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堂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朗读感知,内容赏析,雨中事,深入探究,雨后感,主旨归纳,临江仙,情感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山湖。”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海南,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的小序写了什么内容?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沙湖道中。 环境:先雨后晴。 事件:遇雨。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感觉:狼狈 不觉作用:交代写作缘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指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蓑衣,用棕等制成的雨披
译文:不要害怕听到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为什么不高声吟咏长啸,从容而行呢?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呢?披上一件蓑衣就可以在江湖风雨中度过一生。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雨,苏轼是如何做的呢?
穿、打突出风之急、雨之骤,表现风雨之大。给人以萧瑟寒冷之感
挑战心态,写出诗人悠然自得、浪漫、诗意的情怀
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呢?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颇有野趣,体现摆脱羁绊,无拘无束的个性。
心情的轻松,无官一身轻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竹杖芒鞋-----轻胜马: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劳碌。此句表现作者在风雨中体味出超旷、乐观心理感受。
思考:“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烟雨?“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序言“雨具先去”又何来“蓑”?
双关,既指自然界中的风雨,亦指政治的风云变幻
镇定洒脱,从容旷达、坦然自若
表现了词人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这是词人饱经风雨养成的智慧:以顺处逆、以理化情。表达了作者乐观、坚毅、旷达、超脱的人生精神。
上阕,反映作者不避人生风雨,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泰然处之的生活态度。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了,身上略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来迎接我。回首方才风雨潇潇的情景,离去时,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料峭春风,照应“已而遂晴”。双关,表面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实际说人生旅程就像自然界风雨一样,有顺境有逆境
作者在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
讨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处,在宋词中多解释成时候。指刚才经历风雨的时候。隐喻宦途风雨
双关,即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逆境、挫折失败
双关,即指天晴,也指顺境、成功
如果把全词凝缩到一个字上,你会选择哪一个字?为什么?
探寻生命出口: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他追求的是心灵的归隐。追求思想上的隐居、心灵的隐居。
下片进一步深化主题,在表现自己外在形象的基础上进而写其对人生经验的深刻体会,表现自己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达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陈与义(1090—1138)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诗人。南宋初官至参知政事。诗尊杜甫,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被元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宋室南渡时,经历了战乱生活,颇多感怀时事的作品,诗风大变。又能词。有《简斋集》《无住词》。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他追忆二十多年前的洛中旧游,那时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那时候的作者,“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宋史》本传)。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艰苦倍尝,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词的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译文:回忆年轻时在午桥上畅饮,在座的多是英雄豪杰。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悄然无声。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我们吹笛直到天明。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词人在上片具体回忆了哪些内容?
1.此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深感到时光不再,豪情已减
抒发月色虽好而欢乐不再的伤悼之情
2.上片中,词人使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使用了午桥、(长沟)流水、月影、杏花疏影、笛声等意象,营造出优美、恬静、闲适的意境。
“长沟流月去无声”一句,写出环境的幽雅静谧,隐喻年华盛世悄然逝去,时光难再。
3.赏析“长沟流月去无声”。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
译文:二十多年的时光犹如一场梦境,此身劫后虽存,但想起一切,就觉得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雨后初晴的景致。感叹古往今来多少兴亡旧事,都被编成渔歌在夜半响起。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赏析“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
①二十余年点明追忆的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又可见时间之长。 ②如一梦喻示作者身经浩劫,如历恶梦的心境。 ③“惊”字写出了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作者逃到南方,饱尝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 ④ 这两句概括了国家和个人急剧变化,道尽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表现词人历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郁伤感。
2.赏析“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3.“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词人将国家兴亡、人生感慨付之于渔唱,并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为洞达世事、淡烟云的旷达之情。
诗人在本诗中一共抒发了几种情感,请简要分析。
①因回忆往昔好友欢聚宴饮而生的怀念之情;②对时光飞逝,闲居湖州、功业未成的感慨之情。③今昔对比历经家国之变而生的伤感之情;④对古今兴衰变化自我排解而生的旷达之情。
词人“闲登小阁”,回首往昔岁月,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词人对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和漂泊四方、知交零落的落寞孤寂情怀,将沉郁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1)《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 。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的句子是: 。 (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的词句是: 。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4)《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内涵,使之超越了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而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作哲理性的思考的词句是: 。
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上阕用“忆”字开篇,回想往昔午桥宴饮,抒发对自己年轻时荒废时间的懊悔。B.“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以静衬动,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C.词的上阕构建了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词人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D.“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表达了词人经历国家及自身沧桑之变后的沉郁伤感。
A.这首词的上阕忆旧,下阕感怀,怀古伤今的主题十分明确,且结构清晰。B.这首词以黯淡低沉的笔调,回忆了过去与朋友们在一起的生活。C.词的上阕开头写在午桥豪饮,尽是英杰,表现出当年是位血气方刚,立志报国的志士。D.词人运用对比手法,以清新之语,写怅惘之情,在追昔抚今中,抒发了落寞孤寂的情怀。
2、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课堂:古诗词中的月亮寓意
以月圆比喻人团圆,望月怀远,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亮可以营造宁静清幽的意境,表达诗人平和的心境。《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用“月”烘托边塞雄浑壮阔的意境,蕴含戍边人的思念、孤独与悲愁。《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借永恒的月,可表达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的感叹、悲伤与无奈。《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起兵抗金追杀义端活捉叛徒
《青玉案·元夕》《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南乡子·京口北古亭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
辛弃疾生平年事览(1140——1207)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据词题可知,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起初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族侄赵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但经“符离之败”,“隆兴和议”,事实证明赵孝宗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七年之内,作者四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作者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译: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1.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里面有哪些字词值得赏析,写出了什么?
比喻,以金波比喻浮动的月光,飞镜比喻月亮,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皎洁明亮的中秋满月美景。
“转”“磨”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升起之动态,描绘出月光的皎洁和月色的浮动,暗示出时间的流逝。
2.“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概括。
通过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 (1)表达了作者因岁月流逝、功业无成而生的愁思与抑郁; (2)更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
3.“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用典 运用神话传说,表现词人的政治理想和时间流逝、功业难成的现之间实的矛盾,有力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与愁思。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译: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高空,俯视祖国的打好河山。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啊,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1.下阙中“桂婆娑”有什么含义?
“桂婆娑”象征朝廷中阻碍北伐的人,也就是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金人的势力。
2.“斫去桂婆娑”一句运用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化用杜甫的“砍斫桂树”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词人扫清一切投降力量,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
这首词通过神话传说,强烈的表达了词人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失地的政治理想,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思。
1、《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词中运用新奇的比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 。2、《太常引》词中表达要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的句子是 。 4《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达作者因岁月流逝、功业无成而生的愁思与抑郁,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的诗句是: ?5《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作者幻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洒向人间的月光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的诗是: 。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纳兰性德(1655—1685),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康熙二十一年八月,纳兰奉命赴梭龙巡边,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①那畔:那边。②若为:怎样的。③戍垒:边防驻军的营垒。④关城:关塞上的城堡。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上片:云山 北风 马嘶 深秋
下片:晚烟 荒戍垒 斜日 旧关城
上片主要描写行程,并点明时令与心情。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起句点明此行目的地,表明行程之远。
“北风”句描述一路境况,突出边塞苦寒、空旷的环境特征。“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秋声”往往给人一种凄凉肃杀之感。“吹断”二字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
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若为情”的发问中带出了作者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
——思乡之情 孤独之感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1)白描,一抹晚烟袅袅升起,边防驻军的营垒显得更加荒凉,夕阳斜照在关塞的城堡上;(2)写出边塞荒凉、萧瑟之景;(3)抒发词人奉旨出塞的怅惘之情。
这首词描绘了深秋远塞、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词人奉命巡边的凄惘之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过了一会儿,高声吟咏长啸,形容微寒,偏西的阳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人论世,背景链接,诗词诵读,解诗意体情感,词句品析,内容分析,打卡过关,理清思路,临江仙夜登小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备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人论世,作者简介,背景链接,感知音韵美,感知词蕴美,词句赏析,内容分析,整体感知,破旧的关塞城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