,以农业经济为主(农耕文明)
(3)都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3.古代文明代表
(1)埃及文明——尼罗河的赠礼:早期埃及人在尼罗河季节性泛滥而产生的肥沃淤泥上播种、收成。慢慢的更多人到尼罗河流域定居,形成群落,再成为城市,最后发展成为国家。
(2)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
婆罗门——从事宗教祭祀
统治阶级
刹帝利——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吠 舍——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
被统治阶级
首陀罗——从事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3)《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①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利益和权威
(4)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
①地理环境: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
②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直接参与城邦政治的权利。
③经济基础:发达的奴隶制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推动。
④外来影响:古希腊靠近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地带,便于从亚非文明的成就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5)雅典民主历史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进步性:
①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健全完备的民主制度;
②雅典的民主制重视公民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保证公民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造就了雅典的全面辉煌,使雅典成为希腊最负盛名的城邦;雅典的民主制堪称古代西方世界政治文明的典范,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局限性:
①雅典的民主制存在明显缺陷,就其民主的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仅有成年男性公民能够享有公民权,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②就其性质而言,这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制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④正是由于许多公民的民主生活抛弃了正义原则,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最终导致了雅典城邦的混乱和衰亡。。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师:文明自诞生之日起就呈现出多元的特点。世界上古代文明主要有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因为之前学习过中国历史,了解了中华文明,所以今天就不再介绍中华文明。同学们,现在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 政治 | 文化 |
两河文明(西亚)
| 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最初文明; 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 红水河方舟传说 60进位制 |
尼罗河文明(北非) | 公元前3500左右,埃及文明兴起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君主专制 较为完善的官僚体系 君权神授 | 神话和文学传说 象形文字 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 金字塔(建筑、数学达到较高水平) 莎草纸 |
古印度文明(南亚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 公元前3世纪,印度文明诞生; 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 婆罗门教 佛教 |
古希腊文明(地中海沿岸) | 小国寡民 城邦奴隶民主制 | 文学 历史学(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被西方认为“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西方哲学的基础。) |
师:现在我们通过图片了解这四个文明。
师:同学们现在阅读材料,观看地图,思考“为什么不同的文明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苏美尔人及其后继者的宗教信仰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河水泛滥的影响。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河水泛滥的周期性,而是泛滥的时间和洪水量的不可预见性。北部地区的大雨加上了札格罗斯山脉和托罗斯山脉上的积雪消融,常常会引起特大洪水,它们不只是充满灌溉沟渠,还毁坏了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尼诺塔不是一位慈祥的神,而是一位恶毒的神。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尼罗河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弄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背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得到了特别好的保护……尼罗河就像一条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每年可以预知且又水势平缓的泛滥则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是“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从印度的外围来看,古代印度北靠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脉作天然屏障、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这种“一面围山,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导致印度在地理上自成一格。
从印度内部地形结构所形成的印度地理特点的差异性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疆界上,高山、大河、森林、沙漠及高原的阻隔容易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的文明单元,也会导致印度在人文上形成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并存的局面,这样的天然屏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蒋敬《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研究》
生:文明之间的差异是地理环境影响的。
师:现在这里有一副希腊的地形图,同学们通过观看地图,参考之前三个文明的材料,思考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古希腊文明。现在大家先观察地图,归纳希腊的地形特点。
生:山地多,平原少,海岸线漫长,岛屿多,地中海气候,利于葡萄和橄榄等经济作物生长。
师:同学们思考这样的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生:利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形成,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利于形成平等意识和冒险精神,推动了古希腊殖民扩张,有利于民主制发展。
师:没错。我们可以看出地理环境是影响文明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文明的发展是受地理和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细读教材,提升学生阅读文本,提取信息能力。利用材料和地形图,便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同时打破学科界限,便于学生培养综合能力。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立意,课堂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课标要求,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