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浚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浚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冷静思考,正确填空,考考你的判断力,反复比较,慎重选择,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冷静思考,正确填空。
1.(1分)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
2.(1分)0.37×4.9的积是 位小数,精确到个位是 .
3.(1分)1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2.7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4.(1分)6.64÷3.3的商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5.(0.5分)五(2)班有学生x人,今天请假3人,到校 人。
6.(1分)把5.2819保留三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7.(0.5分)甲数的4倍等于乙数的5倍,已知乙数是0.8,甲数是 .
8.(1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斜边上的高是 厘米。
9.(1分)9.05公顷= 平方米
10.(2分)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不变, 变小.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面积 ,周长 .
11.(0.5分)3.6×1.9+0.36×81=3.6×(1.9+ )
12.(0.5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2厘米,三角形的高就是 厘米.
13.(2分)根据8.76×4.5=39.42写出下列几道题的结果.
876×45=
0.876×0.45=
3.942÷4.5=
394.2÷87.6=
14.(0.5分)A÷B的商是3.6,如果A扩大4倍,B也扩大4倍,那么现在的商是 .
15.(2分)在下面的横线里填上“>、<、=”。
5.26×1.05 5.26
36.5÷1.2 36.5
0.68×0.68 0.68
12.5÷0.8 12.5
16.(1分)两个数相除,商是18,余数是3,若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为原来的100倍,这时商是 ,余数是 .
17.(1.5分)王师傅每天做a个零件,每天比张师傅多做5个,那么3a表示 ,3(a﹣5)表示 .当a=20时,3(a﹣5)= .
18.(1分)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6.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
19.(0.5分)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就比原数小1.53,这个小数原来是 .
20.(0.5分)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相除的商是2.4,与另一个因数相除的商是4.5,这两个因数的积是 .
二、考考你的判断力。(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21.(1分)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22.(1分)计算37÷4的商是无限小数… .
23.(1分)箱子里装有大小相同的10个红球、6个黄球和6个黑球,任意摸出1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最小。
24.(1分)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因数. .
25.(1分)一个数除以0.01,等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26.(1分)从布袋中摸大小相同的糖,要使摸到水果糖的可能性最小,摸到奶糖的可能性最大,还有可能摸到酥心糖,布袋中至少要装( )颗糖.
A.3 B.6 C.7
27.(1分)公路一旁,每隔4米栽一棵树.小明从第1棵树跑到第250棵时,跑的路( )
A.多于1000米 B.等于1000米 C.少于1000米
28.(1分)下面式子中,( )是方程。
A.5.2x=0 B.5.2x﹣0.5 C.5.2x>0.5
29.(1分)已知方程x+6.7=14.9,那么( )÷x=16.4。
A.43.2 B.16.4 C.134.48
30.(1分)图中,三角形ABC的面积与三角形ADB的面积相比较,( )
A.三角形ABC的面积大 B.三角形ADB的面积大
C.两者一样大
31.(1分)实验小学有一条长为60m的道路,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苗,每隔5m栽一棵。
(1)如果只有一端栽,需要 棵树苗。
(2)如果两端都不栽,需要 棵树苗。
(3)如果两端都要栽,需要 棵树苗。
A、13
B、11
C、12
四、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32.(5分)
直接写得数:
0.25×4=
0.56÷7=
500×0.02=
24÷2.4=
0.99+0.1=
7.07÷0.01=
0×0.15=
0.06×100=
8.2﹣0.7=
2﹣0.9+0.1=
33.(8分)列竖式计算。
2.84×0.05=
1.204÷0.43=
18.9÷0.54=
2.08×7.5=
34.(8分)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6.45÷(0.82+3.4×0.2)
9.07﹣2.64÷0.4
1.5×101
12.6×7.5+8.3
35.(8分)解方程。
6x+18=48
3(x+2.1)=10.5
x+4.8=7.2
2x﹣0.3×8=1.2
36.(5分)下表是亮亮从盒子里摸30次球的结果。
每次从盒子里摸出1个球,摸后将球放回盒中并摇匀,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最多?哪种颜色的球最少?下次摸球最有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37.(5分)一个近似于梯形的林地,上底1.6千米、下底4.8千米、高0.8千米.这个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38.(5分)一堆规格相同的水泥管,呈梯形堆放(如图),这堆水泥管共有多少根?
39.(5分)人工湖的周长是2840m,沿湖畔每隔8m栽一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再种一棵榆叶梅,栽了多少棵榆叶梅?
40.(5分)三年前母亲的岁数是儿子的6倍,今年母亲33岁,儿子今年几岁?
41.(5分)小玲的房间地板面积是14平方米,如果选用边长0.3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42.(5分)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8.3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1.7千米,经过6.3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43.(5分)在一块直角三角形草坪上修一条垂直于斜边的小路(如图),这条小路长多少米?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冷静思考,正确填空。
1.(1分)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a+b)c=ac+bc ,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ab)c=a(bc) .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乘积相加,它们的结果不变;
乘法结合律的内容是:三个数相乘,可以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据此用字母表示出来即可.
【解答】解: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是:(a+b)c=ac+bc;
用字母a、b、c表示乘法结合律是:(ab)c=a(bc).
故答案为:(a+b)c=ac+bc,(ab)c=a(bc).
此题考查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熟记定律的内容是关键.
2.(1分)0.37×4.9的积是 3 位小数,精确到个位是 2 .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可知: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小数位数的和.进一步求得积取近似值即可.
【解答】解:0.37×4.9=1.813≈2;
故答案为:3,2.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小数位数的和以及求积的近似值.
3.(1分)1里面有 10 个十分之一,2.7里面有 27 个十分之一.
【分析】(1)根据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看1里面有几份就有几个十分之一;
(2)求2.7里面有几个十分之一(0.1),用除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1)1=10(个),
(2)2.7÷0.1=27(个).
故答案为:10,27.
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和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
4.(1分)6.64÷3.3的商是 2.0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01 .
【分析】6.64÷3.3,商为循环小数2.0121212…,循环节是12,简记法:在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的上面各记一个小圆点即可;
将此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数即可.
【解答】解:6.64÷3.3=2.0
2.0≈2.01
故答案为:2.0,2.01.
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1)小数除法中商是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2)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5.(0.5分)五(2)班有学生x人,今天请假3人,到校 (x﹣3) 人。
【分析】求今天出勤多少人,根据“全班总人数﹣今天请假人数=今天出勤人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五(2)班有学生x人,今天请假3人,到校(x﹣3)人。
答:到校(x﹣3)人。
故答案为:(x﹣3)。
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全班总人数、今天请假人数和今天出勤人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6.(1分)把5.2819保留三位小数是 5.282 ,保留两位小数是 5.28 .
【分析】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三位小数,就看小数点后面第四位;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分别取近似值即可.
【解答】解:5.2819≈5.282;
5.2819≈5.28;
故答案为:5.282,5.28.
此题主要考查运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要看精确到哪一位,从它的下一位运用“四舍五入”取值.
7.(0.5分)甲数的4倍等于乙数的5倍,已知乙数是0.8,甲数是 1 .
【分析】乙数是0.8,那么乙数的5倍是0.8×5,这个数正好是甲数的4倍,那么甲数是0.8×5÷4,计算即可.
【解答】解:0.8×5÷4,
=4÷4,
=1;
答:甲数是1.
故答案为:1.
此题考查了“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8.(1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6平方厘米 。斜边上的高是 2.4 厘米。
【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两条直角边乘积的一半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3×4÷2=6(平方米)
6×2÷5
=12÷5
=2.4(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斜边上的高是2.4厘米。
故答案为:6平方厘米;2.4。
本题的重点是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点确定两条直角边各是多少,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9.(1分)9.05公顷= 90500 平方米
【分析】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
【解答】解:9.05公顷=90500平方米
故答案为:90500。
本题是考查面积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
10.(2分)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周长 不变, 面积 变小.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面积 变大 ,周长 不变 .
【分析】(1)周长不变,因为木框总长度没变,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底不变,高变小,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进而得出;
(2)周长不变,因为木框总长度没变,拉成一个长方形,面积变大,因为底不变,高变长,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进而得出;
【解答】解:由分析知: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面积变大,周长不变;
故答案为:周长,面积,变大,不变.
解答此题的关键:结合题意,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性质,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得出结论.
11.(0.5分)3.6×1.9+0.36×81=3.6×(1.9+ 8.1 )
【分析】式中0.36×81=3.6×8.1,所以原式=3.6×1.9+3.6×8.1,由此据分配律可得:3.6×1.9+0.36×81=3.6×1.9+3.6×8.1=3.6×(1.9+8.1).
【解答】解:3.6×1.9+0.36×81=3.6×1.9+3.6×8.1=3.6×(1.9+8.1).
故答案为:8.1.
在乘法算式中,其中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12.(0.5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2厘米,三角形的高就是 24 厘米.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推导出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边长相等时,高的关系,再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S=ah1,
三角形的面积是:S=ah2÷2,
所以ah1=ah2÷2,
h2=h1×2,
三角形的高是:12×2=24(厘米);
答:三角形的高就是24厘米.
故答案为:24.
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边长相等时,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
13.(2分)根据8.76×4.5=39.42写出下列几道题的结果.
876×45=
0.876×0.45=
3.942÷4.5=
394.2÷87.6=
【分析】由8.76×4.5=39.42,可以用数因数中小数位数的方法确定前两道乘法题的积,或利用积的变化规律确定也可以;后两道除法题的商,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即可.
【解答】解:因为:8.76×4.5=39.42,
所以:876×45=39420;
0.876×0.45=0.3942;
3.942÷4.5=0.876;
394.2÷87.6=4.5.
故答案为:39420,0.3942,0.876,4.5.
此题考查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性质的运用.
14.(0.5分)A÷B的商是3.6,如果A扩大4倍,B也扩大4倍,那么现在的商是 3.6 .
【分析】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根据商不变的性质,A÷B的商是3.6,如果A扩大4倍,B也扩大4倍,A÷B的商不变,仍是3.6.
【解答】解:A÷B的商是3.6,如果A扩大4倍,B也扩大4倍,那么现在的商是3.6.
故答案为:3.6.
此题考查商不变的性质的运用,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时,商不变.
15.(2分)在下面的横线里填上“>、<、=”。
5.26×1.05 > 5.26
36.5÷1.2 < 36.5
0.68×0.68 < 0.68
12.5÷0.8 > 12.5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数,结果大于原数;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数,结果小于原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结果小于原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结果大于原数;
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5.26×1.05>5.26
36.5÷1.2<36.5
0.68×0.68<0.68
12.5÷0.8>12.5.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了积、商变化的规律灵活运用.
16.(1分)两个数相除,商是18,余数是3,若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为原来的100倍,这时商是 18 ,余数是 300 .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不变,余数也扩大100倍;进而选择即可.
【解答】解:两个数相除商是3,余数是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那么商不变,仍是18,但余数也扩大100倍,是300;
故答案为:18,300.
解答此题应明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n倍(n≠0),商不变,余数也扩大n倍.
17.(1.5分)王师傅每天做a个零件,每天比张师傅多做5个,那么3a表示 王师傅3天做的零件个数 ,3(a﹣5)表示 张师傅3天做的零件个数 .当a=20时,3(a﹣5)= 45 .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即可知含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将字母表示的数值代入含字母的式子,即可进行计算.
【解答】解:王师傅每天做a个零件,则3a表示王师傅3天做的零件个数;
a﹣5表示张师傅每天做的零件个数,则3(a﹣5)表示张师傅3天做的零件个数;
当a=20时,3(a﹣5)=3×(20﹣5)=3×15=45;
故答案为:王师傅3天做的零件个数,张师傅3天做的零件个数,45.
此题主要考查含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及其计算,主要根据数量关系式解决问题.
18.(1分)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6.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 6.04 ,最小可能是 5.95 .
【分析】①由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6.0,可知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百分位上的数舍去,舍去的数有:1,2,3,4.其中4是最大的,据此解答;
②由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6.0,可知这个两位小数最小可能是百分位上的数进一,进一的数有:5,6,7,8,9,其中5是最小的,由于百分位进一,这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6.0,十分位是0,那么原来是10﹣1=9,即十分位在写0进一,个位保留后是6,原来是6﹣1=5,据此写出.
【解答】解:(1)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百分位上的数舍去,舍去的数有:1,2,3,4.其中4是最大的,所以这个数是6.04;
(2)这个两位小数最小可能是百分位上的数进一,进一的数有:5,6,7,8,9,其中5是最小的,由于百分位进一,这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6.0,十分位是0,那么原来是10﹣1=9,即十分位在写0进一,个位保留后是6,原来是6﹣1=5,所以这个数是5.95;
故答案为:6.04,5.95.
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的求法,注意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百分位上的数舍去,最小可能是百分位上的数进一.
19.(0.5分)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就比原数小1.53,这个小数原来是 1.7 .
【分析】因为一个小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了10倍,即现在的数是原数的十分之一;然后设这个小数原来是x,则向左移动一位后是0.1x,由题意可知:x﹣0.1x=1.53,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这个小数原来是x,则向左移动一位后是0.1x,由题意可知:
x﹣0.1x=1.53,
0.9x=1.53,
x=1.7;
故答案为:1.7.
此题属于易错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0.(0.5分)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相除的商是2.4,与另一个因数相除的商是4.5,这两个因数的积是 10.8 .
【分析】根据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由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相除的商是2.4,可知其中一个因数是2.4;由积与另一个因数相除的商是4.5,可知另一个因数是4.5;由此解答.
【解答】解:2.4×4.5=10.8;
答:这两个因数的积是10.8.
故答案为:10.8.
此题主要考查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二、考考你的判断力。(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21.(1分)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
【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是正确的.
【解答】解: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2.(1分)计算37÷4的商是无限小数… × .
【分析】先计算出37÷4的商再根据无限小数的概念判断.
【解答】解:37÷4=9.25,
9.25不是无限小数.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无限小数的概念,无限小数是指经计算化为小数后,小数部分无穷尽,不能整除的数.
23.(1分)箱子里装有大小相同的10个红球、6个黄球和6个黑球,任意摸出1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最小。 ×
【分析】箱子里有几种颜色的球,任意摸出1个球,就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哪种球的数量最多,摸到的可能性最大,反之最小。
【解答】解:因为箱子里红球最多,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
因为箱子里黄球和黑球数量一样多,所以摸到黑球和黄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在不需要计算出可能性大小的准确值时,根据事件数量的多少进行判断即可。
24.(1分)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因数. × .
【分析】假设其中的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不大于其中任一个因数;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如:两个因数分别是0和3,
则0×3=0,积0就不大于其中的任一个因数;
故判断为:×.
此题的解答关键是考虑到“0”在乘法中的特性.
25.(1分)一个数除以0.01,等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一个数除以0.01,等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据此判断.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一个数除以0.01,等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26.(1分)从布袋中摸大小相同的糖,要使摸到水果糖的可能性最小,摸到奶糖的可能性最大,还有可能摸到酥心糖,布袋中至少要装( )颗糖.
A.3 B.6 C.7
【分析】布袋甲摸大小相同的糖,要使摸到水果糖的可能性最大,摸到奶糖的可能性最小,还要能摸到酥心糖,那么布袋中至少要
由已知可得奶糖的颗数最多,水果糖的颗数最少,要有酥心糖,布袋中至少要装3颗奶糖,1颗水果糖,2颗酥心糖,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要使摸到奶糖的可能性最大,则要水果糖的颗数最少;
摸到水果糖的可能性最小,则要水果糖的颗数最少,
还要能摸到酥心糖,则要有酥心糖,
布袋中至少要装3颗奶糖,1颗水果糖,2颗酥心糖,
共3+2+1=6(颗)糖.
答:布袋中至少要装6颗糖.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可能性的大小,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摸到的可能性小.
27.(1分)公路一旁,每隔4米栽一棵树.小明从第1棵树跑到第250棵时,跑的路( )
A.多于1000米 B.等于1000米 C.少于1000米
【分析】此题是典型的植树问题,小明从第1棵树跑到第250棵树,相当于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栽的情况:间隔数=植树棵数﹣1;由此即可求得小明跑过的间隔数为:250﹣1=249,每个间隔的距离是4米,由此即可求得小明跑的路程.
【解答】解:(250﹣1)×4
=249×4
=996(米)
996米<1000米
答:跑的路少于1000米.
故选:C.
此题只要抓住这是一个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栽的情况,得出间隔数=植树棵数﹣1即可解决问题.
28.(1分)下面式子中,( )是方程。
A.5.2x=0 B.5.2x﹣0.5 C.5.2x>0.5
【分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据此解答。
【解答】解:A.5.2x=0,含有未知数,且是等式,所以是方程;
B.5.2x﹣0.5,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C.5.2x>0.5,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故选:A。
熟练掌握方程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9.(1分)已知方程x+6.7=14.9,那么( )÷x=16.4。
A.43.2 B.16.4 C.134.48
【分析】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6.7,求出方程x+6.7=14.9的解,然后把求出的x的值代入( )÷x=16.4计算即可。
【解答】解:x+6.7=14.9
x+6.7﹣6.7=14.9﹣6.7
x=8.2
因为16.4×8.2=134.48,
所以134.48÷8.2=16.4。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
30.(1分)图中,三角形ABC的面积与三角形ADB的面积相比较,( )
A.三角形ABC的面积大 B.三角形ADB的面积大
C.两者一样大
【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的认识以及公式的应用,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DB都以AB为底边时,高均等于梯形ABCD的高,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与三角形ADB的面积相同。
故选:C。
本题考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1.(1分)实验小学有一条长为60m的道路,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苗,每隔5m栽一棵。
(1)如果只有一端栽,需要 C 棵树苗。
(2)如果两端都不栽,需要 B 棵树苗。
(3)如果两端都要栽,需要 A 棵树苗。
A、13
B、11
C、12
【分析】根据植树问题公式:在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间隔数+1;
2、如果植树线路只有一端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和要分的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
3、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间隔数﹣1。
据此解答。
【解答】解:60÷5=12(棵)
12﹣1=11(棵)
12+1=13(棵)
(1)如果只有一端栽,需要12棵树苗。
(2)如果两端都不栽,需要11棵树苗。
(3)如果两端都要栽,需要13棵树苗。
故答案为:C,B,A。
本题主要考查植树问题,关键注意间隔数与植树棵数的关系。
四、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32.(5分)
直接写得数:
0.25×4=
0.56÷7=
500×0.02=
24÷2.4=
0.99+0.1=
7.07÷0.01=
0×0.15=
0.06×100=
8.2﹣0.7=
2﹣0.9+0.1=
【分析】本题直接按照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计算;7.07÷0.01,0.06×100可以直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得到答案.
【解答】解:
0.25×4=1
0.56÷7=0.08
500×0.02=10
24÷2.4=10
0.99+0.1=1.09
7.07÷0.01=707
0×0.15=0
0.06×100=6
8.2﹣0.7=7.5
2﹣0.9+0.1=1.2
故答案为:1,0.08,10,10,1.09,707,0,6,7.5,1.2.
本题考查了基本的小数的乘除法,计算时要细心,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33.(8分)列竖式计算。
2.84×0.05=
1.204÷0.43=
18.9÷0.54=
2.08×7.5=
【分析】根据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依次列竖式计算。
【解答】解:2.84×0.05=0.142
1.204÷0.43=2.8
18.9÷0.54=35
2.08×7.5=15.6
本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34.(8分)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6.45÷(0.82+3.4×0.2)
9.07﹣2.64÷0.4
1.5×101
12.6×7.5+8.3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4)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解答】解:(1)36.45÷(0.82+3.4×0.2)
=36.45÷(0.82+0.68)
=36.45÷1.5
=24.3
(2)9.07﹣2.64÷0.4
=9.07﹣6.6
=2.47
(3)1.5×101
=1.5×(100+1)
=1.5×100+1.5
=150+1.5
=151.5
(4)12.6×7.5+8.3
=94.5+8.3
=102.8
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5.(8分)解方程。
6x+18=48
3(x+2.1)=10.5
x+4.8=7.2
2x﹣0.3×8=1.2
【分析】6x+18=48,根据等式的性质,先把两边同时减去18,然后两边同时除以6即可;
3(x+2.1)=10.5,把括号里面的看作一个整体,利用等式的性质,先把两边同时除以3,再把两边同时减去2.1即可;
x+4.8=7.2,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4.8即可;
2x﹣0.3×8=1.2,将方程化简为:2x﹣2.4=1.2,根据等式的性质,先把两边同时加上2.4,再把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
【解答】解:6x+18=48
6x+18﹣18=48﹣18
6x=30
6x÷6=30÷6
x=5
3(x+2.1)=10.5
3(x+2.1)÷3=10.5÷3
x+2.1=3.5
x+2.1﹣2.1=3.5﹣2.1
x=1.4
x+4.8=7.2
x+4.8﹣4.8=7.2﹣4.8
x=2.4
2x﹣0.3×8=1.2
2x﹣2.4=1.2
2x﹣2.4=2.4=1.2+2.4
2x=3.6
2x÷2=3.6÷2
x=1.8
此题主要考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灵活应用。
36.(5分)下表是亮亮从盒子里摸30次球的结果。
每次从盒子里摸出1个球,摸后将球放回盒中并摇匀,盒子里哪种颜色的球最多?哪种颜色的球最少?下次摸球最有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分析】共摸了30次,其中摸到红球的次数最多,是16次,即可能性最大;摸到白球的次数最少,是2次,即可能性最小;所以推出,盒子里红颜色的球可能最多,白颜色的球可能最少,所以下次摸球最有可能摸到红球;据此解答。
【解答】解:共摸了30次,其中摸到红球16次,白球2次,因为16>2,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白球的可能性最小,即盒子里红颜色的球可能最多,白颜色的球可能最少;下次摸球最有可能摸到红球。
答:盒子里红颜色的球可能最多,白颜色的球可能最少,下次最有可能摸到红球。
解答此题应根据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六、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37.(5分)一个近似于梯形的林地,上底1.6千米、下底4.8千米、高0.8千米.这个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分析】根据题意,可直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再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进行单位的换算.
【解答】解:(1.6+4.8)×0.8÷2
=6.4×0.8÷2,
=5.12÷2,
=2.56(平方千米),
2.56平方千米=256公顷.
答:这个林地的面积是2.56平方千米,合256公顷.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平方千米与公顷的换算.
38.(5分)一堆规格相同的水泥管,呈梯形堆放(如图),这堆水泥管共有多少根?
【分析】根据堆成梯形的物品的计算方法:根数=(上层根数+下层根数)×层数÷2,代入数据进行解答.
【解答】解:(2+8)×7÷2,
=10×7÷2,
=35(根).
答:这堆水泥管共有35根.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根数=(上层根数+下层根数)×层数÷2,这一数量关系的掌握情况.
39.(5分)人工湖的周长是2840m,沿湖畔每隔8m栽一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再种一棵榆叶梅,栽了多少棵榆叶梅?
【分析】根据植树问题公式: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计算即可。
【解答】解:2840÷8=355(棵)
答:栽了355棵榆叶梅。
本题主要考查植树问题,关键是注意间隔数与植树棵数的关系。
40.(5分)三年前母亲的岁数是儿子的6倍,今年母亲33岁,儿子今年几岁?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求出3年前母亲的年龄即33﹣3=30(岁),然后设儿子今年x岁,则3年前儿子为x﹣3岁,再根据3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6倍,列出关系式即3年前儿子的年龄×6=3年前母亲的年龄,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儿子今年x岁,则3年前儿子为x﹣3岁,
(x﹣3)×6=33﹣3
6x﹣18=30
6x=48
x=8
答:儿子今年8岁.
本题的解答关键是找出数量关系式:3年前儿子的年龄×6=3年前母亲的年龄.
41.(5分)小玲的房间地板面积是14平方米,如果选用边长0.3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边长0.3米的正方形地砖的面积,再看房间地板的面积里面有多少个地砖的面积,即可得方砖的块数。
【解答】解;地砖的面积:0.3×0.3=0.09(平方米)
方砖的块数:14÷0.09≈156(块)
答:至少需要156块这样的方砖。
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地砖的面积,进一步求得所用方砖的块数,此题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求得近似值。
42.(5分)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8.3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1.7千米,经过6.3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甲车和乙车的速度,即可求出两车的速度和,然后根据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解决问题.
【解答】解:(48.3+51.7)×6.3,
=100×6.3,
=630(千米);
答:两地间的公路长630千米.
此题运用了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43.(5分)在一块直角三角形草坪上修一条垂直于斜边的小路(如图),这条小路长多少米?
【分析】小路的长就是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再乘上2,除以底,就是底边上的高.
【解答】解:30×40÷2×2÷50
=1200÷50
=24(米)
答:这条小路长24米.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先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高=面积×2÷底进行求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四下数学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浚县2022-2023学年五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反复思考,慎重选择,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注意审题,用心计算,看清要求,动手操作,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浚县2022-2023学年数学五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