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地形图的判读(含解析)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地形图的判读(含解析)第1页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地形图的判读(含解析)第2页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地形图的判读(含解析)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地形图的判读(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地形图的判读(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地形图的判读 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陆地地形的是(  )A.大陆架 B.大陆坡 C.盆地 D.大洋中脊2下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A BC D3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的地图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平面地图C.地形剖面图 D.经纬网图4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A BC D5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关于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村位于乙村的北方 B.乙村的海拔比甲村高C.丙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 D.甲、乙两村相距约20千米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6. 图中a线是(  )A.山顶 B.山脊 C.山谷 D.鞍部7.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海拔最高的是甲海拔最高的是丁地形最平坦的是甲地形最平坦的是乙.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8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关于下列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有可能发育为河流的是B.可以在处的平地处宿营C.图中海拔最高处可能是620D.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3千米二、填空题9最能表示地形高低的图是                10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       线。   11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                             和 盆地五种。   1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稀疏);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稀疏)。13将对应正确的相应项用线连起来。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起伏较小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地形崎岖           盆地海拔较高,起伏较小,边缘陡峭                    平原四周高,中间低                                 高原三、综合题14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峰       ,鞍部       ,陡崖       .   2CD中位于山谷的是       .坡度较缓的是       .   15五一假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的郊区开展研学活动。读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首先登上了仙人峰,据图判断它的海拔范围是             米,所在山脉大致为                                 走向。   2)同学们攀登到 B 处时,能看到图中的湖泊吗?请说明理由。   3)河流中流速较快的是       ;分析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说明原因。                                                                                                                  4)分析图中聚落发展起来的共同的有利条件。   5)研学活动中,小华向当地村民建议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改种有机蔬菜、花卉,发展鱼、肉、禽、蛋生产以增加农民收入,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16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C          E       2)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       处爬山要容易些。3B处的海拔为       米。17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A点的海拔高度是       米;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图中等高距为       米。2)山顶D的高度在       米到       米之间,3)图中虚线CD表示的是       (山脊或山谷)。4)某观光旅游团欲从山脚登到山顶,现有从A处、C处出发的两条线路,请你为他们选择一条较省力的路线       。(ADCD
    答案解析部分1【正确答案】C【分析】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为了区别,人们根据高度和形态特征的差别,将世界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而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是海底五类基本地形。故C正确。
    C【点评】本题考查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分类,属于基础知识,理解解答即可。2【正确答案】A【分析】A等高线由高向低凸,为山脊,A正确。B等高线闭合,且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B错误。C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出,为山谷,C错误。D等高线闭合,且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D错误。故选A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3【正确答案】C【分析】解:以上四幅地图中,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的地图是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不能很直接看出,平面地图和经纬网图不能看出高低起伏情况。C【点评】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地表现出地面的起伏、地势的变化和坡度的陡缓,还能形象地显示出一个地区的地形类型及其特征。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4【正确答案】C【分析】读图可知,A是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B是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C是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D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在山谷处容易发育成河流,故答案选C【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5【正确答案】A【分析】读图,根据指向标判断,甲村位于乙村的北方,A正确;甲村海拔900-1000米,乙村海拔700-800米,所以B不正确;丙河大致自西向东流,故C不正确;图中比例尺为11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图上甲乙约为2厘米,实地距离约2千米,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正确答案】6C7A【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而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6.结合所学知识,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错误;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B错误;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C正确;两座山顶之间的部位称为鞍部,D错误。故C7.由图可知,海拔最高的是甲,正确、错误;甲处等高线最稀疏,所以地形最平坦,正确、错误。故A8【正确答案】C【分析】最有可能发育为河流的是处,这里等高线向高处凹进,是山谷地形;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图中等高距是50米,所以海拔最高处可能是620米;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300米(0.3千米)。故C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数值较高处发生弯曲的地方为山谷,山谷是集水区域,可能有河流发育。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即由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在寻找河流位置时,要首先判断出山谷的位置,结合位置来解答。9【正确答案】地形剖面图【分析】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点评】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可以更好地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10【正确答案】海拔;等高线【分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点评】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11【正确答案】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分析】陆地的基本五种地形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缓和的是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中部明显稀疏的是高原,盆地是中间低,四周高。
    【点评】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和高原,平原是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丘陵海拔一般大于200米小于500米;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12【正确答案】密集;稀疏【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更密集,表示相对高度更大;而坡缓的地方、等高线更稀疏,表示相对高度更小。
    【点评】用等高线地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13【正确答案】【分析】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点评】根据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进行分析解答。14【正确答案】1ABE2DC【分析】(1)等高线可以表示不同的山体部位,从图中可知,A是山顶,B位于两座山峰之间是鞍部,E处等高线重叠是陡崖。
    2)从图中可知,C是山脊,D是山谷,C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慢,D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15【正确答案】1500——600;西北——东南(或东南——西北)2)不能。因为B处和湖泊之间有山峰阻挡视线  3;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为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冬季气温0℃以上,植被覆盖率较高4)地势较平坦,水源充足  5)可行。郊区靠近城市,市场广阔   【分析】(1)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据图判断仙人峰的海拔范围是500600米;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知,所在山脉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2)同学们攀登到B处时,不能看到图中的湖泊,理由是:B地和湖泊之间有一个山峰,遮挡了视线。(3)同学们在①②两河体验了漂流活动,感受到流速较快的河流是,原因是:河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更陡。攀岩比赛地点最适合在图中的A地举行,因为A地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适合进行了攀岩比赛。(4)由图可以看出,该聚落形成的主要条件是地势较平坦,水源充足。(5)小华建议当地居民减少水稻种植,改种有机蔬菜、花卉,发展鱼、肉、禽、蛋生产以增加农民收入,这种方案是可行的,因为该地区靠近城市,市场广阔。【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16【正确答案】1)鞍部;陡崖2B3200【分析】(1)读图可知:C地的等高线特征是两个山峰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是鞍部;E地的等高线特征是等高线重委一起,是陡崖。  (2)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越缓,读图可知:B坡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故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B处爬山要容易些。(3)读图可知,B处位于200米等高线上,因此B处的海拔是200米。【点评】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而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17【正确答案】12002002002100012003)山脊4CD【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 A点的海拔高度是200米,B点的海拔高度是400米,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400-200=200米。图中等高距为200米。
    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00米。因此山顶D的高度在1000-1200米之间。
    3)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虚线CD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表示的是山脊。
    4)读图分析可知,欲从山脚登到山顶D,从A处、C处出发的两条线路中,CD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因此登山较省力。
    故(1200200200;(210001200;(3)山脊;(4CD【点评】(1)(2)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高度差。等高距是指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相对高度)
    3)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4)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相关试卷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中国在世界(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中国在世界(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图文分析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中国的地理差异(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中国的地理差异(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级阶梯,图文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西方地区(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2023届第一轮基础复习专项练习——西方地区(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图文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