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7年级下册第2单元培优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7年级下册第2单元培优测试,共7页。
部编版语文7年级下册第2单元培优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分)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挚痛(zhì) 山涧(jiàn)污秽(huì) 缠绕(chán)B.胸膛(táng) 默契(qiè) 喷涌(yǒng)田垄(lǒng)C.召唤(zhāo) 镐头(gǎo) 辘辘(lù) 浆液(jiāng)D.仰望(yáng) 白桦(huà) 斑斓(lán) 怪诞(dàn)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再现了邓稼先等科研人员研制“两弹一星”的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B.庆历二年,王安石赴汴京参加科举,进士及第,刚入仕途就锋芒毕露。C.每当老师越来越响地敲击黑板,我们个个浩浩荡荡、战战兢兢地等着哪个不识时务的家伙往枪口上撞。D.对于他这种卑劣的行为,大家都深恶痛绝,一致决定不再理他。3.(3分)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的句子语意最肯定、最强烈的一项是( )身体的疲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灵上的倦怠,口头上说自己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但在内心深处并非如此,以致自己并未全力以赴,________A.这样不能将事业做好。 B.这样可能不能将事业做好。C.这样如何能将事业做好呢? D.也许这样不能将事业做好吧?4.(3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同梁实秋先生想吃后面的八宝粥,就不碰前面的冰糖肘子。②或者当你今天晚上坚持要看两小时电视的时候,则应该一放学就专心用功,而且看完电视立刻收心。③也像美国工人要跳槽自由,就得有进修的主动性;日本工人要公司无微不至的照顾,就得有恪尽职守的忠诚。④“收入”与“付出”常是相对的,当我们拿起一些的时候,往往也得放弃一些。⑤同样的道理,当你想明天出去痛痛快快玩的时候,今天就得拼命把该读的书读好,该做的功课做完。A.④②③①⑤ B.①④②⑤③ C.④①③⑤② D.①⑤②④5.(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是光未然。这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C.《老山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的回忆录,本文采用倒叙的方法,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D.《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二、填空题(共14分)6.(6分)给下面语段中画线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我想起那参( )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 )鸣和皮鞭滚落在山jiàn( )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liang( ),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lán(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7.(8分)填空。(1)《黄河颂》选自组诗__________________ ,词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2)《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__________作品,由_________作词,________谱曲。作品由___________________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三、课外阅读(共12分)(12分)木兰歌[唐]韦元甫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赢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威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8.(3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欲闻所戚戚 欲: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子复尚少 少:____________________(3)朔风裂人肤 朔:____________________(4)易却纨绮裳 易:____________________9.(3分)翻译下面的句子。(1)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2)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10.(3分)诗中画线句已演变成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内容相对应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3分)同为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与《木兰诗》相比,本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 四、现代文阅读(共31分)(15分)课内现代文老山界(节选)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③“不要掉队呀!”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⑤“我们顶着天啦!”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quán)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jué)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⑫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⑬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再向前进。12.(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1) quán( )起来(2)咀jué( )13.(3分)第①段中的奇观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14.(3分)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⑪段划线句“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在文中的作用。 15.(3分)有人说第⑫段“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中的“抢”表明红军吃饭时相互争夺的样子,你是否赞成?请说说理由。 16.(3分)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边的说法哪一项最符合文意( ) A.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B.表明红军战士虽然浑身紧张,但因后有敌人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D.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16分)课外精选美文阅读。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澳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口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友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泥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5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根的窑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妥、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⑥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17.(3分)本文第①段说明了黄河的哪些特点? 18.(3分)对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概括全面的一项是( )A.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B.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C.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人类生存。D.植物种类繁多,食物丰富。19.(3分)读了本文后,你对“中华”这个名称的由来是怎样理解的? 20.(3分)本文第④段举“仰韶文化”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21.(4分)本文第③段开头的“相传”和第④段第一句中的“之一”能否省略?为什么?请分别说明。 五、作文(共50分)22.(50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以“祖国在我心中”为题写一篇作文。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1.A 2.C 3.C 4.C 5.C6. cān shēnyín háo 涧 粱 斓7.(1)《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 张光年 (2)合唱音乐 光未然 冼星海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8.(1)想要 (2)年少,年纪小 (3)北方 (4)更换9.(1)早晨停马在雪山之下,傍晚借宿在青海湖的旁边。(2)今天看到木兰,声音虽然相同,但容貌已经改变了。10.厉兵秣马 将军得胜归 士卒还故乡11.《木兰诗》的结尾以兔作喻,委婉含蓄地对木兰进行讴歌和赞美;《木兰歌》结尾是直抒胸臆,以议论语句直接表达对木兰功绩的评价和赞美。12.蜷 嚼13.示例:“奇观”指登山用的火把形成“之”字形,一直与天边的星光相连的景象(行军途中红军战士持火把翻越大山的壮观景象)。14.示例:环境描写,既突出了山势的高耸险峻,行路之难,也衬托出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15.示例:不赞成,“抢”是抢先、争先,并无争夺之意,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情景。16.C17.①黄河流程漫长;②黄河流域广大;③黄河气势雄伟18.C19.因为华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20.黄河孕育户扣华民族的占代文化,是占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1.不能。“相传”表明只是一个传说,并不是确切的,用“相传”语言更准确。“之一”表明占代文明的发祥地不止这一处,用“之”表述更严密。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