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学案
展开语文公开课导学案
《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写景名段,用心欣赏作者笔下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品味本文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语言。
2.紧紧扣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抓住作者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进而领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3.学习作者巧妙运用博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学习方法:
1、诵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教师点拨法
4、比较阅读法
教学时数:
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作为学者,他潜心治学,谨严求实,想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作为民主战士,他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上下求索,但也会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苦闷彷徨。作为诗人,他常常流露出一种“游丝”般的怅惘和希望幻灭的苦痛;作为散文家,他善于通过典雅清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了解背景
《荷塘月色》最初发表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正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住清华园西院。文章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华大地。朱自清于苦闷彷徨中,由一直在呐喊、斗争的“大时代的一名 小卒”而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他曾毫不掩饰地表白自己的思想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一个题目。”《哪里走》)但他毕竟是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创作出来的。
三、相关链接
文学常识
- 叠字
定义: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又明叠音。
格式:ABAB.AABB、ABB、AAB、AA
作用:传神地描摹景物特点;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深入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
2.博喻
定义:由一个本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喻体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比喻修辞手法。
作用: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3.通感
定义:利用诸种感官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或几种感觉的修辞手法 。
作用:启迪人们的联想,达到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
四、明确目标
本文有“白话美术文”的美誉,请大家预习课文,谈谈你认为哪几段写的最美,(4-6) 这节课就重点品味其中的第四、五、六自然段,通过品读语言,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月色的美。
五、学法引领
写景状物的散文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散文虽然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但是被赋子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在赏析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的时候,一般都从以下四步去赏析:
第一步:写的什么?----写了哪些景物?
在自主预习时,要心中有文本,要养成勾画重点的习惯。阅读写景状物散文,首先要筛选出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在自主预习时用自己喜欢的标识勾画出此类词语或句子。
第二步:写得怎么样?----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一步,实际上就是分析所写景物的特点。在阅读中要勾画出作者的评价词或评价语,或根据作者所写,自己概括,做好批注。
第三步:为什么这样写?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作者融情入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筛选出文中由景及情的句子,尤其是那些抒情句或议论句,为深入探讨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也可以巧妙地引入背景介绍,结合作者心境,做到知人论世。
第四步:怎样写的?----运用了何种手法?
重点赏析作者是如何写的,包括写景的技巧(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等),抒情的技巧(直抒胸臆与写景状物等),在赏析中学会运用各种写法,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深度,更有感染力。
六.自学梳理
1.重点字词检测
蓊蓊郁郁( ) 袅娜( ) 梵婀玲( ) 敛裾( ) 煤屑( ) 踱步( ) 倩影( ) 媛女( ) 霎时( ) 渺茫( )
弥望( ) 脉脉( ) 櫂( ) 颤动( )
2.自读课文
(1) 自读前3段,思考作者为何夜游荷塘?
(2) 斯人独处,朱自清先生于荷塘暂得于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具体描写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
(3)自由朗读第五六段,感受文字的美。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检测预习:作者为何夜游荷塘?
三.配乐朗读:听朗读,谈谈对三段景物描写的直观感受
四.研读文章,赏析语言(4-6自然段)
1.赏析荷塘月色之景:出示第4段中的三个句子,小组合作交流,选代表谈感受,之后,概括月下荷塘之景整体的特征
2.当堂训练:用通感和博喻的修辞手法各写一个句子
3.出示第5段中的句子,对比阅读,你觉得哪个效果好?(炼字)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冲)过一样;又像笼(罩)着轻纱的梦。
4.出示第6段中的句子,对比阅读,感觉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个效果好?(叠词)
树色一例是阴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隐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5.学生深情朗读
6.课堂练习 化无形为有形
朱自清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香飘水溶溶。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去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寒冷,孤独,愁绪,爱”,时间为3分钟。
五.本课小结,一课一得
例:1.如何赏析写景状物散文?
2.通感、博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
3.如何在文章中锤炼自己的文字?
六.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从作者内心“不宁静”的角度赏析文中所引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写200字左右的鉴赏片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学案,文件包含湖南师大附中数学附中3次pdf、湖南师大附中数学答案附中3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导学案,文件包含湖南师大附中数学附中3次pdf、湖南师大附中数学答案附中3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统编版14.2 *荷塘月色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14.2 *荷塘月色优质导学案,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