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第1页
    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第2页
    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1.(2022·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 B.可燃性 C.熔点 D.溶解性2.(2022·北京东城·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硫酸用于除铁锈 B.铜用于制作导线C.铁用于制作炒锅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3.(2021·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 B.熔点 C.可燃性 D.颜色4.(2020·北京东城·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水作为溶剂 B.盐酸除去铁锈C.大理石用作装饰材料 D.浓硫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5.(2020·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中华传统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剪纸 B粮食酿酒C编中国结 D捏泥人6.(2022·北京东城·统考二模)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增大 B.实验: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增大C.实验:反应前后电子秤示数始终保持不变 D.实验①②③均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7.(2022·北京东城·统考一模)甲烷可制备水煤气,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乙是水B.丙属于氧化物C.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418.(2022·北京东城·统考一模)高效消毒杀菌剂二氧化氯()可用NaClO2Cl2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ANa2O BNaCl CNa2O2 DNaClO9.(2022·北京东城·统考模拟预测)我省两淮煤炭基地是国家重点能源和化工产区,煤改气项目,是将煤炭(主要成分为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燃料一氧化碳和氢气。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只有一种物质是还原剂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21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10.(2022·北京东城·统考模拟预测)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D.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11.(2021·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实验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BC D12.(2021·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物质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是ACO2 BCa(OH)2 CO2 DNaCl13.(2021·北京东城·统考二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条件是加热 B.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D.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14.(2021·北京东城·统考一模)下列关于2H2 +O2H2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水 B.反应前后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C.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 D.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15.(2021·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工业合成甲醇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醇的分子式为CH4OB.反应物甲、乙均为化合物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中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16.(2020·北京东城·统考一模)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B.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C.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7.(2020·北京东城·统考二模)氨气可转化为尿素,其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是CO2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C.甲、丁中都含有氢元素 D.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18.(2020·北京东城·统考二模)根据化学方程式:无法获取的信息是A.反应条件是点燃B.反应物是硫和氧气C.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个数比为1:1
    参考答案:1B【详解】A、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熔点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2A【详解】A、硫酸用于除铁锈,是因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B、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C、铁用于制作炒锅,是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故选A3C【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详解】密度、熔点、颜色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C4B【详解】A、水作为溶剂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盐酸去除铁锈,是因为盐酸和铁锈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与化学性质相关,符合题意。C、大理石用作装饰材料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的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5B【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剪纸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粮食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编中国结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捏泥人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6C【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中锥形瓶密闭,则装置的总质量不会变化,电子秤示数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锥形瓶中白磷与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装置为密闭装置,根据质量守恒得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则电子秤示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锥形瓶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铜,根据质量守恒得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则电子秤示数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中浓硫酸吸水,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②③在密闭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7D【分析】由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甲是甲烷,乙是水,丙是一氧化碳,丁是氢气,则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氢气和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反应物乙是水,故A正确;B、由上分析可知,丙是一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故C正确;D、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故D错误;故选D8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aClO的个数分别是244,生成物中含NaClO的个数分别是024,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Na2Cl,故X的化学式为NaCl故选B9C【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中,碳得到氧,属于还原剂,水失去氧,属于氧化剂,故只有碳是还原剂,不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10B【详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A、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故对;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故错;D、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错.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11C【详解】A、锥形瓶没有密封,会导致空气流通影响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烧杯并没有密封,使二氧化碳逸出,故B不符合题意;C、铁钉和硫酸铜反应没有气体生成,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符合题意;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烧杯没有密封,会使二氧化碳逸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装置需要密闭。12A【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碱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C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O2能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此选项正确;BCa(OH)2属于碱,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此选项错误;CO2属于非金属单质,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此选项错误;D、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NaClNaOH在溶液中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故NaClNaOH溶液不反应,此选项错误。故选A13D【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详解】A、高锰酸钾加热生成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一变多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B符合题意;C、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C不符合题意;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结合制取氧气的实验进行辨析即可。14D【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水,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故选项说法正确;D、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x2):32=1:8,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宏观、微观、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B【分析】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甲醇,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CH4O【详解】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甲醇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其分子式为CH4O,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所以乙属于单质,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中甲(CO)、乙(H2)的分子个数比为1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6D【详解】A、图中实验是比较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而不是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不变色,不能用于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将Fe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FeCu均能与AgNO3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Fe>AgCu>Ag,但无法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17D【分析】由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乙是CO2,故A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故B正确;C、甲的化学式为,丁的化学式为,则甲、丁中都含有氢元素,故C正确;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2:1,故D不正确。故选D18C【分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但要注意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应读作生成【详解】A、该反应的反应条件是点燃,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SO2,无法确定二氧化硫的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反应可读作:点燃条件下,每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相关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1物质的化学变化,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物质的构成与化学变化(填空题):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3物质的构成与化学变化(填空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