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化学 10.1常见的酸和碱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256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下化学 10.1常见的酸和碱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0256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下化学 10.1常见的酸和碱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下化学 10.1常见的酸和碱 教案,共4页。
《常见的酸和碱》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认识常见的酸、碱、盐。 (2)掌握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和碱的颜色变化。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实验,探究酸碱指示剂遇酸遇碱的颜色变化,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及其遇酸碱的颜色变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归纳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及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二、教学重点酸碱指示剂遇酸遇碱的颜色变化。三、教学难点 酸和酸性、碱和碱性的理解。四、教材分析: 酸碱指示剂遇酸遇碱的颜色变化是初中化学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是学习酸、碱、盐知识的基础。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了解到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浓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现在要对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遇碱的颜色变化进行总结,同时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升华。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什么样的物质是酸、什么样的物质是碱、什么样的物质是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活动一】课件展示:什么样的物质是酸、什么样的物质是碱、什么样的物质是盐?1.分别写出盐酸、硫酸、碳酸化学式。2.写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钡的化学式。3.写出碳酸钠、硫酸镁、硝酸银、氯化铝、碳酸氢钠的化学式。 4.结论:什么样的物质是酸?在酸的溶液中一定有什么离子?什么样的物质碱?在碱的溶液中一定有什么离子?什么样的物质是盐? 学生完成相关的化学式书写。 归纳得出结论,酸碱盐的定义。 分析酸溶液的特征和碱溶液的特征。 通过学生对活动一的探究了解到以下知识:能从化学式认识酸碱盐。能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为后面学习酸的性质、碱的性质、溶液的导电性做好铺垫。 教学环节二:酸碱指示剂遇酸、遇碱的颜色变化。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活动二】课件展示酸碱指示剂遇酸、遇碱的颜色变化。1. 实验设计:把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加到白醋、稀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做好记录。2. 组织学生上台展示。3.结论:①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 ,遇碱变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 ,遇碱变 。②酸碱指示剂:像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那样,在酸或碱的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在实验的基础得出结论:一是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遇酸遇碱的颜色变化,二是为什么把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规范记录实验的能力。 通过展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针对实验进行分析、推理、归纳、作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环节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分别在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活动三】课件展示1. 注意:“酸”和“酸性”是不同的,酸的溶液一定显“酸性”,但显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有的盐溶液也显酸性,如硫酸氢钠。同样,“碱”和“碱性”也是不同的,碱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有的盐溶液也显碱性,如碳酸钠。另外,溶液除了有酸性、碱性外还有中性溶液。2.归纳: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分别在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学生阅读相关知识。 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的颜色变化。 1.让学生认识到溶液有酸性、碱性外还有中性。 2.为后面学习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做好铺垫。 3.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丰富和完整。 教学环节四:学生自制的指示剂遇酸性、碱性、中性溶液的颜色变化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活动四】课件展示1.利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把自制的指示剂分别加入到食盐水、酸菜水、碱面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2.组织学生分组展示。 实验和记录。 上台介绍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名称及其遇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渗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五:学以致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ppt展示习题学生作答强化训练,巩固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能力板书设计:酸和碱 课题一 常见的酸和碱 1.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而成的物质,酸的溶液中一定有H+ 。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而成的物质,酸的溶液中一定有OH-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而成的物质。2. 酸性: 红色 酸性: 无色 紫色石蕊试液 碱性: 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 碱性: 红色 中性: 紫色 中性: 无色 课后反思: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常见的酸、碱、盐,并了解了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会发生颜色变化,利用酸碱指示剂的这一性质,可判断某种溶液的酸碱性,也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推测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在学生掌握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通过本节授课,我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成功的地方: 1.结合生活引入新课:吃桔子时的酸味和吃皮蛋时的涩味引出酸和碱。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节从学生亲身体验入手引出问题,较好的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本节打好基础。2.把课本上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实验、动手探究,便于观察实验现象,亲自体验当魔术师的感觉。3.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本节课紧紧围绕酸碱指示剂遇酸性和碱性溶液的颜色变化展开,从提出问题、设计并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应用,步步展开,水到渠成。在处理酸和酸性、碱和碱性的关系时,结合具体的化学物质进行说明,效果很好,便于学生理解。4.结合家庭厨房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从而获取对酸和碱的感性认识,同时反映了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源于生活。5.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并对其进行变色的探究,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学生自制了近十余种酸碱指示剂,更使课堂活泼有趣,寓教于乐。体现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这一理念”。 6.学生实验时,教师一直在观察、巡视,并不时俯下身子指导,放下教师的架子,为学生做好服务,体现了老师“爱”学生。不足的地方: 个别小组实验记录不到位,展示交流时不知说什么,需加强教学管理。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