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应对自然灾害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应对自然灾害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第1页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应对自然灾害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第2页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应对自然灾害 》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5 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拓展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应对自然灾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防御自然灾害的具体措施,懂得科学防灾的意义。2.提高个人防灾避险意识、掌握正确自护自救的方法。3.了解我国从科技创新、综合治理、法律保障等方面筑起安全防线,感受人们正在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二、教学重难点提高个人防灾避险意识、掌握正确自护自救的方法。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导入3分钟)(一)展示学习目标(二)畅所欲言1.展示课件:防灾减灾日图标。2.提出问题:你知道防灾减灾日图标的意义吗?3.讲解: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伞与下面两个人共同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学生畅所欲言。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通过分析图标,让学生树立团结防灾的意识。小结过渡防灾避险时刻不能忘记,今天我们的话题与预防自然灾害相关。快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课堂吧。探究新知(一)增强防灾意识 提高避险本领(20分钟地震篇1.展示课件: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择。2.过渡:地震破坏性巨大,对我们的生命危害也很大。当地震来临,我们要抓住“地震黄金12秒”。这12秒我们该怎么做呢?3.讲解:我们需要根据位置快速做出反应。处于高楼层: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处于低楼层:平房或一楼,快速跑出。那么不能及时逃出,在楼房中我们又应该躲在何处呢?找到三角区躲避。

    4.展示课件:防震三角  5.提问:你身边还有哪些防震三角?活动一:地震逃生大闯关1.导语:同学们是否具有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呢,老师为大家设立了地震逃生大闯关,看看同学们能不能顺利闯关。2.提出问题:图中谁做得对?不对的请说明错误之处。

    3.给出答案:      4.过渡:其实,在地震发生前,还会出现一些征兆,如果能根据这些异常的现象提前做好准备,也是可以有效防灾避险的5.播放视频:地震预兆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震前的预兆吗?7.展示课件:防震口诀记心间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做出判断最重要。高层楼上撤下来,虽有电梯不能搭,万一电力中断了,真是欲速则不达。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8.过渡:相比地震,雷暴雨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常见。雷暴雨篇
    1.展示课件:2.提出问题:
    雷暴雨即将来临,此时电闪雷鸣,教室里的我们该怎么办呢?3.预设:关门关窗。避免雨水打湿室内,室内进水会破坏地板和课桌书本,甚至会引发漏电风险。4.追问:雷暴雨即将来临,此时电闪雷鸣,家里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5.预设:最好关闭不必要的电源,以免传电引来雷击。
    6.追问:雷暴雨即将来临,此时电闪雷鸣,室外的的我们该怎么办呢?7.预设:是迅速躲入有防雷保护的建筑物内。8.展示课件:
    应对雷暴雨天气的行动指南 泥石流篇活动二:情境演练1.展示课件:六(4)班的同学周末去山里野营时遭遇泥石流,这时他们该怎么办呢?演练规则:     1)分成4个小组,小组选代表进行模拟表演遭遇泥石流时正确的逃生方法。     2)其余同学做评判员,评判哪些同学逃生方法正确。2.预设:遇到泥石流,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方向的山坡上跑。3.讲解: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学生认真观看PPT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思考并判断。                       学生朗读口诀。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                                      学生积极思考,进行演练。          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让学生学会找防震三角,学会在地震中如何逃生。            通过畅所欲言,让学生积极分享自己身边的防震三角,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          通过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做判断,能够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通过口诀,能够帮助学生记忆。                  通过问答,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积极思考,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该怎么办,也能让教师及时根据学生回答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应对自然灾害。                                                     通过情境演练,能让学生更有代入感,更能贴近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在演练中巩固防灾知识。小结过渡:人类在自然面前是非常渺小的,所以为了应对自然灾害,我们的国家有更科学的防护手段。(二)科学防护保家园12分钟1.导语: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展示课件 3.提问你知道这条短信从哪里来的吗?4.播放音频,给出答案:一条小小的气象灾害预警短信,背后是国家气象局、区域气象局中心、省气象台等全国2600个气象台站,借助计算机、卫星、雷达等高科技手段,通力协作的结果。后方处理中心处理出信息后,再由相关的部门发布,通过短信等形式传到你手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各种预警系统,在我国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从200361日正式运行以来,全国各地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622起,及时转移13万人,避免财产损失18.5亿元。5.追问:你能从这条短信读到哪些信息?6.过渡在这条暴雨红色预警短信中,提到了红色预警信号,你了解吗?7.提出问题:请将下列预警信号按紧急程度进行排序。8.给出答案:200761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9.过渡: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程。10.展示课件:防灾减灾预警系统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有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控和预警能力。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图为我国东部海域的一张热带风暴卫星云图。防灾减灾工程为了防止洪水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图为“三北”(西北、华北和东北)为抵御风沙兴建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图为救灾物资储备中心正在装运救灾物资。
    11.过渡:这些防灾减灾的设施。器材都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不能随意损坏。12.展示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学生认真思考教师提问并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                                学生认真学习法律条文。            通过小问题,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对预警信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通过教师介绍,让学生对国家的防灾减灾工作有大致的了解,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故事分享,让学生进行回忆反思,从亲身经历中感受到反思的力量。         通过法律条文,让学生自觉树立尊重和保护防灾减灾器材的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总结升华: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3分钟)填空: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一般划分为四级,依次用(  蓝色 )、(  黄色 )、(  橙色 )、( 红色 )表示 。选择:如果洪水来袭,以下哪种方法是正确的逃生方法B D FA.赶紧躲进山谷小屋子,关闭房门     B.爬到小树上   B.挽起裤脚,做好涉水准备         D.向高处快速撤离 E.坚守原地,等待救援         F.寻找可漂浮在水中的物体判断:1.当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     )2.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时间允许,及时、有序的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        (     )3.雷电交加时,在大树下避雨。(  ×  )    认真思考,及时巩固本课所学。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四、课堂小结2分钟)五、拓展空间:小调查要求: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术。去调查一下,将你了解到的技术或发明记录下来,在全班开展一次交流活动。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7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7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拓展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第3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拓展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5 应对自然灾害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