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模板0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征类-备战2023年中(会)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0237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答题模板0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征类-备战2023年中(会)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0237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答题模板0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征类-备战2023年中(会)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0237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
答题模板0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征类-备战2023年中(会)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
展开
备战2023中考地理常见答题模板及对点训练答题模板8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类 【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1)仔细阅读图文材料,准确获取答题所需要的信息。(2)细审题干,明确“问什么”,即要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同时在描述时应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3)回答问题时,应全面,注意回答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4)回答问题时,力争做到答案的专业向,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术语。【命题角度】角度一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根据图文材料 →分析 →区域自然特征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归纳总结成因:①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全球气候变暖等;②人为原因—不合理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角度二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根据图文材料 →分析 →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制定治理措施【模块构建】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角度成因答题模板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多暴雨,地表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过度开垦、放牧,开矿,修路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为原因过度开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湿地锐减自然原因气候变干,蒸发加强人为原因开荒,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气候异常人为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自然消亡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2. 常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分析角度答题模板生物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野生动物等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梯田,建挡土坝,建水利枢纽,加固堤坝,裁弯取直等技术措施农业上喷灌和滴灌,地膜覆盖,温室栽培,无土栽培,工业上达标排放等【经典例题】【例一】(2022·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据此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古往今来,诗人用凝练的笔墨,写下了众多佳句名篇。其中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北苍凉壮阔的景色。(4)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套用模板】 模板答题要点要点获取依据及答案生成生态环境问题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降水少→多风沙,植被稀疏→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尝试解答】 (4)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荒漠化【例二】(2022·湖北·统考中考真题)长江、黄河同为我国的母亲河,养育了世代中华儿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生态问题令人担忧,国家对长江和黄河的生态保护作了具体安排,提出了“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并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读“长江、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2)长江上游、黄河上游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3)“地上河”问题也是长江和黄河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请你结合长江和黄河的实际情况拟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长江:_____________;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套用模板】 模板答题要点要点获取依据及答案生成生态环境问题长江上游主要是乱砍滥伐→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弯曲河道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修建水库),疏浚河道,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黄河上游主要是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中游(黄土高原)加强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下游加固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修建水库),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尝试解答】 (2)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3) 弯曲河道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修建水库),疏浚河道,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中游(黄土高原)加强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下游加固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修建水库),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巩固训练】1.(2022·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黄河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成就。进入21世纪,黄河流域开启了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的新篇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呼包鄂榆城市群位于内蒙古、陕西、宁夏、山西交界地区,地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等地形区。这里资源丰富,城市较多,其中包括呼和浩特、包头两个大城市以及鄂尔多斯、榆林两个中等城市。(4)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请列举内蒙古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________。【尝试解答】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 合理放牧;退耕还牧;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宣传等 【解析】读材料可知,该地区地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等地形区,受牧业和地形的影响,该地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为了缓解该生态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有科学放牧采取轮牧制,退耕还牧,恢复草场生态环境,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意识等。2.(2022·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大美神州,醉美贵州。贵州省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贵州境内石灰岩广布,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长期不合理的垦殖活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出现土地石漠化现象。(4)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贵州省土地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________。【尝试解答】石灰岩广布;土层较薄;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疏;地形坡度大 【解析】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贵州省土地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植被根系浅,容易遭到水流的侵蚀;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37.(2022·广西贵港·统考中考真题)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4)土地荒漠化是西北、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如何治理两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请你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_。【尝试解答】调节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牲畜数量与草场承载力相适应(如推广轮牧);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太阳能等);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灌溉技术(滴灌等),推广节水技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生态移民政策。【解析】土地荒漠化是西北、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有:调节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牲畜数量与草场承载力相适应(如推广轮牧);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太阳能等);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灌溉技术(滴灌等),推广节水技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生态移民政策。。【提升训练】1.(2022·湖南娄底·统考中考真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湖南省政府已正式印发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长株深都市圈发展规划)。长株潭都市圈范围包括长沙市全城、株洲市中心城区和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区及韶山市、湘潭县,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长株潭都市圈“生态绿心”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汇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绿心。“绿心”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屏障,在优化生态、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3)在长株潭都市圆的发展和建设中,针对“生态绿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你的意见或建议。【尝试解答】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点保护森林、湿地两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解析】长株潭都市圈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绿心,因此我们应该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点保护森林、湿地两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2.(2022·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生态环境是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随着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程度不断加强,其后果之一就是导致生态退化,如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等。材料二:水资源的分布是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人类在工农业生产中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保证国家的生态安全。材料三:我国某地区域。(3)如果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过度使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会不断增加,将导致全球气候_____;如果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过度垦殖,当地易产生的生态问题是_____。【尝试解答】变暖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森林破坏(任答一个即可)【解析】如果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不断增加,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如果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过度垦殖,当地就容易出现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或沙化、森林破坏等,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破坏,农业减产减收等。3.(2022·湖北咸宁·中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萨赫勒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边缘”,指沙漠之边,萨赫勒地区是撒哈拉沙漠南部向热带草原过渡的东西向狭长地带,宽300~400千米。材料二世界局部区域示意图(3)请你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简要说明萨赫勒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原因。【尝试解答】自然原因:位于沙漠边缘地带,气候干旱;人为:开垦草地,过度放牧等【解析】读图可知,萨赫勒地区位于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之间的沙漠边缘地带,气候干旱,降水少,再加上该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造成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