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0257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0257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0257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B. 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 2p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电子的Y原子
D.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2. 下表是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化合价、电负性和原子半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与A的单质均为金属
B. A2D2、F2D2都是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C.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X
6. 下列有关化学键的比较一定错误的是( )
A. 键能:C−NCl−Cl
C. 分子中的键角:H2O>CO2
D. 相同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键能:σ键>π键
7.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关于Y、Z、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负性:Y>Z>M
B. 离子半径:M−>Z2−>Y−
C. ZM2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 Z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图为
8.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的甲醛氧化的催化剂,其反应如下:HCHO+O2→催化剂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非极性分子
B. HCHO 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
C. HCHO、CO2 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同
D. 液态水中只存在一种作用力
9. 2017年5月9日,我国正式向社会发布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至此,全部完成了1∼118号元素的中文命名。已知115号元素的中文名为“镆”,它有多种原子,如 115288Mc、 115290Mc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c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ⅥA族
B. 115288Mc和 115290Mc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C. 在镆原子中,最后填入电子的轨道能级符号是f,Mc位于周期表中的f区
D. 在周期表中,假设第八周期按照现有规则填满,则115号元素正下方的将是147号元素
10. 化合物A是一种新型锅炉水除氧剂,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氮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
B. 氮原子与碳原子分别为sp3杂化与sp2杂化
C. 1mlA分子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10NA
D. 编号为a的氮原子和与其成键的另外三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光谱是测定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B. 霓虹灯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其发光机理与氢原子光谱形成机理基本相同
C. 原子线状光谱的产生是原子核外电子在不同的、能量量子化的状态之间跃迁所导致的
D. “在高分辨钠原子光谱中的靠的很近的两条黄色谱线”可以利用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较好地解释
12. 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1个π键,它们分别是 ( )
A. 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 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 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D. 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13. 如表中各粒子、粒子对应的立体结构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N−与N2的结构相似,CH2=C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1:1
B. CO与N2的结构相似,CO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2:1
C. 共价化合物H2O2中含有σ键,离子化合物Na2O2中也含有σ键
D. 已知反应N2O4(l)+2N2H4(l)=3N2(g)+4H2O(l),若该反应中有4mlN−H断裂,则形成的π键的数目为6NA
15. 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下列关于主族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A. 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B. 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C. 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D. 电负性越小,非金属性越强
16. 激发态原子和基态原子可以通过电子跃迁的方式相互转换,跃迁过程中可得到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K的焰色试验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约为700nm
B. 以上实验装置测得的是氢元素的吸收光谱
C. 电子仅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D. 原子光谱可以用于定性鉴定元素
17. Ⅰ.已知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H−H键的键长为______,①∼⑤中,体系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氢分子中含有一个π键
B.由①到④,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
C.由④到⑤,需要消耗外界的能量
D.氢分子中含有一个极性共价键
Ⅱ.几种常见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Si−Si键与Si−C键的键能大小:X______(填“>”、“Cl>S,则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EO,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性,氢化物稳定性为HF>H2O,故B错误;
C.W为Al元素,X为Na元素,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故原子半径Na>Al,第一电离能AlY(O)>W(Al)>X(Na),故D正确。
故选:D。
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的离子 aW3+、 bX+、 cY2−、 dZ−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a−3=b−1=c+2=d+1,Y、Z为非金属,应处于第二周期,故Y为O元素,Z为F元素,W、X为金属应处于第三周期,W为Al元素,X为Na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可以根据电子层结构确定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从而推断其性质,不需要确定具体的元素,注意同周期第一电离能异常情况.
6.【答案】C
【解析】解:A、三键的键能大于双键,双键的键能大于单键,所以键能:C−N226kJ/ml,
故答案为:>;
(2)2H2(g)+O2(g)=2H2O(g),断键吸收的热量为436kJ⋅ml−1×2ml+497.3kJ⋅ml−1×1ml=1369.3kJ,放出的热量为462.8kJ⋅ml−1×4ml=1851.2kJ,因此2ml氢气(4g)反应生成水蒸气放出481.9kJ的热量,每千克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约为481.9kJ×1000g4g=120475kJ,硅完全燃烧方程式为:Si(s)+O2(g)=SiO2(g)△H=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2×226kJ⋅ml−1+497.3kJ⋅ml−1−4×452kJ⋅ml−1=858.7kJ⋅ml−1,所以每摩尔硅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858.7kJ,
故答案为:120475kJ;858.7kJ。
Ⅰ.(1)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当氢气稳定存在时的键长即为H−H键的键长,根据图中信息,横坐标为核间距,纵坐标为能量,根据纵坐标比较①∼⑤中能量高低;
(2)A.单键为σ键;
B.共价键是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形成的;
C.⑤能量高于④;
D.同种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Ⅱ.(1)键长越长,键能越小;
(2)先计算2H2(g)+O2(g)=2H2O(g)放出的热量,再计算每千克H2燃烧放出的热量;
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
本题考查反应热、键能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能量与稳定性、键能计算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18.【答案】HNONa(或K)Al(或Ti)CuO>N>HN>O>Al>Na(或N>O>K>Ti)Alds(n−1)d能级填充满,ns能级填充1∼2电子
【解析】解:(1)①由分析可知,A为H、B为N、C为O、D为Na(或K)、E为Al(或Ti)、F为Cu,
故答案为:H;N;O;Na(或K);Al(或Ti);Cu;
②N、O在它们的氢化物中都表现负价,说明它们的电负性都比H元素大,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故电负性O>N>H,
故答案为:O>N>H;
③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ⅡA族大于ⅢA族、VA族大于VIA族,某些过渡元素也反常,第一电离能N>O>Al>Na(或N>O>Ti>K),
故答案为:N>O>Al>Na(或N>O>K>Ti);
(2)该元素第四电离能剧增,说明该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应是Al元素;F为Cu元素,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位于周期表的ds区,此区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特点:(n−1)d能级填充满,ns能级填充1∼2电子,
故答案为:Al;ds;(n−1)d能级填充满,ns能级填充1∼2电子。
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A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A为H元素;C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是nsnnp2n,而n=2,则C为O元素;B的原子序数小于氧,B元素原子最高能级不同轨道上都有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同,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则B为N元素;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次外层内的所有轨道的电子均成对,则F处于第四周期,其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故F为Cu;D的原子序数大于氧,D元素原子中只有两种形状的电子云,最外层只有一种自旋方向的电子,只有s、p轨道,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或1s22s22p63s23p64s1,E和D的最高能层数相同,其价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若D为Na,则E为Al,若D为K,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24s2,则E为Ti。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熟练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注意电子构型对电离能的影响。
19.【答案】1sp2杂化、sp3杂化 sp2杂化 NA NA H−O键的键能大于H−N键 平面三角形 sp2杂化
【解析】解:(1)基态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5,只有3p轨道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故答案为:1;
(2)根据结构简式可知,2个氮原子全部形成单键,属于sp3杂化,另外一个氮原子形成双键,所以是sp2杂化,羰基碳原子含有三条σ键,不含孤电子对,为sp2杂化,
故答案为:sp2杂化、sp3杂化;sp2杂化;
(3)由于单键都是σ键、而双键是由1个σ键和1个π键构成的,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每个2−氯−4−氨基吡啶分子断裂一个σ键、每个异氰酸苯酯分子断裂一个π键,每生成1ml氯吡苯脲,需要1ml2−氯−4−氨基吡啶、1ml异氰酸苯酯,所以每生成1ml氯吡苯脲,断裂NA个σ键、断裂NA个π键,
故答案为:NA;NA;
(4)①N、O属于同周期元素,O的半径小于N,H−O键的键能大于H−N键,因此H2O比NH3稳定,
故答案为:H−O键的键能大于H−N键;
②H2O分子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6−2×12=4,孤电子对数为2,所以其空间结构为V形;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3+5−3×12=4,孤电子对数为1,所以其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CO2分子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4−2×22=2,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sp2杂化。
(1)基态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5,据此判断未成对电子数目;
(2)根据结构简式可知,确定氮原子和C原子成键方式,进而判断其杂化方式;
(3)由于单键都是σ键、而双键是由1个σ键和1个π键构成的,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每个2−氯−4−氨基吡啶分子断裂一个σ键、每个异氰酸苯酯分子断裂一个π键,每生成1ml氯吡苯脲,需要1ml2−氯−4−氨基吡啶、1ml异氰酸苯酯,据此计算;
(4)①N、O属于同周期元素,O的半径小于N,H−O键的键能大于H−N键,从键能角度判断谁更稳定;
②依据价层电子对数和孤电子对数判断离子构型和C原子杂化方式。
本题是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目,涉及杂化轨道类型、化学键等,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利用,注意杂化轨道理论、分子构型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
20.【答案】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共19页。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二)(含答案解析),共18页。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