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优质课件ppt
展开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变: 生产关系 不变: 社会主义制度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农村具有决定性意义。……七亿多人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
③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特征: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1978年以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是有名的贫困村。
改革后的小岗村村舍俨然,道路平整。
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农民有了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小岗村喜获丰收。
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阅读课本P38-39页,完成思维导图。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问题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问题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问题三:什么是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关系有什么变化?
5、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兴办乡镇企事业)。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或调整及启示
1950-1952土地改革
1953-1956农业合作社
1958-1983人民公社化
1978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要依据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改革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改革随后全面展开。
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下列材料反映了当时企业存在的什么问题?
材料一 1984年上半年,沈阳这个东北老工业重镇仅根据冶金、轻工、化工等11个工业局测算,就有43户集体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在“大锅饭”、“铁饭碗”的思想影响下,这些企业的工人们没有事做,却没有人发愁着急,因为工资照发不误。
材料二: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股份制改革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第一面“商业红旗”,得到过很多荣誉称号,是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那个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
职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企业没有自主权,办事效率低。
结合材料,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三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原因: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职工缺乏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结合课本P39-40页,完成思维导图。
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 这是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材料二 1956年夏,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
大大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出现城乡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三·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 VS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国家统一调控 (有形的手)优点:能高效集中人力、物力;缺点:死板僵化。
市场经济:市场进行调节 (无形的手)优点:市场调节能刺激企业活力;问题:忽视社会总体效益,无法宏观调控。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①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③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④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视频:改革开放40年成就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公开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公开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村改革,历史回顾,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小岗村改革前后比较,兴办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授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配方式变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企业,阅读P40,中心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