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默写专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默写专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默写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默写专题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课文《劝学》中直接指出“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使自己智慧明达”意思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2)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用俗语来形容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做法可用韩愈《师说》中提到的“_______,____”来评价。(3)《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两句借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烘托音乐强大的感染力。(4)《登泰山记》中作者在泰山之巅看到一幅雪山晚晴图,其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雪和山的美景。(5)东风在古诗中常用来形容春风,比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等,请再举一例:“______,______ 。”(6)龙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描写“龙”的语句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皆是,如“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 小学而大遗 ④. 吾未见其明也 ⑤. 东船西舫悄无言 ⑥. 唯见江心秋月白 ⑦. 苍山负雪 ⑧. 明烛天南 ⑨. 相见时难别亦难 ⑩. 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⑪. 积水成渊 ⑫. 蛟龙生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博”“知”“舫”“唯”“堪”“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题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诵《短歌行》的形象。(2)白居易的《琵琶行》多处写到月,如“__________”一句,借月色倒映于江面的景色,抒发诗人与客人的离别之情;“__________”句,借月与江水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情。(3)《涉江采芙蓉》的主人公为“同心而离居”忧伤不已;秦观则在《鹊桥仙》说“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彼此情意深长,即使不能朝夕相处也无须黯然神伤。【正确答案】 ①. 酾酒临江 ②. 横槊赋诗 ③. 别时茫茫江浸月 ④. 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 两情若是久长时 ⑥. 又岂在朝朝暮暮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酾”“槊”“茫”“浸”“暮”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浙江省绍兴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统测高一语文试题2. 默写填空。(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梦中仙人纷纷乘着特别的马、车而来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3)诗词中“风”常被赋予各种复杂情感,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渲染了秋天悲凉气氛,而秦观《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却体现了秋天相遇的美好。(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周瑜赞美又尊敬,先后用了两次不同称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5)《荀子·劝学》中以雕刻为喻,说明做一件事情如果不去坚持、那么再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文才武略英雄气概,面对大江畅饮、横执长矛吟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涉江采芙蓉》描述了主人公渡江采撷香花美草情景,营造了一种清幽、高洁意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 ①. 青青子衿 ②. 悠悠我心 ③. 霓为衣兮风为马 ④. 虎鼓瑟兮鸾回车 ⑤. 风急天高猿啸哀 ⑥. 金风玉露一相逢 ⑦. 三国周郎赤壁 ⑧. 遥想公瑾当年 ⑨. 锲而舍之 ⑩. 朽木不折 ⑪. 酾酒临江 ⑫. 横槊赋诗 ⑬. 涉江采芙蓉 ⑭. 兰泽多芳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衿”“霓”“鸾”“猿”“瑾”“锲”“酾”“槊”等。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艰,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东风”,一般指春风,或比喻有利的时机或条件。“东风”一词也常被写进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17.(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5.(8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2《师说》中强调从师学习不必在乎别人的年龄的是“ ?”提出了“圣人无常师”的观点后,接着运用“ ”的事例加以论证。(3)《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占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4)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表达情感的常有行为。《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就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和文学常识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文学常识主要靠平时的识记和积累。故(1)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重点字:佛、狸)(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重点字:庸、郯、苌、弘、聃)(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重点字:舳、舻)(4)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重点字:遗)【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1.突破生僻难写字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往往在考试中得不到分,原因就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以上句子中的“偭”“巉”就极易写错。2.注意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3.区分同义异形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篇名句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在这个例子中,“直”容易误写成“值”。4.要留意具体环境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写诗人与贤才久别重逢,谈心宴饮,诉说往日情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这与荀子《劝学)中“青,___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看法是相似的。(3)《静女》中,女子与男子有约却“_______________”,令男子“________”,通过描写人物的特征性动作,刻画出热恋中女子的调皮和男子的痴醉。【正确答案】 ①. 契阔谈讌 ②. 心念旧恩 ③. 取之于蓝 ④. 而青于蓝 ⑤. 爱而不见 ⑥. 搔首踟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契、讌、搔、踟蹰。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共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2)舞台上遭逢苦难久别重逢的夫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可以用《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来形容这种场景。(3)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从空间上表现羁旅之苦,“_______”于时间上体现孤病之感。【正确答案】 ①. 寄蜉蝣于天地 ②. 渺沧海之一粟 ③. 别有幽愁暗恨生 ④.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⑤. 万里悲秋常作客 ⑥. 百年多病独登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蜉蝣”“沧”“粟”“幽”“作客”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写作专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区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整理—衔接连贯、压缩语段及其他(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余光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