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专项突破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专项突破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专项突破模拟试题扶沟一中2022-2023学年上期末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 分数: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面依序填入括号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如果我们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要心无旁( ),如果做着这事,又想着那事,不仅做不好事,更是对自己责任的( )渎。如果每次放纵之后,我们都轻易地宽宥( )了自己,那我们就没有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凡事尽己所能,这是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益的箴( )言。A.鹜 泄 yòu jiān B.骛 泻 yù jiānC.鹜 亵 yǒu zhēn D.骛 亵 yòu zhēn2.古诗文默写。(8分)(1)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2)所恶有甚于死者, 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巧用典故,用“_________,________”一句委婉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4)异域风光,让初到边塞的文人惊叹不已。《使至塞上》中王维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初入边塞的奇丽风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 ________, __________”表达了初见满树白雪的惊喜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用“ , 。”道出了边塞不同于中原的气候特征。3.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4分)建立能够激励人才发展的评价机制,要从两个方面为人才评价机制松绑。①______,标准是解决“门槛”问题,②_______,也不能把“伪人才”引入门内。另一方面要在评价模式上松绑,实行差异化评价,让各类人才在差异化的评价中找准位置,在合适的舞台上建功立业。① ②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1)有人说,吴敬梓老先生挥舞细节的宝剑,讽刺着人间真实的世相。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体现讽刺艺术的。①严监生 ②周进(2)我们感动于不为物质诱惑所动,扎根山区,托起大山的希望的张玉滚老师,尤其是他自尊自强,意志坚定的品质。《简·爱》一书中的主人公简·爱也同样具备张玉滚老师的这种可贵品质。请结合具体事件分析。 5.毕业前夕,班级将举办“岁月如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10分)(1)语文老师准备带大家编写一本名为岁月如歌的班级纪念册,请你为纪念册设计两个编写板块。(4分)板块一: 板块二: (2)班里准备举办毕业晚会,根据节目表,齐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两名同学和唱“同桌的你”,请你为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联词。(4分)(3)同学李晓明因病不能参加毕业晚会,下面是他写的请假条,请你指出这则请假条在内容和格式方面的错误,并改正。(内容和格式上分别指出一处即可)(2分)请假条韩老师:我因早上突发肠胃炎,贵体深感不适,不能按时到校上课,特请假,望批准。学生 李晓明 2020年1月8日 二、现代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共16分)茶王清风镇的人,都知道老萧有两只奇特的手。他的手,大,粗糙,结着厚厚的茧,两手摊开来,像两只焦焦黄黄,粘满土的耙子。当他的手抚摸孩子细嫩的皮肤时,孩子会“哇”地一声吓跑开去。清风镇的地形,高低错落,老萧的家,在一个高高的台子上,远看,像老鹰伸出的长长的脖子。没事的时候,老萧就在鹰脖子上练功。弯着腰,摊开蒲扇似的手,手指撑开又合拢,提起,同时,胳膊和腰也扭来扭去,行云流水,腾挪跌宕,像打太极,却又速度极快。他到底练的什么功,谁也看不懂。老萧不是清风镇的人,他搬来清风镇,算来,有七八个年头。他爱喝茶,镇上的茶叶店,是他常光顾的地方。老萧最爱品的茶,是龙井。镇上有五家开茶店的,每年新龙井茶下来,老萧会一家家喝将过去,喝来喝去,却只是摇头。“老萧,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九五茶行”的老赵,看见老萧,一把拉进自家店里,神秘兮兮地说,“我这里,昨天刚进来一批新龙井,只进了一点点,太贵,那味道,嘿!你肯定没喝过,尝尝?”老萧闻了闻,看了看,叹一声:“可惜了!”老赵问:“可惜什么?”老萧不语。老赵在杯中注入烧好的水,倒入多半杯,只见杯中嫩叶成朵,一旗一枪,交错相应,亭亭玉立。老萧端起茶,先深吸一口,又呷一口,喉结微动,徐徐下咽。只见他双眸轻合,半晌,睁开眼道:“可惜了这份好茶,茶是好茶,只是炒茶时炒坏了!机器炒的茶,形千叶一律,味道吧,也大同小异,没灵气,没个性啊!最好的茶,还是用手炒出来的。”老赵说:“你说的极是,但现在手炒的茶,很难喝到了,炒茶又苦又累,据说炒茶的人,已没有多少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炒茶,后继无人。连那个茶王,也洗手不干了,不知道去了哪里,茶界上有传说,谁有福喝上他炒的一杯茶,一辈子都忘不掉,也不知道那是怎么个好法。我也开了半辈子茶行了,传说中那种极品的茶,竟是没有喝过,算是白活了!”老萧说:“老赵,如果你后天有空,我请你去我家小坐如何?”第三天上午,老赵早早就往鹰脖子上走去,刚过清明,路边的柳枝,已绿得透亮,杨树的叶子,也渐渐舒展,伸着毛茸茸的小巴掌,早上的天气,还有些薄凉,细风吹着,甚是清爽。老赵刚走到老萧家院墙外,就闻到一股香。那香气袅袅的,随着风向,一会儿浓,一会儿淡,老赵禁不住深吸一口气,这一吸,顿觉胸部如生了云雾一般,荡气回肠。老赵一进门就傻眼了。只见后屋门前,支了一口锅,老萧正穿着围裙,在锅边“打太极”。他比平时打得更卖力,头,腰,臂,不停地扭来扭去。一锅绿油油的叶子,被老萧的两只大手压着,如团团绿云,在锅里快速旋转,旋转,又被那双大手抓起,粒粒抖落,看得老赵眼花缭乱,一股清香味,就在这一抓一抖中飘散出来。“炒茶!老萧,你会炒茶?!”老赵惊叫起来。老萧也不答话,只沉浸在自己的舞蹈里。当青绿渐渐变暗,老萧戴上白手套,把手摊开在锅底,按压,挪动。然后,把半成形的茶,倒进竹质的簸箕上摊凉。茶倒出来,老萧才抬起头,望着老赵笑。说,我今天给你炒个茶尝尝,好多年不炒了,手有些生,鼻子也不灵了。坐了半时,老萧往锅里滴了两滴油。“茶油,”老萧说,“这炒茶,得有一口光光的锅,你等着,我做做形,马上,你就可以尝了。”老萧重又戴上手套,手不离茶,茶不离锅,在锅底做S形磨动。最后,老萧把茶倒在竹簸箕上,说,好了!只见茶叶片片扁平光滑,挺直匀齐,如兰花瓣,如初春柳芽。老萧泡了一杯,递给老赵,只见汤色清沏,芽芽挺直,齐乎乎地向上,一股幽香,徐徐地,荡荡而走。老赵刚呷一口,就直了眼,半晌不语。老萧问,味道怎么样?老赵看着老萧,伸出食指,一字一咬道:“茶……茶王!你是茶王!”老赵那天,直喝到月上柳梢,喝醉了茶,晕晕而走,一路走,一路自语:“茶王!茶王!”老萧送老赵走后,独自站在鹰脖子上,望着一弯月牙,发呆。他拍拍他的那双大手,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这双大手,也将跟着自己一样消失,世间,再也难觅这么粗糙的手,他的子孙,没有人愿意磨出这么焦黄的手。6.小说开篇写“老萧有两只奇特的手”,有什么作用?(4分) 7.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分)(1)一锅绿油油的叶子,被老萧的两只大手压着,如团团绿云,在锅里快速旋转,旋转,又被那双大手抓起,粒粒抖落。 (2)老萧送老赵走后,独自站在鹰脖子上,望着一弯月牙,发呆。 8.小说后面写老萧就是传说中的茶王,前文已有伏笔请简要概述。(4分) 9.茶王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示?结合文本联系现实,从两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10—13小题(共12分)【材料一】近日,在某市中招体育中长跑测试中,考生张超的回身奔跑被很多人评价为“最赞转身":当注意到同场参考的徐涛不慎摔倒,一时无法站起,已冲出几米远的他立即转身,将摔倒在地的同学扶起,继续一同奔跑。事后,徐涛回忆说:“多亏张超及时回来扶起我,否则就悬了。”张超说,当时并未多想,就想着赶紧扶起同学,“毕竞中长跑只有一次测试机会,对我们都很重要”。幸而,两位同学的最终成绩都很理想。对于学生,体育中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有可能影响自己分数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伴,这是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在体育竞赛中闪光。张超的转身“获赞”,正是因为他让更多人看到,体育运动健全人格、拓展格局的教育内涵。剥离应试思维,褪去功利色彩,体育的育人价值才会在校园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材料二】竞技赛场,竞争激烈,但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可供追求的不只是胜负。就像身边一名醋爱乒乓球的朋友所说:“我打球,不求胜、不怕输,一天打出一两个赏心悦目的好球就会感到特别的满足。”这种感触就表明:体育赛事包含着一种超越输赢的竞技之美。近日,一场自行车赛给出了别样的角度:赛道穿梭于绿意盎然的茶园,骑手行进在雾气缘绕的山间……珍珠山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塞让骑手体验挑战自我的美好感受,也尽赏江西婺源的美丽风量,不少人说,如果用一个字形容这次比赛,那就是“美”。在2021年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伴随着或振奋、或悠扬、或凄美的乐曲,参赛者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如果说花样滑冰选手变幻的舞姿展现的是优雅之美,那么,举重健儿挺起的身姿则诠释了力量之美,体操健儿娴熟的动作则体现着技巧之美,赛跑选手冲刺的脚步则体现着速度之美。竞技之美,难以言尽。赛场上必然有输赢,但即便没有胜利赋予的高光,人们也能从运动员的拼搏姿态中获得审美的体验。观赏赛事活动,本质上也是在欣赏美,参与体育锻炼,又何尝不是实现美的过程呢?【材料三】①长期以来,很多人只是将体育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实际上,体育的育人功能才是最本质的功能,正如教育家蔡元培所说,“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作用,更要发掘和弘扬体育的育人功能。②体育的育人功能内涵丰宫,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③首先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体育是一项艰苦而愉悦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学生要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圈”,走向运动场,向自己的惰性、体力、运动技能发起一次次挑战,体育没有捷径,唯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艰苦训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④其次是团结协作的精神。团体体育项目要求每个成员齐心协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潜能,才能凝聚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学生们的文化课学习考验的是个人学习能力,而体育运动则可弥补学科教育的不足,打破以自我为中心、孤军奋战的格局,让学生拥有开放的心态和主动合作意识。⑤此外还有遵守规则的意识。体育运动有明确的竞技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参与者都必须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因此,体育是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⑥总之,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对培育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体育中获得的这些品质和精神将使学生受用终身。10.选出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A.【材料一】中张超转身扶起徐涛并双双取得理想成绩,张超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体育的育人价值。B.【材料二】中酷爱乒乓球的朋友的话,表明了他更在意对乒乓球技术之美的享受。C.【材料三】①段引用教育家蔡元培的话,意在引出观点,并充当道理论据。D.赛场上必然有输赢,所以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都不必追求胜负,要更多地感受那些赏心悦目的瞬间。11.材料二中画浪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4分) 12.阅读【材料三】,简要写出选文②~⑥段的论证思路。(2分)首先,提出观点:要发掘和弘扬体育的育人功能,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接着,(1) 最后,(2) 13.综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简要概括体育有哪些育人功能,并就其中一点谈谈某项体育运动对你的积极影响。(4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小题。(共10分)(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二)夏五月,诏曰:“狱者,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群生①也。能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则可谓文吏②矣。”又曰:“闻古天子名,难知而易讳③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④。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节选自《汉书·宣帝纪》)【注】①群生:百姓。②文吏:掌管文书、法令的官吏。③讳:冒犯名讳。④询:汉宣帝改名为“询”。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衣食所安 安之若素 转危为安 心安理得B.民弗从也 言听计从 唯命是从 力不从心C.公将驰之 风驰电掣 心驰神往 驰名中外D.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故弄玄虚 温故知新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6.《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它长于叙述,又善于刻画人物。作者是如何刻画曹刿这一形象的?请结合语段(一)分析。(4分) 17.君王的决策往往关乎国运民生,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鲁庄公和汉宣帝在执政上的共同之处。(2分) 阅读下面,完成18—19小题。(共4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不尽长江滚滚流”既是世人眼前所见,又将大江和历史联系起来,引出下阕的历史人物。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19.同是登高望远,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写到“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王安石却写的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请结合链接材料,分析诗人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链接材料】宋仁宗皇祜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三十岁,初涉宦海,正值壮年,抱负不凡,准备推行新法。诗人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四、作文 (50分)20.按要求作文,二选一。①命题作文: 这才是该有的样子②歌德说:“书籍只有被理解时才算被发现。”初读,我们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它;重读,才能真正地发现它。对人、事、物,亦是如此。请以“重读____这部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1.D(2分)心无旁骛:拼音为 xīn wú páng wù,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亵渎:拼音为 xiè dú,轻慢、不尊敬。宽宥:拼音为 kuān yòu,宽容、饶恕 、原谅。箴言:拼音为 zhēn yán,规劝的话。2.(8分) 雉从梁上飞 故患有所不辟也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3.(共4分) 一方面要在评价标准上松绑 既不能把人才挡在门外考查补写语句的能力。根据语境“从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可知,①处应该是给人才评价机制松绑的第一个方面,再结合“标准是解决门槛问题”即可拟出答案:一方面要在评价标准上松绑。根据语境可知,②处应该和后边的“也不能把伪人才引入门内”构成“既……也……”的并列结构,内容上与“不能把伪人才引入门内”相并列的是“把真正的人才挡在门外”。据此即可作答。4.(4分)(1)示例一:严监生的吝啬。严监生死前有两根手指放不下去,几个侄儿以及奶妈怎么也猜不中严监生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赵氏却一语道破,原来是灯中有两茎灯草,严监生怕它费油才使得他难以合眼,待赵氏挑去一根,严监生便一口咽了气。示例二:周进哭取监生。周进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到木板上,晕了过去。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满地打滚。这一幕被几个商人见到了,他们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2)①自尊自强。简·爱坚决不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通过劳动养活自己,不依附于任何人;在英格拉姆小姐和罗切斯特面前,简·爱从不感到自卑,很有尊严;简·爱在得知罗彻斯特还有疯了的合法妻子时,拒绝了他的求爱,选择离开。②意志坚定。在盖茨海德府,简·爱备受歧视和欺凌,但是她并没有被丑恶的现实所摧毁;在洛伍德学校,简·爱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经常挨饿受冻,挨打罚站,但是她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待了10年。5(共10分)(1)班级留影,班级大事记 班级素描,留言角等(内容设计合理即可) (4分) (2)示例:“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优美旋律,勾起我们无尽的回忆,这份友谊将伴我们走向明天,下面请欣赏歌曲“同桌的你”。(2分) (3)格式方面:称呼韩老师,应顶格书写;署名与日期应分两行写在右下方。内容方面:应写清具体请假天数;将“贵体深感不适”删去(内容和格式上分别答出一点)。(4分)6.(4分)(1)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急于知道老萧的手为什么是这样)(2)为后文写老萧是茶王作铺垫(或:埋下伏笔)。7.(4分)(1)运用比喻(动作描写),写茶叶炒制的情状,烘托出老萧炒茶动作的娴熟和技艺的高超。(2)运用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写出老萧因为自己炒茶的手艺得不到传承而感到孤独和忧虑。8.(4分)(1)文中多次写老萧粗糙焦黄的手;(2)第2段写他像打太极一样练功;(3)写他在七八年以前搬到了清风镇,照应了老赵的话——“那个茶王,也洗手不干了”;(4)写老萧能品茶。9.(4分)(1)从成功与付出角度谈。老萧热爱炒茶、甘愿吃苦,赢得“茶王”称号;干任何事都必须热爱、吃苦、执著,才能成功。(2)从继承传统角度谈。“最好的茶,还是用手炒出来的”,但“炒茶又苦又累”,无人愿干;传统手艺应传承下去,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值得深思。10.(2分)D11.(4分)(1)举例论证。以珍珠山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许多参赛者的美好感受,具体论证了体育赛事包含着一种超越输赢的竞技之美。12(2分)(1) 从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遵守规则的意识三个方面论证观点。(2)总结强调培养体育精神的意义。13.(4分)育人功能:健全人格、拓展格局;获得审美的体验。示例一:运动可以使我获得审美体验,如游泳时我享受像鱼一样畅游的乐趣。示例二:原来我总是斤斤计较,打篮球时难免磕磕碰碰,但大家都不在意。篮球让我变得大度了,可见运动让我拓展了格局。14.(2分)BA.名词,安身/形容词,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形容词,安全/形容词,安定;B.都是动词,译为顺从,听从;C.动词,驱车追赶/形容词,(马等、 使马车等)跑得很快/动词,(心神)向往/动词,传播;D.名词,原因/名词,原因/动词,故意/名词,旧的(知识);15.(2分)祭祀用的全体纯色牲畜、玉帛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要如实向神禀报。16.(4分)(1)①与众人对比。曹刿回绝乡人的劝阻,表明他对统治者的鄙陋已有认识,对战事已成竹在胸,更展现出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②与鲁庄公对比。从战前条件分析到战后获胜原因分析,形象写出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战略思想深谋远虑。(2)详略得当。详写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的场面。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17.(2分)取信于民。鲁庄公能用诚心办理案件,尽量做到公正,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汉宣帝认识到刑狱关系重大,能够禁暴止邪,使百姓内心安定,休养生息(或汉宣帝对于自己改名之前冒犯他名讳的人,予以赦免,这份宽容,也让他深得民心。参考译文:夏五月,下诏说:“刑狱,关系到千万人的命运,是用以制止暴力、防止邪恶、养育百姓的。能做到使活着的人不埋怨,死了的人不怨恨,这就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执法官吏了。”诏书又说:“听说古代的天子之名,难以知道而容易冒犯名讳。现在百姓中有不少因上书冒犯名讳而犯罪的,朕十分同情。朕将原名改为‘询’。凡是在此诏之前触讳(病已)而蒙罪的,一律赦免。”18.(2分)C19.(2分)“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是辛弃疾登临北固亭望神州风光引发联想,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之情。“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所想,表现诗人初涉宦海不怕困难,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豪迈之情。20.作文(50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突破模拟试题(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快过年了,你和小雪去商场买衣服,同“只”,只是,仅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专项突破模拟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专项提升模拟试题(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