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刷14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24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
展开
这是一份必刷14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24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14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24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14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24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14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高考题目1.(2016·全国卷Ⅱ,30)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2.(2019·全国卷Ⅰ,30)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_____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必刷点一 神经调节及相关结构基础3.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B.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C.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D.肌肉受到刺激后,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 4.近日,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罹患“渐冻症”的29岁湖北籍北大女博士。“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从发现至今已有130多年,病因至今不明,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即患该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而不能运动,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该病为“渐冻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应属于传出神经B.患者体内的传入神经是正常的C.患者的大脑皮层是正常的D.呼吸衰竭的原因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5.下图甲为人体的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反射弧较为简单的是________(填“缩手反射”或“膝跳反射”)。直接刺激图中⑥处也能引起缩手反应,该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缩手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在检查缩手反射时,如果测试者事先告诉受试者,受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可见缩手反射受________的控制。(3)图乙中,兴奋在细胞A与细胞B之间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乙中,结构③能与某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使其所在细胞的细胞膜产生兴奋,此时细胞膜外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电位,结构③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5)如果某同学的腿被针扎到,该同学会对其他人说“我被扎到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言语区的________区参与。 6.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由_______________组成。(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____(填“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3)某同学取指尖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但还会受________控制。(4)如图4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5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向两侧传导的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4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____区段的电位。②图5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____区段的变化,此时图4的指针有何变化?____(填“向左偏/向右偏/不变”)。7.神经元之间除常见的化学突触(信息传递依赖神经递质)外,还存在电突触,其突触间隙很窄,突触前末梢内无突触小泡,前膜和后膜之间由离子通道连接,带电离子可通过离子通道传递电信号。两种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突触中,代表电突触的是________。电突触的信息交流方式,与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________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类似。(2)图中化学突触的兴奋传递方向是________(填“A→B”或“B→A”)。当突触后膜兴奋时,会在兴奋部位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在传递信号时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请你概括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通道打开,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另一受体)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_(结构)的组成部分。(2)轴突末端释放ACh方式是________,Na+由通道进入细胞内,其运输方式是________。(3)当ACh作用于A时,在骨骼肌细胞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测到ACh,骨骼肌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4)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出现________症状。(5)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________症状。9.(2022·河南信阳期末)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1)图中尿道内、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2)当膀胱充盈后,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为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该过程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通过该调节作用,使排尿的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过程中,在c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填“单向的”或“双向的”)。(4)有些人由于受伤等使意识丧失,出现婴儿那样尿床的情况,是因为________(填部位名称)出现了问题。 10.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可释放神经递质的结构存在于________(填图中序号)。(2)某同学身体健康,体检时由于高度紧张,进行膝跳反射测试时未出现明显的反应。从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足球场上,某运动员抬起小腿将队友传来的球停稳。该动作涉及的反射与膝跳反射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患腰椎间盘突出的成年人,闭上双眼接受膝跳反射测试,能感受到橡皮锤的叩击而不能抬起小腿。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刷点二 神经调节及相关探究实验11.图甲中a部位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接头(突触的一种),图乙是a部位的放大图。乙酰胆碱(ACh)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肌肉收缩。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1)刺激e处,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此时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b、c、d、e、f点处施加刺激,能够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是点________。(2)实验证实,只刺激肌肉,肌肉也会收缩,此时电流计指针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的部分结构会被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而导致重症肌无力。如果刺激e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但肌肉无反应,若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损伤部位是肌肉还是a处,请写出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代表效应器的应为标号________;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膜内电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其内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具有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的作用,此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作用,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受高级中枢的控制。(4)ACh(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当兴奋到达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ACh的分解,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图甲中a部位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接头(突触的一种),图乙是a部位的放大图。乙酰胆碱(ACh)与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肌肉收缩。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甲中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1)刺激e处,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e点位于反射弧____________上,此时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b、c、d、e、f点处施加刺激,能够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是点__________。(2)实验证实,只刺激肌肉,肌肉也会收缩,此时电流计指针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中的部分结构会被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而导致重症肌无力。如果刺激e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但肌肉无反应,若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损伤部位是肌肉还是a处,请写出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被破坏)。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如下:①先用剪刀在神经元A的________________将其剪断;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如下: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________,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__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______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为____________,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15.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重要部位。突触一般是依赖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的化学突触(如图甲,ACh为兴奋性神经递质);此处,在甲壳类、鱼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某些部位还存在着电突触,电突触以电流为信息载体(如图乙,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以离子通道相通)。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甲中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内的ACh通过________这一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____,进而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中,电突触的结构基础是两个神经元的膜紧贴在一起形成________,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传递的两个主要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3)异搏定是一种抗心律异常的药物,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够减弱心肌收缩力,结合图甲分析其作用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比较兴奋在图乙电突触处的传递速度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现用电表、刺激器、计时器等设计实验,实验思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刷点三 神经体液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6.甲状腺激素在对成年动物脑内认知功能的调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探究其机制,研究人员用正常大鼠以及经药物处理后得到的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分别测得了正常组大鼠和甲减组大鼠脑组织甲状腺激素受体含量及脑组织液中乙酰胆碱的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减组大鼠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基本等于”)正常组大鼠的。(2)由图甲可知,甲减组大鼠的脑组织甲状腺激素受体含量较正常组大鼠的明显升高,可能的原因是甲减组大鼠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激素功能,从而维持其相对正常的认知功能。(3)乙酰胆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的,与其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图乙可知,持续甲减的大鼠的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障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将10只月龄、体重等相同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从25 ℃的实验室移至1 ℃的低温室,乙组仍在25 ℃实验室,测得其中一组的平均体温变化如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体温应是________组大鼠的体温,设置对照组大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0~1 h期间,大鼠皮肤发生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大鼠还通过_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还通过负反馈调节,确保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不会过多。(3)对于上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存在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促甲状腺激素(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用生理状态相同、生长健壮的大鼠为实验材料,试证实观点一或观点二,设计实验写出简要实验思路。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调节。(2)该同学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__________的神经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________________(填①的名称),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调节。(3)该同学因运动体温升高,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和汗腺,增加散热;运动后,神经元B合成和分泌②减少,导致③、④合成和分泌________,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激素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细胞之间的连接部位,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回答下列问题:(1)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等特点。(2)化学突触以化学物质传递信息。一些化学突触的突触后膜上存在某类氯离子通道,这些氯离子通道偶联神经递质的受体,若特定神经递质与这些受体结合,会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产生该抑制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电突触的突触前膜和后膜由一些通道直接连接,这些由蛋白质组成的通道允许带电离子通过。在电突触中,神经冲动以________信号的形式传送,其传送速度比在化学突触中更________(填“快”或“慢”)。 21.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甲、乙、丙三种方式)。结合图1、图2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图1中激素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及产生寒冷感觉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中垂体可分泌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B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________模式。(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中________模式调节,当人体内________________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22.下图为人体中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临床上因为下丘脑损伤可导致ADH分泌不足,导致尿崩症(尿特别多等症状),则ADH是________________,其分泌不足导致尿崩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在寒冷环境中,乙神经分泌细胞兴奋性提高,其分泌的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激素B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寒冷的环境中,机体也能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其具体的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图中“下丘脑→激素A→腺垂体→激素B”过程调节着人体内性腺分泌性激素。某人下丘脑功能正常,但性激素含量不足,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受损,临床上可通过给患者注射__________________来进一步诊断病因。23.下图是人体中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④代表人体内不同的调节方式,A~G代表不同的细胞或结构,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结构C在反射弧中是________。A、B两种细胞中,________细胞是G(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碘在F中参与激素的合成,则其参与合成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D通过E控制F的分泌活动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调节。(3)机体的分泌细胞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认为“G产生的物质进入血管后,会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并发挥作用”,你认为该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或细胞。请分析回答:
(1)人体内信息分子a的分泌受到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甲状腺激素能调节下丘脑相关激素的分泌,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2)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患者体温持续维持38℃,此时机体产热量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散热量。退烧时体温下降,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3)d为____________,如果图中d作用的组织细胞是肝细胞,请写出细胞中发生的物质变化: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必刷11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0题)-备战高考生物核心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11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0题-备战高考生物核心考点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11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0题-备战高考生物核心考点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24 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24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24基因工程和细胞利用共30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必刷19 种群和群落(共36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19种群和群落共36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19种群和群落共36题-百题大过关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