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07 实验与探究(共42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
展开
这是一份必刷07 实验与探究(共42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07实验与探究共42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07实验与探究共42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07实验与探究高考试题1.(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全国乙卷·2)选择合适的试剂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所用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B.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使其着色C. 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D. 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2.(2021·全国乙,5)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与R型细菌相比,S型细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细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细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细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细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细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细菌3.(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全国甲卷·2)某同学将酵母菌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进行实验,不可能得到的结果是( )A. 该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够繁殖B. 该菌在无氧呼吸的过程中无丙酮酸产生C. 该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产生乙醇D. 该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4.(2021·全国甲,5)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体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体 5.(2021·全国乙,6)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会出现2n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 6.(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4)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材料的对应,不合理的是( ) 实验材料实验目的A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B蝗虫的精巢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C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D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A B.B C.C D.D7.(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B.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C.观察细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D.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必刷点一 酶特性实验8.(2020·西安检测)根据以下关于过氧化氢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下列哪项分析不正确( )试管abcd3%过氧化氢溶液2 mL2 mL2 mL2 mL处理措施不做任何处理置于90 ℃水浴杯中加2滴3.5%的FeCl3加2滴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实验结果-+++++++注 “-”表示无气泡产生;“+”(的数量)表示气泡产生数量的多少。A.a和b、a和c、a和d分别构成对照实验B.c和d是对照实验,自变量是催化剂类型C.a、b、c、d说明酶能高效地提供活化能D.a、c、d不能说明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9.下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时,绘制的实验结果图(实验中用盐酸创设酸性条件,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与盐酸相比,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更显著B.pH为1时有淀粉水解,则过酸条件下酶没有失活C.pH为3时酶的活性等于pH为9时酶的活性D.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淀粉酶的最适pH为710.(2020·北京,4)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 ℃条件下,向5 mL 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 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 )A.悬液中酶的浓度 B.H2O2溶液的浓度C.反应体系的温度 D.反应体系的pH11.如图表示某反应进行时,有酶参与和无酶参与的能量变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反应为吸能反应B.曲线Ⅰ表示无酶参与时的反应C.E2代表有酶催化时所降低的活化能D.其他条件相同,E4越大,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必刷点二 对比实验与对照实验分析12.(2021·襄阳五中开学考)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实验,以下实验的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设置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两组B.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时,设置加酶处理和加热处理两组C.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D.验证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时,设置保留尖端和去除尖端两组13.(2022·四川阆中中学高三模拟)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也叫相互对照实验。下列不是对比实验的是( )A.探究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方式时,细胞呼吸都产生了CO2B.赫尔希和蔡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蛋白质,揭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再分别供给植物,揭示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H2OD.萨克斯将天竺葵的绿叶一半曝光、一半遮光,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14.(2019·四川达州5月二诊)将酵母细胞研磨并除去ATP后,分别放入编号为Ⅰ、Ⅱ、Ⅲ的锥形瓶中。将3个锥形瓶密封后,均置于20 ℃水浴箱中,如图所示为不同处理和得到的相应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B.由实验结果可知锥形瓶Ⅰ和Ⅱ必定进行了无氧呼吸C.锥形瓶Ⅲ中的液滴向左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D.实验结果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需要葡萄糖和ATP 必刷点三 探究个体的基因型与基因的位置15.(2021·株洲模拟)果蝇的眼色有一种隐性突变体——猩红眼(dd)。研究者获得了两个新的朱砂眼隐性突变体——朱砂眼a(aa)和朱砂眼b(bb),做了如下杂交实验。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组别亲本组合F1Ⅰ朱砂眼a×猩红眼野生型Ⅱ朱砂眼a×朱砂眼b朱砂眼Ⅲ朱砂眼b×猩红眼野生型 A.a和d不是等位基因B.a和b是等位基因C.d和b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Ⅲ组F1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一定出现性状分离 16.(2020·重庆七校联考)某植物茎的高度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共同决定,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才表现为高茎;E基因使雄配子致死,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研究人员利用甲、乙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甲作父本,则F2中高茎植株所占的比例为B.如果甲作母本,则F2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是C.如果乙作父本为正交,则反交的F1个体数量是正交的D.如果将甲植株连续自交两代,则F2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7..(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检测)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 ②AAttDD ③AAttdd 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的花粉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18.(2020·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一模)已知某种植物子粒的红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这一对相对性状受到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某研究小组将若干个子粒红色与白色的纯合亲本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子粒红色和白色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B.第Ⅲ组杂交组合产生的F1的基因型有3种C.第Ⅰ、Ⅱ组杂交组合产生的F1的基因型分别有3种D.第Ⅰ组的F1测交后代中红色∶白色=3∶119.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子代多、相对性状明显等特点,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直毛与分叉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现将一只直毛雌果蝇与一只分叉毛雄果蝇作为亲本杂交,F1雌雄个体数相等,且直毛个体数量与分叉毛个体数量比为1∶1。欲选取F1直毛果蝇单独饲养,统计F2果蝇的表现型(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F2雌雄果蝇均为直毛,则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直毛为隐性性状B.若分叉毛只在F2雄果蝇中出现,则B、b基因可能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为显性性状C.若F1无子代,则B、b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直毛为隐性性状D.若后代雌雄果蝇中都有直毛和分叉毛出现,则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直毛为显性性状20.(2020·海南海口调研)如图为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如果该夫妇染色体数目正常,且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图中3号的出现原因不可能是( )A.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B.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C.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D.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21.(2020·江西新余模拟)在人类遗传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6个患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并绘制了相应的系谱图(见下图)。6个家庭中的患者不一定患同一种遗传病,在不考虑突变和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家庭Ⅰ、Ⅲ、Ⅳ、Ⅵ符合红绿色盲的遗传B.若图中患者患同一种遗传病,则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C.家系Ⅱ中的父母均携带了女儿的致病基因,可能是软骨发育不全D.若①携带致病基因,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1/822.(2019·广西钦州模拟)鸡的雌雄性别主要由Z、W两条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雄性个体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某种鸡的羽毛颜色(芦花和非芦花,相关基因用B、b表示)是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现有亲本芦花雌鸡和芦花雄鸡交配,子代中雄鸡全为芦花,雌鸡中芦花和非芦花各一半,根据题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芦花和非芦花这一对相对性状中,芦花为显性B.芦花和非芦花鸡种群中决定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6种C.亲代鸡的基因型为ZBW× ZBZbD.选择芦花雌鸡和非芦花雄鸡交配,可根据后代中雏鸡羽毛的颜色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分开23.(2021·苏州模拟)某一年生植物开两性花,花极小,杂交育种时去雄困难,而利用花粉不育育种则无需去雄。已知该植物花粉的育性是由细胞核基因A/a(A、a基因仅在花粉中表达)和线粒体基因N/S(每植株只含有其中的一种)共同控制,基因型可表示为“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型)”,如植株N(aa)、花粉N(a),导致花粉不育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S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基因型为N(Aa)的父本可通过精子将其N基因传递给子代C.若要获得基因型为S(Aa)的植株,应优先选择S(aa)为母本D.若基因型为S(Aa)的植株自交,则子代的基因型最多有3种 必刷点四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24.(2019·河北衡水检测)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子一代DNA应为④ B.子二代DNA应为①C.子三代DNA应为③ D.亲代的DNA应为⑤25.将含有R型肺炎双球菌的培养液加入试管甲,将加热致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破碎后得到细胞提取物放入试管乙,并在试管乙中加入一定量的RNA酶;将试管甲、乙中的液体混合后得到试管丙。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加热致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蛋白质和核酸均失去功能B.试管乙中加入RNA酶的目的是催化转录过程合成mRNAC.此实验并不能证明何种物质是S型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D.试管甲、乙中的液体混合后,试管丙中S型肺炎双球菌的数量多于R型26.(2020·四川成都七中模拟)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 )27.为研究搅拌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科研人员用35S和32P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并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搅拌时间(min)12345上清液35S百分比(%)5070758080上清液32P百分比(%)2125283030被侵染细菌成活率(%)100100100100100 A.通过搅拌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完全分离B.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搅拌时间不能短于3 minC.搅拌5 min时,上清液含32P的原因是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都含32P28.(2022·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模拟)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生物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推测A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混合培养并观察只生长R型菌;可推测DNA被水解,失去遗传效应B噬菌体、大肠杆菌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上清液并检测上清液放射性很高;可推测DNA是遗传物质C烟草花叶病毒、烟草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并观察烟草出现病斑;可推测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D大肠杆菌将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14N培养基中,经三次分裂后检测含15N的DNA占DNA总数1/4;可推测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29.已知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侵染烟草叶片,且两者都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如图是探索HRV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RNA的操作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运用了对照原则,无空白对照组B.实验过程中重组病毒的后代是HRVC.该实验只能说明HRV的遗传物质是RNAD.若运用同位素标记法,不能选择15N标记30.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AB对应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R型细菌的抗体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C.图乙中,沉淀物中可能有放射性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 必刷点五 神经调节相关实验探究31.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A、B一定是轴突,C一定是树突②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3个突触③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④若将电流计连接在a、b两点,并刺激a、b间的中点,则由于该点与电流表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理论上指针不偏转⑤递质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⑥若B受刺激,C会兴奋;若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A.一项 B.二项C.三项 D.四项32.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兴奋传到b点时电表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B.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33.(2022·常德高三市级重点高中联考)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曲线图B.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说明d处处于未兴奋状态C.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D.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甲图a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必刷点六 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相关试验探究34.(2019·江西上饶开学检测)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似的小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B.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C.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D.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35.(2022·重庆南开中学月考)某科研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相同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36.(2022·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测试)健康志愿者参与两次血糖调节相关实验。第一次口服葡萄糖,检测其血糖和胰岛素浓度变化;第二次以静脉注射葡萄糖模拟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改变程度,检测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给志愿者注射的葡萄糖总量和志愿者口服的葡萄糖总量不相同B.曲线Ⅰ在30 min后下降的原因是血糖在肾脏中进入尿液排出体外C.给志愿者口服葡萄糖比注射葡萄糖能更有效地促进胰岛素的分泌D.志愿者血糖浓度既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又受到胰岛素作用的调节37.现有2只成年小鼠出现了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为探究这些患病小鼠的病因,科研人员抽血检测了上述2只小鼠和正常小鼠的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甲状腺激素含量正常小鼠正常正常正常患病小鼠甲偏高偏高偏低患病小鼠乙偏高偏低偏低 A.小鼠甲的病因可能是甲状腺损伤或缺碘,给其注射甲状腺激素后症状可缓解B.小鼠乙的病因最可能是垂体病变,给其注射甲状腺激素后症状可缓解C.给小鼠甲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病变或缺碘均可能导致小鼠出现上述某些症状 38.为探究相关激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过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已知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为多肽因此不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B.二次注射后,若②号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增加C.二次注射后,只有②号和④号家兔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D.胰岛素能抑制葡萄糖运进全身组织细胞 必刷点七 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实验设计39.(2020·许昌调研)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应朝下B.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C.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40.(2019·云南玉溪调研)为研究低温和细胞分裂素对茄子光合作用有关指标的影响,实验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适宜),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组别处理叶绿素含量/(mg·g-1)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气孔导度/(mmol·m-2·s-1)甲常温+喷施蒸馏水18.699.190.153乙常温+细胞分裂素溶液20.1712.580.168丙低温+喷施蒸馏水10.742.750.053丁低温+细胞分裂素溶液12.014.030.064A.低温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降低B.细胞分裂素处理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增加C.细胞分裂素可缓解低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抑制D.常温下喷洒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进一步提高茄子的光合作用速率41.(2020·福建泉州质检)如图所示,a、b、c表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另一侧用单侧光照射。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均发生了横向运输B.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C.若固定d中植株,旋转纸盒,则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若将d中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小孔弯曲生长42.某实验小组用等量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12 h,得到如图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4 mg·L-1的2,4-D溶液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B.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C.1 mg·L-1的2,4-D溶液是培养无根豆芽的最适浓度D.2,4-D属于植物激素,具有与生长素相同的生理功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刷05 生命活动的调节(共35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05生命活动的调节共35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05生命活动的调节共35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17 动物生理实验的补充与完善(共16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17动物生理实验的补充与完善共16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17动物生理实验的补充与完善共16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13 遗传探究式—判断变异类型(共16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13遗传探究式判断变异类型共16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13遗传探究式判断变异类型共16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