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机械运动(讲练)(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机械运动(讲练)(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机械运动讲练解析版doc、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机械运动讲练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机械运动(讲练)1.了解:长度和时间两个基本物理量;误差的概念;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概念。2.会:进行长度与时间单位的换算;正确使用刻度尺。3.理解:机械运动和运动的相对性;速度与平均速度的概念。4.掌握: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与读数;用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5.能:利用运动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通过平均速度的测量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解答相关问题。一、思维导图二、知识梳理知识点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用m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 (km)、分米(dm)、 (cm)、 (mm)、微米(μm)、纳米(nm)等。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相邻之间都是千进位(103),1km=103m,1m=103mm=106μm=109nm;米(m)、分米(dm)、厘米(cm)相邻之间都是十进位,1m=10dm=100cm。(2)长度测量1)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用于精密测量的,还有游标卡尺、千分尺等。2)正确使用刻度尺a.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 、 和 。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 ;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线是否被磨损。b. 正确放置刻度尺。 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 ,不能歪斜(如图(2)中“刻度尺怎样放置”);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 。d. 记录数据要由 和 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如1.5m、35cm等);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 。3)长度的估测: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课桌高0.7m、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等等。(3)误差 1)误差: 与 之间的差别。误差是 ,通过 、 就能尽量 误差;但 (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或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也是不该发生的。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和 。2)减小误差的方法: 、 和 。2.时间:时间也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s),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1h=60min=3600s(1h=60min)。(2)时间的测量常用工具是钟表、秒表。在现代生活中,通常用钟表测量时间,实验室和运动场常用秒表测量时间。3.国际单位制(1)单位:是用来比较某个物理量大小的标准量。(2)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 (简称SI)。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单位。(3)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物理学中各物理量的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制。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3)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3)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4)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的参照物。(5)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 叫机械运动。 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 。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 。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不动。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路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以车里的人或物品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们相对于路面是运动的),这叫两个物体 。4.运动分类(根据运动路线): 、 。要点诠释:(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3)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的参照物。(4)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5)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选定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知识点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一个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了S的路程,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为:(时间t用表示,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2)速度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m)和时间单位(s)组成,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 (读作米每秒)。速度的常用单位还有 (1m/s=3.6km/h)。(3)匀速直线动: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 和 。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 ,运动路线是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 始终保持 (如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4)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属于变速直线运动)。(5)路程图像: 随 的变化图像叫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如果是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6)速度图像: 随 的变化图像叫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 ;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 ,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2.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 跟 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公式:平均速度的公式是(如:小明从家步行走到学校用时10分钟,已知小明家距学校1500米,那么,小明上学的平均速度为2.5m/s)。知识点四、平均速度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在生活、生产实际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测量也是物理学中常见的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速度公式,常用工具有刻度尺、停表(或计时器)。考点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备考方略】1.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零刻线是否被磨损。如下图所示。(2)正确放置刻度尺。如下图所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4)记录数据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2.时间与时间测量时间也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s),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1h=60min=3600s(1h=60min)。(2)时间的测量常用工具是钟表、秒表。在现代生活中,通常用钟表测量时间,实验室和运动场常用秒表测量时间。【经典例题】(2021·陕西)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2cm B.2.0cm C.2.00cm D.2.00【举一反三】1.(2021·山东德州市)在下面的数据中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①1.52m ②23.0mm ③4.8cm ④0.72dm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2.(2021·陕西)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C. D.3.(2021·湖南常德市中考真题)图中秒表所示的时间是 ______s。考点二:长度与时间的估测【备考方略】长度与时间的估测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换算的掌握情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要求不仅要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的大概数值,还要能根据这些去衡量一些未知的物理量。解答长度与时间估测题要以常见感性的知识为基础,并以此为参考即可找出答案。1.长度的估测:①课桌高度约为80cm;②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③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9cm;④教室的高度约3m;⑤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⑥椅子的高度约为42cm;⑦一张纸的厚度约80μm;⑧学生步距50cm、成人正常两步间距1.5m;⑨窗玻璃厚度几mm等。2.时间的估测:①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0.4s;②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0.8~1s;③普通中学生百米成绩约为15s、百米世界记录约为9.8s;④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⑤国歌播放一遍约为46s等。【经典例题】(2021·山西中考真题)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信息,对图中这棵小树的高度估测合理的是( )。A.0.5m B.1m C.2m D.4m【举一反三】1.(2021·天津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单位组织党日活动时的合影,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出他们所用党旗的规格是( )。A.长96cm,宽64cm B.长144cm,宽96cmC.长192cm,宽128cm D.长288cm,宽192cm2.(2021·四川内江市中考真题)下列选项是小美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进行的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体温约为45℃ B.身高约为1.60mmC.质量约为50kg D.眨眼一次时间约为5s3.(2020·四川南充)下列估计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 正常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B. 新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C.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kg;D. 正常眼睛在观察近处物体时,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为10cm考点三:误差与减小误差的方法【备考方略】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误差是不能避免的,通过提高测量水平、改进测量手段就能尽量减小误差;但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或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也是不该发生的。2.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精密度,测量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改进测量方法。【经典例题】(2021·辽宁大连市)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B.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C.避免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举一反三】1.(2021·安徽安庆市)小伟5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11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测量结果的数据都是正确的;B.最后结果应记作18.5125m;C.18.50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D.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2.(2021·山东枣庄市中考真题)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3.(2021·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真题)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考点四:参照物与运动的描述【备考方略】1.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不动。2.确定参照物:如果知道物体(研究对象)运动情况,确定所选择的参照物时,要看哪个物体(参照物)与研究对象符合运动描述。3.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时,首先确定哪个物体是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本身以外其他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变化即为运动的,没有位置变化即为静止(相对于参照物)的。一个物体做怎样的运动,或者说物体静止都是相对于某物体(参照物)来说的,换句话说:一个物体静止或做怎样的运动,都是事先确定好参照物的。选择不同物体作为参照物,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有可能不同。【经典例题】(2021·江苏中考真题)周末,同学们乘大巴去张謇纪念馆参观。在大巴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路边的树木 B.迎面而来的汽车C.身旁的同学 D.后方超越的汽车【举一反三】1.(2021·江苏连云港市)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甲、乙两个编队排列并保持“70”字样从天安门上空平稳飞过,则(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B.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C.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D.以乙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静止的2.(2021·广西中考真题)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 )。A.月亮 B.地球 C.太阳 D.火星3.(2021·广西桂林市)球场上的篮球架相对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地面 B.树木 C.行人 D.教学楼考点五:速度、平均速度及其相关计算【备考方略】1.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米/秒”,符号是“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是“千米/时”,符号是“km/h”。“m/s”与“km/h”的换算为1m/s=3.6km/h。常见的换算关系有:1m/s=3.6km/h,5m/s=18km/h;10m/s=36km/h,15m/s=54km/h;20m/s=72km/h,25m/s=90km/h。2.平均速度:物体运动平均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一定要和物体运动的路程或时间相对应,计算平均速度也必须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个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经典例题】(2020·南京)南京长江五桥将于2020年底全线通车,如图所示:(1)五桥全长约10.33______(填单位);(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______的;(3)通车后,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举一反三】1.(2021·陕西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场景。跑步过程中以城墙上的标语牌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西安城墙全长约为13.74km,某选手跑完全程用时约1.2h。他的平均速度约为 ______ km/h。2.(2020·新疆)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1.6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m,则冰壶以3.2m/s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A. 8m B. 16m C. 24m D. 32m3.(2021·江苏宿迁市)我们的生活已经步人高铁时代,长约200m的复兴号列车,若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约6000m的隧道,对此分析符合实际的有( )。①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 ②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是运动的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约为75s ④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约为72.5s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考点六:速度的估测【备考方略】速度的估测常见人不行的速度、跑步的速度和汽车的速度等。解答速度估测记住一下常见的速度:①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②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③自行车的速度约5m/s;④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等。【经典例题】(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估测结果正确的是( )。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大约是C.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 D.乒乓球的直径大约是【举一反三】1.(2020·临夏)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100mm;B.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10℃;C.2个鸡蛋受到的重力大小约为1 N;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 m/s2.(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步行速度为 B.洗澡时适宜的水温为C.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 D.一名中学生所受重力约3.(2021·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4m/s B.中学生的质量约300kg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80V考点七:运动图像应用【备考方略】1.运动图像分为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两种。一般纵轴是路程s或速度v,横轴是时间t,分别为路程随时间或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认识运动图像要做到:一看纵轴,二看图像,三看时间。“一看纵轴”:首先要看纵轴是路程还是速度。纵轴是路程的,即为路程时间图像;纵轴是速度的,即为速度时间图像。如图,左图是路程时间图像,右图是速度时间图像。“二看图像”:指的是图像的形状。图像是直线还是曲线,图像关键点所对应的坐标值。图像是直线的表示路程(或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平行于时间轴的不变化)。左图中,物体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时,分为三个变化过程;右图中,甲物体的速度变化分为三段,乙物体速度变化分为两段。“三看时间”:指的是每一变化过程所对应的时间。左图中,第一段经历了20s,第二段经历了10s,第三段经历了10s;右图学生自己分析。2.在认清运动图像基础上,如何运用运动图像,是能否快速解答此类问题的重点。应用运动图像要注意以下几点:路程时间图像:(1)图像是直线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图像与时间轴夹角越大,速度越大;(3)每段时间内运动路程大小即为末时刻对应的路程坐标减去初时刻对应的路程坐标;(4)求解平均速度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即为末时刻的路程坐标减去初时刻的路程坐标,再除以时间。如图,在0~20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在20s~30s时间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30s~40s时间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速度时间图像:(1)图像平行于时间轴的,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图像不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或是曲线的,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3)某段时间内的路程,大小等于图像与时间段所形成的图形面积。【经典例题】(2021·广西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绘制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 B.t1~t2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C.t1~t2时间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D.t2~t3时间内汽车做减速运动【举一反三】1.(2021·甘肃中考真题)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C.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D.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2.(2021·山东济宁市)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C.第4s~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3.(2021·安徽中考真题)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A.25km B.50km C.75km D.100k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7 机械运动(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理解,掌握,52cm,18,对速度公式v的理解,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测练专题07 机械运动(讲练)(教师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理解,掌握,52cm,1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 电与磁(讲练)(2份打包,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电与磁讲练解析版doc、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20电与磁讲练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