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5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展开第25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目标要求] 1.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2.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3.血糖调节。4.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5.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考点一 激素调节的发现和特点 激素的种类和功能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沃泰默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
(2)斯他林和贝利斯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源于必修3 P24“资料分析”
(1)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过程中加入砂子的目的是使小肠黏膜研磨更充分。
(2)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是如何设置对照实验的?将盐酸单独注射到狗的静脉中,看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2.激素调节
(1)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2)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与靶器官(靶细胞)
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作用部位
功能
下丘脑
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多肽
垂体
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性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垂体
促甲状腺(性腺)激素
蛋白质
甲状腺
(性腺)
(1)促进甲状腺(性腺)的生长发育;
(2)促进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生长激素
全身,主要是骨骼和肌肉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组织的生长
胰岛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蛋白质
主要是肝脏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升高血糖
胰岛B细胞
胰岛素
几乎全身组织细胞,主要是肝细胞、肌细胞和脂肪细胞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几乎全身组织细胞
(1)促进新陈代谢;
(2)促进生长发育;
(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肾上腺
肾上腺素
主要是肝脏
(1)升高血糖;
(2)加快代谢,增加产热
性腺
卵巢
雌性激素
固醇
全身,主要是雌性生殖器官
(1)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2)激发并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
睾丸
雄性激素
全身,主要是雄性生殖器官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源于必修3 P24“正文小字部分”:不同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相应受体位置
(1)固醇类: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雌性激素、雄性激素)等。
补充方式:既可口服,也可注射补充。
(2)氨基酸衍生物类: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补充方式:既可口服,也可注射补充。
(3)多肽和蛋白质类: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补充方式:不宜口服,需注射补充。
拓展延伸 动物激素的应用实例
(1)正面实例
①补充人体缺乏的激素治疗疾病:如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②给动物注射促性腺激素或类似物:促进动物卵子和精子的成熟,进行人工授精。
③割除家畜、家禽的生殖腺(阉割):有利于动物的育肥和驯化。
④给家畜注射生长激素或导入生长激素基因: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2)反面实例
①动物性食品中残留性激素,引起儿童性早熟。
②过量使用激素类药物,导致人体自身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多种疾病。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 )
(2)激素的合成与分泌都需要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加工( × )
(3)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是具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 )
(4)激素的受体不都在细胞膜上,如性激素的受体就在细胞内( √ )
(5)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其身材矮小,且智力发育不正常( × )
(1)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作用于胰腺。
(2)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检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理论依据是内分泌系统疾病多与激素有关,激素要经过体液运输。
(3)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信号分子发挥调节作用。
(4)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的原因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需要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1.激素、酶与神经递质的区别
比较项目
激素
酶
抗体
神经递质
化学本质
蛋白质、多肽、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等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球蛋白
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NO等
产生细胞
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细胞
活细胞
浆细胞
神经细胞
作用部位
靶细胞或靶器官
细胞内外
内环境
突触后膜
作用后变化
被灭活
不发生改变
被降解
被降解或移走
2.激素间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图所示。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3.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1)基本思路
(2)实验方法
①切除法:切除相应腺体。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
②饲喂法: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
③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适用于各种激素。
(3)实验设计
①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a.饲喂法
b.摘除法和注射法
②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最简单的方法)
(4)注意事项
①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进行平均分组,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
②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对照实验中,生理盐水不能用蒸馏水代替。
③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摘除某种内分泌腺(如公鸡的睾丸),一段时间后再注射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如睾酮),或重新植入该内分泌腺等。
⑤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就应该采用饲喂法。
考向一 动物激素的种类、化学本质及作用
1.(2020·山东青岛调研)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一种链状九肽激素,在女性分娩时有助于生产,还能缓解人们的社交压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产素是女性特有的一种激素,含有8个肽键
B.自闭症儿童的垂体释放的催产素的量可能很少
C.下丘脑中有些细胞不仅能够分泌激素,而且能传导兴奋
D.催产素对靶器官和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后会被灭活
答案 A
解析 催产素不是女性特有的激素,男性也可分泌催产素,A错误;催产素能缓解人们的社交压力,因此自闭症儿童的垂体释放的催产素的量可能很少,B正确;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也属于内分泌系统,C正确;激素发挥作用后一般会立即被灭活,D正确。
2.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
B.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D.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高一些
答案 D
解析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A正确;延长光照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进雌性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产蛋率,B正确;垂体功能受损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机体产热能力降低,C正确;长期服用性激素的运动员,其体内性激素的水平较高,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低一些,D错误。
考向二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3.(2021·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模拟)甲状腺激素(TH)是一种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的激素。如图为TH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图中虚线所示情况是否存在,进行了相关实验。该小组设计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较为合理的是( )
A.实验组:切除垂体,注射适量的TSH;对照组:切除垂体,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B.实验组:切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切除甲状腺,注射等量的TSH
C.实验组:切除垂体,注射适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切除垂体,注射等量的TSH
D.实验组:切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的TSH;对照组:切除甲状腺,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答案 D
解析 本实验是研究TSH是否对下丘脑产生反馈抑制作用,所以自变量是TSH的有无,TSH由垂体产生,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多可以对下丘脑和垂体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实验组可以切除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的量减少,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同时注射高浓度的TSH,检查TRH的含量;对照组切除甲状腺,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对照组中由于缺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下丘脑释放的TRH的量增加,如果TSH对下丘脑有抑制作用,则实验组的TRH的分泌量比对照组低,如果没有抑制作用,则实验组TRH的分泌量和对照组相同。
4.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并在适宜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记录数据,统计分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对照处理
切除甲状腺
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灌胃,每天1次
饲养条件
相同且适宜,正常饲料喂养,共14天
A.应采用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同种小鼠进行实验
B.设置乙组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手术的影响
C.采用耗氧量为观测指标的依据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代谢
D.若在各组饲料中添加放射性碘,则乙组小鼠甲状腺部位放射性强度低于丙组
答案 D
解析 为减小实验误差,除了控制其他无关变量外,还应采用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鼠进行实验,A正确;乙组是对照组,设置乙组的目的是排除手术的影响,控制无关变量,B正确;因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因此可测定耗氧量来分析其生理作用,C正确;若用甲状腺激素给丙组小鼠灌胃,则丙组小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从而抑制小鼠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若在各组饲料中添加放射性碘,则丙组小鼠甲状腺部位放射性应低于乙组,D错误。
考点二 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源于必修3 P25“思考与讨论”: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血糖含量仍然稳定在0.9 g/L左右,运动员血糖补充途径有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2.血糖平衡的调节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调节中枢:下丘脑的相关区域。
(3)调节途径
(4)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3.反馈调节
(1)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的去路,抑制血糖的来源来调节血糖的平衡( √ )
(2)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 )
(3)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降低
( √ )
(4)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少饮、少食、少尿、消瘦( × )
(5)血糖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 √ )
(6)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
( √ )
(1)胰岛素的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如果胰岛B细胞受损则会引起糖尿病。不能(填“能”或“不能”)用口服胰岛素制剂的方式治疗,因为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消化道内会被消化成氨基酸。
1.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
2.血糖代谢异常的曲线模式图
(1)图1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判断的依据是胰岛素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含量多且波动幅度大的A为正常人,B为糖尿病患者。
(2)图2表示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判断,波动范围在0.8~1.2 g/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内的b为正常人,a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为低血糖患者。
(3)图3表示进食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相对含量变化曲线,根据进食后曲线的变动趋势进行判断,即进食后含量增加的a为胰岛素,进食后含量减少的b为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
考向一 血糖平衡调节的基本过程分析
5.下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与蛋白质含量无关
B.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
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低
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Ⅰ端比Ⅱ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
答案 C
解析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其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项错误;组织液a中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b,少部分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c,B项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血浆中的葡萄糖经Ⅰ端到组织液并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所以Ⅱ端葡萄糖含量变低,C项正确;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大量血糖经Ⅰ端进入a,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经图中Ⅱ端到血浆,所以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但葡萄糖含量低,D项错误。
6.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分泌胰岛素
答案 D
解析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题图分析可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参与了血糖调节;甲表示胰岛B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乙表示胰岛A细胞,能产生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甲可作为效应器,可接受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做出相应的反应;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胞吐,而不是主动运输。
考向二 血糖调节的曲线分析
7.(2019·四川泸州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下图表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B.激素甲作用于靶细胞促进其加速摄取、利用和合成葡萄糖
C.调节激素乙合成分泌过程的信息分子有葡萄糖和神经递质
D.激素甲和激素乙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血糖水平
答案 B
解析 据图分析,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在神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和体液调节(激素甲的参与)共同作用下调节血糖浓度降低到正常水平,A正确;激素甲是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促进其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B错误;图中显示调节激素乙(胰高血糖素)的信息分子有葡萄糖(浓度低)和神经递质,C正确;激素甲是胰岛素,激素乙是胰高血糖素,两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血糖水平,D正确。
8.糖尿病发病率近年来在全球多个国家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图中甲为糖尿病患者,乙为健康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AB段与乙ab段相比,甲的胰岛B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活动较强
B.用斐林试剂对B、b点时的尿液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水浴加热后只有B点出现砖红色沉淀
C.乙cd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大量参与氧化供能
D.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增加
答案 A
解析 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因此摄取葡萄糖后,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较弱,A错误;乙为正常人,b点血糖浓度虽然偏高,但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故用斐林试剂对b点时的尿液进行检查,水浴加热后不出现砖红色,B正确;c点开始运动后体内血糖大量参与氧化供能导致血糖浓度下降,C正确;人体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多,糖氧化分解加快,血糖浓度降低,因此胰高血糖素浓度随之增加,D正确。
考向三 血糖调节有关的实验探究题分析
9.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恢复正常。现将小鼠X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处理方法
胰岛素
+
-
+
-
阿司匹林
-
+
+
-
生理盐水
-
-
-
+
实验结果(血糖浓度)
?
高于正常
?
高于正常
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表示未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
A.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
B.第1、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
C.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
D.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答案 B
解析 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高于正常的个体,A错误;高血糖小鼠X对胰岛素不敏感,则第1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则第3组血糖浓度正常,B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应注射,C错误;该实验只能证明胰岛素能降血糖,但不能证明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D错误。
10.(2017·全国Ⅲ,31)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_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2)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
解析 (1)由于胰岛素能使血糖浓度降低,所以B、C、D三组小鼠在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体内血糖浓度明显降低,从而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
(2)、(3)由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所以C组注射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葡萄糖,直接补充血糖,使体内血糖水平升高。
考点三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三级腺体: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三种激素: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3)两种效果:“+”“-”分别表示促进、抑制。
拓展延伸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模型
(1)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2)反馈调节:甲状腺或性腺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反馈调节。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源于必修3 P28图2-11
(1)通过服用放射性131I也可检测甲状腺的功能,其依据是I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而且131I的放射性强度可被仪器测定,故可以通过服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的功能。
(2)寒冷刺激时,仅甲状腺激素调节而言,垂体细胞表面受体有2种,分别是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而下丘脑细胞表面的受体有1种,是甲状腺激素受体。
2.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2)联系
①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②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1)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 √ )
(2)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 )
(3)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 )
(4)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 )
(5)下丘脑既能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参与体液调节( √ )
(6)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 )
(1)请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描述CO2调节的过程。
提示
(2)运动员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育能力。因为性激素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该激素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
考向一 激素分泌的分级与反馈调节过程分析
11.(2020·北京东城区高三模拟)下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
C.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
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答案 B
解析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神经递质,B错误。
12.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器官甲除分泌激素a外,还可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
B.a、b、c均靠体液运输,只运输给靶器官和靶细胞
C.激素c分泌增加,对器官甲、丙均有抑制作用
D.器官丙还可以分泌生长激素,与激素c的作用为协同作用
答案 C
解析 图中器官甲为垂体,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A错误;a、b、c均靠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B错误;器官丙为下丘脑,下丘脑不能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D错误。
考向二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分析
13.(2019·海南文昌中学高二月考)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
B.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
C.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D.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答案 C
解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神经调节也存在分级调节,如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A错误;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排汗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B错误;激素的作用往往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C正确;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并没有催化作用,D错误。
1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完成,而体液调节则通过体液运输调节物完成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以神经调节为主
答案 A
1.核心概念
(1)(必修3 P24)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2)(必修3 P27)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3)(必修3 P31)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教材结论性语句
(1)(必修3 P26)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必修3 P2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
(3)(必修3 P28)激素通过体液运输,随血液流到全身,但是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其根本原因是控制相应激素的受体合成的基因只在靶细胞中表达。
(4)(必修3 P3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方面神经调节主导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激素又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1.(2020·全国Ⅰ,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答案 D
解析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于没有了垂体,所以不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不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小鼠代谢不能恢复正常,D项错误。
2.(2020·山东,8)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
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
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 B
解析 长期缺碘会导致机体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根据负反馈调节机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加,A项错误;抑制钠-钾泵活性会导致膜外Na+浓度降低,影响钠-碘同向转运体转运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B项正确;碘只有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才可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该酶活性被抑制后,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C项错误;促甲状腺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项错误。
3.(2019·全国Ⅰ,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答案 D
解析 动物在受到惊吓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使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D项错误。
4.(2018·全国Ⅱ,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答案 D
解析 运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但它是激素,不提供能量,不是高能化合物,A项错误;饥饿时,血糖含量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能加速肝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但激素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项错误;进食后,血糖含量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能加速糖原合成,但激素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项错误;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多,随体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促进机体发育,D项正确。
5.(2020·全国Ⅰ,31)某研究人员用药物W进行了如下实验:给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相关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乙组大鼠无显著变化;与乙组大鼠相比,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升高,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进食量增加,体重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药物W破坏了胰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使细胞失去功能,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2)由上述实验结果还可推测,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的____,从而使该组大鼠的排尿量________。
(3)实验中测量到甲组大鼠体重下降,推测体重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述推测都成立,那么该实验的研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答案 (1)胰岛B (2)高 增加 (3)甲组大鼠胰岛素缺乏,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 (4)获得了因胰岛素缺乏而患糖尿病的动物,这种动物可以作为实验材料用于研发治疗这类糖尿病的药物
解析 (1)通过甲、乙两组对照可知,药物W能使大鼠的血糖浓度升高,可以推测药物W破坏了大鼠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使大鼠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血糖浓度升高。(2)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肾小管液的渗透压会比正常时的高,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降低,导致尿量增加。(3)药物W导致甲组大鼠胰岛素含量降低,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从而使体重下降。(4)由于该实验获得了因胰岛素缺乏而患有糖尿病的动物,因此可利用该种动物作为实验材料研发治疗这类糖尿病的药物。
6.(2019·全国Ⅱ,30)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是与某种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的物质,对小鼠的内分泌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机体内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________,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会被________。
(2)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鼠睾丸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发挥调节作用。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很低 灭活 (2)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激素等是通过体液运输的、作用时间比较长、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
1.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从以上四个实验中可推测出胰液中含有促胰液素
C.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D.实验证明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
答案 B
解析 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它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不是由胰腺分泌的,故胰液中不含促胰液素,B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就是指体液中的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短
C.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答案 C
解析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除了激素,还有其他物质,如CO2等,A错误;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持续时间比较长,B错误;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从而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完成兴奋的传递,C正确;神经中枢也可以通过分泌激素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如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D错误。
3.下图是某种雌性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知雌性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
B.雌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C.导致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不同
D.雌性激素是通过影响DNA的复制过程来影响细胞代谢的
答案 D
解析 雌性激素的本质是固醇,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与受体结合,据图可知雌性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A正确;由图中器官C分泌的雌性激素对于器官A和B的作用,可说明雌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据图可知,雌性激素有2种受体: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导致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合成这两种受体的基因不同,C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雌性激素是通过影响DNA的转录过程来影响细胞代谢的,D错误。
4.如图表示下丘脑在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A能与细胞B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B.物质A一定能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中
C.物质A不一定是蛋白质,但其可能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
D.下丘脑可能引起细胞B的电位变化或分泌活动
答案 B
解析 当下丘脑分泌神经递质时,不会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B错误。
5.下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不相同
B.曲线bc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
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只要依靠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就能完成
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
答案 A
解析 曲线ab段血糖浓度升高是由于消化和吸收了食物中的糖类,但ef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A正确;bc段为血糖浓度较高时的降低过程,该时期胰岛素分泌较多,但de段血糖浓度是在正常值下的降低过程,该阶段胰岛素分泌较少,B错误;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C错误;胰高血糖素只促进肝糖原的分解而不促进肌糖原的分解,D错误。
6.现有体重相近、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丁四只雄性小狗,丁狗不做处理,甲、乙、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得四只小狗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所示(单位:μg/100 mL血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项目
雄性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甲
3.8
0.1
5.8
乙
3.6
2.8
0.1
丙
0.8
3
5.5
丁
4
3
6
A.甲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滞
B.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生长停滞
C.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是性情变得温顺
D.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其个体大小变化为:甲、丁狗个体小,基本处于术前状态;乙、丙狗不断长大
答案 D
解析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甲狗进行手术处理后,导致其甲状腺激素含量严重低于正常值,甲狗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特别是骨的生长,乙狗生长激素含量极低,因而会出现生长缓慢或停滞的症状。雄性激素可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丙狗体内雄性激素含量很低,因而性情会变得温顺。综上所述,甲狗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少而患呆小症;乙狗由于体内缺乏生长激素,个体较小,基本处于术前状态;丙狗的生长激素含量基本正常,能长大;丁狗不做处理应正常生长。
7.某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药剂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次注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只有①号家兔
B.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缓解的是②号家兔
C.该实验证明了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
D.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 B
解析 在首次注射实验中,①是对照组(空白对照),②~⑤都是实验组,在二次注射实验中,⑤是对照组,②~④是实验组,A项错误;二次注射时,②号家兔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能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B项正确;该实验能证明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但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C项错误;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有体液调节,D项错误。
8.(2019·天津南开区模拟)炎性甲亢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从而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一种疾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的分泌活动直接受下丘脑的控制
B.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比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种类多
C.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
D.炎性甲亢患者体内细胞代谢旺盛,机体产生的热量减少
答案 B
解析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的分泌活动间接受下丘脑的控制,A错误;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而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因此,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比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种类多,B正确;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较高,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抑制了下丘脑和垂体合成并分泌相关激素,导致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下降。因此,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低,C错误;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较高,促进细胞代谢,机体产生的热量增加,D错误。
9.(2020·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 )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答案 B
解析 碘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因为负反馈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会减少,而含放射性的甲状腺的相对含量应是较高的,所以应呈C曲线。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则甲状腺的放射量会相对下降,应呈B曲线,注射生理盐水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和以前相比没多大变化,所以应介于前二者之间,应是A曲线。
二、非选择题
10.下图甲和乙是与血糖有关的两种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①~④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的物质有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图甲中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结构①~④是细胞膜上的________。进食后,GIP和胰岛素通过结构①②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4)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让二者血糖浓度变化相当。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甲、乙两个糖尿病患者,甲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②的抗体(此抗体还可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乙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③的抗体。两个患者中,通过注射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浓度的是________。
答案 (1)神经递质 胰高血糖素 (2)血糖浓度变化和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相关激素 (3)受体 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 (4)高 葡萄糖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的GIP还能促进胰岛素分泌 (5)乙
解析 (3)图乙中结构①~④的主要作用是接受来自外界的相关信息(信号分子),则①~④是细胞膜上的受体。进食后,GIP和胰岛素通过结构①②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水平。(4)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让二者血糖浓度变化相当。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葡萄糖是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浆,而消化系统中小肠K细胞可分泌GIP促进胰岛素分泌,而注射的葡萄糖直接进入血浆,不会引起该反应。(5)由题意可知,乙体内有结构③的抗体,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且乙体内无结构②的抗体,注射的胰岛素能与受体结合,有效降低血糖浓度。
11.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调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结构,小写字母表示物质,序号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0.8~1.2 g/L,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位于________(器官),f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⑨表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尿量减少,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
(3)寒冷刺激时,下丘脑既可作为神经中枢又可释放激素d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________。甲状腺激素对D的反馈抑制作用与d对D的刺激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激素e含量的稳定。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能进入垂体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____________接受信息。
答案 (1)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升高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枢纽 相互拮抗 胞内受体
解析 由图可知,A为下丘脑、B为胰岛、C为肾上腺、D为垂体、E为甲状腺,a为胰岛素、b为胰高血糖素、c为肾上腺素、d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e为促甲状腺激素、f为抗利尿激素,⑨代表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0.8~1.2 g/L,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2)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促进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3)下丘脑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e(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甲状腺激素可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所以甲状腺激素对D(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与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D(垂体)的刺激作用相互拮抗,共同调节e(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能进入垂体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激素受体在细胞内。
12.(2020·重庆高三月考)哺乳动物血液中CO2含量变化能够作用于神经系统,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强度,为了研究该反射过程中感受器的存在部位,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1)哺乳动物因剧烈运动产生的________等酸性物质能与血浆中HCO反应,使血液中CO2含量升高。CO2浓度变化可以使一些特定的感受器兴奋,兴奋以________的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导至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这种维持内环境pH稳态的过程是在________________调节的作用下,通过各系统的协调活动实现的。
(2)20世纪初,科学界认为CO2感受器可能位于脑部,也可能位于躯体的动脉管壁上。为探究这一问题,科研工作者将连接头部与躯干的血管断开,只保留由动脉传向脑的传入神经,同时将A狗的颈动脉和颈静脉分别与B狗相应血管相连,A狗躯干的呼吸运动靠人工呼吸机维持。
①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B狗处于呼吸平稳状态,目的是保证A狗脑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将呼吸机暂停一小段时间,A狗血液中的CO2含量________,发现A狗鼻部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脑部不存在CO2感受器。
(3)基于上述研究,请你为CO(煤气)中毒的紧急治疗提供一种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乳酸 神经冲动(或动作电位) 神经—体液
(2)①血液中CO2含量保持稳定 ②升高 狗躯干部血管壁上有CO2感受器 不能 (3)用含一定浓度CO2的氧气混合气体给病人吸氧治疗;用药物刺激动脉中的化学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
解析 (3)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用含一定浓度CO2的氧气混合气体给病人吸氧治疗,因为混入二氧化碳能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让病人能够得到足够的氧气。也可以用药物刺激动脉中的化学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8单元 第25讲 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8单元 第25讲 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促胰液素的发现,激素调节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 第8单元 第25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 第8单元 第25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含解析),共2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 第8单元 第25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 第8单元 第25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含解析),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